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09-10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陳根

1900年,普朗克在論文裡首次提出了能量的不連續性,一腳踢開了量子力學的大門。在量子世界裡,所有物質都可以被還原成61種基本粒子。其中最重的基本粒子,質量也不超過3.1×10^-25千克。

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此後,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1981年,著名物理學家費曼觀察到基於圖靈模型的普通計算機在模擬量子力學系統時遇到的諸多困難,進而提出了經典計算機模擬量子系統的設想。當量子物理與計算機器狹路相逢,1985年,通用量子計算機概念終於誕生。

自此,量子力學進入了快速轉化為真正的社會技術的進程,人類在量子計算應用發展的道路上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如今,量子計算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從經典計算到量子計算

通常來說,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它與現有計算模式完全不同。在理解量子計算的概念時,通常將它與經典計算相比較。

在經典計算機中,信息的基本單位是位(Bit)。所有這些計算機所做的事情都可以被分解成0s和1s的模式,以及0s和1s的簡單操作。

與傳統計算機由比特構成的方式類似,量子計算機由量子比特(quantum bits)或量子位(qubits)構成,一個量子比特對應一個狀態(state)。但是,比特的狀態是一個數字(0或1),而量子比特的狀態是一個向量。更具體地說,量子位的狀態是二維向量空間中的向量。這個向量空間稱為狀態空間。

經典計算使用二進位的數字電子方式進行運算,而二進位總是處於0或1的確定狀態。於是,量子計算藉助量子力學的疊加特性,能夠實現計算狀態的疊加。即不僅包含0和1,還包含0和1同時存在的疊加態(superposition)。

普通計算機中的2位寄存器一次只能存儲一個二進位數(00、01、10、11中的一個),而量子計算機中的2位量子比特寄存器可以同時保持所有4個狀態的疊加。當量子比特的數量為n個時,量子處理器對n個量子位執行一個操作就相當於對經典位執行2n個操作。

此外,加上量子糾纏的特性,量子計算機相較於當前使用最強算法的經典計算機,理論上將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有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強的處理能力。

近年來,量子計算技術與產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而有關量子計算技術的突破多與三個因素有關,即量子比特能夠維持量子態的時間長度、量子系統中連接在一起的量子比特的數量和對量子系統出錯的把握。

量子比特能夠維持量子態的時間長度,被稱為量子比特相干時間。其維持「疊加態」(量子比特同時代表1和0)時間越長,它能夠處理的程序步驟就越多,因而可以進行的計算就越複雜。其中,IBM率先將量子技術引入實用計算系統,將量子比特相干時間提高到了100微秒。而當量子比特相干時間達到毫秒級時,將足以支持一臺能夠解決當今「經典」機器解決不了的問題的計算機。

從量子系統中連接在一起的量子比特的數量突破來看,2019年10月,谷歌公司在《Nature》期刊上宣布了使用54個量子位處理器Sycamore,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具體來說,Sycamore能夠在200秒內完成規定操作,而相同的運算量在當今世界最大的超級計算機Summit上則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這項工作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實驗環境中驗證了量子優越性,也被《Nature》認為在量子計算的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除了解決量子比特的數量問題,由於當量子比特失去相干性時,信息就會丟失,因此量子計算技術還需要面臨如何去控制,以及如何去讀取量子比特。然後在讀取和控制達到比較高的保真度之後,去對量子系統做量子糾錯的操作。

基於此,研究人員借鑑經典計算機裡面糾錯的概念,來確保最後總的等效的量子操作,可以達到比較高的保真度,開發了所謂的量子糾錯。當然,現階段的量子糾錯還需要突破規模的門檻,但顯然不再是遙遙無期。

量子計算有多少種可能?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研究亞原子粒子行為的一個分支,而運用神秘的量子力學的量子計算機,超越了經典牛頓物理學極限的特性,對於實現計算能力的指數級增長則成為科技界長期以來的夢想。

量子計算為未來的科技發展提供了誘人的可能性,嘗試利用這一新硬體的力量的研究人員,則主要從三個類型的問題入手。

第一類型的問題涉及到分析自然世界:以今天的計算機無法比擬的精度,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分子的行為。其中,計算化學則是最大的一個應用領域。事實上,在過去兩年裡,量子計算機在用越來越多的經驗證據取代猜測方面,貢獻的價值已經越來越大。

比如,模擬一種相對基礎的分子(如咖啡因)將需要一臺10的48次方比特的傳統計算機,這相當於地球上原子數量的10%。而模擬青黴素則需要10的86次方比特——這個數字比可觀測宇宙中的原子數量總和都要大。

傳統計算機永遠無法處理這種任務,但在量子領域,這樣的計算則成為可能。理論上,一臺有16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就模擬咖啡因,而模擬青黴素需要286個量子比特。這為設計新材料或者找到更好方法來處理現有工藝提供了更便捷的手段。

就在8月27日,Google量子研究團隊宣布其在量子計算機上模擬了迄今最大規模的化學反應。相關成果登上了《科學》雜誌的封面,題為《超導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的Hartree-Fock近似模擬》(Hartree-Fock on a Superconducting Qubit Quantum Computer)。

為了完成這項最新成果,研究人員使用Sycamore處理器,模擬了一個由兩個氮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的二氮烯分子的異構化反應。最終,量子模擬與研究人員在經典計算機上進行的模擬一致,驗證了他們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新研究所用的Sycamore正是被《Nature》認為在量子計算的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54個量子位處理器。儘管這種化學反應可能相對簡單,也不是非量子計算機而不可為,但這展示了利用量子模擬開發新的化學物質的巨大潛力。

此外,量子計算也有望為人工智慧帶來更多好處。目前,針對人工智慧產生的量子算法潛在應用包括量子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交通優化和圖像處理等。其中,量子神經網絡作為量子科學、信息科學和認知科學多個學科交叉形成的研究領域,可以利用量子計算的強大算力,提升神經計算的信息處理能力。

在自然語言處理上,2020年4月,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宣布在量子計算機上執行的自然語言處理測試獲得成功。這是全球範圍內量子自然語言處理應用獲得的首次成功驗證。研究人員利用自然語言的「本徵量子」結構將帶有語法的語句轉譯為量子線路,在量子計算機上實現程序處理的過程,並得到語句中問題的解答。而利用量子計算,將有望實現自然語言處理在「語義感知」方面的進一步突破。

最後,則是量子計算對於複雜問題的優化可能性,而這些複雜問題往往對於今天的計算機來說變量太多。比如,量子計算在複雜問題上的一個用途是建立更好的金融市場模型。通過發明新數字來加強加密,並提高混亂和複雜領域的運營效率,例如交易清算和對帳。包括衍生品定價、投資組合優化以及在高度複雜和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管理風險,則都是量子系統可以處理的事情。

跳出局限的力量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多國政府不斷出臺支持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戰略,下撥大量資金用於以量子計算為主的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針對量子計算機技術實現的路徑呈現出多樣化,包括光學、離子阱、中性原子、核磁共振、超導、固態量子點、拓撲等。

科技巨頭方面,美國Google、IBM、Intel、Microsoft、Honeywell相繼在量子計算領域投入布局,強化資金配置、工程實現和軟體控制等能力,積極進行量子處理器原型產品及軟體算法的技術研發。

在量子處理器物理實現方案方面,Google和IBM均基於超導路線,Intel同時布局矽量子點和超導兩種路線,Microsoft則看好全新的拓撲路線,Honeywell側重離子阱路線。

我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相比於美國巨頭進入量子計算領域的時間相對較晚,但近年來也已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或聘請知名科學家等方式成立相關實驗室,在量子計算雲平臺、算法、軟體和應用等方面研究布局。

儘管對於當前來說,量子計算並不像傳統計算那樣具有通用性,但其作為通往一個陌生新世界的門戶來到我們面前,是一個讓我們能夠以修正的定義來看待我們當前世界的入口。

從長遠來看,在世界範圍內的布局和發展下,量子計算將極有可能徹底消除時間障礙,成本障礙也將隨之降低。未來或將出現全新類型的機器學習範式,但在真正像傳統計算機那樣具有通用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機成型之前,量子計算也依然需要一段漫長的探索過程。

相關焦點

  • 陳根: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自此,量子力學進入了快速轉化為真正的社會技術的進程,人類在量子計算應用發展的道路上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如今,量子計算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 IBM駁斥谷歌,量子霸權 VS 量子優勢,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比較麻煩的是,量子世界與經典世界還有一個重大的區別:觀測會導致量子態發生非么正演化,迫使量子態投影到某一個與觀測相關的算子的本徵態上去。說人話就是,如果我們直接去看一個量子比特,這個量子比特的狀態就會發生改變,最終展現給我們的不會是它原來的樣子。更可恨的是,這種改變是不可逆的,看過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某些信息徹底丟失了。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國產量子計算機發布,量子計算離尋常百姓有多遠
    今天源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本源量子發布了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取名叫做「悟源」。其搭載了6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現已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原型,可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據相關報導,目前全球能夠提供真實量子計算機服務的公司僅有5家。現在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躋身,突破格局。
  • 前衛的量子離普通人有多遠?
    、量子理論、量子計算,這些有關量子的前衛概念離普通人究竟有多遠?,所以通用量子計算機是我們終極的目標。量子計算距真正的商業化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是一條非常有挑戰、非常艱難的一條路。它未來的想像空間非常巨大,但是在今天這個時間點,「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量子計算可以真正達到應用的程度」。
  • 擁有終極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離市場應用還有多遠?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長孔偉成表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將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關於火星移民,都有哪些有趣的腦洞吧。 核彈與氣凝膠,誰更靠譜?或者還有更奇怪的方法。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將其他物種的DNA與人類細胞結合起來,使航天員更能抵抗太空飛行的有害影響。科學家們看上的DNA來源於恢復力極強的水熊蟲,它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太空環境中存活的動物。聽起來是不是有點X戰警的感覺?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打破發動機傳統,量子引擎正在成為現實,未來離我們還有多遠?
    不過今天我們要展開說的,並不是「斜爆轟衝壓發動機」。說起概念性的發動機,除了「斜爆轟衝壓發動機」,還有一些想法更加「奇特」的,比如中子電子發動機,無活塞發動機而不久前我國的量子計算機取得歷史性突破,那麼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將來研製量子發動機的可能。
  • 終極能源-「核聚變」,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我們離核融合能源還有多遠呢? 融合能源並不是科幻電影裡面才存在的東西,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太陽就是核融合能源的一個最好的例子。當然,這是自然狀態下的核聚變反應,而我們人類需要的是,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或許這將為人類帶來一次全新的能源革命。
  • 中科大「九章」歷史性突破,但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多遠?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讀者都想了解我們離量子霸權到底還有多遠,不過做為一名量子物理的愛好者,筆者認為我們距離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筆者就和大家具體聊一下有關量子計算與量子霸權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展望。
  • 什麼是量子計算?
    請點擊輸入圖我們將與科技談話者討論量子計算。首先,量子計算機何以成為量子計算機。我將讓科技談話者來解釋一下。科技談話者:它指的是量子……咄!量子計算機以量子比特或者說量子二進位數字的形式儲存數據。量子比特很難捉摸,因為既可能是0,1,也有可能二者皆有。量子計算讓編程和數學領域出現一些振奮人心的事情成為可能。量子二進位數字或者量子比特之所以表現為這樣是因為一種叫作態疊加的原理。態疊加原理是量子計算背後的核心法則。我們在討論態疊加時,通常會用到電子這一例子。電子具有自旋的特性,旋轉的方向既可能是向上也可能向下。
  • 實現量子計算,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這一年在量子計算的歷史上將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因為它意味著量子計算的時代將會到來。量子計算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實現大規模的商用還需要多長時間?當前的技術狀態處在什麼時代?3月28日,在CCF  YOCSEF總部AC委員、總部侯任學術秘書、北京交通大學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陶耀東,CCF YOCSEF 總部AC委員、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王偉主持下,CCF YOCSEF(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舉辦了「量子計算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 谷歌低調宣稱「量子霸權」遭打臉,人類離量子時代還有多遠?
    相比之下,量子計算機利用完全不同的概念、物理和技術,其基本構件是一個量子比特或量子位——它可以表示1、0或同時表示兩者。這使它們有潛力以傳統計算機無法匹敵的速度執行艱巨的計算任務。該項目理論團隊的負責人Sergio Boixo稱其為「量子計算機的『Hello World』程序」,相當於程式設計師用一種新語言進行超級簡單的編程練習,只是為了確認一切都在按照預期進行。「這是我們想做的第一件事,」他解釋道。儘管谷歌為自己贏得了量子領域的最高獎項,但它也承認,在量子機器廣泛應用之前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 量子計算,可商用化之路還有多遠?|億歐問答
    億歐智庫最新發布的《2020技術趨勢報告》中,通過技術篩選以及關鍵性指標測評,將量子計算技術列為2020年之後的重點發展趨勢。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力學的新型計算方式,利用量子疊加和糾纏等物理特性,以微觀粒子構成的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的受控演化實現數據的存儲計算,量子計算包含量子處理器、量子編碼、量子算法、量子軟體以及外圍保障等多個技術環節。
  • 「萬事不決,量子力學」 量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量子」最近又雙叒上熱搜了,量子科學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嗎?這已經不是「量子」第一次上熱搜了,早在2016年8月16日,被命名為「墨子號」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啟星際之旅,「量子」這個概念就進入了大家的視線。但好多人只知道,墨子號這種量子通信試驗衛星,目前就只有中國發射了,我們為此感到很驕傲!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啥是量子通信,我剛開始也就是蒙圈了的。
  • 離真正造出量子計算機還有多遠?潘建偉:10到20年
    由於該計算機目前尚屬於早期的實驗室階段,在運算能力上還無法與現代的計算機相比,但是隨著可操縱粒子數的增加,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將呈現指數級的爆發式增長,未來性能將遠超現代計算機,如果現在的傳統計算機的速度是自行車,那麼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好比飛機。 中國科技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指出,在這個原型機上運行一些量子算法,我們發現它的速度跟我們國際同行進行比較,比第二名要快24000多倍。
  • 解放雙手離我們還有多遠?
    但無人駕駛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呢?我們先來看看目前輔助駕駛系統的滲透率。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智能裝配較為齊全的傳統自主品牌陣營以及新勢力陣營裡面,哪怕在官方指導價僅為十萬的入門車型上,都可以看到全速域自適應巡航駕駛輔助系統的出現。
  • 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進展隨議
    我第一次對量子計算產生印象是在1995年,雖然之前知道量子計算和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但都不如那次印象深刻。那個時候我在中科院計算所CAD開放實驗室擔任副主任。在接待中科院一位領導的過程中,他在觀看了我們的科研成果後說道,你們如果能夠將精力投入到量子計算領域就好了,這個領域目前看很艱難,但從國家角度看急需開展研究。時至今日,我除了對這件事印象深刻之外,還對這位領導的眼光、視野深感佩服。
  • 量子初創公司CEO:我們離臺式量子計算機只有五年的時間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0上,三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的領導人一起討論了量子計算技術的未來。IonQ執行長兼總裁彼得·查普曼(Peter Chapman)認為,我們離臺式量子計算機的誕生可能只有短短五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