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初創公司CEO:我們離臺式量子計算機只有五年的時間

2020-09-19 啟科量子

啟科量子專注於量子通信設備製造與量子計算機全棧式開發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0上,三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的領導人一起討論了量子計算技術的未來。

IonQ執行長兼總裁彼得·查普曼(Peter Chapman)認為,我們離臺式量子計算機的誕生可能只有短短五年的時間,IonQ的目標是推出機架式量子計算機。另外,目前IonQ正在申請機器學習相關專利。

但在D-Wave 執行長艾倫•巴拉茨(Alan Baratz)看來,這似乎有點樂觀了。他表示D-Wave正在開發的超導技術,需要一種被稱為稀釋制冷機的大型量子製冷裝置,這種裝置將使五年內實現臺式量子計算機的目標變得極不可能。

Quantum Machines執行長伊塔瑪·西萬(Itamar Sivan)也認為,實現臺式量子計算機還有很多路要走,還要克服很多障礙。他表示「這一挑戰不是解決一個特定的、單一的問題,比如尋找合適的材料或解決某個非常具體的方程等,這是一個需要多學科共同解決的挑戰。」

(圖片來源:solarseven / Getty Images)


彼得·查普曼還認為:有一天我們可以擁有邊緣量子計算機,比如軍用飛機上的量子機,它無法從雲端高效地訪問量子機。但我們不能依賴一個雲端的系統,它必須在飛機上。如果要把量子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那麼你就需要邊緣部署的量子計算機。」Quantum Machines的量子計算機可以部署在軍用飛機上。

值得一提的是,IonQ的量子方法與D-Wave及Quantum Machines非常不同。

IonQ依靠原子鐘開創的量子計算技術,其離子阱量子計算機已實現了160個存儲量子比特和79個處理量子比特;Quantum Machines並不製造量子處理器,它構建了硬體和軟體層來控制這些機器,這已經達到了傳統計算機無法做到的地步,近期Quantum Machines推出了一種新的軟體程式語言QUA;D-Wave採用了量子退火技術,這一技術允許產生數千個量子比特,但以較高的錯誤率為代價,目前D-Wave已出售數臺量子退火機。

在國內,科技企業如阿里、百度、騰訊、華為,初創企業如啟科量子等,都在逐鹿量子計算。阿里發布了量子計算雲平臺,百度推出了雲原生量子計算平臺「量易伏」,騰訊在量子AI、藥物研發等領域展開了研究,華為發布了發布量子計算雲平臺HiQ 2.0,啟科量子將在2-3年內完成離子阱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機「天算1號」。

隨著未來幾十年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些量子公司們堅信,通過提供一個進入這種強大計算形式的起點,他們可以為用戶提供價值。當這種強大的計算形式得到利用時,將改變我們對傳統意義上的計算的看法。

塔瑪·西萬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多路要走,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各種專注和高度專業化的團隊,專攻量子計算架構中的每一層。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是通過廣泛的合作來幫助解決一些基本問題,並與雲計算公司合作,將量子計算(無論他們現在選擇如何構建它)帶給更廣泛的用戶。

「在這方面,我認為今年我們看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合作關係,這對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我們已經看到像IonQ和D-Wave這樣的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與雲服務提供商合作,後者通過其他公司的雲服務提供自己的量子計算機,」塔瑪·西萬表示,Quantum Machines將在未來幾周宣布一些自己的合作夥伴關係。

這三家公司的最終目標都是建造一臺通用量子計算機,一臺能夠真正實現量子計算能力目標的計算機。艾倫•巴拉茨說:「我們可以而且應該繼續向通用量子計算機前進,以達到我們可以做一些傳統方法無法做到的事情的程度。」但他和其他人都認識到,我們仍處於實現最終目標的早期階段。

主要內容來源:TechCrunch

啟科量子翻譯整理

相關焦點

  • 量子晶片離量產不遠了?一家挑戰谷歌的初創公司
    每一個灣區的初創公司都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任務,但經過了多年的攻克,Rigetti的量子電腦似乎已經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所有被投資的初創公司都要面臨建立一種商業模式的挑戰。除此之外,對這個項目而言,則需要解決更多的技術難點。
  • 全球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盤點
    光子盒研究院出品本文聚焦於軟體領域的量子計算初創公司,其中:國家分布情況如下:融資情況如下:中國1、本源量子(中國合肥)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11日,是國內首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在2018年Quantum for Business大會上,微軟量子部門宣布與1QBit和其他領先的初創公司在量子軟體和算法開發方面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目前,微軟Azure Quantum採用了初創公司提供的服務。1QBit一直在開發一個叫做QEMIST的材料模擬平臺,它代表量子啟動的分子從頭算模擬工具包。
  • 微軟:五年內造出擁有100個拓撲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而 100 個拓撲量子比特的計算能力,最高可以相當於 1000 個邏輯量子比特,這意味著 5 年之後,微軟已經可以用量子計算機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一樣,一直是個未來時科技:很早就聽說,一直在進展,但離目標始終差五年。
  • 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 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原標題: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微軟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好幾年了。去年,微軟宣布了Azure Quantum,這是一個全棧式的開放雲生態系統,將為量子計算組織帶來好處。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
    「除了機箱,也就是制冷機,其它的我們都是能夠自主可控研發,或者來找國內的廠商來製造的。」本源量子計算公司副總裁張輝說。相比於IBM目前在雲平臺上提供的高達50個量子比特的系統,6個量子比特只是其在2017年的最初水平。郭光燦院士在發布會上表示:從更高的角度看,6個量子比特太少了……但我們更看重的是,我們將來有可能往前做的、實用的這條路,並走出第一步。
  • 量子計算機新型糾錯代碼!來自量子物理學家的最新突破
    它還提供了一種方法,可以讓谷歌和IBM等公司設計出更好的量子微晶片。他通過將已知的三維操作代碼應用於二維框架來做到這一點。布朗博士說,「訣竅是把時間作為第三個維度。我使用兩個物理維度,加上時間作為第三個維度。」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我們要死死咬住他們」
    9 月 12 日,本源量子公司上線了量子計算雲平臺,這是中國首個接入實體量子計算機的量子計算雲平臺。 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名為悟源,其核心硬體是 6-Qubit 夸父晶片。 目前,國外只有極少數幾家公司壟斷了相關的技術。不過,本源量子輪值董事長、量子測控總監孔偉成表示,合作單位正在努力,最早在明年能見到國產制冷機系統。 與雲平臺一起發布的,還有第二代量子測控一體機,以及三個基於量子算法的應用軟體。 量子晶片的測控技術是讓晶片發揮作用的關鍵。
  • 再談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投資人正在為從事量子硬體系統和軟體平臺開發的早期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最終可能促使研究人員和商業用戶的計算能力呈指數級躍升。 自 2016 年以來,投資人開始出手投資早期量子計算初創公司,這個數字相比金融科技、數字醫療領域仍然很小,但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這一類別的投資和商業吸引力將不斷增加。
  • 我們離「量子霸權」又近了一步!
    就比如說華為公司研發的5G技術,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取得了巨大的優勢,從技術專利、國際標準和產業能力這三個方面來看,中國的5G技術可以說是全球第一。目前在國際上公認的在5G通信領域華為是最強的公司,是一家屬於中國的公司。與此同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在更進一步的6G領域,中國也是走得最遠的。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我們要死死咬住他們」|專訪
    圖 | 悟源和 IBM 的參數比較(來源:本源量子)目前,悟源絕大多數部件都實現了自主研發,唯一的例外是外層制冷機,源於進口技術,這是由於量子晶片需要在接近零度的低溫環境下工作,要求很高。目前,國外只有極少數幾家公司壟斷了相關的技術。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我們要死死咬住他們」|專訪
    目前,國外只有極少數幾家公司壟斷了相關的技術。不過,本源量子輪值董事長、量子測控總監孔偉成表示,合作單位正在努力,最早在明年能見到國產制冷機系統。與雲平臺一起發布的,還有第二代量子測控一體機,以及三個基於量子算法的應用軟體。量子晶片的測控技術是讓晶片發揮作用的關鍵。
  • 數說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投資人正在為從事量子硬體系統和軟體平臺開發的早期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最終可能促使研究人員和商業用戶的計算能力呈指數級躍升。 自 2016 年以來,投資人開始出手投資早期量子計算初創公司,這個數字相比金融科技、數字醫療領域仍然很小,但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這一類別的投資和商業吸引力將不斷增加。
  • 量子計算機最新動態:大腦式量子計算機
    大腦式量子計算機項目的麥可-哈特曼(Michael Hartmann)教授表示,他的團隊希望所構建第一臺專用神經網絡計算機,不是通過人工智慧的軟體,而是使用最新的量子技術創建模仿神經元的硬體。通過這個計算技術,希望產生一個突破,從而使人工智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行,在很短的時間內自動做出非常複雜的決策。
  • 量子計算機有多可怕 一秒破譯全世界所有密碼!
    那我們到底離「量子霸權」還有多遠呢?一方面,科技巨頭們都宣布了不少量子計算領域的技術突破,不少媒體也對此加以渲染,稱他們離「量子霸權」只有一步之遙,而另一方面,客觀來說這些巨頭離達到量子霸權還很遠。實現量子霸權的方式,即做出能超越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單光子量子計算、超導量子計算等。
  • 秒殺IBM和霍尼韋爾,全球超強量子計算機在哪家?
    問題是,國外量子計算機如此火熱,國內你怎麼看?基於離子阱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IonQ近日宣布,推出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系統。該量子計算機具有32個「完美的」量子比特,門誤差極低。使用IBM提供的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的行業基準量子體積(QV)來衡量,IonQ的量子計算機魔幻般超過了QV400萬。
  • IBM:1000量子比特計算機2023年問世
    圖片來源:CONNIE ZHOU20年來,科學家和工程師一直在說,有一天他們會製造出一臺碾壓任何傳統超級計算機、可進行有用計算的成熟量子計算機。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的計算機只有幾十量子比特,很難使上述願望成為現實。如今,IBM公司帶來了好消息。
  • 谷歌發現構建量子計算機簡便方法,大大提前量子計算機問世時間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基於量子物理機制處理數據的計算機,能夠以遠高於目前計算機的速度運行。政府和技術企業巨頭已對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投入了海量資源,但是沒人能說清量子計算機離實用化到底還有多久。前日,谷歌和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人類有望以較之前簡便的多的方法構建一臺能充分發揮量子計算能力的驗證樣機。
  • 國產量子計算機發布,量子計算離尋常百姓有多遠
    今天源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本源量子發布了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取名叫做「悟源」。其搭載了6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現已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原型,可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據相關報導,目前全球能夠提供真實量子計算機服務的公司僅有5家。現在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躋身,突破格局。
  • 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量子世界裡,所有物質都可以被還原成61種基本粒子。其中最重的基本粒子,質量也不超過3.1×10^-25千克。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此後,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萬事不決,量子力學」 量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量子」最近又雙叒上熱搜了,量子科學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嗎?這已經不是「量子」第一次上熱搜了,早在2016年8月16日,被命名為「墨子號」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啟星際之旅,「量子」這個概念就進入了大家的視線。但好多人只知道,墨子號這種量子通信試驗衛星,目前就只有中國發射了,我們為此感到很驕傲!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啥是量子通信,我剛開始也就是蒙圈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