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晶片離量產不遠了?一家挑戰谷歌的初創公司

2021-01-15 摩爾芯聞

來源:本文由半導體行業觀察翻譯自wired,謝謝。 

距離初創公司Rigetti Computing位於加州Fremont辦公室不遠的地方,屹立著一個類似蒸汽朋克的機器。這個裝飾怪異的「怪獸」是通過電力供電的。沒有煤,也沒有水。據介紹,它是用來製造超導電子的。Rigetti藉助這臺機器和密封在玻璃房實驗室內的,價值數百萬美金的其他設備,旨在打造一種新類型的,運行在量子晶片上的超級電腦。


Rigetti並不是這個想法的唯一踐行者,包括Google、微軟、IBM和Intel都有同樣的計劃。每一個灣區的初創公司都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任務,但經過了多年的攻克,Rigetti的量子電腦似乎已經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所有被投資的初創公司都要面臨建立一種商業模式的挑戰。除此之外,對這個項目而言,則需要解決更多的技術難點。


Rigetti Computing打造的一個八量子位的處理器


Rigetti Computing擁有八十位僱員,為了推進量子計算機項目,他們已經募集了7000萬美金。不同於電子計算機(或稱傳統電腦),量子計算是一種使用量子邏輯進行通用計算的設備,它使用量子算法來進行數據操作,其存儲數據的對象是量子比特。該公司的創始人Chad Rigetti表示:「量子計算機將會衍生一個龐大的產業,世界上每一個大型的企業都在思考怎樣使用這種技術。」在成立這家公司之前,這個身形魁梧的物理學博士一直在Yale和IBM從事量子硬體的研究,2013年在Y Combinator的支持下,他們成立了這個企業。


根據《麻省科技評論》在2016年三月份的報導,Rigetti Computing公司已經製造了有三個單位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晶片,代表了使用量子態的數位該量子計算晶片包含一種名為量子比特的連接設備,這代表採用精確的量子力學態的數據數位。它們可以像常規電腦一樣使用0或1進行編碼-也可以同時有效進入兩種編碼狀態。當量子比特處於「疊加」交互狀態,它們可以採用常規計算機無法實現的快捷計算。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提供萬事俱備的量子計算機,去執行一些傳統電腦不能處理的任務,這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點為難。但谷歌承諾,會在五年內將這個技術投入使用。IBM則提供了一個雲平臺,並把其看做未來商業服務的一個預熱。他的目標是讓開發者和研究院能夠藉助布置在「Big Blue」實驗室的原型晶片進行研發。


在這個市場沉寂了多年之後,Rigetti又引起了一番爭論。在本周二,Rigetti Computing發布了他們的自有雲平臺Forest,開發者可以在上面寫代碼模擬量子計算機,一些合作夥伴已經獲得授權在其量子硬體上進行開發。Rigetti告訴《連線》,他們在Fremont 的FAB1已經開始製造量子晶片。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在量子信息技術闡述和矽谷的商業演講中都擁有很高的天賦,在他之前的講演中提到,相對於其他航空母艦級別的競爭對手,他們很弱小,但這恰好是他們的優勢。「我們是一個擁有緊急但是很清晰目標的初創公司,我們全力以赴,這是很多巨頭公司難以匹配的。」,Rigetti說。「例如谷歌是在開拓一條新的產品線,而我們是在尋找一個目標」,他強調。


未來量子處理器的wafer


量子云


迄今為止,因為將信息編碼成量子效應能夠帶來很大的價值,很多企業在量子計算研發領域投入了很龐大的資金。在這個雲平臺裡,一個手掌大小的量子晶片能夠提供的計算能力是遠超一組大型的超級電腦。Rigetti和谷歌、IBM、Intel一樣,認為這會將雲計算革命推到一個新的階段。裝備量子處理器的數據中心能被用來高效地執行化學處理設計和藥品設計,也可以用來布置更高效的機器學習。


但到現在為止,量子計算晶片還是太小,而不能去超過傳統計算機,做一些更困難的任務。IBM發布過一個16量子位的處理器,這個元器件可以用來搭建一個量子電腦。谷歌想在今年達成一個50量子位的任務。但是Rigetti已經做出了一個八量子位的晶片。他表示,他們的Fab1將會加速,以提高這個晶片的生產數量。雖然沒有人能夠確認,但是據預估,我們需要數百位甚至更多的量子位,才能有效地解決一些化學研究問題。對於量子計算機來說,這其實不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


Rigetti的新雲平臺Forest能夠支持很好的應用。他的做法是通過採取措施,讓程式設計師可以為量子處理器寫程序,一旦這個技術走向成熟,他們就能發布殺手級的應用。Forest的設計支持使用量子計算器去獲得一個傳統軟體無法比擬的能力。這有點像一個計算機可以擁有一個獨立顯卡一樣,Rigetti認為「混合模式」對這個技術走向現實非常重要。Forest允許程式設計師在一個36量子位的處理器上寫量子算法,並仿真。


被選中的合作夥伴可以很快透過Forest去了解其量子晶片的實力。這和IBM將其量子晶片放在線上的做法有點相似。從某個角度看,這和APPLE在iPhone面世之前,公開App Store的做法類似,但是Rigetti認為這個技術不是同一個量級的,人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


該公司的技術主管Andrew Bestwick表示,為這些懂得這個硬體技術的人搭建一個社區,和打造一個成本同樣重要。兩者結合才能打造一個更好的生態。


位於Rigetti Computing辦公室的量子設備


Rigetti需要更多的錢和時間,還需要更多的「硬科學」才能打造一個成功的產品,但毫無疑問,最近的量子硬體已經獲得了真正的加速和突破。雪梨大學的量子計算教授 Michael Biercuk表示。但我們依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搞清楚。


「進入這個領域的商業玩家和初創公司都沒有改變這個行業的基本現狀」,他強調。「當中一個巨大困難是在被封裝成大的集群的時候,量子位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運行,但這個目前還沒達到」,Biercuk補充說。量子態是很「脆弱」,讓量子位存儲信息很有挑戰,這就需要研究員更全神貫注的投入。


在問到關於產品、客戶和挑戰的時候,Rigetti的創始人並沒有躲避。


「在過去,沒有人做過這樣的東西,至於社群和公司,我也不知道需要耗費需要多久才能更進一步」。該公司的投資人Vijay Pande表示不擔憂,他指出,在公司晶片真正投入使用之前,這個初創企業已經獲得了收益,因為有些組織和公司會付款去獲得在其上面進行研發的授權。Rigetti已經和NASA談過,後者也認為量子計算機會幫助提升其效率。


物理學家通過多種不同方式製造量子比特。但即使是學術機構和政府的研究人員聯合攻關,也僅得到少量的量子比特。一家名為D-Wave的加拿大初創公司已經向包括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和谷歌在內的客戶銷售一種有一千餘單位量子比特的晶片,但該項技術是否能夠體現量子計算機的優點尚未得到證實。


量子比特很難成組運行,因為用於代表數據的量子態極其精確,且設備間會相互幹擾。瑞格提說他的公司已經開發出一種可規模化的穩定量子比特設計,並且可以使用常規晶片製造技術製造出來。


量子計算領域的其它研究人員也堅信,量子比特技術已經可以整合大量的組件。谷歌量子計算實驗室和Rigetti提一樣使用超導量子比特,其負責人預言在未來幾年,他們將能夠開發出100單位的可靠的量子比特晶片。IBM、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以及其它組織均開發出了高質量的超導量子比特。Rigetti前就曾任職於IBM量子計算研究小組。


量子計算距離我們也算並不會太遠。


原文連結:https://www.wired.com/story/quantum-computing-factory-taking-on-google-ibm/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313期內容,歡迎關注。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行業觀察,後臺回復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 雄心,看《蘋果的晶片帝國雄心》

回復 張汝京,看《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的「三落三起」》

回復 國產,看《國產手機崛起背後的最大受益者》

回復 ASR,看《ASR收購Marvell MBU背後:一段有關RDA的愛恨情仇》

回復 IC,看《一文看懂 IC 產業結構及競爭關係》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展會,看《2017最新半導體展會會議日曆》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icbank」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關於徵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包括翻譯、整理),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籤約成為專欄專家更有千元稿費!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 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jyzhang@moore.ren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摩爾精英

相關焦點

  • 量子初創公司CEO:我們離臺式量子計算機只有五年的時間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0上,三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的領導人一起討論了量子計算技術的未來。他表示「這一挑戰不是解決一個特定的、單一的問題,比如尋找合適的材料或解決某個非常具體的方程等,這是一個需要多學科共同解決的挑戰。」
  • 全球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盤點
    這項開發任務不小,因為它需要設計和/或集成功能強大的32位微處理器核心、基本外圍設備、許多接口、快速SDRAM控制器和圖形加速。在開放硬體公司Sharism的幫助下,Milkymist One視頻合成器於2011年9月發布。Milkymist晶片系統的組件很快就找到了許多其他用途,比如國際空間站上的軟體無線電。
  • 再談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Google、IBM、Honeywell 這樣體量的公司正在大量投資量子計算,包括自研、私募股權投資、合作等手段。 投資量子計算熱度不減,以下我們整理了 2020 開年以來,獲得融資的 17 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
  • 數說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投資量子計算熱度不減,以下我們整理了 2020 開年以來,獲得融資的 17 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它們以捐贈、投資、孵化等形式推動量子計算的科研和商業化。例如谷歌的量子計算項目之一則涉及與 NASA 合作,將該技術的優化能力應用於太空旅行。 在國家和風投資金加持下,不少初創企業走到了 D 輪以及更加後期的階段,已有一些小有名氣的公司冒出頭來。
  • 中科院張輝造出國產「夸父量子」晶片
    現在,美國制裁中國中低端晶片,未來夸父高端量子晶片領先全世界,中科院張輝說:」夸父晶片除了機箱與制冷機,我們都能自主研發或者國內廠商替代量產」,夸父成功實現中國高端晶片地位,在所有國產晶片受到制裁時,夸父晶片不受實體清單幹擾。
  • MIT初創公司發布全球首個光子AI晶片原型!丨獨家專訪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對 DeepTech 表示,公司計劃將該光子晶片提供給一些合作方、潛在客戶進行測試,目前國外已經有谷歌、FaceBook、AWS級別,國內 BAT 級別的客戶與 Lightelligence 接洽。
  • 比谷歌量子計算快一百億倍,「九章」引領我國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已有公司在推進產業化
    比谷歌量子計算快一百億倍的量子計算原型機誕生了!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也稱之為「量子霸權」)。
  • 瞄準光子晶片,Xanadu欲與巨頭爭奪「量子霸權」
    當然,除科技巨頭外,很多量子領域的初創公司也在緊緊抓住這一機會,試圖讓自己躋身前列,成為實現」量子霸權「的一員。Xanadu 就是其中之一。 Xanadu 正在以構建量子光子晶片為基礎,創建「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2019 年 2 月,該公司被 IDG 旗下媒體平臺《網絡世界》(Network World)評為十大熱門量子計算初創公司之一。CB Insights 於本月初公布了 AI 100 2020 榜單,Xanadu 也位列其中。
  • 量子計算研發獲得大筆投入,但商業化還遠著呢
    博卡是晶片行業的資深人士,曾在英特爾和IBM工作。英特爾上月發布了一款旨在幫助加速量子處理技術的晶片。該公司表示,生產出一款比當前傳統計算機更好的量子計算機可能需要多年時間。「說在未來兩年內有什麼實際產品過於樂觀,」英特爾研究部門英特爾實驗室量子硬體主管吉姆·克拉克(Jim Clarke)表示。
  • 本源量子上榜!CB Insights權威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單
    本源量子作為國內首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專注開發量子計算全棧式解決方案,開闢了量子晶片、量子測控、量子軟體、量子云、量子應用、量子計算機六大業務板塊。本源量子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固態半導體量子晶片與超導量子晶片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儲備。
  • 杭州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 但離高端的路還很長
    但是很多人質疑該7納米晶片不是用在手機上的,且結構單一無法和蘋果、高盛等晶片相比,根據專家了解,這款晶片的誕生還是有一定的意義。不管外界如何傳言,嘉楠耘智公共事務部總監屠松華說:「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今天員工照樣和往常一樣地加班,絲毫沒有受影響。公司本來就不想高調傳播這件事情,這屬於公司的正常產品迭代,就像以往所有晶片研發成功量產一樣,邀請三四家媒體,開個小型發布會。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狀、挑戰與前景
    堅持囚禁離子技術的量子計算公司美國量子計算機初創企業 ionQ 有三位核心成員: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 Chris Monroe,杜克大學電氣工程師 Jungsang Kim, 以及原本供職於美國情報部門 IARPA(「高級研究計劃署」)的 David Moehring。其中,前兩位是公司創始人,是研究囚禁離子(trapped ions)的專家。
  • 矽谷封面|誰能先造出世界最好量子計算機?IBM與谷歌展開量子大戰
    兩家公司採用了截然不同的策略,谷歌希望實現「量子霸權」,而IBM追求「量子優勢」。 22019年10月底,谷歌宣布其名為Sycamore的晶片已經成功實現「量子霸權」,即通過在傳統電腦上幾乎不可能執行的任務來展示量子計算機的優勢。 3IBM認為,「量子優勢」才是量子計算的未來,谷歌採用的策略有誤導公眾之嫌。
  • 谷歌正式宣布量子霸權實現!獨家專訪谷歌CEO:意義堪比萊特兄弟發明...
    除了副標題、格式和補充資料,論文的主體內容和結論幾乎沒有變化,但谷歌研究團隊在評審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反饋,決定在論文中增加大量的技術細節資料作為補充,因此在NASA誤發論文時選擇了暫時沉默,不希望評價不完善的論文。谷歌在論文中表示,自己已經開發出了一款54量子比特數的量子晶片,名為Sycamore,由鋁、銦、矽晶片和超導體(約瑟夫森結)等材料組成,每個量子比特和臨近的4個量子比特耦合。
  • 告別英特爾,「矽仙人」吉姆·凱勒加入AI晶片初創公司Tenstorrent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蛋醬從英特爾離職半年後,半導體業界傳奇人物、「矽仙人」吉姆 · 凱勒(Jim Keller)去向已定:成為加拿大多倫多 AI 晶片初創公司 Tenstorrent 的 CTO。
  • 交大團隊攻克兩種光子晶片技術,創立國內首家光量子計算公司
    思量量子由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金賢敏教授創立,是國內第一家研發光量子計算產品的企業。光量子計算是量子科技的一個前沿領域,在這一領域誕生了多家初創企業,其中,矽谷的 PsiQ 公司已完成 5.5 億美元融資。
  • 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 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原標題: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微軟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好幾年了。去年,微軟宣布了Azure Quantum,這是一個全棧式的開放雲生態系統,將為量子計算組織帶來好處。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實、流派、挑戰與前景
    堅持囚禁離子技術的量子計算公司美國量子計算機初創企業 ionQ 有三位核心成員: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 Chris Monroe,杜克大學電氣工程師 Jungsang Kim, 以及原本供職於美國情報部門 IARPA(「高級研究計劃署」)的 David Moehring。其中,前兩位是公司創始人,是研究囚禁離子(trapped ions)的專家。
  • 關鍵人物John Martinis突然辭職,谷歌量子計算前途未卜?
    Martinis 補充說:「由於我的職業目標是構建出量子計算機,所以我認為辭職是對每個人的最佳選擇。」根據 WIRED,谷歌發言人並未對此事回應異議,並表示公司對 Martinis 的貢獻表示感謝,而 Neven 會繼續領導該公司的量子項目。
  • 英特爾成功測試17量子位超導計算晶片 與IBM、谷歌研發競爭加劇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0日,英特爾宣布攜手荷蘭研發合作夥伴QuTech成功測試17量子位超導計算晶片,這款測試晶片的體積相當於一枚1元人民幣硬幣,更重要的是,英特爾稱該晶片的輸出輸入信號能力比晶片線焊方式提高10-100倍。「我們正在把量子計算從學術界帶入半導體行業。」英特爾量子硬體的主管吉姆·克拉克(Jim Clarke)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