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研發獲得大筆投入,但商業化還遠著呢

2020-11-29 環球網

(原標題:Quantum Computing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Tech Firms)

網易科技訊 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爭奪量子計算技術優勢的競賽中,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和初創公司都發現,儘管多年來對相關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但量子計算技術商業化的道路仍然比原先計劃的更長。雖然有的公司有望獲得更強的處理能力,但目前的量子計算機仍無法超越傳統計算機。

圖示:去年在加州聖巴巴拉附近的一個實驗室裡,Alphabet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研究員丹尼爾·沙克(Daniel Sank)站在谷歌量子計算機旁。

量子計算機依託原子大小的粒子而非電晶體進行加速運算,有望在數據處理方面為人們帶來質的飛躍。從理論上講,這種強大的計算機處理能力可以模擬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幫助人們發現新藥;也可以在數小時內破解普通電腦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破解的現行加密方法。

去年10月,Alphabet旗下谷歌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宣布已經獲得「量子霸權」。谷歌表示其已經能夠用量子計算機解決普通機器在合理時間框架內無法解決的問題。研究人員說,谷歌量子計算機位於加州聖巴巴拉附近一個研究實驗室裡,在3分20秒內完成的數學運算需要一臺超級計算機花費1萬多年才能完成。

儘管人們已經在證明量子計算的潛力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事實上,現在實驗室裡進行的許多計算都可以用傳統計算機更快地完成。

數十年來微軟一直在投資於該領域研究,並在2016年表示已經著手建造量子計算機。但在錯過於2018年製造出一臺工作機器的內部期限後,微軟對項目進行了重組。

微軟資深高管託德·霍爾姆達爾(Todd Holmdahl)曾在Xbox遊戲平臺和HoloLens增強現實眼鏡部門工作。自量子計算部門成立以來,他一直領導著公司的量子計算研究。去年霍爾姆達爾因錯過最後期限而辭職。霍爾姆達爾拒絕就他的離職發表評論,只是說自己已經退休。

微軟表示,它已經展示了執行量子計算的能力,並將繼續追求自認為具有實際用途的計算機設計。微軟說,量子計算團隊現在向公司副總裁拉尼·博卡(Rani Borkar)匯報工作。博卡是晶片行業的資深人士,曾在英特爾和IBM工作。

英特爾上月發布了一款旨在幫助加速量子處理技術的晶片。該公司表示,生產出一款比當前傳統計算機更好的量子計算機可能需要多年時間。

「說在未來兩年內有什麼實際產品過於樂觀,」英特爾研究部門英特爾實驗室量子硬體主管吉姆·克拉克(Jim Clarke)表示。「但未來十年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

同樣在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已經有著悠久歷史的IBM上個月表示,「對於未來最有前途的技術之一來說,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

其他公司則更為樂觀。「我們離有價值的短期應用只有一步之遙,」谷歌研究人員在他們獲得量子霸權的論文中說。

但即使是谷歌所獲得的量子霸權也沒有明確的定義。IBM研究人員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說,一臺傳統計算機可以在兩天半的時間裡就更準確地完成相同任務。IBM表示,雖然計算速度比量子計算機慢,但這還不足以證明谷歌獲得了「量子霸權」地位。

近年來,科技公司和投資者紛紛大舉投資量子計算。根據科學雜誌《自然》的數據,2017年和2018年間量子計算領域總共吸引了至少4.5億美元的私人投資。

其中最熱門的初創公司之一是位於加州伯克利的Rigetti Computing。自2013年查德·裡格蒂(Chad Rigetti)創立該公司以來,已經吸引到了1.2億美元的資金。但熟悉這家初創公司的人士說,公司承諾已經落空。

據兩名前高管透露,包括首席技術官和營運長在內的多名高管已於去年離職。據LinkedIn上的資料和一位前高管透露,在過去一年中Rigetti有50多名員工離職。兩位前高管說,他們的離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擔心Rigetti技術在合理的時間框架內不具備商業可行性。

兩位前高管說,該公司也未能達到原定目標,最近在籌集更多資金也遇到了困難,無法為開發量子計算機的下一步行動提供資金。

儘管出現了人員流動,Rigetti的一位發言人說,公司去年的員工數量仍增加了18%,部分原因是該公司7月份收購了量子計算軟體公司QxBranch。她說,公司去年籌集了大量資金,公司的工程路線圖中包括擴大量子計算機處理能力的計劃。

整個行業面臨的困境並沒有嚇跑亞馬遜。去年12月,亞馬遜表示其正在就量子技術展開學術合作。它還開始向使用其雲服務的客戶提供設備進行量子計算實驗,而這些設備來自多家初創公司。

去年年底,微軟還表示將通過Azure雲提供量子處理器的接入服務。但該公司表示,它並不是自行提供硬體,而是計劃出售霍尼韋爾和初創公司IonQ的量子計算機訪問權。

總部位於鳳凰城的晶片研究機構Tirias Research的創始人吉姆·麥格雷戈(Jim McGregor)表示,量子計算有其商業用例。但他補充稱,投資該領域的公司正面臨洗牌。「很多致力於此的人都活不下去了,」他說。(辰辰)

相關焦點

  • 印度政府為量子計算研發投入78億元 欲縮小與中美差距
    據外媒報導,在全球各國對網絡安全等新興領域進行投資之時,印度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投資8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78億元),用於量子技術的研發及利用。「我們正趕上量子計算的投資。
  • 神乎其神的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
    雖然完善量子計算相關技術或許仍然需要數年時間,但霍尼韋爾已經開始從中獲得回報,該公司的量子計算機的租賃排期已經排到了數月之後。霍尼韋爾的執行長杜瑞哲(Darius Adamczyk)說:「我們當然可以大談產品有多麼創新,技術有多麼先進,但如果沒有人願意為其買單,又有什麼意義呢?」
  • 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公司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曾蓓博士為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在清華物理系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博士階段在麻省理工學院師從量子計算先驅人物Isaac Chuang,從事量子計算研究超過20年。產品方面,目前量旋科技已推出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可以連結多個量子計算體系的雲服務平臺「金牛座」,並實現了部分硬體銷售。
  • 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
    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目前,量旋科技已經推出了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以及可以連結多個量子計算體系的雲服務平臺「金牛座」。公司的技術發展路線有兩大主要方向:核磁共振技術方向的和超導技術方向。
  • 《經濟學人》封面:量子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
    原標題:《經濟學人》封面:量子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 選自The Economist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機器之心編輯部相反,設備發明一年後,它被美國公司 National Company 商業化。鑑於這些新的量子技術的潛力,這時候很多人都在想把它商業化。NPL 越來越小的時鐘只是朝市場產品邁出的一小步,這種產品在導航方面,遠勝 GPS(本身是原子計時的應用),或幫助地下勘探。量子技術的時代幾乎快要到來。
  • 量子科技主導研發了全球第一套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測控系統
    在量子通信的商業應用方面,啟科量子可謂是「得心應手」,該公司的核心人員早在2003年就領導開發了全球第一套商業化量子通信系統Navajo,並連續開發了共四代商業化量子通信系統,深刻理解商業客戶對量子通信的真實訴求。
  • 浙江九州量子接受人民日報採訪表示:量子通信已成功實現商業化
    傳統計算機中1個比特在某個時間只能是0或1中的一個狀態,而在量子計算機裡,由於量子疊加態的存在,1個量子比特可同時記錄0和1兩個狀態。因此,量子計算機擁有計算能力遠超傳統計算機的潛力。  量子計算機研發是當前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
  • 獲得突破!中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向全球提供量子計算服務
    9月12日有信息報導,中國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企業本源量子發布了全國首個搭載了真實超導量子晶片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是我國第一家以量子計算機研製、開發以及應用的公司,當然可能在大家驚喜國家突破新技術的同時,很多人又會疑惑什麼是量子計算呢
  • 量子計算還沒搞懂,光子計算又要來統治世界?
    【CSDN 編者按】去年 12 月,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驚人的單項計算能力超過了 Google 當年水平,國人自己也手握一份「量子霸權」,新年伊始,兩篇關於光子計算的文章又登上國際頂刊 Nature, 給我們打開了計算領域另一扇大門,不斷刷新的計算能力,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 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中國量子計算前路依然任重道遠
    今天有一條非常棒的新聞: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但是,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這是一臺原型機,原型機,是實驗室裡的產物,而不是已經可以商業化生產和應用的產物。
  • 量子計算機:遠超電子計算機的能力,未來雲服務的計算解決方案
    二十世紀中期,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劃定了從電子管到集成電路的5種計算範式,不過面對比晶片性能增長更快的計算力需求,人們愈發需要一種打破摩爾定律新型計算模式。目前,最有希望打破摩爾定律的計算模式就是「量子計算」,那麼這顆正在崛起的新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 2018年將是量子計算的盛行年
    但是第一個大眾市場通用量子計算機將從數千個邏輯量子位構建而成。邏輯量子位是容錯的,具有錯誤檢測並最終糾錯。數以千計的邏輯量子位至少轉換成數以萬計的物理量子位,這取決於物理量子位構架的數量級可能更大。 事實上,從數十到數百個物理量子位的演變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從數百到數千將需要更長的時間。專家們認為,具有數千個邏輯量子位的可商業部署的量子計算機還需要十多年的發展,並有可能超過二十年。
  • 趙勇傑:加速推動量子計算產業化發展
    ,但是相對量子通信來說,量子計算產業化過程相對較晚。而這也帶來整個量子計算的蓬勃發展,在最近一兩年之內,在產業界裡面其實有很多的工作,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上的工作,都在推動著整個量子計算產業向前快速的發展。
  • 量子計算概念股龍頭有哪些?量子計算概念有哪些?
    合肥將打造全市首個量子計算創新創業平臺。該平臺將面向多行業用戶,推出針對量子計算的學習、實驗、開發、應用一整套解決方案,為廣大創新創業者解決更多實際問題,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專業化分工,促進量子科技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 比最強超算還快一百萬億倍的「九章」問世,量子計算時代真的要來了
    目前量子計算各家技術路線分別面臨什麼問題?「九章」突破了什麼?潘建偉院士團隊所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原形機取名「九章」,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光學量子與電學量子各有何特點?量子計算被視為「皇冠上的明珠」,全球諸多大公司都投入這場明珠爭奪戰。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IBM還發布了一篇文章表示谷歌所謂的傳統計算機需要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IBM推演過後發現只需要2.5天,它還在文中寫到「谷歌加劇了對量子技術目前狀態的過度炒作」。儘管業內質疑聲不斷,《紐約時報》還是將谷歌這次獲得的研究成功與萊特兄弟的飛機首飛所取得的成就相提並論。
  • 徵文選登|量子計算與智能金融:一個文獻綜述
    2019年,Arute等在世界頂級期刊《Nature》上發表Google的研究成果(Arute, F. et al,2019),其包含54 Qubit的量子處理器Sycamore在執行特定任務方面,遠超最先進的傳統計算機運算速度。2.國內方面。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國的量子計算技術在研發布局方面加速前進,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 關於Intel的量子計算計劃的分析和介紹
    、Google、IBM、D-Wave等都在力爭成為開啟通用量子計算機商業化的第一人,其中尤以Intel為代表。雖然D-Wave宣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但業界對此還存在較大爭議。量子計算的發展前進道路還很漫長,需要艱辛的努力。
  • 量子計算追逐賽:IonQ與霍尼韋爾誰是第一?
    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提升了使用全部 32 個量子比特所需的保真度。IonQ 的目標是讓量子比特數年均至少翻一番,基於此,那些未積極擁抱量子計算的企業將面臨被競爭對手拋在身後的風險。成立於2015年的IonQ,致力於研發離子阱量子計算機,去年獲得了由三星和Mubadala領投的5500萬美元融資。
  • 量子計算追逐賽:IonQ與霍尼韋爾誰是第一?
    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提升了使用全部 32 個量子比特所需的保真度。IonQ 的目標是讓量子比特數年均至少翻一番,基於此,那些未積極擁抱量子計算的企業將面臨被競爭對手拋在身後的風險。  成立於2015年的IonQ,致力於研發離子阱量子計算機,去年獲得了由三星和Mubadala領投的5500萬美元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