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 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原標題: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微軟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好幾年了。去年,微軟宣布了Azure Quantum,這是一個全棧式的開放雲生態系統,將為量子計算組織帶來好處。微軟推出了量子網絡,這是一個由個人和組織組成的全球社區,共同推動量子計算的發展。微軟量子網絡成員將與微軟合作,學習、研究和推出量子計算應用和硬體,並獲得量子開發工具包、重要的研究和專家支持,獨家訪問Azure服務,以及量子編程和算法開發研討會。

昨天據《電訊報》報導,的風險投資機構M12投資了PsiQuantum,這家初創公司的目標是用傳統的矽晶片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這些晶片除了利用單個光子處理信息外,還利用電子學的方式處理信息。這意味著,量子計算機的每一個部件都由相同的工廠製造,並在相同的生產線上組裝,就像你的筆記本電腦或智能一樣。PsiQuantum公司組建了一個由1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他們的專業知識涵蓋了矽製造和糾錯量子計算的各個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PsiQuantum的方法與微軟在拓撲量子位方面的努力不同(微軟方法將通過對本地噪聲的拓撲保護來實現硬體中的錯誤糾正)。PsiQuantum和微軟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應對不同的工程挑戰,但這兩家公司在可擴展、容錯的量子計算機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

來源: cnBeta

相關焦點

  • 量子速報: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芬蘭將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啟科量子專注於量子通信設備製造與量子計算機全棧式開發 導語:近年來,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在全球範圍內加速發展,世界上主要國家均對量子信息技術給予厚望,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
  • IBM將量子計算機性能提高一倍
    為了最好地測量性能,IBM創建了一個名為quantum volume的測試,旨在反映量子計算機有多少量子比特,以及它們實際完成了多少工作。2019年,IBM的量子量達到了32。今年,它達到了64個,這是它計劃的第二個年頭,即每年翻番。這種指數級的改進速度對於使今天的量子計算機變得更有用非常重要,而且對使量子計算機超越今天的研究型機器而成為真正的實用型計算機非常重要。
  • 再談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投資人正在為從事量子硬體系統和軟體平臺開發的早期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最終可能促使研究人員和商業用戶的計算能力呈指數級躍升。 自 2016 年以來,投資人開始出手投資早期量子計算初創公司,這個數字相比金融科技、數字醫療領域仍然很小,但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這一類別的投資和商業吸引力將不斷增加。
  • 數說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投資人正在為從事量子硬體系統和軟體平臺開發的早期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最終可能促使研究人員和商業用戶的計算能力呈指數級躍升。 自 2016 年以來,投資人開始出手投資早期量子計算初創公司,這個數字相比金融科技、數字醫療領域仍然很小,但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這一類別的投資和商業吸引力將不斷增加。
  • 全球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盤點
    在2018年Quantum for Business大會上,微軟量子部門宣布與1QBit和其他領先的初創公司在量子軟體和算法開發方面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目前,微軟Azure Quantum採用了初創公司提供的服務。1QBit一直在開發一個叫做QEMIST的材料模擬平臺,它代表量子啟動的分子從頭算模擬工具包。
  • 印度時報:中國科學家製造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北京: 中國官方媒體周六報導,中國科學家宣稱已經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基於光的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速度遠遠快於經典的超級計算機。專家稱這一進步是一項「重大成就」 ,為設計這種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 今年年底,微軟公司計劃公布一種全新的量子計算機語言
    (原標題:Microsoft makes play for next wave of computing with quantum computing toolkit)   網易科技訊 9月28日消息,近日微軟公司宣稱將開始下一個大動作:量子計算機。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狀、挑戰與前景
    堅持囚禁離子技術的量子計算公司美國量子計算機初創企業 ionQ 有三位核心成員: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 Chris Monroe,杜克大學電氣工程師 Jungsang Kim, 以及原本供職於美國情報部門 IARPA(「高級研究計劃署」)的 David Moehring。其中,前兩位是公司創始人,是研究囚禁離子(trapped ions)的專家。
  • 世界首臺光子量子計算機 已在雲平臺上使用
    基於光子學的量子計算機相對於基於電子的量子計算機具有關鍵的優勢。為了從這些優勢中獲益,量子計算初創公司Xanadu首次在雲端公開了光子量子計算機。基於光子學的量子計算機相對於基於電子的量子計算機具有關鍵的優勢。為了從這些優勢中獲益,量子計算初創公司Xanadu首次在雲端公開了光子量子計算機。
  • 量子初創公司CEO:我們離臺式量子計算機只有五年的時間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0上,三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的領導人一起討論了量子計算技術的未來。另外,目前IonQ正在申請機器學習相關專利。但在D-Wave 執行長艾倫•巴拉茨(Alan Baratz)看來,這似乎有點樂觀了。他表示D-Wave正在開發的超導技術,需要一種被稱為稀釋制冷機的大型量子製冷裝置,這種裝置將使五年內實現臺式量子計算機的目標變得極不可能。
  • 首富和前首富都爭相投資的神秘量子公司,終於浮現大眾視野
    由Facebook的扎克伯格、亞馬遜的貝佐斯和微軟的比爾·蓋茨支持的基金Village Global投資了一家名叫Universal Quantum(UQ)的英國量子初創公司。並對外給予高度評價:UQ是全球唯一能夠將量子計算的效率提高到指數級的公司。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實、流派、挑戰與前景
    堅持囚禁離子技術的量子計算公司美國量子計算機初創企業 ionQ 有三位核心成員: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 Chris Monroe,杜克大學電氣工程師 Jungsang Kim, 以及原本供職於美國情報部門 IARPA(「高級研究計劃署」)的 David Moehring。其中,前兩位是公司創始人,是研究囚禁離子(trapped ions)的專家。
  • 量子晶片離量產不遠了?一家挑戰谷歌的初創公司
    距離初創公司Rigetti Computing位於加州Fremont辦公室不遠的地方,屹立著一個類似蒸汽朋克的機器。這個裝飾怪異的「怪獸」是通過電力供電的。沒有煤,也沒有水。據介紹,它是用來製造超導電子的。Rigetti藉助這臺機器和密封在玻璃房實驗室內的,價值數百萬美金的其他設備,旨在打造一種新類型的,運行在量子晶片上的超級電腦。
  • 周報丨俄羅斯將投資247億盧布部署量子網絡
    這種裝置可以被設計成未來的計算機和燃料電池來控制能量流。新加坡理工大學(SUTD)的Dario Poletti說:「想想你的電腦或筆記本電腦裡有很多東西在發熱,今天你用扇子吹空氣來冷卻它。在納米機器或量子計算機中,能夠冷卻的小型設備可能是有用的。」
  • 「量子計算」量子計算在私營部門的發展
    我擔心這種期望可能會被誇大到時間尺度上。」實現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的預測時間跨度從幾年到幾十年;IBM和谷歌的主要競爭對手都瞄準了本世紀末。導致態度轉變的裡程碑包括加拿大D-Wave公司於2015年上市的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以及IBM於2016年推出的第一臺可公開訪問的基於雲的量子計算機(參見「IBM宣布『計算量子時代的開始』」,「今日物理在線」,2016年5月4日)。同年,一些離子阱系統的錯誤率下降到0.1%以下。
  • 量子計算機厲害到什麼程度,我們還要多久才能用上它?
    在30多年前,物理學家費曼提出利用量子構建計算系統。如今,科學家正在驗證這一設想。目前Google、IBM、微軟和Honeywell等很多家公司都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機(quantum computer),試驗效果相當驚人,今天運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在量子計算機面前只能是個算盤。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自1981年費曼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谷歌、IBM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正在將其變為現實。費曼的這個想法,進一步演變為數字式的量子模擬(即:建造一臺量子計算機,在量子計算機上,用量子比特來構建模擬對象,模擬系統的性質)和模擬式的量子模擬(即:直接在人工系統中構建所模擬的有效量子系統,它與數字式量子模擬的區別雷同於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區別)。
  • 微軟三年前在量子計算上的重大突破是「誤會」?原始論文或被撤回
    當時,IBM、谷歌、英特爾等大公司(甚至還有一些初創公司)已經造出具有多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微軟在這之中看起來是落後的,甚至沒有產生一個量子比特。但是,雖然當時的谷歌有報導過 72 量子比特的計算機,但這些都是不精確的量子比特,來自外部環境的微小震動或能量都可能導致計算錯誤。而微軟的「拓撲」量子計算機可能能夠大大降低噪音。
  • 矽谷封面|誰能先造出世界最好量子計算機?IBM與谷歌展開量子大戰
    、微軟、亞馬遜以及諸多初創公司就開始加大對量子計算的投資和研發,該領域的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 2019年10月底,谷歌宣布,該公司利用名為Sycamore的晶片,通過執行在傳統計算機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首次實現了「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根據谷歌的說法,用53個量子比特,Sycamore在幾分鐘內完成了一項計算,而這項任務需要世界上現存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Summit計算1萬年時間。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量子計算機是什麼,有何價值,發展現狀,市場前景,如何與產業結合應用,有哪些優秀公司這六個方面全面梳理量子計算機行業。自1981年費曼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谷歌、IBM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正在將其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