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三年前在量子計算上的重大突破是「誤會」?原始論文或被撤回

2021-02-15 AI前線
三年前,微軟因為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重大突破——發現「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存在的有力證據而聲名大噪。如今,新的論文又表示並沒有找到新粒子,且原來發表在《Nature》的論文或將被以「技術錯誤」的理由撤回。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北京時間 2 月 13 日,WIRED 發表了一篇題為《Microsoft’s Big Win in Quantum Computing Was an 『Error』 After All》的文章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該文章指出:三年前,荷蘭物理學家兼微軟員工 Leo Kouwenhoven 發布的一則有關發現「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存在的有力證據的論文存在問題,因為他們三年後發現無法找到該粒子,新的實驗數據出現在 Kouwenhoven 和其他 21 位合著者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在隨附說明中,作者也表示三年前發表的論文或將以「技術錯誤」為由撤回。

WIRED報導截圖

新論文

這個消息之所以引發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主要在於「天使粒子」對於量子計算領域發展的重要性。

在當初的研究中,微軟的研究人員表示發現了「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存在的相當有力的證據,電子在他們的導線中分裂成半體,這對於讓微軟造一臺能夠工作的量子計算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切成真,至少說明在人工製備 / 調控、操縱量子態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有助於量子信息科學發展和應用。

當時,IBM、谷歌、英特爾等大公司(甚至還有一些初創公司)已經造出具有多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微軟在這之中看起來是落後的,甚至沒有產生一個量子比特。

但是,雖然當時的谷歌有報導過 72 量子比特的計算機,但這些都是不精確的量子比特,來自外部環境的微小震動或能量都可能導致計算錯誤。而微軟的「拓撲」量子計算機可能能夠大大降低噪音。微軟量子計算業務發展總監朱莉·樂福(Julie Love)幾周前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的一個量子比特將會有 1000 個、甚至 10000 個嘈雜的量子比特那樣強大。」微軟的研究人員今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包括這篇發表在《自然》論文。

可惜,該發現在今天看來是無法被證實的。WIRED 在報導中提到一位知情人士的說法是三年前的論文是研究人員犯錯所致,但並不是故意誤導大家。不過該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過去三年,其實也有很多研究人員對這一突破提出過質疑,但研究人員並未直接承認過有問題,比如物理學家 Sergey Frolov 就曾在推文中質疑論文中缺失數據。

量子計算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表面上看,是從 1927 年海森堡(Heisenberg)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開始的。1981 年在 IBM/MIT 會議上,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的挑戰宣告了量子計算的神話階段。1994 年,彼得·秀爾(Peter Shor)證明了,相較於經典計算機,量子電路可以以指數級的速度對質因數進行分解,該領域迎來了第一次的實際突破。

多年以後,量子計算成為大型公司(IBM)、專業初創公司以及越來越多的 公共部門 的興趣所在。世界各國正對量子技術進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從政策制定到數據分析,一直到實驗物理和化學的一些最奇特的領域,這項新技術將產生顯著的影響。

你可能已經開始猜測,哪些行業最有可能被即將到來的量子革命顛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個以複雜的邏輯問題為主要內容的行業都將首當其衝,受到的影響也最為嚴重。

舉例來說,由於量子計算的廣泛採用,網絡安全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遠遠超出目前人們的認知範圍。即使是現在,也有人認為,作為一個社會,我們在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網絡安全方面相對隨意,即使撇開 那些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的人不談,也是如此。這種印象很可能會因後量子計算時代的現狀而變得更加複雜。加密規則將會在一夜之間被改寫。在現存的基於質因數分解的密碼系統中,沒有一個是量子計算機無法輕而易舉地攻破的。因此,密碼系統可能會變得更有創意(使用更多基於問題或網格的加密),我們有望看到轉向更安全的、基於量子計算的密碼系統,用於存儲有價值的信息以及防範黑客攻擊。

同樣,隨著量子計算的採用,任何重要的優化技術領域都將發生顯著的變化。任何資料庫都無法與量子計算機的處理速度相提並論。在 Grover 算法 等量子算法的推動下,量子搜索可以從資料庫中更全面地返回相關結果,只需對資料庫進行更少的查詢,而這正是經典計算機所無法完成的。不出所料,事實證明,在投資研究 量子計算的可能性 方面,Google 是最熱衷的一方。

當然,量子計算將使創新和研究的另一種可能性成為可能,因為有了量子計算,我們將有一個真實的環境來運行量子模擬。當然了,試圖用經典的方法來模擬量子環境肯定是不精確的,充其量也是非常低效的,而且隨著人們實驗野心的增長,在最有趣的程度上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有機會進入真正的量子計算環境,能夠準確地模擬和仿真量子條件,我們將看到依靠更好地理解量子力學的各種 化學 和 納米技術 取得指數級的進展。

每當技術的發展成為公眾討論的話題時,大家都想知道——「這個新裝置對機器學習的影響可能是什麼?」而且,如果你的審問官是一個更熱心的人,會問你「它有可能毀滅我們所有人嗎?」

按照傳統理解,機器學習將會被量子計算引入一個新時代——它已經是證明「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主要倡議的主題。

一種整數因式分解的算法,已經被理解為量子計算的專利,將立即推翻任何傳統上對系統智能極限的理解,甚至是對非直覺模式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可以通過計算機實現。

量子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數據量之大,可以很好地用於 機器學習。得益於量子技術,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非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將會加速發展。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量子計算機能夠支持比經典計算機更雄心勃勃的算法,因此,就某些領域(如 製藥、生命科學和金融等領域)的利益而言,經典計算機的可能性已經接近枯竭。

量子計算並不是以未來的量子「桌面」開始和結束的:在量子計算研究的下一章中,基於量子現象的信息網絡在期待成果清單上佔據重要位置。

相對於量子密碼學來說,任何量子網際網路都要比經典網際網路快得多。它也會更安全;畢竟,正如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這份報告所指出的,「黑客試圖竊聽量子網際網路傳輸的任何嘗試都會擾亂它的狀態。」

量子糾纏的原理是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網際網路可行性的核心。一個量子比特被非法觀測或幹擾?你將會有一個等價的「孿生」量子比特,它可以告訴你關於它的一切。在量子網絡中,一個量子比特的狀態會告訴你很多關於它與之糾纏的其他量子比特的信息,無論它們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

其中建議的一種構建量子網際網路的可能手段,頗能激起人們的想像力。這是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助理教授 Nathalie de Leon 的研究成果,她相信這種新型信息網絡的關鍵就在鑽石內。更具體地說,就是鑽石的瑕疵。

我們在鑽石閃閃發光中看到的顏色,其實就是鑽石的瑕疵;但是,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它們的化學組成(用一個矽原子代替兩個碳原子),這些缺陷區域就會變成完美的光子容器。換句話說,非常適合在量子網絡中傳輸信息。在一個可以想像的未來,我們會發現,自己通過鑽石的瑕疵,在量子網絡上進行通信。

除卻速度和安全性,由於量子計算機的消耗率較低,量子網際網路可以意味著相當大的能源節約。目前,網際網路的消耗的電量 約佔全球總用電量的 10%,如果將 數據中心 和 雲計算 的額外能源成本考慮在內,這個比例還會更高。單個量子計算機單元不僅比經典計算機單元的能耗更低;它們還有自己的 架構和雲系統 空間,這兩者都可以代表著少量但直接的全球數字碳足跡的減少。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量子計算作為一種獨特的技術領域,有著巨大的顛覆性潛力,而且看起來,這種顛覆性中很大一部分將是累加性和積極性的,從而增加了整體知識資本,並增強現有的流程和基礎設施,而不是將其一掃而空。

很難想像有哪個科技研究領域的創業門檻比量子計算還高。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有前途的公司以量子計算應用為核心,他們都得到了風險資本的大力支持。即便微軟的這次事件對量子領域帶來了一些打擊,但這依舊會是廣大科技巨頭們努力的方向。

參考連結:

https://www.wired.com/story/microsoft-win-quantum-computing-error/amp

https://arxiv.org/abs/2101.11456

今日薦文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你也「在看」嗎?👇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機重大突破?人類進入量子霸權時代?
    目前霍尼韋爾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並且聲稱在未來3個月內推出全球功能最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是的,你沒聽錯,不是微軟,不是IBM,就是霍尼韋爾。在2019年5月份,霍利韋爾方面就宣布該技術達到了創紀錄的高保真量子操作,與競爭對手的量子計算機相比,不同之處在於,霍尼韋爾可以通過一種稱為「中間電路測量」的功能來改變計算的中遊階段,就像計算機的「if-then」決策點一樣,它可以在不同情況下沿著不同的路徑發送計算。這為量子算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 量子計算:瘋狂賽道上四大巨頭如何應戰
    不過,近期微軟剛剛從美國國防部手裡搶到了100億美元雲計算大單,這令亞馬遜非常惱火。而就在上個月的Ignite 2019上,微軟發布了Azure Quantum量子服務,其中包括量子解決方案,量子軟體和量子硬體。Azure Quantum是一個完整的開放式雲生態系統,它將使量子計算組織獲益。
  • [圖]微軟成功證明淺量子電路性能可成倍提高
    目前已經有不少證據表明:量子計算機可以突破傳統計算機的瓶頸和束縛。
  • 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量子優越性」比...
    據安徽日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9月5日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
  • 超冷原子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領域獲重大突破
    超冷原子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領域獲重大突破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在理論上提出並實驗實現原子深度冷卻新機制的基礎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外媒贊這是重要裡程碑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12月4日公布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重大突破。「九章」的問世,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對於這一令人矚目的成就,國際媒體和機構紛紛給予關注。△12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的最新成果,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和「一個重大成就」。
  • 為量子計算鋪平道路!拓撲絕緣體材料突破登上《自然》
    為量子計算鋪平道路! 近日,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材料學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意味著,科學家們探索物理世界有了新平臺,更重要的是,他們為更穩定的量子計算鋪平了道路。這項研究和拓撲絕緣體有關,發表在了《自然》的子刊《自然-物理學》上。簡單科普一下拓撲絕緣體的概念。首先,拓撲本身是個數學概念,它研究的是「不連續」的特徵。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在研究這些具備「不連續」特徵物質的時候,成功創造出了 「拓撲絕緣體」。
  • 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 量子計算機成可能
    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 量子計算機成可能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29日19:43   據介紹,將量子力學和計算機科學結合併實現量子計算是人類的一大夢想。量子計算的本質就是利用量子的相干性,而在現實中由於環境不可避免地會對量子系統發生耦合幹擾,使量子相干性隨時間衰減發生消相干,計算任務無法完成。因此為使量子計算成為現實,首要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克服消相干。
  • 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量子優越性」比谷歌快100萬倍
    每經編輯:張喜威據安徽日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9月5日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
  • 裡程碑式突破!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實現「量子霸權」的兩種路徑由於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相比經典計算機可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量子計算需經歷「三步走」正是由於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可望通過特定算法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相比經典計算機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
  • 環球聚焦點丨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外媒贊這是重要裡程碑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12月4日公布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重大突破。「九章」的問世,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對於這一令人矚目的成就,國際媒體和機構紛紛給予關注。△12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的最新成果,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和「一個重大成就」。
  • 環球聚焦點丨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外媒贊這是重要裡程碑!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12月4日公布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重大突破。「九章」的問世,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和「一個重大成就」。」》的報導說,中國科學家使用雷射束進行了一項數學上被證明在普通計算機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計算。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狀、挑戰與前景
    科技巨頭英特爾、微軟、IBM,谷歌都在向量子計算投入千萬美元的研發資金。但是,他們在對不同的量子計算技術下賭注–––沒有人知道,採用哪種量子比特(qubit)能造出有實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圖表:量子計算五大技術流派
  • 我國量子計算再次大突破,一文讀懂量子黑科技發布會詳情
    「本源量子在以未來市場作為導向開展研發研究,而不是努力在印於論文上不可用的量子計算機上,儘管我們目前屬於跟跑狀態,但更著重於在將來實用化的這條路上走出第一步」。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機公司發布會現場,郭光燦院士認為,我國量子計算從0到1的道路上更需以應用為導向,而非論文研究,停留在實驗室。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施重大研究計劃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本文提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著眼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大科學前沿,加強頂層設計,凝練科學目標,匯聚優勢力量,聚焦「卡脖子」技術背後的核心科學問題,圍繞納米製造的基礎研究、單量子態的探測及相互作用、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等領域實施了一批重大研究計劃,推動具有相對統一目標或方向的項目群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培養創新人才和團隊,提升我國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量子計算機、康威扭結、奧數AI,這是2020年計算機、數學重大突破
    蕾師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數學和計算機的關係,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腦程式離不開數學,同時也給數學計算帶來便利。國外知名科普網站Quanta Magazine,對2020年計算機、數學這兩門學科的幾項重大突破,進行了盤點。
  • 量子計算機、康威扭結、奧數AI,這是2020年計算機、數學的重大突破
    TOP1:「量子糾纏」重大突破 今年,計算機領域最重要的突破,是MIP*=RE的證明。 它的證明,意味著利用量子邏輯來計算的量子計算機(而非利用0和1進行計算的經典計算機),可以從理論上驗證大量問題的答案。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然而在Google慶祝突破之際,包括IBM在內的競爭對手都對該聲明表示懷疑。IBM直言不諱地說:根據量子優越性是指超越所有傳統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的嚴格定義來說,谷歌實現量子優越性的目標並沒有實現。,而現在這種設想隨著量子計算機硬體的不斷突破,已經逐漸變為現實。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實、流派、挑戰與前景
    編者按:作為一個熱門概念,我們經常聽到量子計算又有新突破的消息。但很少人清楚,今天的量子計算技術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到底有多少種實現量子計算的方式?本文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全面梳理,介紹如今各技術流派的發展,以及各科技巨頭的研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