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霍尼韋爾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並且聲稱在未來3個月內推出全球功能最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是的,你沒聽錯,不是微軟,不是IBM,就是霍尼韋爾。霍尼韋爾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工作始於2014年,研究焦點主要為一種被稱為離子阱的量子技術,這項技術通過電磁場將離子懸浮在空中,並離子的運動來傳輸信息。在2019年5月份,霍利韋爾方面就宣布該技術達到了創紀錄的高保真量子操作,與競爭對手的量子計算機相比,不同之處在於,霍尼韋爾可以通過一種稱為「中間電路測量」的功能來改變計算的中遊階段,就像計算機的「if-then」決策點一樣,它可以在不同情況下沿著不同的路徑發送計算。這為量子算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雖然目前暫不清楚霍尼韋爾的突破有多大,但其宣稱未來五年每年將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提高10倍,到2025年將提高100000倍,這將超越IBM每年將計算性能翻番的目標,如果真能達到這種計算性能,那麼人類的科技又將向前跨越一大步。
雖然對一個計算機領域幾十年未提起過的名字想要開啟這場量子革命持懷疑態度,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全球科學家在量子領域做出的努力。
目前全球約有20家量子計算巨頭,其中我國兩家進軍量子計算領域的企業有阿里巴巴和百度。2015年7月,阿里雲和中科院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名為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各個領域的量子計算應用,並在2018年2月推出了11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雲服務;百度方面進度落後於阿里巴巴,百度於2018年3月宣布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研究的重點為量子信息理論和量子計算,基於百度的主要業務為搜尋引擎,而搜索大量數據也正是量子計算的潛力之一,未來百度量子計算或許會後來者居上。而剩餘17家企業來自各個國家,主要如下:
雖然我國在量子力學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象徵著量子通信技術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是量子通信第一次進入實用階段,也標誌著我國我量子通信技術處於世界頂尖水平。但我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還落後於國外技術,而霍尼韋爾宣布的重大突破是否標誌著量子霸權的到來還需等待3個月才能知曉,但也希望我們中國的科學家能夠努力趕超國外技術,爭取儘快將量子計算機真正帶入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