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有多可怕 一秒破譯全世界所有密碼!

2021-02-15 智東西

量子計算是什麼?

在經典計算機裡,存儲的信息單位是比特(bit),比特使用二進位,也就是說一個比特表示的不是「0」就是「1」。

但是,在量子計算機裡,情況會變得完全不同,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位是量子比特(qubit),量子比特可以表示「0」,也可以表示「1」,甚至還可以是「1」和「0」的疊加狀態(superposition),即同時等於「0」和「1」,而這種狀態在被觀察時,會坍塌成為「0」或是「1」,也就變成了確定的值,其實也就和經典量子理論「薛丁格的貓」是一個道理(把一隻貓放到一個不透明的特殊盒子中,在打開盒子前,這隻貓既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打開後,兩種可能性才坍塌到其中一種)。除此之外,兩個量子比特還可以共享量子態,無論這兩個量子比特離得多遠,也就是所謂的「量子糾纏」(entanglement)。

量子比特的這種特性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理論上,2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每一步可以做到2的2次方,也就是4次運算,所以說,50量子比特的運算速度(2的50次方=1125億億次)將秒殺最強超級計算機(目前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是神威·太湖之光,運算速度是每秒9.3億億次)。

說得再具體一點,拿《火影忍者》舉例的話,那就是佐助是經典計算機,鳴人是量子計算機,要找一個東西,佐助只能自己一個一個地方跑去找,也許要找一年。

但是鳴人可以分出5個影分身,然後5個影分身再分出5個影分身,分身的分身再分身,所有分身都同時去不同的地方,瞬間找到東西,然後分身收回,只剩一個鳴人,取回東西,完成。

雖說理論上來說,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驚人,但是量子計算機也存在致命的缺點,主要有兩點,這也是量子計算機一直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非常不穩定,需要低溫運行,第二是精度差,錯誤率高。

成也蕭何敗蕭何,量子計算之所以能達到如此神速,就是因為量子比特的疊加狀態和量子糾纏,但與此同時,量子疊加和糾纏狀態是極度脆弱的,不能受到一丁點幹擾,量子計算機必須在極度低溫條件下工作,低到什麼程度呢?零下273攝氏度差不多吧,這就好比拿一根很細很細的針頂起一個雞蛋,稍有幹擾,結果就會變得一片狼藉。

其次,因為量子比特的不穩定性,量子計算的精度也存在問題,保真度(fidelity)不高。保真度是什麼呢?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像你拿100塊錢去銀行櫃檯存了又取,取了又存,來回幾次,最後取回來的錢卻只有60了,那保真度也就只有60%。

而且就算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量子計算機對於處理日常任務並沒有什麼用處,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影響不大。但在某些特殊領域裡,量子計算機有傳統計算機所不具有的能力,比如在化學和材料學裡模擬分子結構,還有處理密碼學、機器學習的一些問題,後文會詳細說到,在此不贅述。

科技巨頭混戰,量子霸權到底是真是假?

正因量子計算機有很多經典計算機所無法比擬的優點,目前谷歌、IBM、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已紛紛入局,搶奪高地。而這其中,「50量子比特」成為一個重要門檻。

2017年11月的《自然》雜誌採訪中,谷歌量子計算專家約翰·馬丁尼(John Martinis)提出,當一臺量子計算機具有大約50量子比特的時候,其計算能力和速度將超過世界上任何計算機,能解決經典計算機所解決不了的問題。

因此,業內也將達到50量子比特的計算機稱為達到了「量子霸權/量子優越性(Quantum Supremacy)」,即5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優於現在市面上的任何一臺經典計算機。

那我們到底離「量子霸權」還有多遠呢?

一方面,科技巨頭們都宣布了不少量子計算領域的技術突破,不少媒體也對此加以渲染,稱他們離「量子霸權」只有一步之遙,而另一方面,客觀來說這些巨頭離達到量子霸權還很遠。

實現量子霸權的方式,即做出能超越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單光子量子計算、超導量子計算等。

英特爾這個月交付的49量子比特(qubits)超導量子計算測試晶片「Tangle Lake」,這塊晶片是英特爾與其學術界合作夥伴QuTech合作完成的,該款晶片是基於超導體,要求非常低的工作溫度約-273攝氏度。儘管如此,英特爾還在研究基於更傳統半導體的「自旋量子比特」。

據英特爾稱,自旋量子比較像一個類似於傳統電晶體的單電子電晶體。此外,英特爾還宣稱已經開發出一種在300毫米矽晶片上製造自旋量子比特的工藝。雖然英特爾的這款量子晶片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做出量子晶片和做出量子計算機是有區別的,做出了50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也不意味著能做出5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而且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也不僅僅是由量子比特數目所決定,同時還應該要保證量子計算機的精度和保真度。

谷歌是最早進軍量子計算機的公司之一,在2015年,谷歌約翰·馬丁尼團隊聯合NASA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宣布實現了9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谷歌當時還宣稱將要在2017年年底做成49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不過很可惜,目前還沒有關於此事的消息。

2017年11月10日,IBM對外宣布,已經研發成功2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可在年底向付費用戶開放,同時,IBM還成功開發了一臺50量子比特的原型機,但是IBM Q研究副總裁達裡·奧吉爾(Dario Gil)表示,量子比特數量增加只是一方面,處理的量子比特數越多,量子比特之間的交互就會越複雜,因此,50量子比特的原型機雖然有更多的量子比特,這些量子比特的疊加態、糾纏態也會造成錯誤率很高的結果,無法保證精度和保真度,所以它不見得會比5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更實用、更強大。

除此之外,各個巨頭還推出了一些量子計算機的開放平臺,比如IBM在2017年推出了量子計算服務IBM Q系統(20量子比特量子計算雲服務),這個系統的前身是IBM在2016年開放的Quantum Experience系統(5量子比特量子計算雲服務),這兩個系統可以提供給用戶試用IBM公司所造的5量子比特和2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除了IBM,微軟也在2017年12月推出了自己的量子計算機開發包(Quantum Development Kit),可以讓用戶在其開放平臺上,用專用量子計算機程式語言Q#進行編程。

除了科技巨頭的參與,初創公司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在2011年,加拿大初創公司D-Wave推出了具有128個量子比特的D-Wave One型量子計算機,這個初創公司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它使用的是「量子退火」算法(Quantum Annealing),但是,D-Wave One到底算不算真正的量子計算機還存在爭論,因為,雖然這種算法確實實現了量子比特,但是量子比特之間基本沒有量子糾纏,所以嚴格來說不能算真正的量子計算機。不過,這款量子計算機確實在一些領域可以超越經典計算機。

國外巨頭和初創都在爭分奪秒的研發量子計算機,同時,國內大佬也坐不住了,在2015年的時候,中科院宣布與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共同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並於2017年5月宣布造出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中科院和阿里的這個光量子計算機,實現的是10量子比特。

總的來說,真正的「量子霸權」不僅僅是光看量子比特數的競賽,就算做到1000量子比特,無法做到系統的可控性和可靠性,也算不得是量子霸權,這也是為什麼2015年時,谷歌實現9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就足以讓全世界驚嘆。

量子計算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歷程

了解了量子計算機領域激烈的巨頭混戰,那麼量子計算理論的發展又是怎麼樣的呢?

量子計算理論從首次提出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年,在1981年時,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

1994年,貝爾實驗室的專家彼得·秀爾(Peter Shor)證明量子計算機能完成對數運算,而且速度遠勝傳統計算機,這也是在量子計算理論提出十多年後的第一次實驗。

自此,投資者開始發現量子計算機的可行性,也許量子計算機未必會有那麼多運算錯誤,也許可以嘗試造出一臺處於穩定狀態的量子計算機。

隨後的十幾年,無數的資金進入量子計算研究領域,量子計算迎來了很多技術研究進展:D-Wave的量子退火、英特爾的矽量子點等等,這些研究成果都各有優缺點,但是都還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現在主要的技術難點在於精確的實現量子比特的調控、兩兩之間的糾纏、維持它們的量子狀態等,也就是系統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技術上的瓶頸並沒有得到很好地突破,但是科技巨頭們依然在量子計算這條路上你追我趕,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於現有的晶片線程越來越小(納米級),量子力學現象會成為計算機的Bug,這個Bug具體來說是這樣的,計算機裡面有很多電晶體,電晶體像一個開關控制電子進程,但是未來的元件做到納米級後,比如納米級的電晶體,那這個開關可能會失效,因為根據量子力學,電子可以直接通過納米級電晶體,到了那個時候,這就會是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大Bug。

另一方面,因為經典計算機已經快要達到它的極限,其晶片越來越小,晶片的元件小到只有原子大小, 而且就算達到極限,經典計算機也解決不了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許多問題。比如,優化問題,也就是從無數種可能性中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法,經典計算機只能一個一個的去找,但是量子計算機可以並行運算,毫不誇張的說,經典計算機可能要算一年,量子計算機只用一分鐘就能搞定。

還有就是經典計算機化學問題、生物問題上的無力。IBM實驗量子計算團隊經理——Jerry Chow曾在TED演講上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個咖啡因分子,不如水分子簡單,但也沒有DNA或是蛋白質分子複雜,如果我們要用經典計算機來模擬一個咖啡因分子,世界上現有的任何電腦都不行,就算你做再多電晶體,做一個和地球一樣大的計算機,或者一個和太陽系一樣大的計算機,甚至是和銀河系一樣的計算機,都沒辦法模擬一個咖啡因分子,然而量子計算機卻可以做到。

總而言之,在經典計算架構發展瓶頸日益凸顯的當下,量子計算機被認為是計算領域最受看好的方向之一。

不過這個未來什麼時候才能來,誰都不清楚,也許十年以內不會到來,根據英特爾實驗室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邁克·梅伯裡(Mike Mayberry)的說法:「我們預計這個行業將需要五到七年的時間才能解決工程規模問題,並且可能需要100萬或更多的量子比特才能達到商業目的。研究人員仍然需要弄清楚如何解決一些問題,包括糾正單個量子比特的脆弱量子態,將軟體算法映射到量子硬體,建立局部控制電子學來控制量子系統並得到結果」。

結語:量子計算機將重造整個世界

量子計算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因為它「快」,還因為它可以重新定義程序和算法,顛覆眾多領域,例如:

軍事方面,一切現有的密碼學全都要被重新改寫,因為用量子計算機能輕易破譯所有密碼;醫學方面,量子計算機可以模擬人體內的各種化學分子,建立起醫學模擬的新模型;此外還有氣象學、材料科學等種種領域都面臨著量子計算的顛覆。

不過,目前我們離真正的量子計算機還有距離,現在,量子計算機還只是非常初步的階段,量子比特的脆弱、不穩定性還有低精度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要實現實用量子計算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智東西年度大會來了!3月9日,智東西聯合極果、AWE將在上海舉辦GTIC 2018全球AI晶片創新峰會。這是中國首場AI晶片產業峰會,聚焦AI晶片的技術動向及產業前景。目前首批嘉賓已經確認參會,掃碼免費報名。

相關焦點

  • 多國軍隊推進量子密碼技術:未來戰爭「神器」!
    (原標題 量子密碼:未來戰爭「神器」)  自軍事通信使用密碼技術以來,無論是戰時還是平時,各國軍隊圍繞密碼破譯與反破譯的鬥爭就一刻沒有停止過。以量子力學為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量子信息技術衍生出量子密碼和量子計算,前者從理論上提供一種不可截獲和破譯的絕對安全的新型密碼體制,而後者極其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可以輕易破解基於數學問題的經典密碼體制。因此,誰先搶佔這一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誰就能把握決定未來信息化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 【中國科學報】量子密碼:無條件安全的希望
    密碼的安全性有兩種,一種為計算安全性,原理上可破譯,但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第二種是無條件安全性,原理上不可破譯,無論竊聽者能力如何強大。用量子態做密碼的安全性就在於此。」日前,中科院院士、全國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光燦談到量子技術的應用時說,「量子密碼是量子學中第一個可用的技術。」  「未來的100年人類會進入量子調控新紀元,會有一批新的技術叫量子技術。影響最大的是量子計算機,大概還有10~20年以後才能實現;但是量子密碼,現在已經到了實用階段。」郭光燦說。
  • 量子計算機-新的時代
    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量子計算機究竟有多牛!     這麼說吧,谷歌量子計算機的消息一發布,比特幣價格突然閃崩,一小時內從8000美元下降至7500美元附近,跌幅高達500美元,創下五個月內最低價格。
  • 量子算法如何在短時間內破譯密鑰?
    例如,按照現在最快的電腦——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破解一個1024比特的RSA密鑰(目前比較常見的長度)也需要5457560年,大概就是500萬年的樣子,因此一般認為RSA密鑰是安全的。但是這只是對於經典計算機來說是正確的,對於量子計算機就不一定了。傳統的破解RSA密鑰的方式是暴力破解,也就是通過計算機去逐個去窮盡所有的可能。
  • 量子技術歷史文章集錦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莫慌~貼心的圖圖已經將本公眾號所有量子技術相關的歷史文章都梳理如下大家快來一起學習吧!獨家編譯 | 美國白宮發布《量子信息科學國家戰略概述》2018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研發概況一篇外媒給美國國家安全人員寫的量子技術科普文轉載歷史文章集錦美國發布量子網際網路規劃美政府發布量子網絡戰略願景密碼體制如何應對「量子霸權」?
  • 什麼是後量子密碼學?高速運行的量子計算機,可能破壞密碼防禦
    這種加密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加密保護各種電子通信,以及密碼、數字籤名和健康記錄等內容。量子計算機可能破壞這些加密防禦。雖然量子機器現在還不夠強大,但它們正在快速發展。十多年後,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量子機器可能會對廣泛使用的加密方法構成威脅。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和安全公司競相開發新的加密方法的原因,目的是能夠抵禦未來黑客發起的量子攻擊。
  • 九章量子計算機可以破解網絡密碼嗎?美國會怎樣應對我國量子崛起
    量子計算機,如果有300個量子位,存儲的數據量,據說比全宇宙的原子數還要多。所以,只要量子位夠多,量子計算機利用並行計算,算力超過傳統計算機,還是很容易的。但是量子計算機可以更輕鬆地破解這類密碼,因為量子計算機一次計算就可以得出特別多的結果,只要結果夠多,總有一個正確的結果在裡面。
  • 量子十問之五:量子密碼就是量子通信嗎?
    事實上,每個國家,無時無刻都在收集其他國家所發出的秘文,許許多多極其聰明的破譯專家日以繼夜地企圖從各種秘文中提取有用的機密信息,這種精彩的情報戰早已成為百姓津津樂道的公開秘密。這時不禁要問,有沒有一種令所有專家都無法破解的密碼?確實有!早在20 世紀40 年代,著名的資訊理論鼻祖香農採用資訊理論證明,如果密鑰長度與明文長度一樣長,而且用過後不再重複使用,則這種密文是絕對無法破譯的,俗稱為「一次一密」。
  • 量子計算機是什麼東西
    在美國黑客眼裡,其他所有國家都是透明的。   二)量子計算機 好了,現在量子計算機來了。量子計算機破譯這一類的問題,所需要的時間是:1秒鐘 什麼,1秒鐘。那麼DES64不行,換DES128呢。也是一秒鐘。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這可能是一個開創性的實驗,後來的歷史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們沿著體外合成蛋白質的實驗思路,不斷改進實驗方法,最終破譯了所有遺傳密碼。【同聚核苷酸密碼子的破譯】同聚核苷酸,就是由同一種核苷酸聚合而成,有多聚U(polyU)、多聚A(polyA)、多聚C(polyC)和多聚G(polyG)四種。
  • 擔憂中國量子科技優勢,美國計劃構建抗量子密碼體系
    就在近日,中國科學家成功驗證了光量子計算機——九章的「量子優越性」,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實現「量子霸權」的國家。根據報導,中國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其運算速度要遠高於美國去年實現量子霸權的谷歌的量子計算機。
  • 英國愛好者使用電腦成功破譯德國二戰潛艇密碼
    但時隔64年之後,英國的一群業餘愛好者憑藉先進的計算機,終於將這些沉封多年的密碼全部破譯了出來。  1995年,英國的一期密碼破譯雜誌將盟軍二戰時未能破譯的三段U型潛艇密碼公布了出來,並希望有人能夠最終將它們成功破譯。儘管現在破譯這些密碼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現實意義,但德國海軍懸而未破的密碼對許多業餘破譯愛好者來說卻充滿了誘惑力。斯蒂凡·卡拉是一名德國出生的小提琴家,他對計算機及密碼破譯都充滿興趣。在拿到這些密碼複印件後,卡拉立即編寫了一段計算機破密程序,並將它公布各大網站上。
  • Hcash:見證量子計算和後量子密碼的「矛盾較量」
    1976年提出公共密鑰密碼體制,其原理是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分離。它們的安全根基都系在「一根繩上」——數論中的「大數素因子分解/離散對數」。當時,由於人們相信僅憑現在的計算機(即使是比現有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還快千百萬倍)都難以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內破譯這些公鑰密碼算法,因此世人一直高枕無憂。
  • 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其實真正的量子通信離實際應用還很遠
    事實上,每個國家,無時無刻都在收集其他國家所發出的秘文,許許多多極其聰明的破譯專家日以繼夜地企圖從各種秘文中提取有用的機密信息,這種精彩的情報戰早已成為百姓津津樂道的公開秘密。這時不禁要問,有沒有一種令所有專家都無法破解的密碼?確實有!早在20 世紀40 年代,著名的資訊理論鼻祖香農採用資訊理論證明,如果密鑰長度與明文長度一樣長,而且用過後不再重複使用,則這種密文是絕對無法破譯的,俗稱為「一次一密」。
  • 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到底有多牛!
    ◆ 量子計算機並不是對所有的問題都超過經典計算機,而是只對某些特定的問題超過經典計算機,大致可以理解為,一個光路有很多個出口,問每一個出口有多少光出去。,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等,都可以獲得量子計算機的支持,從而解決重大的國計民生問題,並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
  • 量子霸權有多可怕?中國彎道超車的希望!可抵禦黑客攻擊破解密碼
    經過長達兩年多測試和應用,研究團隊驗證了量子通信網絡穩定性和安全性,並進行了標準化研究、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量子通信來的高安全性是其最大的優勢,中國建成的量子保密通信線路可以抵禦目前所有已知的黑客攻擊方案。
  • 我們啥時候用上量子計算機?|神奇的量子科技
    在三大發展方向中,最有想像力的是量子計算。與傳統計算機相比,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和運算能力都有極大提升。 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在不斷提升。但不論跑多快,腳上穿的始終還是「半導體工藝」的鞋。它遵循著信息技術領域熟知的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晶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也就是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卻下降一半。現在我們實現了摩爾定律的15倍能級,電晶體數量500萬倍增長。
  • 二戰時圖靈機破譯的Enigma密碼,現在AI僅需13分鐘便可破譯
    密碼破譯者的天才工作挽救了許多平民和士兵的生命,據說將戰爭縮短了兩年。 Enigma密碼機非常複雜,它最先進的化身可以配置158,962,555,217,826,360,000種不同的方式,但有一個致命缺陷,沒有一個字母可以取代它本身。 即使有了相關的密碼知識,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破解密碼。
  • 我們啥時候用上量子計算機?| 神奇的量子科技②
    在三大發展方向中,最有想像力的是量子計算。與傳統計算機相比,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和運算能力都有極大提升。來個例子感受一下▼2019年穀歌表示,他們研發的53個量子比特超導晶片,可以在200秒內,完成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夠完成的計算。
  • 顛覆認知的量子通信有多強大?或將是密碼界的又一質的飛躍
    然而每個量子位可以同時是0和1,所以兩個量子位可以一次表現四種組合,如果繼續增加量子位數目,你能夠存儲和處理的信息量將會飛速增長,用一臺300量子位的計算機,你能同時進行超過宇宙中總原子數的運算,基本上一個足夠大的量子計算機將比我們使用常規設計最好的常規超級計算機還要強大的多,這就是為什麼物理學家們自從意識到它在理論上可行後,便一直在設法實現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