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14日,周恩來總理會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政道時,希望他能夠邀請一些旅居海外科學家回中國效力。李政道坦言道:「中國不乏解決『斷層』問題的人才和教師,只是他們沒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師束星北先生。」當時,李政道很想見見自己的恩師,但卻沒能如願。
周恩來會見李政道博士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玻爾,面對許多中國大學師生希望出國深造的請教信件時,他感到非常不解,給他們的回覆是:「中國有束星北、王淦昌這麼好的物理學家,你們為什麼還要跑到國外去學習物理呢?」
玻爾還曾多次向中國科學家打聽束星北的近況和下落,卻沒人能告訴他束星北的去向,也非常想和他見面。但是與李政道一樣,玻爾的這個願望也沒能實現。
物理學家玻爾教授
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李政道掛念的恩師,波爾如此關注的人物,此時正以一個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在青島接受勞動改造。
他叫束星北,一位堪稱天才的物理學家,在嚴密的監視下,每天從事著打掃幾十個廁所的工作,勞動改造已經十幾年了。
那麼,這位束星北到底何許人也?當人們了解了他的經歷後,個個瞠目結舌。
年輕時的束星北
他被盛讚為天下第一才子;
曾師從惠特克、達爾文這兩位世界一流的學術大師;
曾與世界一流的天體物理學家愛丁頓參與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的推導;
用了僅一年時間,分別獲得了英國愛丁堡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
他被西方科學界譽為「中國的愛因斯坦」;
他還是中國的雷達之父、無線電之父。
束星北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1931年,年僅25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助教的束星北已經躋身於世界科學的最前沿。可是,因奉母之命回國完婚,於是辭去了本可使他輝煌一生的大學工作,而他這一走,卻再也沒能出來。
他回國結婚後,就不斷有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的科學家向他發出邀請。可是,當年正值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處在內憂外患的戰亂時期。束星北不甘於中國極其落後的科技水平,作為一個有志報國的熱血青年,他毅然決定留下來,以自己的所學來報效國家。
經過多次輾轉後,束星北最終進入堪稱中國科學搖籃的浙江大學。當時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及一些研究水平已經處於國際科學的前沿。校長是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許多國內一流的科學家也雲集在浙江大學,可謂是群英薈萃。1944年,李約瑟到浙江大學訪問,將該校譽為「東方劍橋」。
民國時期的浙大校長,著名科學家竺可楨
隨便列舉幾位科學家的名字,個個都如雷貫耳。
數學家有蘇步青、陳建功,錢寶琮等;物理學家有王淦昌、束星北、盧鶴柭、王謨顯、何增祿等;還有生物學家貝時璋、羅宗洛、張其楷等。
毫無懸念,束星北也成為浙江大學科學家隊伍中的一員,時任物理學教授,而他當時的科學成就和學術聲望與兩彈元勳王淦昌、著名科學家盧鶴柭、王謨顯等齊名。
束星北與浙大教授合影
在浙江大學,這位年輕的教授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平靜,也是最輝煌的時光。
有一個學生,深深地被他非凡的科學氣質和品格所影響,毅然放棄了原本所學的電機專業,轉到了物理系學習。而這個學生的名字,就是後來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
年輕時期的李政道博士
懷揣著一顆強烈的愛國心,束星北一度放棄了自己的研究課題,改為研究無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艦艇和雷射、雷達等武器,並於1945年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的第一部雷達,由此成為「中國雷達之父。」
作為科學家,束星北有著自己堅定而獨立的信念,從來不人云亦云,盲目接受前人觀點,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總是不背棄科學家的質疑與批判。這對於一位致力於科學研究的學者或許是個優良的品質,但如果在政治氣氛濃烈的環境中,他的直率和敢言又顯然成為「不合時宜」的另類。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知識分子的悲劇,更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1955年,束星北對風起雲湧的肅反運動提出意見,並因此受到嚴厲批評。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他又極力提出遵守法制的觀點等問題再次受到批判。次年,束星北被定為「極右分子」並被打成「歷史反革命分子」,對他做出了開除公職,管制勞動的處分。
晚年的束星北
開除公職後,束星北被編入勞改隊伍在青島修水庫。
勞累、飢餓、疾病、羞辱等等折磨,消蝕著他的激情和智慧,三年的勞動改造,已使他成為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一身傷病、苟延殘喘的「階級敵人。」
從此,強加給他的的身體和靈魂上的改造,使這位天才科學家的靈魂在漫長屈辱的歲月中漸漸死去。
3年後,他又被調到青島醫學院接受改造,任務是打掃教學樓的廁所。一位世界一流的物理學家,長年效力的崗位,竟然是打掃醫學院的廁所,恐怕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當他悄然發現,當年與他一起從事物理科學研究的同學、好友驀然音訊皆無時,敏銳地感覺到中國正在研究核武器,而他自己,也正是為了報效國家而留在祖國的。
於是,他更加認真地打掃廁所,並委屈求全地接受改造,其用意就是能夠讓他重操舊業,能夠為國家的強大再出把力。
雖然,他以自己天賦異稟的知道和財富,在勞動改造的同時,還修遍了山東省所有地方和部隊大中型醫院的設備,什麼X光機、心電圖儀、腦電圖儀、超聲波、同位素掃描儀等等,但他的本職工作,仍然是打掃廁所。
即使身心長年飽受摧殘,即使在1962年,他的一個學生悄悄找到他,冒險安排他出逃海外,但他還是拒絕了學生的好意。
當得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成功,全國舉國歡慶之時,束正星躲在青島醫學院自己的小破屋裡,在黑暗中雙手捂臉,嘴裡念念有詞「本該是我來做的、本該我也可以做的,」之後陷在長久的哽咽中。
歲月無情,束星北一天比一天焦慮,他向組織寫信:「我今年已經64歲了,
改造了十幾年還沒有改造好嗎?如果再過十幾年, 即使我改造好了,對黨、對人民、對社會主義,我還能有什麼用呢?究竟該怎麼辦,我才能得到黨和人民的寬恕、諒解和容納呢?懇請黨領導、軍宣隊能拉我一把,在我未死之前,讓我回到人民內部,儘自己的力量,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去服務……」
但是他的申請卻一次次的落空。
晚年的束星北與兩彈元勳王淦昌合影
直到1972年李政道訪華,向周恩來提起自己的恩師。之後他才被注意,而得到了一個摘掉帽子的機會。
可是,當時竟然沒有任何一所學校,或者科研機構敢聘用他。
1978年5月,青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終於打破了禁忌,聘請他為教員。從1958年被開除公職,到1978年重新拿起教鞭,他整整花了20年的時間。
束星北
這二十年裡,他的學生李政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他的好友王淦昌也成為了兩彈的元勳。
而他,已經是一個70歲高齡的垂暮老人,卻一事無成……
1979年,束星北終於得到了徹底的平反。此時,距離他去世,只剩下四年時間。
1979年年底,中國第一枚洲際飛彈,需要計算彈頭數據艙的接收,和打撈最佳時間。上面為這個任務撥款100萬元,可是在全國,竟然沒有一個專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推薦了一個頭髮花白,步履蹣跚的老人,老人分文不要,憑著手裡的一支筆,一摞紙,準確無誤地完成了這項任務,為國家節約了百萬元的研究經費。
這位老人,就是73歲束星北。
天才就是天才!
束星北
1983年10月30日凌晨3點
命運多舛的束星北與世長辭了。
他終於和他熱愛的祖國大地,融為了一體,再也不會分開了。
李政道為束星北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