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以來,多少個夜晚,朱彩娟都在想像自己孩子長大後的模樣,想著想著,淚溼枕巾。
她的手頭只有一份不知真假的陳年判決書,唯一知情的人說,判決書上被判刑的人可能知道她兒子的下落。可她尋子多年,一無所獲。
令她沒想到的是,判決書上一個不起眼的名字「檢察員張培獻」,成了她圓夢的希望。在她的求助下,張培獻通過多方努力,成功幫她找到失散多年的兒子。
10月15日,在多方努力下,這對離散29年的母子在樂清市檢察院會議室再次見面,期盼、激動、淚水和笑容,這些真情實感終於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續寫母子情緣。
今年8月底,樂清市檢察院柳市檢察室主任張培獻接到陌生來電。電話那頭,一名女子用急切的語氣問他:「張檢察官,你還記得1992年5月9日宣判的一起拐賣兒童案嗎?」
這通電話,牽扯到一樁20多年前的往事。來電女子叫朱彩娟,今年60多歲,台州仙居人。命運多舛的她結婚沒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隨後另嫁他人,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1991年,朱彩娟產下一名男嬰,胖嘟嘟的,很可愛。朱彩娟給孩子取名「丁丁」。這原本是一件喜事,丈夫卻苦不堪言。「他說家裡欠錢,沒錢養這孩子,能否先放別人家中養一段時間。」朱彩娟回憶道,後來丈夫不顧其反對,將孩子交給當地一名張姓的村民,囑咐他幫孩子找個好人家。
自孩子被抱走後,朱彩娟終日活在自責裡,一直有找回孩子的念頭。「後來我丈夫也後悔了,想把孩子要回來。」朱彩娟說,每年,他們都去張姓村民家中打聽孩子的下落,可對方一直以「領養家庭條件優越,他生活得很好」「對方不希望你去打擾」等話打發他們。她也嘗試在家附近尋找,聽到哪裡有人領養過孩子,都偷偷跑過去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可人海茫茫,想找到哪這麼容易!
2006年,朱彩娟的丈夫病重,時日無多,唯一的心願就是找回孩子。臨終前,朱彩娟對他說:「世間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你放心,我一定找回我們的孩子。」
5年前,難以忍受思念之苦的朱彩娟,再一次找張姓村民。這次她的態度很強硬,一定要對方說出真相。無奈之下,張姓村民拿出了一張老舊的判決書,對她說:「你的孩子被這幾個人賣掉了,你要找,就找他們。」
這張由原樂清縣人民法院出具的判決書,標註日期是1992年5月9日,寫明項某通過欺騙手段,騙得一名男嬰,並轉賣應某、盛某二人,而二人在1991年12月6日到樂清準備販賣男嬰時,被警方抓捕歸案,三人因此獲刑。
看著這份判決書,朱彩娟半信半疑,她曾到多地尋找上述三人,可對方不是去世了,就是聯繫不上。她一直懷疑判決書的真實性,沒過多久,連張姓村民都去世了,線索全部中斷。
而後,朱彩娟通過網絡尋親、求助浙江十指連心尋親群等民間組織,到仙居當地派出所求助,到當地檔案局調查,想盡一切辦法,卻一無所獲。
今年8月,朱彩娟再次翻出這份陳年的判決書,打算聯繫樂清市法院,想尋找此案審判長諮詢,可電話未能接通。無意中,判決書裡的一個名字引起了她的注意——「樂清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指派代檢察員張培獻出庭支持公訴」。她又拿起手機撥打114,尋找到了這名檢察官的聯繫方式。好在這一次她找對人了。
故事講到最後,朱彩娟對張培獻哭訴:「你是我最後的希望了,一定要幫幫我!」
塵封20多年的舊案,張培獻一直沒能想起來,雖然案子是由他出庭公訴,可經辦檢察官卻是他人。面對朱彩娟的求助,他決定幫這個忙,接過了尋親的接力棒。
張培獻先到檔案室提取當年相關案件卷宗,可卷宗上並未寫明被拐的孩子最終去向。而卷宗上所涉及的經辦人員,不是去世就是退休,唯一在任的經辦人也回憶不起案件的信息。調查一時陷入瓶頸。
9月11日,張培獻聯繫法院調取了公安偵查卷宗,審查卷宗發現一名熟識的公安經辦人,他立即將此事告訴對方。時隔多年,該經辦人也記不起案件信息,但據他回憶孩子應當是登報尋親無果後,被大荊一戶人家合法領養。
隨後,張培獻與該經辦人開始對孩子的下落進行調查。通過不懈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領養人家屬並進行談話。原來,孩子現名叫小新(化名),今年29歲,家住大荊鎮。
在樂清市檢察院檢察官的組織下,朱彩娟和小新分別提取了DNA進行比對。10月13日,好消息傳來,由浙江迪安司法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書顯示,支持朱彩娟是小新的生物學母親。
得知消息的那個晚上,朱彩娟徹夜難眠,她恨不得馬上飛到親生兒子身邊。20多年來,她不斷地想像孩子長大的模樣。那小新在哪兒呢?「我之前在柳市交警部門工作,後來自己創業去了杭州,目前生意蠻不錯的。」小新說,就在10月1日,他剛和女友訂完婚。
10月15日上午,小新乘坐動車回到樂清,和朱彩娟相認。一大早,朱彩娟就從仙居趕到樂清市檢察院。在會議室等待時,她焦急不安又顯得興奮難耐,29年來,她一直盼望這一天到來。
等到一個高高瘦瘦又十分帥氣的男孩出現時,她終於控制不住內心的情緒。她上前握住男孩的手,又讓對方站起來,看看耳朵、眼睛,尋找當年腦海裡對孩子的記憶。「孩子長大了,變帥了,有些認不出來,但跟他爸爸很像。」朱彩娟雖然臉帶微笑,可眼裡卻含著淚花。
此時的小新,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身世。面對這位熟悉卻又陌生的母親,他顯得十分羞澀,也有太多的問題想問。朱彩娟不斷訴說自己當年尋找孩子的辛苦經歷及思念之情。「整整29年了,太感謝你們撫養我的孩子,把他養育成人,以後我們都是一家人。」說這話時,朱彩娟一把抱住小新的養母,手裡還緊緊拉著兒子的手。這隻手,這位母親已經捨不得放開了。
送錦旗給檢察官。程遙 攝
這一刻,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朱彩娟還記得,能夠成功找到親生兒子,離不開張培獻等人幫助。她拿出準備已久的錦旗送給張培獻等人,激動地說:「感謝你們辛勤尋找我兒子的下落,親人能相聚是你們的功勞。」
此時的會議室,早已是一家團聚的幸福氛圍。朱彩娟和兒子以及他的養母還約定,平時多聯繫多走動,重新拾回失去29年的親情。
溫州都市報微信廣告投放聯繫電話:0577-8882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