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單純討論拐賣兒童是否判死刑,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

2020-12-05 小七說考研

就在前幾天,在廣東揭陽市揭東區霖磐鎮聯西村發生了一個極為讓人憤怒的事情,有四個男子竟然在村子裡面公然搶小孩,幸好當時孩子的奶奶及時發現了這一情況,然後立刻採取了措施,在聞訊趕來的鄰居的幫助下,從四名男子手中把孩子給搶回來了。

很難想像,人販子已經猖獗到進村裡強搶小孩了!更難想像的是,如果讓這幾個人販子得逞了,這個家庭將會遭受多麼大的打擊!

一直以來,人販子通過誘騙、恐嚇、強搶等手段,拐賣兒童,讓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父母為了找回自己的小孩,十數年奔波,耗盡家財;也有小孩丟了之後,終日以淚洗面,甚至精神失常的父母;更有甚者,因為打擊過大,一病不起或者心如死灰,草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販子的罪惡,喪盡天良,罄竹難書!大家都對人販子恨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恨不得這群人從這個世界上徹底蒸發,但是現實卻是非常殘酷,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仍然屢禁不止,怎麼讓這種罪惡消失,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而最多人提倡的,就是人販子死刑!

人販子死刑所帶來的爭論的聲音從來都沒有消失過,有人認為人販子天理不容,千刀萬剮也死不足惜,為了震懾人販子,徹底杜絕拐賣兒童行為,死刑非常有必要;有人認為若實行死刑,會刺激人販子和孩子一起同歸於盡,代價更大。

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筆者卻認為,想要徹底打擊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一開始就把目光放在刑罰的輕重上面,未免避重就輕了。

為何這樣說?在筆者看來,雖然死刑有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是什麼樣才能夠將人販子執行死刑呢?那得把人抓到了才能執行吧?抓不到人,死刑的意義在哪裡呢?

歸根究底,人販子猖獗的根本原因,其實不是刑罰的輕重問題,而是破案率。

拐賣兒童此類案件的破案率平均僅為17%,遠遠低於其他重大刑事案件平均破案率的40%!

如此之低的破案率,不僅僅是因為拐賣兒童取證難,更是執法機關工作的重大失誤!

在這種情況下,妄想用死刑就能夠震懾住人販子,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要知道一旦有適當的利潤,人就會就膽大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敢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

為什麼有被絞首的危險仍然還有人敢去犯罪?就是因為僥倖心理,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犯了法,不一定會被抓到,所以才會如此肆無忌憚,破案率僅僅17%,絕大部分人販子都能夠逍遙法外的情況下,拐賣兒童是不是死刑,對他們有什麼區別?

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其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也就是說,法律是否有威懾力,在於犯了罪是否會受到懲罰,而非懲罰的輕重性。

這就好比同樣一個罪行,在A國只會被判十年有期徒刑,但是100%能夠破案;在B國是直接執行死刑,但是破案率低到無法直視。那麼這兩個國家的刑罰哪個更具有威懾力?

無可置否是A國的刑罰更具有威懾力,人販子拐賣兒童無非為了錢,只要抓到了不僅錢賺不到,還要坐牢,那麼有誰還去做這種事情?

所以,與其整天想著如何把拐賣兒童死刑寫進法律,不如想著怎麼利用我們國家的「天網」系統,利用一切的刑偵技巧,提高執法人員的辦案水平,提高執法人員對此類案件的重視程度,把破案率提高上去,才是治本之策。

破案率假如能提高到重大案件平均40%的水平,那個時候再提高刑罰,威懾力就會更足;而在破案率這麼低下的情況下,爭論人販子是否死刑,毫無意義。

相關焦點

  • 被拐賣的婦女,後來怎麼樣了?
    有些人販子拐賣兒童,想利用兒童賺更多的錢,將四肢健全的兒童用刀割斷手,或者腳,被拐賣的兒童斷肢後無能為力,只好乖乖聽從人販子的吩咐。被拐賣的兒童有時候賺錢少了回家,還要遭人販子挨罵,真是喪盡天良。而事實是,比起「兒童拐賣」,「婦女拐賣」的殘酷程度更加駭人聽聞。
  • 女大學生被拐賣,為何很少有人能從魔窟逃出?真相併非你想的那樣
    為了錢,人販子不惜鋌而走險,甚至愈演愈烈,「梅姨」僅僅是人販子群體裡的一個代表,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接受先進教育的女大學生也容易被拐賣?並且被拐賣後極少有人能逃出魔窟? 眾所周知,我國是保持死刑的國家,但因為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變化,大家圍繞「人販子該不該處死」展開了激烈討論
  • 世界兒童日:「困境三角」視域下的兒童拐賣難題
    澎湃新聞:您在論文中提到,拐賣兒童犯罪尚未形成獨立的定刑規定,您認為獨立的法律支持是否必要?同樣地,學界尚未對民間抱養行為的界定形成統一認知,其中有何困難?李鋼:首先,標準混雜不清不利於開展研究。中國刑法雖然將婦女界定為14周歲以上的女性,將兒童界定為未滿14周歲的男女兒童,但是第240條拐賣婦女兒童罪和第241條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罪顯然是把對婦女、兒童的犯罪一視同仁。如果研究者依照法條做研究,可能會把拐賣婦女和兒童看作一種罪,從而忽略了兒童和婦女這兩個群體之間的差異:受害者的身份、反抗能力、辨別能力、被拐去向及潛在影響等。
  • 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侵害未成年人重大犯罪該判死刑的毫不手軟
    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侵害未成年人重大犯罪該判死刑的毫不手軟 羅沙/@新華視點 2021-01-11 10:28
  • 【夜讀】人生沒有毫無意義的事情
    她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勞無功的啊。」是啊,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勞無功的,比如彎路,比如綿延的想念,和你。可是,我並不覺得那是我人生裡毫無意義的事情。我覺得吧,我們每個人活到現在,所有經歷的事情、遇到過的人,都不是毫無意義的。
  • 大學教授判死刑給社會帶來的警示?
    大學教授判死刑給社會帶來的警示?明馮夢龍先生的《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六回有這樣一句話:「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一個人如果犯了貪婪之心,必定會走上不歸之路,因為貪心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但對於人性來講,人的私慾是很難得到控制。
  • 假如一個科學家殺了一個人判他死刑人類要遲滯一百年還要不要判刑
    這個時候他殺了人法院要判他死刑,這是對一個國家的損失畢竟一個科學家而不是普通人。他能為這個社會做出許多貢獻,而且能讓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能領先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然而這個事情很讓人煩惱,如果判他死刑,那麼一個國家損失一個科學家不說!還能讓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遲滯一百年,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 1988年,這位上海女大學生被農村女孩拐賣,被老漢囚禁了兩個多月
    然而社會上總有一些人,不願意付出勞動,又沒有一技之長,只想要不勞而獲,一勞永逸。這些人一旦有了這樣的思想,觸犯法律是必然的,只是個時間問題。在所有的犯罪行為當中,最讓人深惡痛絕的一類就是人販子。他們有的拐賣兒童,有的對懵懂的少女或者是婦女下手。雖然有的人一直在呼籲,買賣者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是時至今日,對於買方的法律條文還沒有出臺,我們只能保持期待。
  • 神問答|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人生是否毫無意義?
    導語: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人生是否毫無意義?關於「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人生是否毫無意義?」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名為「青年教師陳徵」網友的回答厲害了,瞬間收穫了468個贊,引來207名網友的圍觀討論:量子力學如果被證實不成立,那麼基本就可以確認世界已經是命定的,更容易引起人生是否有意義的疑問。正是量子力學的種種發現給我們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帶來了一線生機。按照經典物理學的觀點,包括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世界是具有確定性的。
  • 保安瘋狂砍殺41名兒童和教師,李小文案二審宣判:駁回上訴,死刑
    2020年的六一兒童節剛過沒幾天,早上8點左右,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旺甫鎮中心小學,孩子們正開心的準備開始一天的學習,誰都沒有預料到,一場災難正悄悄逼近。2020年9月8日,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對李小文犯故意殺人罪作出了一審判決,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李小文的兒子還是教師,其弟弟曾任所在鎮中心學校校長,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我們無法想像。當時他怎麼會對毫無威脅的小孩子和老師下手。
  • 左德剛5判死刑,當庭釋放43天後又被抓回
    左德剛5判死刑,當庭釋放43天後又被抓回 澎湃新聞 2020-11-25 08:25 來源:澎湃新聞
  • 素媛案罪犯趙鬥順出獄,民眾恐慌扔雞蛋斷煤氣洩憤,要求判其死刑
    近日,素媛案罪犯趙鬥順刑滿出獄回家,遭到一眾網友怒罵與反對,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在趙鬥順回家途中,一路上全都是民眾的怒罵跟騷擾,還有人直接圍堵踩踏其乘坐的專車,一邊向他扔雞蛋洩憤,一邊大罵其"驅逐出境!""判他死刑!"
  • 今日,故意殺人犯孫文斌被執行死刑
    這種殘忍,令人髮指;這種冷漠,毫無人性。孫文斌與楊文醫生之間,有何種深仇大恨?這要從孫文斌母親入院就診開始說起。12月4日孫文斌母親孫某氏因嘔吐不止,意識不清送往北京民航總醫院。當時,接診的醫生正是楊文醫生。當時,家屬拒絕接受各項檢查,只要求給老人輸液就可以。由於其母親孫某氏95歲高齡,而且患有惡性腫瘤晚期,單純輸液治療效果不好。
  • 32年前,女研究生王蓮被16歲女孩拐賣到農村,獲救後怎樣了
    直到清朝末年,買賣奴隸依然是一件普遍的事情。毫無人性的人口買賣到了現代,國家規定買賣人口是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不法分子,暗中進行人口販賣,以此來獲取暴利。拐賣經歷是一個很深刻的傷疤,就算被解救後還是會隱隱作痛,32年前,一位叫做王蓮的女研究生被拐賣到山村,被困71天後獲救,那她現在怎樣了,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嗎?
  • 孫影:做一件讓生命有意義的事情
    最初她只是單純地想「做一件讓生命有意義的事情」。她沒有想到,後來的事會帶給社會這麼大的感動,「我個人的微小努力,讓孩子們被看到被關注,感恩!」不過,通過這些事情,孩子們被看到、被關注,學習條件改善了,他們的人生改變了,我很開心。」 那年青春正好,背上背包進大山 2005年3月,年僅25歲、畢業於長春理工大學的孫影,離開家鄉吉林,南下深圳尋夢。一直想做一名老師的她,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募師支教」招募志願者赴山區支教的消息,她馬上撥通了報名電話,最後從80多名報名者中勝出。
  • 女子拐賣兒童進監獄 服刑期間發現漏罪_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廣西新聞網隆林9月15訊(通訊員 王建修)日前,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拐賣兒童案,判處被告人楊某(女)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期徒刑六年,罰金1萬元,與前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3萬元。 2012年10月27日,楊某因犯拐賣兒童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2萬元。
  • 若一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
    若一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如果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他對於科學進步的作用巨大非他不可。搞清楚這個道理之後,實際上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科學家自然留下對社會有功,但對社會民眾卻很難服從。首先法律是建立在大家尊崇的基礎上,如果因為一個人的例外,世界上就有太多的法律存在意外的情況。自然不可能為每個人開後門,但又該如何處理呢?
  • 現在的人讀《論語》,真的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嗎?
    我沒有想到,現在居然有好些人認為,讀《論語》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研究這部國學經典,除了咬文嚼字,裝點門面之外,無任何作用。甚至有人認為,《論語》就是皇帝的新衣,是偽君子用來附庸風雅的道具。我不知道持這樣看法的人是否看了《論語》?看了幾遍?看懂了沒有?看懂了每一個章句,還是僅僅看懂了一部分?如果敢於肯定的回答,再放狂言不遲。無知者無畏,此言果然不虛。
  • 32年前,22歲上海女研究生被拐賣,被單身貧農囚禁71天,現怎樣了
    兒童拐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也許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一張張尋人啟事,背後的就是成千上萬破碎的家庭。 更讓人痛心的是,不光是兒童,也有著不少女大學生被拐賣,每一年幾乎都有類似的案件發生,不論是國家法律對拐賣這類案件打擊有多大,都抑制不了這類拐賣案的發生,不得不說這真是一件讓人後背發涼的事情。 早在30多年前,上海一位22歲的女研究生被拐賣,之後被一個偏遠的山村被囚禁了71天之久,如今的她怎麼樣了呢?
  • 《心靈奇旅》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你的人生不需要有意義,不需要有一個目的,你活著的每一刻本身就是人生意義。」影片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了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與厭世的靈魂22號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裡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故事。雖然裡面有著一大堆雞湯人生道理,但卻看起來不算枯燥吧,沒有教育人的感覺,而且整個故事給人一種睡前聽者的童話故事,是一種心底的溫柔,是對待成年人和孩子一視同仁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