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10秒鐘,美國宇航局花費了8億美元!3億公裡外隔空取石

2020-10-22 宇宙印象

編者按:隸屬於美國宇航局的、造價8億美元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已經成功完成小行星樣本採集,距離地球3.34億公裡,全程耗時10秒左右,猶如隔空取石。Bennu小行星上的樣本塵封了40多億年之久,保留了太陽系最原始的信息。目前探測器已經獲得了至少60克的樣本,這也是人類首次對3億公裡外的Bennu小行星進行撞擊。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06期

成功拿到40億年前的碎石頭還差最後一個環節,從3.34億公裡外返回地球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正在途中,預計在2023年返回地球。這次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成功捕獲了Bennu小行星上的樣本,過程有些驚險,全程花費了大約10秒鐘。

圖片解讀: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在小行星表面準備採樣的想像圖

圖片解讀: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採樣的軌道設計

OSIRIS-Rex探測器選擇了小行星北半球的一個撞擊坑,這裡的位置比較平整,大小相當於一個小型停車場,根據採樣機制,OSIRIS-Rex探測器逐漸下降高度,向地面噴射了氮氣,高速氣體將小行星表面的塵埃和小石塊攪動起來,然後OSIRIS-Rex探測器快速下降高度,與小行星表面短暫接觸,然後再啟動推進器上升,安全離開Bennu小行星。

本次收集到的樣本至少有60克,而樣本容器可容納大約2公斤的樣本。為了確定小行星樣本的重量,NASA工程師使用了多個遠程識別設備來監控氣體噴射在小行星表面攪動起多少的物質。這些樣本距今大約40億年,屬於太陽系早期物質,太陽系形成的時間在46億年,理論上這些物質都來自太陽系形成時的物質。換個角度看,Bennu小行星上的樣本塵封了40多億年之久,保留了太陽系最原始的信息。如果樣本中有微生物,那麼可發現地球生命的起源,如果發現了有機物質,也能揭開生命起源的奧秘。

圖片解讀:Bennu上的夜鶯隕石坑,圖中繪製出OSIRIS-REx太空飛行器的相對大小,打叉的位置就是採樣點

根據相關理論,地球上的生命開始於40多億年前,那麼生命是從地球上誕生的,還是在早期太陽系內就已經出現了?解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從小行星上找答案,這就是美國宇航局派出探測器前往Bennu小行星的原因。Bennu小行星距離地球有3.34億公裡,信號從太空飛行器到達地球需要花費18.5分鐘,因此著陸的過程全部是自主進行的,這意味著探測器取樣過程需要全自動完成,並且要安全脫離小行星表面。從脫離軌道到樣品採集,整個過程耗時大約四個半小時,然後我們就獲得了大約40億年前的碎石樣本。

小行星在太陽系內部遊蕩,表面物質可以保存很久,在小行星帶上,一些較大體積的小行星,都有著30至40億年的歷史,表面物質也保存了這麼久。在月球上,也有類似的情況,嫦娥4號降落的月球背面撞擊坑,這裡仍然保持著數億年前的模樣。小行星與月球的表面環境相似,沒有大氣結構,表面物質可以保持非常久的時間。火星等天體有大氣結構,表面有沙塵暴,因此表面環境時刻都在變化中。


圖片解讀:OSIRIS-Rex探測器採樣點備選方案

圖片解讀:Bennu小行星

為了確保對小行星樣本採集的成功,探測器使用SamCam 相機進行拍攝,NASA可查看是否有碎石和塵埃進入容器內。幾天後,探測器還會通過慣性矩的變化來嘗試測定收集樣品的質量,因為如果小行星碎石樣本進入探測器容器內,探測器繞中軸自轉時傳感器會察覺到質量發生變化,這樣就能計算出收集的碎石和塵埃質量有多少。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美國深空研究遭遇挫折,8億美元探測器無功而返,專家:不能貪心
    由於技術難度大,目前僅有美國和日本等少數國家擁有這一能力。當然所有的任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伴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可能隨時失敗的問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宇航局的"OSIRIS-Rex"號探測器,在執行任務期間,遭遇比較大的挫折,導致部分任務失敗。
  • 美國宇航局詳細說明了2024年將花費280億美元重返月球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阿耳特彌斯月球計劃需要全部280億美元,該計劃旨在2024年前讓太空人重返月球。航天局公布了阿耳特彌斯計劃,將看到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登陸月球表面。到目前為止,只有12個人,全是美國人,登上了月球。布裡登斯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國會兩黨的支持下,我們21世紀的登月計劃已經遙遙無期。」。
  • 飛37億公裡,5秒鐘取45億年前60克物質,美國獲歷史性突破
    10月20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美國宇航局冥王號(OSIRIS-REx)探測器飛了37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本努(小行星由於對本努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美國宇航局決定派遣一個探測器對其進行觀測,並取回樣本進行研究。
  • NASA火星樣本返回地球預算可能花費額外的10億美元 毅力號很關鍵
    儘管委員會發現任務中至關重要的後期太空飛行器可能在2026年發射,正如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ESA)當前希望的那樣,下一次發射窗口的時間很可能在2028年。美國宇航局計劃強調,NASA計劃繼續以較早的發射日期為目標,並在必要時推遲發射時間。
  • 看世界:美國宇航局(NASA)準備著陸3.34億公裡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正準備發動大膽的星際探測:計劃在下個月,機器人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降落在小行星Bennu的表面並收集樣本,旨在精確的探測這個小行星,小行星寬260米,目前距離地球約有3.34億公裡。該任務的目的是在一次稱為"觸碰即走"(TAG)的事件中收集至少60克小行星巖石,並將其返回地球進行研究,這將是
  • 飛37億公裡,取45億年前60克超古老物質,NASA獲得歷史性突破!
    10月20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美國宇航局冥王號(OSIRIS-REx)探測器飛了37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本努(小行星101955)上搶到了一坨太陽系誕生時最古老的巖石樣本由於對本努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美國宇航局決定派遣一個探測器對其進行觀測,並取回樣本進行研究。
  • 美國宇航局授予14家美國公司3.7億美元用於太空改造
    隨著美國宇航局(NASA)將於2024年重返月球,並於數年後前往火星,航天局授予了一些美國公司價值3.7億美元的合同,以幫助實現這些計劃。這些合同於周三授予,涉及多種不同的項目,包括低溫流體管理和「太空首個LTE/4G通信系統」。
  • 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成功接觸距地球3.21億公裡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於周二展開了其機械臂,首次嘗試短暫接觸了一顆小行星,從該小行星表面收集灰塵和小卵石,然後於2023年將這些採樣運送到地球。億公裡。如果周二的樣品採集活動(即「即取即走」(TAG))提供了足夠的樣品,任務團隊將命令飛船開始存放珍貴的原始樣品,並於2021年3月開始返回地球。他們將為明年一月份的另一次嘗試做準備。「對於美國宇航局來說,這是驚人的開端,這說明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支令人難以置信的團隊如何團結起來,並在艱巨的挑戰中堅持不懈,不斷擴大知識範圍。」
  • 美國宇航局重返月球有何進展?耗資140億美元的運載火箭還沒首飛
    它的成本預算已經達到140億美元(最初預算100億美元),而且每次發射SLS火箭的成本也高達20億美元。在12月2日,道格拉斯·洛韋羅,成為美國宇航局人類探索與行動任務局的副局長。隨後在12月3日,他在美國宇航局總部舉辦了一場演講,主要是為了解決工作人員的問題,例如:2024年是否能實現月球著陸?
  • 一個錯字引發6.69億公裡外嚴重災難,3億美元直接打水漂
    1998年12月11日,美國宇航局(NASA)向火星發射了一顆火星探測衛星——火星氣候探測者號(MCO,Mars Climate Orbiter),旨在研究火星大氣層、氣候及火星地表,以及充當即將登陸火星的極地著陸者號探測器與地球進行通訊的中繼衛星,可以說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使命。
  • 美國宇航局100億美元「韋鴿」太空望遠鏡完成一項關鍵測試
    導讀:這架耗資100億美元的太空望遠鏡已經一拖再拖,由於各種原因還沒發射!被網友調侃為「鴿王」望遠鏡或者「韋鴿」望遠鏡。這項測試展示了從規劃科學網絡到將科學數據發布到社區檔案完整的端到端流程。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他們第一次同時測試實際的網絡飛行硬體和地面系統。
  • 美國宇航局耗資27億美元火星車:「毅力」號
    美國宇航局將於7月30日發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這將是人類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令人興奮的新階段。以下是你想知道的關於「毅力」號火星車的情況,以及為什麼它是我們在火星上尋找生命證據的最佳選擇。美國宇航局正在設法完成火星2020任務,儘管covid-19大流行。這是個好消息,考慮到火星發射窗口有限,每26個月出現一次。
  • 價值超142萬億美元!美國有了「新目標」,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
    「新目標」,在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的地方,這顆小行星的價值或將直接超出了142億美元,簡直令人咋舌!面對這樣的情況,美國自然是不能夠掉以輕心,所以很快就對「16普賽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更深層次的一探究竟,美國宇航局利用哈勃望遠鏡對「16普賽克」進行進一步的拍照近距離觀察。
  • 美國宇航局宣布投資3.7億美元 重點開發超低溫液體燃料儲存技術
    美國宇航局(NASA)14日宣布,將投資3.7億美元與14家美國企業合作開發儲存超低溫液體燃料等技術,幫助太空人重返月球。NASA預計該合作的投資額為3.7億美元,其中近七成資金將用於開發液態氫、液態氧等超低溫液體燃料的儲存技術。Eta Space、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將負責這項技術的研發。NASA官員稱,美國新登月計劃「阿耳忒彌斯」的一個關鍵目標就是研發出這項技術。它對於建立可持續運行的月球基地和實現火星登陸任務至關重要。
  • 32億美元哪裡夠登月?美國宇航局:已備好兩款飛船,搶在中國前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對登月計劃給出了新的提示,美國國會有可能聖誕節前撥款32億美元,幫助美國宇航局在2024年實現登月。對此,美國宇航局已制定了應對計劃,今年4月份,美國航天局經與藍色起源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私人機構合作,籤訂了近10億美元的合同,讓私人公司研發登月著陸器,在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到月球表面。
  • 花費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它是如何建造和運作的呢?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示意圖據報導,根據損失空氣量估算其實兩年前,也就是2018年8月30日,國際空間站就有過一次洩漏,那一次比這次厲害,洩漏來自俄羅斯分段的聯盟MS-09太空飛行器軌道艙內的一個2毫米的洞。
  • 射程1萬7千公裡,美幾百億美元打水漂
    雖然在戰鬥機、核動力航母等方面,俄羅斯的技術已經遠落後於美國,但是俄羅斯也有其強大的殺手鐧武器,其中一個就是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眾所周知,俄羅斯主要是繼承了前蘇聯的飛彈技術,所以才有這麼強大的洲際飛彈家族。
  • 美國宇航局計劃耗資280億美元,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的最新計劃,預計完成這一計劃的成本為280億美元,其中160億美元將用於建造登月艙。面臨11月3日選舉的美國國會將不得不支持一項由總統川普定為首要任務的項目撥款。這280億美元預算將歸在2021-25財年當中。
  • 3億公裡外,NASA太空飛行器傳回最新畫面,看完畫面,科學家樂了
    對於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太空飛行器任務團隊的科學家來說,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遠在3億公裡外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圓滿完成了在小行星Bennu上的著陸採樣任務,太空飛行器返回的照片顯示,這次著陸採樣任務效果遠遠超出科學家的預期,本來只需要採集夠60克樣本的任務,現在看來已經超額完成了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在2020年9月,帶著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2000多萬公裡,馬上就要進入近地軌道了,而可以與日本隼鳥2號飛船相媲美的美國OSIRIS-REx號也已確定採集小行星本努礦石,歷史性時刻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