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私信說到,5G輻射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人用手機打電話頭會痛?為什麼手機放在口袋裡會覺得熱,但其實手機並不熱?今天我就來客觀的給大家講一講。
上個月我們提到過一個公式,大家可能還記得。那就是光速=波長x頻率,因此頻率越高,波長越短。所以5G相比其它幾代通信技術而言,它的頻率高,且波長短。那麼頻率和波長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物理課上我們都學過,波長越短穿透能力越強。he輻射就是因為穿透能力非常強,所以它可以傷害到人體。但是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大家清楚;很多人認為波長越長穿透能力越強,例如2G信號到處都有,而4G在樓道裡可能就沒有,就認為2G網絡穿透能力強,其實這是一個概念。2G之所以有信號,是因為它的波長,導致的繞射能力強。繞射顧名思義就是繞過,所以並非是穿透。
為什麼穿透可以帶來危害?
波長越短頻率越高,引起的震動也就越劇烈,如果達到一定數值,電磁波就會在穿透你的身體的時候,震動你的細胞,細胞因震動而加熱,最終壞死。這就是電磁爐原理。電磁爐原理就是通過高頻率的電磁波,產生震動而導致物體加熱,不過金屬等不能被加熱。所以你用鋁箔、錫紙、薯片袋子等等,就可以隔絕手機型號。
言歸正傳,電磁波穿透對人身體的傷害還是很大的,電磁爐的輻射厚度在5cm左右,所以你可想而之電磁波的厲害。
那麼5G波長是多少呢?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大家都知道光速為30萬千米/s,而5G的頻率是24—32GHz(1吉赫=10億赫茲)所以5G最短波長約94mm,因此5G也被成為毫米波技。這個波長和電磁爐的差不多,你可以查閱一下。但是我們現在用的5G基站頻率是低頻,所以還沒有涉及到毫米波。雖然目前還沒有數據表明,5G會給人體帶來危害。但如果達到一定數值,根據物理知識計算,是可以給人體造成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