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哪幾個典型地區氣候特殊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差異很大。比如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差異,還有個別地區的特殊氣候,如:西雙版納、江淮地區和所謂的「火爐」城市等。

西雙版納怎麼會只有三個季節?大家都知道,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可是,中國的西雙版納及其附近地區一年裡過的卻是三個季節——涼季(11月至3月)熱季(4月至5月)和雨季(6月至10月)。

其實,西雙版納氣溫不是沒有變化,只是變化不大。例如,西雙版納州的景洪,全年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也高達16℃,7月平均氣溫只有25℃。所以,那裡實際上過的是長夏無冬的熱帶氣候。

西雙版納沒有冬季,因此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也主要是雨季和旱季,而不是氣溫。

西雙版納氣候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全年最熱不在盛夏而在4至5月。例如,全年35℃以上的高溫日數,90%出現在3月下旬到5月下旬,40℃以上的高溫日數則僅發生在四五月。著名的西雙版納潑水節,正是在4月中旬。由於午後最高氣溫平均在33℃左右,正是全年最高氣溫的時節,因此即使被潑得渾身溼透,也不會感冒生病。

西雙版納之所以一年三季,是由於這裡冬季北有高山屏障,基本不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可以這樣說,西雙版納的氣候實際上和中南半島諸國(例如越南、泰國等)是同一類型,西雙版納的人們已經不習慣劃分春夏秋冬四季了,而是按旱、雨劃分為旱季和雨季了。

江淮地區的梅雨是怎麼回事?生活在江淮地區的人們,每年的六七月都會經歷近一個月陰雨綿綿的天氣。因為這時正處在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因此人們稱這種天氣為黃梅天。梅雨季節,空氣潮溼,氣溫高,衣物容易受潮發黴,有的人索性取諧音「黴雨」。

這種惱人的梅雨天氣怎麼來的呢?原來,初夏時,隨著氣溫升高,西南季風爆發,從南海和孟加拉灣輸送來大量溼熱的不穩定空氣。此外,隨著北半球太陽輻射的增強,西南季風向中國大陸強勁進入,帶來大量水汽。而冬季的乾燥寒冷的空氣,依然死守在北方地區。於是,乾冷空氣和暖溼空氣便在江淮地區拉開「戰線」,暖空氣被冷空氣抬升後就會產生鋒面降水。冷暖空氣長期在江淮地區對峙,展開拉鋸戰。冷暖空氣頻頻交鋒,雨水自然也就沒完沒了。只有等到7月天氣更熱,冷空氣退縮,暖溼空氣勢力增強,乘虛北上,江淮地區的「梅雨」天氣才告結束,高溫少雨的天氣拉開序幕。

江淮地區的梅雨並不是每年都按時來去,「住」上一個月就走。梅雨來去的時間也並不統一。有些年它仿佛對江淮地區格外的依依不捨,就是不肯離去,陰雨纏綿月餘,有時可長達兩個月,從而導致洪澇水災;而有些年份梅雨就如同匆匆過客,僅僅在江淮地區停留幾天,就匆匆忙忙趕往北方了;還有些年份,江淮地區一直乾旱少雨,早晚很涼爽、晴朗又溫和。這樣的天氣雖好,可惜旱災嚴重,農作物大面積減產。以上海近百年的降水情況為例,最長的梅雨期達兩個月。梅雨如此「調皮」,其實是由於冷暖空氣勢力一強一弱,無法在江淮地區拉開「戰線」造成的。

到底算「火爐」還是「蒸籠」?我國的南京、武漢和重慶,常被稱為長江流域的「三大火爐」,形容那裡夏季特別炎熱。例如,日最高氣溫高於35℃的高溫天數,它們每年平均分別有15.8、21和34.8天。在這麼高溫日子裡,人常常熱得汗如雨下。

天熱時人體主要依靠汗水蒸髮帶走大量熱量來降溫,可為什麼在夏季江南汗多仍不解熱?這是因為江南水面多,植被茂盛,空氣潮溼,汗水蒸發降溫的效果很差。古人形象地把這種悶熱天氣,比作「人在蒸籠中被蒸」。例如唐代著名詩人韓愈,在詩中就寫過「自從五月(農曆)困暑溼,如坐深甑遭炊蒸」,著名詩人楊萬裡也有「不是城中是甑中」的詠熱詩句。與其說是「三大火爐」,不如更名為「三大蒸籠」更為確切。

火爐製造的是乾熱,空氣十分乾燥,甚至乾熱得可以使皮膚有開裂般的疼痛。這種乾燥的火爐高溫天氣在華北平原夏季多有出現,但冠軍是新疆吐魯番盆地。因為乾旱地區地面沒有水蒸發,太陽輻射得以全部用來升高氣溫,高溫且低溼。新疆吐魯番盆地極端最高氣溫高達49.7℃, 是中國氣溫紀錄中的最高值。吐魯番35℃以上的高溫日年平均多達98.4天,「牆上烙餅,埋沙熟蛋」,都是確實有記載的事。

因此,我們把「三大火爐」更名為「三大蒸籠」,把「火爐」的稱號還給吐魯番,豈不名副其實!

作者: 李劍 劉佳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氣候宜居城市,景點眾多氣候溫暖,卻不為人知
    如果一個城市被評為了宜居城市,那麼這是對這座城市的環境、衛生、文明、生活等許多方面的肯定,我國有非常多的宜居城市,例如威海、廈門、蘇州等,但是你知道我國首座宜居城市在哪嗎?一起來看看吧。這就是建德,這座城市許多人沒有聽說過,位於浙江杭州,是杭州的下轄縣級市,在2018年這裡和阿爾山市被評為國家第一批的氣候宜居城市。既然可以得到這個稱號,那麼這裡的氣候也是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建德是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且降水足,全年的平均氣溫只有17度。建德除了是我國爹首個氣候宜居城市之外,還是一座優秀的旅遊城市,這裡有全國十大世外桃源。
  • 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幾點幾分星期幾 大雪是一年中第幾個節氣
    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幾點幾分星期幾 大雪是一年中第幾個節氣時間:2020-12-07 1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幾點幾分星期幾 大雪是一年中第幾個節氣 再過幾天就是大雪節氣了,每個節氣都有它的特點,節氣三候就代表著這個節氣的氣候條件,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
  • 世界上6大特殊地理現象,我國有一處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然而有一些現象是不會遵循一般地理規律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地球上6大特殊地理現象。瀕臨海洋的荒漠地區傳統認識裡,靠近海洋,降水比較豐富,多屬於氣候溼潤地區。但是有這樣一些區域,靠近海洋反而是沙漠,如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均是荒漠。
  •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地理位置主要可以分為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緯度位置主要決定熱量帶,也就是決定了所在地是屬於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還是寒帶地區。我國的緯度範圍從曾母暗沙的北緯4°左右至黑龍江漠河的北緯48°左右,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所以我國就擁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類型。
  • 東京||一種特殊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通常我們認識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是這樣的——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溼潤……        為什麼上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
  • 問答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我國的緯度範圍從曾母暗沙的北緯4°左右至黑龍江漠河的北緯48°左右,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所以我國就擁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類型。從海陸位置的角度來看,一般位於沿海地區降水較為豐富,氣候多表現為「海洋性」特徵;內陸地區距海遙遠,降水較為稀少,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特徵,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國土面積巨大,東臨太平洋,由東往西從沿海到內陸,降水不斷減少,氣候逐漸趨向大陸性,所以我國西北部地區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中國氣候類型我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五種,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總體而言,我國的氣候呈現出:「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為什麼我國的氣候會呈現出上述特徵呢?
  • 我國氣候中的「降水」分布特點是怎樣的?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重要的一個要素。我們通常用年降水量來衡量一個地區降水的多少,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就是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區,就是半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區,就是半乾旱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就是乾旱地區。
  • 我國哪些地區常年無夏?
    小滿節氣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漸次進入夏季,一說到夏天,自然是熱字當頭,我國內陸地區乾燥酷熱,沿海地區潮溼悶熱,不過,在我國少數地方全年都沒有夏天。  根據氣象學規定的四季劃分標準,春季過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時的第一天開始進入夏季,當溫度低於22℃時就意味著夏季的結束秋季的開始。
  • 蔡榕碩:氣候變化加劇沿海地區社會經濟風險
    二、氣候變暖對我國沿海地區的影響氣候變暖也正在加劇我國沿海地區面臨的全球變化綜合風險。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大量的人口、經濟產業和社會財富快速聚集於沿海地區,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因此遭受海平面上升和(超)強颱風等氣候致災事件的災害損失程度趨於增大。
  • 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你去過哪幾個?
    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也有著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後形成的新的文化傳統和習俗。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一直是中國人的主要信仰之一。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和非同尋常的意義。佛教自東漢以來一直在我國盛行,諸多寺廟,名山,宗教應運而生。那麼,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哪幾個?在哪裡?
  • 什麼是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為什麼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最典型?
    由於受陸地和海洋影響強弱的不同,從而形成了差異十分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一般來說,深居內陸的地區,常年受到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內部地區,分布著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氣候特徵方面主要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較少」。
  • 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的「南嶺」,是我國哪兩條河流的分水嶺?
    南嶺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之間,地理位置相對偏南,從緯度來看南嶺大概位於北緯24°至26.5°之間,屬於亞熱帶地區。南嶺西起廣西桂林市,東到江西贛州市,總體呈東西走向,綿延超過1400千米,大概從東經110°至東經116°。
  • 特殊氣候現象!未來一周華西地區強降雨持續 暴雨藍色預警發布
    央視網消息:未來一周,我國華西地區強降雨仍會持續,預計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華西秋雨是我國西部地區秋季(主要在9~10月)多雨的特殊氣候現象,主要出現在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甘肅東部和南部、陝西關中和陝南以及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帶,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貴州西部和北部最為常見。
  • 中國五大沙漠都是哪?我國荒漠戈壁面積已超百萬平方公裡
    中國五大沙漠都是哪?我國荒漠戈壁面積已超百萬平方公裡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沙漠指的是地表地面完全被沙說覆蓋、植物十分稀少且降水很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中國的沙漠面積已經達到了70多萬平方公裡,而戈壁面積也已經達到了50多萬平方公裡,那麼加起來這種惡劣的環境已經有120多萬平方公裡,佔據了全國面積的13%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熱帶草原帶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旱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大陸內部及大陸西岸地區。*歐洲西部最大、最典型。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和附近的島嶼地區。*亞洲面積最大。
  • 這個盆地一旦變成湖泊,對我國西北和北方地區氣候都發生重大改觀
    這個盆地一旦變成湖泊,對我國西北和北方地區氣候都發生重大改觀,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內陸盆地,面積超過40萬平方公裡(約53萬平方公裡),比整個華北平原大1/3以上(300,000平方公裡),這個盆地有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
  • 2020年冬至日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2020年冬至日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2020年冬至日是哪一天?幾月幾日?接下來就讓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給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夠更好的了解冬至。
  • 問答 |什麼是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為什麼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最典型?
    一般來說,深居內陸的地區,常年受到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內部地區,分布著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氣候特徵方面主要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較少」。
  • 【氣象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在十幾種氣候類型中,溫帶海洋性氣候又是最特殊的一個,今天吉奧格拉菲就來幫助大家全面認識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區域包括西歐、北歐、加拿大西部和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和智利西南部,其中亞歐大陸大西洋沿岸、不列顛群島和紐西蘭最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