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系列#電影#自2001年上映以來,就風靡全球,時至今日,20年的時間過去了,《指環王》魅力不減反增,在全世界不論哪個國家,都有著大量的擁躉。
今天的主角不是弗羅多(伊利亞·伍德 飾),不是灰袍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克萊恩 飾),也不是人王阿拉貢(維果·莫特森 飾),更不是精靈王子萊戈拉斯·綠葉(奧蘭多·布魯姆 飾),而是電影中屢次受到至尊魔戒誘惑,最後還試圖搶奪魔戒的剛鐸攝政王之子——博羅米爾。
01悲情英雄
博羅米爾毫無疑問是一個英雄。
最初看《指環王》的時候,尚且年幼的我對於好人與壞人的判斷是鮮明的,覺得博羅米爾要被魔戒誘惑,要搶奪魔戒,最後成為魔界遠徵軍的9人中唯一一個死亡的角色是咎由自取,但隨著年齡增長,對於人性的了解越多,越發覺得博羅米爾是整部電影中唯一讓我忍不住落淚惋惜的人。
博羅米爾是白城剛鐸的英雄,他驍勇善戰,收復故土,珍視手足,重視朋友,即便是生命的最後,也為保護朋友力戰半獸人,直到自己無力再站起。
所以博羅米爾帶著榮譽離開,也帶著同伴的敬意離開,他是真正的「Son of Gondor」
02起於人設,終於人設
或許很多觀眾對於博羅米爾轉變與懺悔很不解,也有人歸結為一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顯然對博羅米爾是不公平的。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魔戒三部曲中,人類的設定來講起。
影片的開頭,便交代了人類是欲望最重的種族,所以索倫打造了9枚魔法戒指給到了當時的9個人類國王,也就是後來的魔戒戒靈。
後來,在第二紀元3441年,精靈與人類最後的同盟貢獻巴拉多(索倫的要塞),索倫親自出馬,擊殺諾多族精靈的最高君王吉爾加拉德,隨後又殺死了亞爾諾和剛鐸的開國國王伊蘭迪爾,也就是埃西鐸的父親。在最後時刻,埃西鐸撿起被索倫擊斷的聖劍納希爾砍斷了索倫的手指,也因此,索倫退敗,精靈與人類獲勝,埃西鐸也獲得了至尊魔戒。愛隆王要求埃西鐸將至尊魔戒丟盡末日火山遭到了拒絕,從此也對人類徹底失望。
所以從最初的設定來說,人類就是最容易被至尊魔戒誘惑的種族,博羅米爾的人類身份其實已經套上了一層枷鎖,其實不單是博羅米爾,阿拉貢也正是因為自己的埃西鐸後裔的人類身份,而不斷質疑自己。
另外,對於常年處在與魔多半獸人大軍對抗第一陣線的剛鐸將軍,他深刻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魔多力量的增長,對於正義的渴望滋養了對於力量的欲望,這是人性的弱點,更是博羅米爾的弱點。
加之剛鐸攝政王,也就是博羅米爾的父親迪耐瑟二世的教育,他同樣希望由剛鐸掌握魔戒,利用魔戒的力量。
這便是博羅米爾起於人設,自開始,命運便已經設定。
而博羅米爾同樣具有人類的優點,他驍勇善戰,是人民愛戴的勇將;對待兄弟法拉墨,他也是關愛有加。
在魔界遠徵軍的路上,他細心指導梅裡和皮聘劍術,並和大家相處融洽,這些都證明了,博羅米爾的人設,是英雄式的正面形象。
所以理解這兩層,就不會覺得博羅米爾是反面角色,從上帝視角來看,他甚至比阿拉貢更加有血有肉,是更加符合設定的一個優秀的人類。無論是受魔戒蠱惑,還是臨終懺悔,他都是他,剛鐸之子——博羅米爾。
03便當之王——肖恩·賓
通過對博羅米爾這一角色入木三分的演繹,肖恩·賓名聲大噪,隨後片約不斷,不過或許是命中注定,肖恩·賓在後來的演藝生涯中,領便當的次數高達21次,其中不乏《指環王》、《權力的遊戲》這樣的曠世大作。
權力的遊戲中,肖恩·賓扮演了狼家的家主,臨冬城公爵暨北境守護艾德·史塔克,是一個光輝正義到無以復加的角色,但第一季都沒熬過去,就被斬首,從此也揭開了《權力的遊戲》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的序幕。
肖恩無疑是一位好演員,雖然便當領的多,但是絲毫不影響其為我們呈現出來的角色深度與影視質量,同樣期待肖恩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大家期待吧。
今天沒有預告,明天些什麼,看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