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張動圖領略化學的魅力

2020-12-05 背景提升那點事兒

化學的神奇魅力常常讓人嘆為觀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18張動圖,了解化學之美吧。

01

硫氰酸汞分解(「法老之蛇」)

原理:硫氰酸汞受熱分解,部分產物燃燒。

2Hg(SCN)2→ 2HgS +CS2+C3N4

CS2 +3O2→ CO2 + 2SO2

2C3N4 →3(CN)2+ N2

花絮:硫氰酸汞於1821年由德國人合成,之後不久它燃燒的特殊現象就被發現。很長一段時間裡作為一種焰火在德國出售,但是最終因為多例小孩誤食而中毒的事故被禁止。

錄製者:ChemToddler

危險:高。汞化合物有毒,反應產生的硫化汞、二氧化硫和氰氣也有毒。沒有通風櫥和專業人士指導,切勿自行嘗試!

02

燃燒的鎂投入水中

原理:常溫下鎂與水其實就可以反應,但除非是鎂粉,否則速度很慢。高溫時二者會劇烈反應生成氧化鎂和氫氣。氫氣繼續燃燒,和燃燒的鎂一起產生炫目的光影效果。

花絮:這個反應是日本設計的一種試驗性發動機的基本原理。鎂和水反應生成的氧化鎂在雷射的作用下重新分解成鎂單質和氧氣,整個反應只消耗水,而雷射則由太陽光提供動力。不過這一發動機投入使用似乎還很遙遠。

錄製者:Periodic Videos

危險:中。鎂燃燒時高溫,遇水劇烈反應可能濺出紅熱液態鎂導致燙傷。

03

血液和過氧化氫

原理:血液中有高效的過氧化氫酶,能夠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大量氧氣形成泡沫效果。

花絮:過氧化氫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酶,幾乎所有好氧生物體內都有發現。在細胞內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活性氧成為氧氣,阻止它破壞細胞。過氧化氫酶也是所有酶中效率最高的酶之一,每個酶分子每秒鐘可以催化數百萬個過氧化氫分子。

錄製者:Igor30

危險低至中。高濃度過氧化氫腐蝕性很強,但低濃度比較安全。沒有其他威脅,除非你的血液來源有問題……

04

大象牙膏

原理:這個反應的核心和上圖的血液反應一樣,是過氧化氫分解。30%過氧化氫和液體肥皂混合,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再加入碘化鉀作為催化劑。少量的過氧化氫就可產生大量氧氣,在肥皂作用下形成泡沫湧出。

一種更加安全的版本是用低濃度(3%-6%)過氧化氫,用乾酵母作為催化劑,原料更易得,但反應也沒有那麼劇烈。

花絮:反應後會有大量氧氣聚集在瓶內,可以試著關燈然後往裡丟一根火柴觀察燃燒。小心火災。

錄製者:chemtoddler

危險:低至中。濃過氧化氫腐蝕性強,處理時請戴手套。

P.S.這個實驗還有一種做法(出處未找到):

05

燈泡中的宇宙

原理:這是一個閃光燈泡,內裝鋅絲和氧氣,通電即點燃,只能使用一次。外面包有一層塑料膜以防萬一燈泡破碎。在現代電子閃光燈出現之前它是主要的閃光道具,抵達滿亮度所花時間更長,但燃燒時間也更長。

此圖在網上傳播時很多人說它是燈泡燒斷的瞬間,可惜普通鎢絲燈泡到壽命時只會慢慢黯淡下去。

花絮:早期的閃光燈泡使用鎂絲,亮度不如鋅。更早的則是敞開環境下鎂粉和氯酸鉀混合點燃。這就是「鎂光燈」一詞的來歷。

此外,許多網友表示,「這就是我們的宇宙啊」。

錄製者:2FC filmpruduction

危險:低。使用後燈泡會非常燙,不可立即用手碰。

06

五光十「銫」

原理:銫是活潑的鹼金屬,和水爆炸式反應生成氫氣。高速攝影需要極強的光,光照產生的高溫使得銫無法保持固態,因此實驗採用安瓿來裝液態銫。小錘擊碎安瓿瞬間,銫液滴傾瀉而出,在空中就和水蒸氣、氧氣反應留下尾跡,大塊入水後產生爆炸式反應。

花絮:在網際網路上有這樣一個釣魚貼,「……愛迪生等得不耐煩了,拿過銫塊,浸在水中,將溢出的水倒在了量杯裡量出體積,就知道了銫塊的體積。」也許這才是愛迪生耳聾的真正原因?

錄製者:PeriodicVideos

危險:高。銫與水反應非常劇烈,注意防護。

07

鋅火

原理:這種液體是二乙基鋅。它是一種極易燃燒的有機鋅化合物,接觸氧氣便自燃。真正的二乙基鋅如此圖所示是藍色火焰,但是網上流傳最廣的視頻/動圖來自2008年諾丁漢大學,他們拍到了黃色的火焰——照他們自己的說法,這是鈉汙染所致。

花絮:二乙基鋅於1848年發現,是第一個有機鋅化合物。它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極其廣泛,也曾被早期火箭研究者用作液體燃料。

錄製者:PeriodicVideos

危險:高。能自燃的沒幾個好東西,何況是液態。

08

火山炎魔

原理:外層紅色粉末是重鉻酸銨,它不穩定,受熱分解可以產生大量暗綠色灰燼(三氧化二鉻)和明亮的紅色火焰。

(NH4)2Cr2O7 (s) → Cr2O3 (s) + N2 (g) + 4 H2O (g)

這一效果很像火山爆發。

而藏在裡面的就是之前介紹過的硫氰酸汞「法老之蛇」了。

花絮:重鉻酸銨有個外號叫「維蘇威之火」,就是因為它的這個效果。它在焰火和早期攝影術裡都有應用。搭配硫氰酸汞感覺像是召喚了克蘇魯……

錄製者:Trollator

危險:高。重鉻酸銨和所有六價鉻一樣有毒、有刺激性。密閉容器中受熱可能導致爆炸。

09

鋁遭遇溴

原理:鋁是極活潑的金屬,因為表面緻密氧化層而在空氣中穩定,但會和很多其它氧化劑劇烈反應。溴就是其中之一。生成的三溴化鋁溶於水的反應也會放熱,可能導致爆炸。實驗完的試管必須先冷卻然後用輕柔的水流慢慢溶解,清洗後還要加入硫代硫酸鈉溶液以還原任何殘留的溴。

花絮:「三溴化鋁」真正的存在形態其實是Al2Br6,它十分穩定,哪怕氣化之後也只有一部分會分解成AlBr3。

錄製者:ChemToddler

危險:高。溴有揮發性和腐蝕性,吸入有毒,需防護措施。反應劇烈且有噴濺,請務必從少量開始!

10

暗之柱

原理:黑咖啡可不會變成這東西。杯中是對硝基苯胺和濃硫酸的混合物,加熱後發生非常複雜的反應——事實上,我們還不完全清楚反應的詳細過程。最後得到的黑色泡沫物原子比例為C6H3N1.5S0.15O1.3,幾乎肯定是對硝基苯胺交聯後的多聚物,整個反應有時被稱為「爆炸式聚合」。膨脹成這麼大這麼長是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功勞。

花絮:這個反應是70年代NASA研究者發現的,他們當時考慮過把它用作滅火劑——因為生成的黑色泡沫狀物非常穩定,隔熱性能也極好。

錄製者:plasticraincoat1

危險:中高。對硝基苯胺有毒,濃硫酸也有危險,反應還生成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氣體。

11

紅與黑

原理:這是「碘鍾反應」的一個變種。實驗中所用到的三種無色透明溶液(從前到後)分別加入了:

1.可溶性澱粉和焦亞硫酸鈉

2.氯化汞

3. 碘酸鉀

其中發生的反應包括:

1.焦亞硫酸鈉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氫鈉 Na2S2O5 + H2O → 2 NaHSO3

2.亞硫酸氫鈉將碘酸根還原為碘離子 IO3- + 3HSO3- → I- + 3SO42- + 3H+

3.隨著碘離子濃度的升高,可溶性的汞鹽開始與碘離子形成碘化汞沉澱(橙紅色)Hg2+ + 2 I- → HgI2

4.剩餘的碘離子與碘酸根離子生成碘單質IO3- + 5I- + 6H+ → 3I2 + 3H2O

5.碘單質與可溶性澱粉結合形成藍黑色的包合物

花絮:這個改良版的反應由兩名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發明,他們在其中加入了汞鹽,使這個反應可以先後形成橙紅色和黑色,而橙黑配正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代表色。這個反應通常被稱為「Old Nassau Reaction」,其中「Old Nassau」指的就是普林斯頓大學[1]。因為顏色的緣故,它也被叫做「萬聖節反應」。

錄製者:ChemToddler'schannel

危險:高。氯化汞毒性很強,吸入、皮膚接觸或誤食時均有較高風險,請勿在家嘗試。

12

銅和硝酸

原理: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的氣體通入水中,隨著氣體生成停止並逐漸溶解,水倒吸進入反應瓶,最終形成淡藍色的硝酸銅溶液。

Cu(s) + 4HNO3(aq) → Cu(NO3)2(aq) +2NO2(g) + 2H2O(l)

一開始出現的綠色與濃酸條件下銅離子與硝酸根的結合有關[2],而在引入更多水之後,溶液就顯示為水合銅離子的藍色了。

花絮:銅和濃硝酸大概是最難背的高中化學反反應了……等等,還有稀硝酸。你還記得怎麼配平嗎?

錄製者:Royal Societyof Chemistry

危險:中,濃硝酸具有較強腐蝕性,推薦使用手套和護目鏡。二氧化氮氣體有毒,不過在該實驗中大部分生成氣體都會被水吸收。後半部分倒吸造成的「噴泉」現象有較小的造成燒瓶損壞的風險,如果在開放實驗室中進行,應使用安全屏保護觀眾。

13

小熊糖火山

原理:試管中是加熱到熔融狀態的氯酸鉀,氯酸鉀發生熱分解產生氧氣,試管中的氧氣和熱足以點燃小熊軟糖中的糖類等有機物。氧氣促進燃燒,而燃燒產生的熱量又進一步促進氯酸鉀分解產生更多氧氣,因此就產生了劇烈的燃燒反應。

花絮:這個實驗還有一個更加喪心病狂的超大號版本(原視頻錄製者:Vat19):

錄製者:wallsacc

危險:高。反應非常劇烈,尤其是超大號版本絕對不建議在家嘗試(浪費食物不是好孩子!)。

14

魔性之環

原理:這是一個發生在平皿薄層上的B-Z反應(Belousov-Zhabotinsky反應)的例子。B-Z 反應是一種化學震蕩反應,它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被發現。反應體系會在兩種狀態之間不斷進行周期性變化,平皿上的「波紋」也會不斷變換。B-Z反應有多種版本,上圖中是它的一個常見版本,溴酸鹽與丙二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以鈰鹽及鄰二氮菲亞鐵離子(ferroin,在還原態為紅色,氧化態為藍色)作為催 化劑和反應指示劑。

花絮:目前,對B-Z反應的動力學研究依然在進行中,研究者們也對反應過程進行了很多數學計算。下面就是一個計算機模擬出的平皿B-Z反應的圖像,是不是感覺更加魔性了呢……(圖片來自:wikipedia)

危險:中低。反應本身並不劇烈,不過溴酸鹽對人具有刺激性,配製反應溶液時依然要注意防護。

錄製者:Tim Kench

15

水下花園

原理:在矽酸鈉的水溶液中加入一些金屬鹽類的結晶顆粒(例如銅鹽、鈷鹽等),就可以觀察到溶液中樹枝狀的結構逐漸「生長」的過程。投入的結晶顆粒逐漸溶解,釋放出金屬離子,而這些金屬離子又會與矽酸鈉形成難以溶解的矽酸鹽結晶,沉積在最初的結晶顆粒之上。而且,各種過渡金屬離子的矽酸鹽還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使花園更加美麗。以下是「花園」中常用的一些反應物和對應的矽酸鹽顏色:

明礬(硫酸鋁鉀)——白色

硫酸銅——藍色

三氯化鉻——綠色

硫酸鎳——綠色

硫酸亞鐵——綠色

三氯化鐵——橙色

氯化鈷——紫色

花絮:如果把化學花園搬到太空中會是什麼樣?NASA曾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過實驗[1,2]:

危險:較低。

錄製者:XTrBass

16

魯米諾發光

原理:魯米諾(3-氨基鄰苯二甲醯肼)是一種常用的發光化學試劑。在演示實驗中,一般用雙氧水和一種氫氧化物鹼 (例如氫氧化鈉)的溶液作為激發劑,並用含鐵化合物催化過氧化氫分解。魯米諾與氫氧化物反應生成了一個雙負離子,這個離子又可以與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反應,生成激發態的3-氨基鄰苯二甲酸,當它回到基態時,就會發出藍色的光。(圖片來自:wikipedia)

花絮:估計不少人都是從刑偵劇或者推理小說中聽說魯米諾試劑的,如果將上述反應中的催化劑換成血液中的鐵,這也就成了一個檢測痕量血跡的反應。

危險:較低,需要留意氫氧化物和雙氧水的腐蝕性。

錄製者:bkrieg564

17

聚合泡沫

原理:這是生成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反應,原料包括異氰酸酯、多元醇以及發泡劑等助劑。聚氨酯(PU)是指主鏈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徵單元的一類高分子,它們化學性質穩定,而且力學性能也有很大的可調性,因此在工業和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聚氨酯泡沫可以作為保溫材料使用。

花絮:舉個例子,就能讓你體會到聚氨酯的「戲路」有多廣:市面上的人造皮革製品大多是聚氨酯材質的,而最常見的非乳膠型保險套所用的也是聚氨酯,它還可以做成沙發軟墊和鞋底。

危險:較低,應注意避免吸入,避免接觸皮膚和眼睛。聚氨酯泡沫本身是相當易燃的,因此很多商業產品都會預先加入阻燃劑。

錄製者:MaciejMiksztowicz

18

紅綠燈

原理:瓶中的溶液加入了3種成分:氫氧化鈉、D-葡萄糖和靛藍胭脂紅(indigo carmine,或稱酸性靛藍)。靛藍胭脂紅是一種氧化還原指示劑,而同時它又有酸鹼指示劑的作用,也就是說,在氧化還原反應和pH值的作用下,它可以變幻出多種顏色。靛藍胭脂紅有三種顏色不同的氧化還原狀態,在這個反應體系中,當振搖瓶子時,它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在靜置時又被葡萄糖還原,由此就造成了變色。如果在不同的pH環境中進行反應,顏色也會隨之改變。下圖中總結了具體的變色狀態:

花絮:除了指示劑,靛藍胭脂紅還有別的用途。它是一種食品色素(E132),在一些泌尿系統手術中也會用到它。

危險:低。在這裡氫氧化鈉起到調節pH的作用,不會用到很濃的溶液,葡萄糖和靛藍胭脂紅也比較安全。

錄製者:royalchemistry society

相關焦點

  • 22張你沒見過的科學動圖,很養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今天分享22張動圖,帶你領略科學的奇妙!1. 雪花的形成18.
  • 32張科學動圖,解密生活中自然現象,很養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今天機械知網分享32張動圖,帶你領略科學的奇妙! 1.爆竹爆炸的慢放 18.
  • 超酷的化學GIF動圖-動圖,GIF,化學,試驗 ——快...
    酷炫科學動圖又來了,繼續向大家介紹各種奇怪的化學實驗。警告:圖多殺貓,如果你在使用3G上網,請立刻關閉此頁面!延伸閱讀:一看嚇一跳:酷炫的物理GIF動圖徹底傻了!酷炫的化學實驗動態圖流體力學GIF動圖:吹滅火柴都這麼美24張神GIF動圖:數學概念這麼酷!
  • 18張動圖向你展示難得一見的瞬間
    原標題:18張動圖,向你展示難得一見的瞬間   蜘蛛捕食瞬間
  • 18 張讓學渣也能被震撼到的美麗化學
    美麗化學   為了幫助大家領略化學的美麗和神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員梁琰和他的夥伴們,用最新的 4K 高清攝影機捕捉化學反應中的繽紛色彩和微妙細節,記錄了下面你會看到的化學結構圖。
  • T動中原 魅力無限
    11月3日,「T動中原魅力無限·海馬汽車河南媒體品鑑之旅」完美落幕,數十家主流汽車媒體由鄭州出發,在不同路況下,深度體驗海馬S5不凡的風採和它所帶來的激情澎湃的旅程,最後到達國家5A級景區,中國名相陳廷敬的「皇城相府」,充分領略古代經典與現代科技,自然美景與人文名城的完美結合。
  • 數學原理的21張動圖,令人舒心卻又傷腦
    讓數學動起來——21張數學原理的動圖送給你,希望給你的數學學習帶來一些樂趣。
  • 18張動圖,展示難得一見的瞬間
    這18張珍貴的照片,看完你一定會驚嘆這世界真是太神奇了!蜘蛛捕食瞬間「烏鴉喝水」
  • 幾個酷炫的化學反應,帶你領略化學的魅力
    顧名思義,化學就是「物質變化的科學」,它是一門很酷的學科,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眾所周知,世間萬物都是由物質構成,而化學可以從分子和原子的層次上來改變物質。一個精通化學的人是萬萬不能招惹的,他可以有100種方法讓你從世界上消失。
  • 10張動圖,讓你秒懂這些常見科學的概念
    鑽孔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它也是裝修中很基本的一種方式。其中很簡單,這張動圖就完全告訴你了:選取固定的寬度,將鑽頭外輪廓做成萊洛三角形(中心點會形成一個圓,但它的幾何中心是不穩定的)的樣子,利用其只要還在兩條平行線,就始終與這兩條平行線相切的原理。2、白細胞如何工作
  • 30張高清動圖帶你領略物理和化學的世界,超神奇!
    註:化學現象很神奇,但具有危險性,請勿嘗試!松果張開!雪花的形成,六角形的雪花真的好美!地球上一年內的冰川、植被變化,好神奇的樣子!太陽表面的等離子爆發,等離子環有四個地球那麼大。地球和金星的運行軌跡!爆炸的豌豆莢,原來豌豆真的可以打殭屍!
  • 60張圖帶你領略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
    動圖是2016年火星衝的例子,這次地火最近(closest approach)比火星衝(opposition)晚了8天。△爾在1840年發布的首張火星全球地圖;(右)直徑約500米的艾利-0撞擊坑,位於直徑40千米的艾利撞擊坑內部。
  • 一組動圖帶你領略太陽發怒的風採
    相信下面這張對比圖能給你最直觀的感受,真是一口唾沫就足以將整個地球淹沒於火海。為更好地了解太陽活動,改善空間天氣預報,不少探測器被發射到太空在多個波段對太陽進行觀測。九月份的太陽爆發可謂讓探測器們大飽眼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太陽發怒的風採。
  • 上海有機所《魅力有化學》科普預約課程開講
    上海有機所《魅力有化學》科普預約課程開講 2014-12-15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2月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魅力有化學》科普預約課程第三講在君謀樓第二教室開講
  • CuTTleFiSh墨魚展會傾情分享 觀眾近距離領略混音製作魅力
    CuTTleFiSh墨魚展會傾情分享 觀眾近距離領略混音製作魅力時間:2019-10-15 16:48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uTTleFiSh墨魚展會傾情分享 觀眾近距離領略混音製作魅力 近日,上海國際專業燈光音響展覽會順利舉辦,作為中國演出設備行業重要交流平臺,本次展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眾多音頻大咖和音樂愛好者齊聚一堂
  • 來自生物界的酷炫GIF動圖:開開眼吧
    物理化學數學方面的酷炫GIF動圖給大家看過很多了,本期將開始一個新的主題,向大家介紹生物界的有趣現象。警告:圖多殺貓,如果你在使用3G上網,請立刻關閉此頁面!有絲分裂原理:這張圖顯示的就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整齊排列的染色體被微管組成的紡錘絲拉開,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當中。
  • 分享18張動圖,讓你全面了解電機運行原理
    > 4、按轉子的結構劃分 下面就是期待已久的動圖了鼠籠式電機電機解剖圖
  • 「文字AVG之魂」專區領略獨特魅力!
    希望能通過「文字AVG之魂」這個專區,將更多國內外優秀的文字AVG作品呈現給玩家,讓更多玩家能領略到文字AVG遊戲獨特的魅力。與WePlay的每一個專區一樣,「文字AVG之魂」區也設立了豐富的活動。2020CNGAL遊戲大賞的頒獎移至WePlay文化展的現場,同時我們還會邀請今年CNGAL遊戲大賞各獎項的入圍作品在WePlay現場展示,讓玩家們領略今年CNGAL優秀作品的魅力。
  • 15個動圖告訴你:學化學能活到現在簡直奇蹟
    化學實驗大家都做過,不懂事的時候,強酸強鹼一個鋁熱反應都能震撼我們幼小的心靈。(旁邊文科生領導路過,問了一句這什麼鬼……)不過……這和化學專業的同學比起來,真是小事一樁了。化學生的世界沒有放過火、沒有爆炸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遇上過「事故」。化學專業的小編用15張動圖告訴你,學化學冒著多大的風險,簡直是生命在學習呀!
  • 20張動圖讓您秒懂神奇的機械原理
    今天國恆小助為大家整理了20個動圖,讓您輕鬆讀懂汽車裡的機械原理。一、發動機,被譽為汽車的「心臟」,為汽車提供動力。那麼它究竟是怎麼工作的呢?一起來看看1.單缸發動機單缸發動機工作時,曲軸每轉一圈(二衝程)或兩圈(四衝程),氣缸內的混合氣點火燃燒一次,從聲音和振動上,能明顯地感到發動機的工作是斷續的,排氣也是「突突」的斷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