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5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語音播報
12月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魅力有化學》科普預約課程第三講在君謀樓第二教室開講,此次科普活動的預約團隊來自世界外國語中學的初一學生。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普志願者王磊、肖潔擔任授課老師,他們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同學們全方位地呈現了「生活中的『鐵哥們』」,即鐵元素的功能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課程伊始,王磊為同學們秀起了「化學魔術」,一下子引起了在座學生的濃厚興趣。只見他在蒸發皿中加入了一種黃色粉末狀固體,並將塞有棉花的漏鬥倒扣在蒸發皿上,隨後對其進行加熱。「究竟會出現什麼神奇的現象呢?一會兒我會揭曉謎底。」王磊賣起了關子。
接著,他逐一介紹了這個無處不在的「鐵哥們」在國民經濟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生產生活中,從菜刀、電扇、火車到摩天大樓,它是「生活基石」;生命體內,以它為核心的血紅素,終日忙著固定、輸送氧氣,它是「生命引擎」;整個地球生態循環中,豆科植物根瘤菌中的鐵鉬蛋白挑起了為大地施肥的重擔,它是「生態口糧」;工業合成氨中,催化劑為鐵觸媒,它是「生產媒介」。王磊向同學們著重介紹鐵鉬蛋白的化學組成及其關鍵作用,從中引出了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交叉融合的新學科,即金屬有機化學。讓同學們領略了有機化學領域的前沿和挑戰:人工創造像鐵鉬蛋白那樣高效、無汙染的金屬有機催化劑,在溫和條件下實現小分子的活化!
在王磊的帶領下,同學們細細品味著「鐵」的精彩世界,不知不覺中迎來了揭曉謎底的時刻。當王磊將那個倒扣的漏鬥翻轉過來時,大家驚奇地看到漏鬥裡面長滿了一顆顆漂亮的黃色針狀晶體。原來先前的黃色固體是掀開金屬有機化學研究新帷幕的二茂鐵,其在100攝氏度以上發生升華,從而呈現了二茂鐵的「奇幻漂流」。
在實驗互動環節中,王磊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張宣紙,只是在表面噴灑上一種橙黃色溶液,原來空無一物的白紙上瞬間出現了藍色的竹子和彩色的「同學們好」四個大字。從無到有、從虛幻到真實的戲法引得全場一片驚嘆!隨後,王磊和肖潔開始指導同學們用毛筆分別蘸取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鈉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隨意書寫或繪畫。待紙晾乾後,用噴霧器在繪有字畫的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剎那間,原來看不見的字畫再也無處躲藏,乖乖現出了原形,分別呈現出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的圖案。此時同學們早已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揮毫潑墨、筆走千軍!一名男同學留下了「海納百川」的筆墨,引得了一片讚賞!一位女同學的國畫艾菲爾鐵塔、套色山水畫也是靈動、逼真,躍然紙上。鈴聲過後,不少同學將墨寶贈送給了志願者,以留作紀念。
此次拓展課程,結合了世界外國語中學的「夢田計劃」,從身邊的生活實例和充滿藝術氛圍的趣味實驗出發,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體會了神奇的化學世界。
科普課程現場
科普課程現場
12月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魅力有化學》科普預約課程第三講在君謀樓第二教室開講,此次科普活動的預約團隊來自世界外國語中學的初一學生。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普志願者王磊、肖潔擔任授課老師,他們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同學們全方位地呈現了「生活中的『鐵哥們』」,即鐵元素的功能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課程伊始,王磊為同學們秀起了「化學魔術」,一下子引起了在座學生的濃厚興趣。只見他在蒸發皿中加入了一種黃色粉末狀固體,並將塞有棉花的漏鬥倒扣在蒸發皿上,隨後對其進行加熱。「究竟會出現什麼神奇的現象呢?一會兒我會揭曉謎底。」王磊賣起了關子。
接著,他逐一介紹了這個無處不在的「鐵哥們」在國民經濟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生產生活中,從菜刀、電扇、火車到摩天大樓,它是「生活基石」;生命體內,以它為核心的血紅素,終日忙著固定、輸送氧氣,它是「生命引擎」;整個地球生態循環中,豆科植物根瘤菌中的鐵鉬蛋白挑起了為大地施肥的重擔,它是「生態口糧」;工業合成氨中,催化劑為鐵觸媒,它是「生產媒介」。王磊向同學們著重介紹鐵鉬蛋白的化學組成及其關鍵作用,從中引出了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交叉融合的新學科,即金屬有機化學。讓同學們領略了有機化學領域的前沿和挑戰:人工創造像鐵鉬蛋白那樣高效、無汙染的金屬有機催化劑,在溫和條件下實現小分子的活化!
在王磊的帶領下,同學們細細品味著「鐵」的精彩世界,不知不覺中迎來了揭曉謎底的時刻。當王磊將那個倒扣的漏鬥翻轉過來時,大家驚奇地看到漏鬥裡面長滿了一顆顆漂亮的黃色針狀晶體。原來先前的黃色固體是掀開金屬有機化學研究新帷幕的二茂鐵,其在100攝氏度以上發生升華,從而呈現了二茂鐵的「奇幻漂流」。
在實驗互動環節中,王磊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張宣紙,只是在表面噴灑上一種橙黃色溶液,原來空無一物的白紙上瞬間出現了藍色的竹子和彩色的「同學們好」四個大字。從無到有、從虛幻到真實的戲法引得全場一片驚嘆!隨後,王磊和肖潔開始指導同學們用毛筆分別蘸取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鈉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隨意書寫或繪畫。待紙晾乾後,用噴霧器在繪有字畫的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剎那間,原來看不見的字畫再也無處躲藏,乖乖現出了原形,分別呈現出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的圖案。此時同學們早已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揮毫潑墨、筆走千軍!一名男同學留下了「海納百川」的筆墨,引得了一片讚賞!一位女同學的國畫艾菲爾鐵塔、套色山水畫也是靈動、逼真,躍然紙上。鈴聲過後,不少同學將墨寶贈送給了志願者,以留作紀念。
此次拓展課程,結合了世界外國語中學的「夢田計劃」,從身邊的生活實例和充滿藝術氛圍的趣味實驗出發,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體會了神奇的化學世界。
科普課程現場
科普課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