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有多少種?國內何時能用上?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疫苗VS病毒」

2020-11-25 澎湃新聞

【學會動態】新冠疫苗有多少種?國內何時能用上?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疫苗VS病毒」

2020-11-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李天達博士在做報告

全球在研新冠疫苗超過200種,哪種最好用?國內什麼時候會有疫苗和治療藥?所有人都適合接種嗎?……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續流行,累計感染已超過五千萬例,並在多個國家引發第二波疫情。11月21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3講圍繞新冠疫情發展走向和大家關心的疫苗話題,邀請專家一起聊聊疫苗、病毒與免疫的那些事兒。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主任胡家瑜把疫苗比喻為「披著狼皮的羊」。講座中,她詳細介紹了疫苗的作用機制:疫苗進入人體後如何與免疫細胞產生反應,生成抗體,阻擋入侵病原體的全過程。疫苗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接種?胡家瑜介紹了接種疫苗可能產生的幾種不良反應、產生的原因及應對的方法,還為觀眾科普了一些常見疫苗的接種,如肺炎結合疫苗、水痘、手足口病、HPV等,指導觀眾根據自身需要合理安排疫苗接種。

胡家瑜在講座中

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斌指出,疫情發展至今,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特效藥,但需要注意的是,藥物和疫苗研發存在許多技術細節,從臨床前到臨床試驗再到正式推廣這三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反覆測試,任何盲目使用都有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他還從免疫學角度出發為觀眾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免疫力,更好抵抗新冠病毒感染提出了妙招。

李斌介紹說,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主要分為滅活疫苗/減活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中和性抗體/非中和性抗體三大類別。滅活疫苗和減活疫苗採用傳統技術,前者是被殺死的病毒,後者是在體外不斷繁殖後毒力弱化的活病毒,它們都能刺激機體識別抗原並產生激烈的免疫反應,從而保護機體。中國企業科興生物研發的CoronaVac、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都屬滅活疫苗,目前正在巴西、阿聯、埃及等多個國家開展臨床試驗。

李斌講解新冠疫苗作用機理

近日輝瑞公司宣布,與德國生物醫藥公司拜恩泰科(BioNTech)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有效性超過90%,並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提交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申請。該疫苗屬於mRNA疫苗。mRNA疫苗與DNA疫苗都是在體外合成RNA或DNA,輸入體內後為細胞提供提令,產生抗原蛋白,從而激活人體免疫反應。這種疫苗不含任何病毒成分,所以是安全的;不需要體外擴增等環節,生產周期較短。不過,mRNA疫苗須在-70℃以下的溫度進行運輸和儲存。在標準冷藏溫度(2—8℃)下,它最多只能存儲5天,大規模接種也面臨挑戰。據悉,在中國,與拜恩泰科合作開發新冠疫苗的復星醫藥,已與國藥控股合作建立新冠疫苗冷鏈儲運和配送體系,並為疫苗的落地生產做準備。

本期上海科普大講壇由上海市科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承辦,上海科普發展教育基金會支持。目前已上海科普大講壇舉辦153場,邀請到320多位海內外科學家進行精彩演講,逾三萬名聽眾到現場聆聽,通過嗶哩嗶哩和東方網兩大直播平臺,還有更多觀眾收看。 (本文圖片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1980-202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學會動態】新冠疫苗有多少種?國內何時能用上?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疫苗VS病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普解讀當下新冠疫苗發展情況 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3講開講
    供圖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1日電 (鄭瑩瑩)「病毒不停地突變,如果把病毒看成孫悟空72變,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相當於嘗試將其消滅,而提高免疫力好比『五指山』。」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斌21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3講「疫苗VS病毒」上說。李斌介紹,目前在研疫苗主要包括滅活疫苗/減活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中和性抗體/非中和性抗體三大類別。李斌向觀眾科普了病毒感染後的藥物選擇,以及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
  • 何時能打疫苗?聽聽張文宏怎麼說?
    11月28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張文宏介紹,今年年初時,科研人員就已發表新冠肺炎與流感合併感染的論文。在自然界中,這一現象在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 新冠病毒mRNA疫苗何時能上市?企業:仍在動物試驗階段
    這一疫苗目前研究進展如何?何時上市?又具有怎樣的核心技術? 對此,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這一疫苗的生產製備企業,就幾大網友關注的問題採訪了東方醫院轉化醫學平臺兼職PI(項目負責人)、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航文。
  • 新冠疫苗研發到哪一步了?專家說...
    秋冬季節,國內新冠散發病例近期有所增多,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備受關注。昨天舉行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來自上海疾控及免疫領域的專家表示上海科普大講壇專家現場互動200種,主要分為滅活疫苗/減活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中和性抗體/非中和性抗體三大類別。
  • 新疫情來襲,疫苗——病毒終結者何時才能上場?
    #新冠疫苗近期上海、天津、喀什等地新冠感染者相繼出現增加,人們不禁又想起2019年同期新冠疫情在武漢地區開始出現感染,新冠疫情的再度發作不斷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大家紛紛把目光聚集到新冠疫苗的研製和應用上,那麼國內外疫苗研製到了什麼階段呢?我們何時能夠用上疫苗呢?
  • 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北極熊和企鵝的對話》—新聞—科學網
    3月17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上海科技館、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第92講在上海科技館開講。
  • 新冠病毒已成常駐病毒?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其中特別是依靠先進的科技,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高通量的分子測序、抗原抗體的優選分離等先進技術,在預測疾病發展規模、重症發展可能性,機器人咽拭子採樣、新型藥物包括中藥、西藥研發,單克隆抗體製作以及在我國5種類型疫苗研發上都起了很關鍵的推動作用。
  • 國產新冠疫苗多少錢一支,我們老闆姓什麼時候能用上?
    新冠疫苗副作用及後遺症?新冠疫苗多少錢一針?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投入使用?2020年的冬季,「疫苗」頻頻刷屏。對比一年前的這個時期,疫情才初步蔓延,人們並無多大的意識,因為「小視」了疫情,讓2020年變得格外的艱辛。然而,經過一年的抗「疫」。
  • 【地方動態】「解讀科學類諾貝爾獎系列講壇」在滬開講
    【地方動態】「解讀科學類諾貝爾獎系列講壇」在滬開講 2020-11-18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江蘇省新冠疫苗上哪兒接種?解讀來了!
    那麼,大學生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呢?據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透露,高風險職業人群和出國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正在積極推進。其他人群的接種順序、地區優先順序與國家防控策略有關,正在制定過程中。
  • 張文宏:如果明年中國疫苗的三期臨床結果很好,我個人的想法是肯定...
    原標題:張文宏:如果明年中國疫苗的三期臨床結果很好,我個人的想法是肯定要打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報導:「如果明年中國疫苗的三期臨床結果很好,我個人的想法是肯定要打。至於應急接種,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暴露情況來自主選擇,總體上我對中國的新冠疫苗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 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 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論壇現場(上海科技館供圖)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12月17日19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邀請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亮點?從月球上取土有多難?航天人為之開發了多少黑科技?張玉花與公眾分享了嫦娥五號背後科研攻關的故事。
  • 疫苗安全性如何?何時能接種?能否終身免疫?新冠疫苗最新進展都在這了
    近來,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情況備受關注。對於疫苗,相信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堆問題想要了解。Q2疫苗最快能何時上市?Q4高風險人群最早能何時接種?因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如果順利,今年12月份高風險人群接種上的可能性比較大。
  • 較真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有多少種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2目前開發中的疫苗種類,一共有4大類:滅活病毒疫苗、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DNA疫苗、RNA疫苗,每一種類疫苗都各有優缺點。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疫苗就是這個思路。但因為病毒的致病性,我們不會拿真的病毒去刺激人體免疫系統,所以就用沒有致病性病毒的部分蛋白,或者滅活了的病毒,還有現代生物技術所提供的體外合成 的病毒DNA和RNA,都可以拿來作為刺激免疫反應的病毒成分。 所以新冠病毒的疫苗大致分為滅活病毒疫苗、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DNA疫苗、RNA疫苗幾大類。
  • 老人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老人和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接種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中新社記者:夏賓隨著中國各地開始有序接種新冠疫苗,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備受關注。接種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中國疫苗產能如何?老人小孩何時能預約接種?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今天(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開幕,在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將來如果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病例出現,我們會重新評估感染以後的免疫會持續多久這個問題。目前,考慮因為病毒的變異或者免疫力的缺失導致的二次感染為時過早。」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開幕,在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進行主旨發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對近日大家關注的新冠疫情相關問題予以回應。「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中原科普講壇》:李蘭娟院士開講了
    央廣網鄭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12月22日,第十八期中原科普講壇將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本期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在杭州線上開講。講壇的主題:《消化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
  • 聚焦疫苗供業鏈|滅活疫苗生產用酶「胰蛋白酶」 重組胰酶下遊疫苗...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疫苗生產所需用到的關鍵原材料大概有填料、培養基、胰蛋白酶這幾種,不過不同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所需的原材料各有不同。綜合來看,培養基與填料適用的疫苗種類會更多,而胰酶則主要用於滅活疫苗。
  • 老百姓離疫苗還有多遠?發現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意味什麼...
    11月28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張文宏介紹,今年年初時,科研人員就已發表新冠肺炎與流感合併感染的論文。在自然界中,這一現象在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為何進入冬季後對於非冷鏈的物流也要進行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