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新趨勢:國家課程與IB「強強聯合」才是最適合當下的選擇

2020-11-28 美通社

北京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北京致知學校的學術校長Dr. Michael Cascianelli接受了北京國際教育和社區資訊中文平臺「菁kids」的專訪。訪談內容如下:

2020是不尋常的一年,疫情的肆虐讓很多家長不得不重新思考「還要不要選擇國際教育?」,已經游離在體制外的孩子們,後疫情時代將何去何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北京的許多國際學校都面臨著生源流失、招生難等困境。

而今年新建校的北京致知學校(以下簡稱「致知」)似乎並沒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僅如期開學,順利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還收到了學生、家長很高的評價。致知有哪些獨特之處?為什麼會吸引許多學生不惜轉校而來?

菁kids走進了致知的校園,與學術校長Dr. Michael Cascianelli交流後發現,在英美籍校長已幾乎成為國際學校的標配時,這位義大利籍的校長所帶來的教育理念的確與眾不同,讓致知成為一所更順應時代發展,適合中國孩子選擇的國際化學校。


Dr. Michael Cascianelli,著有《理解天賦教育——父母與教育者必讀》一書、英國皇家藝術學會院士、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碩士、美國工商管理碩士、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專業學士、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授權考官

被大眾誤解的「天賦教育」

這麼做才得其要義

在整個訪談過程中,Dr. Cascianelli反覆強調「要為學生創造機會,要支持學生,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心聲。」

Dr. Cascianelli解釋道:「在被支持的環境下,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天賦潛能和熱情所在,才能夠不斷地去探索各種未知的可能。換句話說,就是儘可能地去發掘每個學生的天賦。

許多人會認為天賦是「少部分人與生俱來的特性」,Dr. Cascianelli不這麼認為。他指出,在天賦教育領域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老師不會隨意指出某個學生在某方面具有天賦,而是會去強調,什麼樣的行為是有天賦的行為。

在他的眼中,任何學生都有可能展現出有天賦的行為。在致知,老師們通過自己觀察到的、學生們展現出來的天賦行為進行溝通分析,來決定該如何更好、更有效、個性化地支持每一個學生。有利於天賦發展的行為將受到鼓勵,更能幫助學生發展好自己的天賦。


《理解天賦教育—父母與教育者必讀》封面

「天賦教育」是致知的核心教育目標之一。強調天賦教育,還要從Dr. Cascianelli自身的經歷講起。

出生於義大利的Dr. Cascianelli成長在一個國際化家庭環境中。祖父母長期在英國工作,為他提供了在雙語環境下成長的機會,也激發了他從小對語言和文學的熱愛,當他十四五歲就讀於義大利公立學校時,就被老師定義為有天賦的孩子。

沒想到這種標籤式的定義卻給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一方面,朋友們覺得我和他們不一樣,另一方面,我總是害怕承擔老師們的期望,越來越不自信,不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讓我對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越來越疏離。」

正是自己童年的經歷,指引著Dr. Cascianelli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選擇了「天賦教育」作為他的研究方向,完成並出版了《Understanding Giftedness-A Guide for Parents and Educators》(《理解天賦教育—父母與教育者必讀》)一書。

Dr. Cascianelli回憶道:「當我被老師定義為有天賦時起,就開始思考,為什麼我需要這樣的教育?我不喜歡這樣的教育。」 

今天,已身為教育工作者的Dr. Cascianelli不希望自己當年經歷的困境重現在致知的學生身上。他指出:「20世紀的教育算不上是好的教育,當今很多國家的教育依然強調一致性 -- 所有的學生都在學著同樣的知識,沒有針對個人的個性化發展空間與機會。但是,這也給了我們創新的機會。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足夠敏感,我們就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來支持我們的學生。」 

之所以不斷地強調「支持」,Dr. Cascianelli說:「如果一朵花不能綻放,你能做的不是要去改變這朵花,而是去改變這朵花的生存環境。同樣的,如果我們覺得一個學生表現不好,我們要考慮的不是如何去改變這個學生,而是改變我們教育的方法,為他提供合適的環境,去激發出他的天賦潛能。」

這正是致知的主要教育目標之一:為學生們創造機會,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被支持著。然而,這個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上,只有切實地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對學生產生真正的影響。

Dr. Cascianelli把這定義為創新教育的一種:「創新不僅僅指狹義上的創造力,教育中的創新也包括通過教育工作者的群策群力,為他人(學生)的生活創造更多意義。這也正是我們有別於其他學校的地方。」

當中國國家課程與IB強強聯合

致知的課程設置,在紮實的學術體系中兼顧了國內和國際化教育的精髓 -- 以中國國家課程為基礎,創造性融合IB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評估方式等,使學生能夠運用雙語言進行探究式學習,兼顧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交流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全球意識與參與能力。

學習中國國家課程,是為了讓中國學生對自己的身份有認同感。同時,致知紮根於中國,學校的管理者希望在校園內創造鮮活的中國身份認同環境。這點對於外國的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將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融入到了中國的環境中。

為什麼要創造性地融合IB理念與教學策略?這依然可以追溯到Dr. Cascianelli的成長經歷。

彼時,義大利標準化的教育模式讓Dr. Cascianelli十幾歲就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教育?」早年埋下的種子在大學的最後一年,當他得到在荷蘭英國學校為期六個月的實習機會時開始萌發。「徹底地愛上了國際教育、愛上了IB。」Dr.Cascianelli毫不掩飾他對教育的熱情。

如何成為一名國際教師成為了他追求的目標。獲得職業教師資格證書,在國際學校任教,攻讀劍橋大學教育學碩士,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Dr.Cascianelli用實際行動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IB和中國國家課程的區別在於:IB是引導式、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而中國傳統課程採用「填鴨式」結果導向的教學方式。二者完全不同但並不矛盾,反而可以在各自的短板上互補。

在一些以IB為主的國際學校裡,學生們會面臨到數學和中文淺嘗則止、深度不足的問題,讓很多中國家長頗為焦慮。在全部學習國家課程體系的學校裡,孩子們的學習看起來更像是在為高考做準備。

2014年的暑假,Dr. Cascianelli在復旦大學學習中文時,他了解到了中國的高考制度。他從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試圖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教育的目的不單純是為了高考,同時也能把學生們培養成為終身學習者,會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深遠嗎?致知能否提供一種教育模式,既可以為學生今後參加高考做好充分的準備,又能夠把他們培養成有探究能力的終身學習者呢?致知對國內課程體系的保留,正來源於這個出發點。

在致知,中國國家課程和IB課程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以數學為例:

數學被分成兩門獨立的課程,國家數學課程和IB數學。前者主要訓練學生對概念的記憶、解題的速度與準確性;後者以探究式的方式,研究每個單元裡的知識點。兩門課由不同的老師教授。在國家數學課程上,老師們會覆蓋非常多的知識點,完全參照教委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

在學習結果的評估方面,IB涵蓋三種評估,課前摸底評估(diagnostic assessment)、課程過程中的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和課後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

通過三個時間點,老師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而在中國數學課程中,評估標準往往只有最終的考試成績,比較欠缺的是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形成性評估。IB則可以在此方面與國家課程互補。

不論是國家課程還是IB課程,更深層的目標還是要通過課程激發學生的天賦潛能。我們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如何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支持。」Dr. Cascianelli說。

每個人都是學習者

在致知,學生、老師、家長不會被當作單獨的個體來看待,每個人都是學習者。學校為家長提供如何與子女溝通的課程,為學生開設如何與父母相處的課程,教給老師如何與家長、學生或領導交流。

若沒有這樣的學習社區環境,想要的變革是不可能發生的。致知希望學生在學校為他們營造的環境中形成以下三種特質:

  • 設計者(Designer)
  • 變革者(Change-maker)
  • 創新者(Innovator)

幫助學生成為這樣的人,對老師有著極大的要求。成為致知的老師,除了要接受常規的教師職業培訓,還要接受許多額外的校內培訓。

其中包括一個龐大的社會情感課程,學校與耶魯大學情感中心合作為致知進行RULER項目的學習與教師培訓;還有對天賦教育的學習;以及溝通能力的學習,致知一貫堅持並允許學生在老師、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下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讓孩子自由表達,他們將有可能探索出自己的天賦潛能。」Dr. Cascianelli表示。

社會情感課程作為學校的亮點課程之一,不僅針對老師,致知的學生從幼兒園大班開始也會接觸這門課程。

有數據顯示,在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這樣的全球範圍內進行的標準化測試中,中國學生在數學、科學和語言方面均處於領先水平,但在幸福與快樂程度的結果則完全不同。

通過社會情感課程的學習,學生們能夠對彼此更加有同理心,對他人更加有熱情,學會如何應對周邊的環境。當學生面臨困惑時,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去找老師尋求幫助,不論這個困惑是否是與學校裡發生的事相關。

如果學生在人生的初期就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並知道該如何應對,那麼他們將茁壯成長,為應對更多的困難做好準備。

通過社會情感課程的學習,學生們還將有機會在固定型、成長型、創新型三種思維模式中逐步升級。當他們敢於面對挑戰時,會發現挑戰越大收穫越多。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收穫的正是創新型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使得學生們最終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變革引領者,這正是學校對他們的期待。

「學生們能夠在這樣一個為他們精心打造的環境中被支持、被聆聽,不斷學習、摸索、成長,這就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Dr. Cascianelli如是說。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YZy07gjUI6TRjmgvbiVBAA

相關焦點

  • 蔡司、復旦強強聯合—「2019現代光學儀器系統設計」課程即將開課
    新技術發展和突破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動力,其中光學系統作為一種非侵入非破壞性的方法,被應用於各類科研和工業過程中,尤其是各類光學顯微鏡的發展,不但是科學家、研究人員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神器,也為研發和生產的工程師添肢加翼。
  • 中國為擇校降溫,美國為擇校立法?
    中國為擇校降溫,美國為擇校立法?學校選擇School Choice,也被翻譯為「擇校」。中國正在給「擇校熱」降溫,通過多校劃片、學區制、九年一貫制、名校辦分校、招生指標分配等方式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公平。而美國這邊卻反其道而行之,要為「擇校」立法,這又是川普出的么蛾子嗎?
  • AI考研擇校:人工智慧專業排名前8強大學
    7、8月正是高考擇校擇專業的關鍵時期,很多學校新開了很多高科技等國家重點發展的科技類專業,如人工智慧、材料等專業,那麼,人工智慧考研擇校可以選擇哪些學校呢?自2016年起學院依託IEEE試點班在國內率先開展人工智慧方向本科人才培養,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為人工智慧專業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工智慧專業由世界人工智慧領域知名專家、圖靈獎得主、美國康奈爾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雙聘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 Hopcroft親自掌舵,學院七個一級學科及圖靈研究中心提供最優質師資保障,聚力打造交大人工智慧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特色。
  • 重慶一中和南開中學小升初擇校如何選擇
    導讀:2013重慶小升初擇校已經開始,下面是重慶一中和南開中學的擇校對比情況。   重慶奧數網11月5日:小升初選擇學校是家長最糾結的事情之一, 重慶一中和重慶南開中學都是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兩所學校 本部都在沙坪垻區。
  • 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當下形態、未來趨勢與戰略選擇
    基於此,什麼才是中國最現實的戰略選擇?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01全球化進程:新逆流出現,總趨勢不會改變近年來,英國脫歐、美國川普政府頻繁「退群」,被視為「逆全球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各國政府出臺了樣式不同、力度各異的貿易限制措施。
  • 北京IB國際高中開設學校與學費情況一覽表
    北京IB國際高中是很多家長學生關注度以及選擇最多的一類國際高中學校。IB課程的含金量是目前所有國際課程裡最高的,這也是眾多家庭選擇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北京IB國際高中開設學校與學費情況一覽表,供擇校參考。
  • 強強聯合!邦德雷射與特斯拉供應鏈牽手成功
    以聯合發展的眼光,凝智聚力,攜手共進。邦德雷射此次與特斯拉供應鏈的合作,實現了雙方業務領域的優勢互補,堪稱強強合作、協作共贏的典範。近日,特斯拉市值突破3.6萬億,超過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這標誌著全球汽車工業新時代的開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在環保減排和智能化自動駕駛進程中的絕對優勢使其迅速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 騰訊教育攜手直說擇校舉辦2020翼展未來深圳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
    可是折騰半天只跑了幾所學校,網上各類信息倒是搜了一堆,但結果卻越看越亂,還是不知道怎麼選擇。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許多學校入學考試時間改變,各類國際考試取消,開學一再延遲,中考被迫延期...讓原本深陷擇校難題的家長更加焦慮不安。 為了解決家長們的擇校難題,騰訊教育攜手直說擇校共同打造的2020「翼展未來」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學校聯展將於7月4日周六上午在深圳中洲萬豪酒店三層大宴會廳盛大開啟,屆時將為深圳家庭帶來一次「擇校大餐」。
  • Swann+SmartSens:強強聯合,斬獲創新大獎
    作為年度盛大的科技盛宴,CES展示的新品往往會主導一年的發展趨勢,而其新技術也將主導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今年CES的熱點之一無疑是蘋果公司終於在闊別27年後重返CES,它祭出的招術則是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折射出智能家居的落地之旅愈加寬廣。
  • 2018寧波效實中學IB課程實驗班招生簡章
    五、報名和志願填報方式   學生報名時只能選擇以下兩個志願中的一個填報:寧波效實中學IB或寧波外國語學校AP,不得兼報。學生按自己選擇的課程登錄相應網站進行網上報名:寧波效實中學網站(www.nbxiaoshi.net)。
  • 掃描探針加拉曼 強強聯合重構單分子化學結構
    最近,在《國家科學評論》雜誌上,該團隊又發表新的研究論文,不僅打破了幾年前的解析度極限,還提出了新的分子化學結構重構技術——掃描拉曼埃分辨顯微術。研究人員通過改進低溫(液氦)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將拉曼光譜成像的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5埃(0.15納米)。
  • 強強聯合!優貝迪攜手iQ集團強勢進軍尖端生物醫藥技術領域
    一直以來,很多國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發展不夠,基礎科學更是缺乏,還存在著在學術上的一些不嚴謹的現象,這些嚴重影響了生命科學行業的未來發展,亟需有責任心、有行動力的企業為之保駕護航。一直以來,他們堅持努力探尋、資助和發展生物科學,用生物醫藥改變人們的生活,將價值帶給最需要的人。作為一個擁有獨特商業模式的生物科學投資集團,iQ集團由科學團隊、投資銀行團隊和商業化團隊幾大部分組成。
  • 暨大美塑&暨南大學 ▏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兩大人才培養基地
    暨大美塑公司一直將人才培養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與暨南大學強強聯合,打造了兩大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在生物領域上具有創新性、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人才,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為暨大美塑公司生產創新且優質的產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為公司成為全球領先基因抗衰解決方案運營商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 常州擇校升學——新北實驗中學
    02中考成績2019年新北實驗最高分達663分,660分以上3人,650分以上12人,640分以上26人,630分以上59人,630分以上59人,600分以上246人,達到四星級以上高中539公辦學校學費免費,擇校生三年要交個1.2萬左右。新北實驗作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初衷,熱點高中的分配名額很多,對於成績非常好,但是又怕擇不進熱點民辦初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上交大高金公開課:新人種創造新物種—理解趨勢性投資的邏輯
    【MBA中國網訊】論壇介紹:如何為新人種創造新物種,形成新消費和新服務?他們背後的趨勢性投資的邏輯及又在哪裡?如何基於大數據分析,全景式展示新人種群體特徵,包括商業內容、偏好數據、價值觀數據、心態數據、品牌數據等等?
  • 請參考這3點「擇校注意事項」,不然可能會白努力
    過來人也只能說說自己的經驗,並不能給出最適合你的建議。 所以考生在擇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千萬不要循規蹈矩的學別人! Top.3不要不看專業只選名校 如果是你在選擇進行考研擇校的時候,你會最看重哪一點?
  • 擇校02/上海交通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為大家誠摯奉上第二篇乾貨滿滿的擇校分析~內容過於充實,牆裂建議收藏,慢慢吸收精華~本期嘉賓愛傳播九六學姐,上海交通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2019級,考研初試374分,排名第五,複試後總排名第7。現擔任愛傳播上海交通大學全程班班主任。曾是愛傳播批改班學員以及複試全程班學員。
  • 全英首家中英雙語學校開放日 華人家長擇校很慎重
    作為英國主流學校的新丁,馬可波羅學校將如何用中英雙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來吸引第一批學生?又能否滿足家長們的擇校標準?在馬可波羅學校首次開放日中,記者採訪多位學校創辦人、雙語教學和中文教育專家以及對中英雙語教學感興趣的家長們,了解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 強強聯手!慶鈴汽車、鑫源集團達成合作,優勢互補共創未來
    面對日趨嚴峻的市場環境和日漸「白熱化」的競爭,不少車企選擇「合縱連橫」,通過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進而取得共贏。慶鈴牽手鑫源,強強合作開啟新徵程慶鈴汽車和鑫源集團的聯手用強強聯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同時,鑫源集團不管在產銷量方面還是銷售服務網絡覆蓋方面,均頗具優勢,目前已實現汽車年產銷量20萬臺、摩託車年產銷量20萬臺、農機通機年產銷量25萬臺,累計各版塊業務年產值超過200億,銷售服務網絡覆蓋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國內2000多個市縣。
  • 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這5所211大學難度較低,適合低分撿漏
    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這幾所211大學難度較低,適合低分撿漏。考生們可以重點參考。工大算是很好考研的學校了,只要達到國家的二區線就可以,每年都是在過線就可以,甚至有的專業會接受調劑,當然這是個別專業而言。客觀的說,只要你用心複習了,考上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學校的王牌專業報錄比還是非常高的,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