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尖尖眼睛小,長著四條小短腿,粗看和老鼠沒區別,細看又不同。昨天,家住大塘新村的倪先生打進時報熱線,說在自家門口發現一隻奇怪動物。一問專家這動物的身份,還真有點讓人心慌。
叫聲恐怖一晚被驚
大塘新村一樓的樓梯口,蹲著這隻小傢伙,它拳頭大小,長約30釐米,全身棕褐色,眼睛小小的,長得酷似老鼠,但老鼠尾巴細而尖,而它的尾巴卻比較粗。
看到有人過來,它拼命地想往樓梯下鑽,雖然跑得遠,但速度沒有老鼠快,看看實在沒地方躲了,就用眼神看著你。
倪先生說,前晚自己遛狗回來時,發現了這麼個怪東西,起初以為是老鼠,但認真看覺得不是老鼠,就用盒子將它裝了起來。
「它叫起來聲音很響,而且很恐怖,自己一晚上沒睡著。」倪先生說。
居民樓出現臭鼩第一次聽說
這究竟是什麼動物,浙江大學動物專家諸葛陽教授一聽就說,「它叫臭鼩」。
臭鼩,肉食性哺乳動物,在杭州較多見,但主要生活在山林、野外農田地區、沼澤或洞穴中,主要吃蜻蜓一類的昆蟲,繁殖能力比較強,繁殖期在春季。
臭鼩為什麼會出現在居民樓?諸葛教授分析,可能是因為大塘新村附近有一條河,臭鼩就跑了過來。「在城裡的居民樓出現臭鼩,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諸葛教授說。
臭鼩帶有攻擊性
臭鼩帶有一定的攻擊性,如果你去逗它、抓它,它就會發出刺耳尖叫聲,表示警告,甚至趁你不注意時咬上一口。
臭鼩腹部突出的兩塊肌肉叫臭腺,起防禦作用,只要有危險就會放出臭氣,自己趁機逃走,有點類似於黃鼠狼。
帶流行性出血熱病毒
比較危險的是,臭鼩身上帶有一種傳染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熱病的傳染源之一。
所謂流行性出血熱病,國際上統稱「腎症候群出血熱」,是由布尼亞病毒科漢坦病毒引起的一類自然疫源性疾病,該病毒通過多種宿主攜帶及多種途徑傳播。傳染源主要為黑線姬鼠和褐家鼠,臭鼩體內也帶有這種病毒。
此病在我國分布廣,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是國家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
在我國流行的主要是姬鼠型和家鼠型及混合型出血熱。
此病的傳播途徑有以下5種: 1.呼吸道傳播: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洩物如尿、糞、唾液等汙染塵埃後形成的氣溶膠,能通過呼吸道而感染人體。 2.消化道傳播:進食被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洩物所汙染的食物,可經口腔和胃腸黏膜而感染。 3.接觸傳播:被鼠咬傷或破損傷口接觸帶病毒的鼠類血液和排洩物亦可導致感染。 4.母嬰傳播:孕婦感染本病後,病毒可經胎盤感染胎兒。 5.蟲媒傳播:曾有報告寄生於鼠類身上的革蟎具有傳播作用。
看到臭鼩躲遠一點
一聽說它身上帶有傳染病毒,記者立刻撥通倪先生的電話,讓他趕緊將臭鼩放了。
諸葛教授提醒市民,如果碰到臭鼩,儘快將它趕走,不要讓它在一個地方逗留太久,尤其是別讓小孩靠近,以免傳染了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