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網上買的可降解塑膠袋,可能都是智商稅

2020-12-05 擺脫塑縛

「 行動帶來改變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作者:賈柊楠

綠色和平資深研究員

Isabelle Rose Povey / Greenpeace

可降解塑料真的可以化解痛苦的破袋經歷嗎?

自從北京開始垃圾分類以來,下樓丟廚餘的時間我總會思考:「破袋的時候先抓哪個角?」「今天的系袋方法容不容易打開?」苦苦思考破袋技巧許久,這幾天被安利了可降解垃圾袋,聽說「用了可降解垃圾袋再也不用破袋了!」可降解真的這麼神奇?!

北京某小區廚餘垃圾破袋現場 Greenpeace / Xiao Lin

懷著將信將疑的心情我對比了「貓」「狗」平臺的各種可降解塑膠袋、餐盒、餐具,發現大家和我的疑問一樣,溢出了屏幕:

消費者在某電商平臺關於可降解塑膠袋產品的諮詢

所以我要買的那個可降解塑膠袋到底能不能降解啊?!

可降解塑料一鍵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你可能入了一個深坑

我做了一個問卷小調研,問了200個和我一樣的消費者,大家如何分辨可降解塑料產品,以及用後到底怎麼扔。

<< 左右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圖片來自綠色和平可降解塑料問卷調查結果

分辨可降解塑料,七成說找名字寫了「可降解「的,五成說「看認證標識」,兩成說還要看成分說明。於是我按跡循蹤仔細過濾了全網銷量靠前的35個產品,看名字—看認證—看原料成分—看廠家—看描述,讓我們來細細八一八網紅可降解產品的那些事兒吧!

名稱

大家都寫了「可降解」,但看名字真的是沒有啥啟發借鑑之處。

全生物可降解

環保玉米澱粉家用0塑料

加厚卷裝可降解垃圾袋

家用廚餘乾濕分類

家庭分類可降解垃圾袋

全降解,很環保

加厚大號家用垃圾袋

生物降解袋

廚餘分類塑料環保袋

可全降解垃圾袋

降解宣傳

賣可降解塑料的商家最喜歡用的詞包括「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保護大自然「「沒有空氣汙染」「健康環保」,但作為一個具備基本生物、化學、微生物常識的消費者,我無奈地發現店家的宣傳語通常超越科學常識,無法說明自然降解、環保、不汙染空氣。

<< 左右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可降解塑料銷售商家產品宣傳語誤導消費者

「可降解」真的可降解麼?這件事情店家並沒有義務進行科普,但看起來已有的商家科普並不能清晰地解釋這個問題,還有可能誤導消費者。

降解方式

雖然都叫「可降解」,但全網流行三類降解方式,光降解、熱氧降解和生物可降解。

劃重點

光降解本質是物理分解,在傳統塑料(比如PP、PE)裡加添加劑,光照之下大塊的塑料分解成碎片,但這些碎片如何繼續分解依然是個疑問。熱氧降解本質是物理分解,在傳統塑料(比如PP、PE)裡加了添加劑,有氧氣的情況下分解成碎片,但這些碎片如何繼續分解依然是個疑問。生物可降解:最常見的材料是PLAPBAT澱粉基塑料,或者這幾種以不同比例混合。在自然環境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才能叫「生物可降解」。

35種商品裡34%沒寫清楚具體的降解方式,近一半稱自己是生物可降解,還有6家明確寫了是光降解或熱氧降解,但光、氧降解後塑料碎片如何繼續分解依然是個疑問。此外,目前沒有一款塑料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無條件地降解!根據降解環境,生物可降解可細分為「可堆肥降解」、「土壤可降解」、「海水可降解」。現在我們能買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實都是 「可堆肥降解」塑料,只有在58℃以上、細菌充足的商業堆肥設施裡待夠180天才可降解。

原材料

35個產品裡,88%的賣家寫清楚了成分說明。

混合材質非常普遍,比如PP/PE+玉米澱粉、PBS+PBAT+PLA+玉米澱粉、PBAT+PLA+澱粉。其中使用PP或PE(不可降解!)的竟然有8家。11家使用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可降解」PLA或PBAT。也有聲稱使用了玉米澱粉、秸稈等生物基材料,天然可降解。零星幾家使用了「新型」或「進口「材料,比如d2w,石頭粉末,以及「引進美國技術的ECM Biofilms」。

上下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產品成分說明

以上各種材料,都有大大小小的雷,我接著就來嘮一嘮:

純靠添加劑碎塊兒的「降解」塑料,被國際社會拋棄了

前幾年全世界都覺得氧化降解有望以低廉的成本解決塑料汙染問題,至今結果依然存疑。某寶商家使用的「引進美國技術的ECM Biofilms」和d2w都是氧化降解添加劑,2018年,歐盟針對氧化降解塑料專門出了一份報告,簡單總結就是「氧化降解添加劑沒辦法讓傳統塑料在任何環境下降解,我們歐盟不用了」。光降解也有類似的問題。因此,這些純靠添加劑把傳統塑料加速碎成塊兒的「降解塑料」,這兩年基本已經被國際社會棄用了。

玉米澱粉生物可降解?小心混合材料中的頑固分子滯留環境遺留千年

這十幾年來,PP/PE+玉米澱粉都是很常見的塑料混合方法,因為玉米澱粉或者澱粉基塑料性能難以滿足業界需求,要添加其它材料混合使用。一個塑膠袋如果是PE+澱粉,澱粉部分在特定條件下雖然生物降解了,但剩下了一堆塑料塊兒殘留在環境中靜靜呼吸遺留千年,所以這類混合塑料也不能叫自己生物可降解。

混入「可降解」隊伍的不可降解塑料

PP和PE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即使它們混跡於「可降解」塑料圈內,整日跟各種降解添加劑以及生物基澱粉塑料為伍,它們依然是不可降解的!

如果你在尋找生物可降解產品,所有說自己用了(優質)PP、PE、HDPE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PE的商家,可以直接一鍵刪除了。至於那些說自己用了玉米澱粉的商家,還需要抱著懷疑的態度仔細尋找蛛絲馬跡,如果是這樣的,也請一鍵刪除!

原材料明明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為啥說自己賣的是可降解塑膠袋呢?

PLA,PLA+PBAT,PLAPBAT澱粉基,是可堆肥降解的材料

現在市面上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都是「可堆肥降解」,基本都是用PLA、PBAT或者這兩個和澱粉基的混合物製造的。這些商家普遍都會去做可降解認證,認證都有哪些可以繼續看下去。

認證

雖然賣可降解塑料的商家特別喜歡貼檢驗報告和證書,但一部分證書字太小又是英文,很難看清,不仔細看真不知道是在證明啥。

35個產品裡超過一半的產品介紹裡沒有任何認證信息。5家提供了檢測機構名稱卻沒說做的什麼檢測。

寫了檢測標準也不一而足,有的是符合中國的「GB/T 20197」、「HJ209-2017」的檢測要求,也有的說商品符合國外的認證,德國Din Certco,美國ASTM 6866/6400,歐盟EN13432。

上下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有證的就是靠譜的?

中國對於降解塑料的定義是2006年發布的,這個標準至今還沒更新過。籠統地說符合「GB/T 20197-2006」 (等於說包括了熱氧降解、光降解、生物分解和可堆肥塑料)= 並沒告訴你塑料到底可以怎麼降解

去年還新出了一個針對塑膠袋的國家標準GB/T 38082-2019,規定了「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定義,應在受控堆肥條件和水性培養液(我也並不懂到底是啥)裡降解。但可能因為太新了,還沒有商品用這個。

國外認證哪家強?

歐盟的EN13432和美國的ASTM D6400認證都是針對「可堆肥降解」定的標準,所以如果商品介紹提了這兩個,他們賣的塑膠袋理論上應該是可堆肥降解的。而這樣的商家一般產品原材料一定是PLA、PBAT或它們和澱粉基的混合物。

說自己有德國Din Certco認證的也要小心,Din Certco有兩種認證,一種是認證測試原材料百分之多少是從生物來的,並不告訴你產品是否生物可降解;第二種才告訴你材質是不是可以生物降解,以及在什麼理論條件下完全降解。這兩種認證是分開的,劃重點!生物原材料 ≠ 生物可降解

這位商家自己貼的din certco證書裡寫產品生物基碳含量在33%以上,並無法證明他賣的塑膠袋可以降解。

通過國際認證的產品通常會有以下三個認證標識中的至少一個,全網35款產品,我只在兩款產品圖的小小角落看到它們。參與小調研的200個消費者雖然八成都用過或者買過可降解塑料產品,卻也有八成說從來沒見過或者沒注意過這些標識。

可降解塑料認證標識

廠家

大品牌準沒錯?可降解材料界的大品牌只出現在兩家網店裡。

破除可降解迷思,你可以

我本以為可以花15分鐘研究一下從此做到廚餘垃圾「破袋自由」,卻經歷了一星期的自我靈魂拷問,發現網上賣的可降解塑膠袋竟然是如此大的坑。我捫心自問為啥要執著於可降解塑膠袋,和我問的六成消費者一樣,覺得可降解塑料包裝會更環保,即使貴一點都願意買;並且我曾經也和大家一樣,認為除了廚餘垃圾,外賣快遞的塑料汙染問題也可以用可降解塑料解決。

但現在我發現,問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因為命名沒有法律要求,所有商家都說自己的商品可降解,又因為標準不統一,國內還沒有大家都熟悉的認證體系,我們甚至無法輕鬆識別買到一個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

其次,現在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裡面,只有商業堆肥降解是主流,但商業堆肥降解是需要被收運到堆肥設施裡堆夠180天才有望降解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袋子丟進了幹垃圾(其他垃圾)或者回收垃圾裡,它都沒辦法順利降解成我們以為的二氧化碳和水。再進一步,雖然我們用可降解垃圾袋丟廚餘也許不需要破袋,但是如果無法區分可降解袋和普通塑膠袋,收垃圾的工作人員還是需要把袋子一個一個挑出來,更何況可降解快遞袋和可降解外賣盒這些更加難以辨識的塑料垃圾。只是這一步沒有發生在我們眼前。

如果你仍然考慮以(真正的)可降解塑料對抗塑料汙染,希望你更好地去偽存真,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至少知道生物可降解塑料要怎麼識別,確保把它扔進正確的垃圾桶。對於其它塑料包裝,你可以發現和支持那些減少一次性包裝的商家,把「不想要這麼多包裝」的心聲告訴商家和行業,支持不同的行業朝著重複使用轉型。當然我也希望消費者意識提升可以促進市場更健全、國家監管更嚴格,讓我們以後不需要全憑自己。

Fred Dott / Greenpeace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發展主要受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也希望各級政府可以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市場亂象,一次性塑料用品還是要優先以重複使用為原則來選擇替代品,從而更謹慎的評估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應用領域,並確保後端處理體系可以追得上前端可降解塑料使用的腳步。

此項目已在北京獲得臨時活動備案

參考資料:

[1] https://www.symphonyenvironmental.com/solutions/oxo-biodegradable-plastic/

[2] https://ec.europa.eu/environment/circular-economy/pdf/oxo-plastics.pdf

[3] 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標準號「GB/T 20197-2006」,http://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97FCB8AB9135BC8B636253071C1AA6C2

[4] 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標準號「GB/T 38082-2019」,http://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A7873D2AE022DE73193AD1A1A1DFCA28

相關焦點

  • 市面流通的「可降解塑膠袋」成色幾何?
    「那你告訴我,到底該在哪裡買?」在一家專門售賣零食的吃貨聯盟店內,店員對記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禁塑令」從今年1月1號開始生效,但是圍繞著可降解塑膠袋的問題不少。在這兩天對超市、藥店、商場的走訪中,許多店員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現在正在使用的環保塑膠袋,記者發現這些塑膠袋上的標識卻大不相同。據寧波質檢院的技術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可降解塑膠袋大多是生物降解塑膠袋,根據《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的定義,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要求以生物降解樹脂為主要原料製得,且生物分解率在60%以上。為了更明確地辨認,可以查看塑膠袋上是否有「jj」標識。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在垃圾袋方面,由於大家都有意識注重環保,紛紛採購各式各樣的「環保垃圾袋」,特別是標有「可降解」關鍵詞的垃圾袋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品。然而事實卻是,人們儘管有意選擇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但對「可降解」的概念知之甚少。那些所謂的「可降解垃圾袋」,真的是無毒無害的可降解材料嗎?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 如何辨別塑膠袋是否可降解?
    原標題:如何辨別塑膠袋是否可降解?如何辨別塑膠袋是不是可降解的?  答: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辨。可降解塑膠袋價格較高,能給
  • 環保還要交多少智商稅
    環保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最近有很多人在給大家講解環保知識,特被是最近很火的瑞典環保少女,我在網上看到他倡議吃素環保,而且說了很多的環保大道理,我就想問一下垃圾分類你了解不?很慚愧我也不了解,就是這樣的16歲小女孩居然備受推崇,我感覺這是要收環保智商稅的節奏啊!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在旁邊,還放置著「禁塑令」的宣傳牌。   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管理員 唐成驍:現在這個塑膠袋的購買情況怎麼樣?目前購買的話,量不多,因為現在還在推廣階段。我們也會整個管理組加大力度,做一些推廣,讓我們的經營戶和消費者,能夠引起更多的重視。
  • 怎麼知道買的包裝盒是可降解的?成分都是什麼?這些禁塑疑問為你...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日消息(記者 蒙健)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開始實施,標誌著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工作依法全面實施。自「禁塑」首日起,網友紛紛在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上留言諮詢。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在餐飲打包外賣服務方面,記者發現,各平臺均有「無需餐具」選項,有的店鋪有餐盒選擇,環保餐盒需要額外收費,但對於外包裝袋目前沒有規定。
  • 這些智商稅產品能要你的命!
    而最近,我發現了幾個智商稅產品,把小狐我徹底給震驚了。下面聽我給大家排排雷。一、保平安的「能量石」?在這裡給大家提個醒,核放射元素產品在國內是受到嚴格管控的,但是在國外很多地方都能輕易購買,家裡人出國遊玩一定要小心別被忽悠。二、包治百病的「神奇水」?說完了「能量石」,另外還有一個「神奇水」,也是妥妥智商稅。
  • 可降解塑膠袋企業-可降解塑膠袋的印刷方法有哪些
    印刷塑膠袋的印刷方式有多種,活版、凹版、絲印、平版印刷在塑料包裝中應用廣泛。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可降解塑膠袋的印刷方法有哪些。以上這些內容就是關於可降解塑膠袋的印刷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可降解塑膠袋的相關內容,歡迎聯繫五九塑業,我們必將竭誠為您服務。
  • 可完全降解塑膠袋已存在 杭州一企業有生產線
    浙江在線02月29日訊隨著6月1日「限塑令」的推進,國內不少塑膠袋生產企業紛紛醞釀轉型或停產。然而,如果沒有塑膠袋,去超市購物會不會太不方便?雖然有了布袋、菜籃,但盛放湯湯水水的魚蝦還是不好用,而且,每天總要買點東西,難道要天天帶上布袋出門嗎?  塑膠袋的不可降解所帶來的環境汙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那麼有沒有可完全降解的塑膠袋呢?
  • 最嚴「限塑令」實施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從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地買東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會在全國所有飲料店消失;在地級以上城市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這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大考。一次性塑料製品正在梯次退出,但形成的巨大市場真空誰來填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在收銀口處,超市提供的塑膠袋只有一種可降解環保袋,售價為1.7元。這款塑膠袋上印有綠色的「中國環保標誌」,並在旁邊標註「生物降解」的藍色字樣。不過,記者注意到,有的消費者即使購買了很多商品,也沒有使用塑膠袋。「我已經很久沒有在這家超市買過塑膠袋了。」消費者朱女士表示,不買塑膠袋一方面是因為超市的購物車可以推到地下車庫,不需要手拎。另一方面,她已經養成了自己帶塑膠袋的習慣。
  • 禁限塑新規推行 「可降解」暗藏「偽降解」
    「我來超市一直是用大布兜子或者拉個車,因為知道自己要買很多東西,用塑膠袋怕漏。」家住南頂路附近的居民關蘭花說,「小區其他鄰居基本也這樣,現在正好響應了國家的環保政策。」  距離該超市不遠的一條路上,整齊排列著售賣各種早點、小吃的餐飲店鋪。記者隨機走進一家早點鋪,發現店內依然提供各種尺寸的塑膠袋供顧客外帶食物。「當然知道現在不能用普通塑膠袋,我們家的袋子都是環保的。」
  • 北京超市限塑亮招,可降解塑膠袋、可租賃購物筐上崗
    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北京多家商超已全面採用可降解塑膠袋。 相比此前的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價格明顯提高,有超市大號塑膠袋售價1.3元,小號塑膠袋0.6元。對於超市採用可降解塑膠袋履行環保職責的做法,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和點讚。 塑膠袋身價提高的背後,實際上是可降解塑膠袋高成本導致。
  • 不是針對誰 在座的各位都被N階智商稅騙過
    你可能不願相信:無論你智商有多高,總能匹配到一款合適你的智商稅,並心甘情願的遞上一把割韭菜的刀。如果把智商稅分成如下等級,還真沒人能逃出被騙的結局。反之,如果你能從這份智商稅N階表,搞清楚智商稅騙局的套路,說不定你就能被少騙點,也算賺到了。
  • 燕窩,薛丁格的智商稅
    總的來說,能問出是不是智商稅這個問題,說明你不是該產品的目標用戶。因此,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薛丁格的智商稅:只要你有疑問,那就是智商稅。但對已經把錢花出去的人來說呢?性價比什麼的,根本沒在考慮的。有句臺詞說得好:我們買東西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對壕們來說,智商稅什麼的,人家才不在乎。
  • 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 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
    隨著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武漢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一些商家出現「斷檔」無袋可賣,沒有攜帶購物袋的顧客只得「兜著走」。  近日,在武漢市武昌東湖路的一家連鎖社區超市,記者注意到,多數顧客都自備了購物袋。沒帶袋子的顧客中,買菜不多的索性拿在手上出門,如果買的多,就只能用超市的紙箱或者免費連卷袋「兜著走」。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 上遊正...
    一周時間可降解塑膠袋每噸漲4000元  2021年一開年,記者就在北京某連鎖超市發現,此前的普通塑膠袋已經全部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相同規格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  「限塑令」落地,替代品火了。
  • ...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滿負荷...
    從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地買東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會在全國所有飲料店消失;在地級以上城市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這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大考。  一次性塑料製品正在梯次退出,但形成的巨大市場真空誰來填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