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第一將衛青為何會娶「三婚」平陽公主?其中有哪些玄機

2021-01-08 國史春秋

衛青娶的這位女人不一般,那是貨真價實的金枝玉葉,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白雪公主。此女之父乃是漢景帝劉啟,弟弟是漢武帝劉徹,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陽公主。所以,也就是「漢朝第一將」才有娶她的資格。只不過是她在嫁衛青之前已經有過兩段婚史,她的兩任丈夫一位叫曹壽,另一位叫夏侯頗。他們的祖上都曾隨劉邦縱橫沙場、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

平陽公主劇照

平陽公主府邸名人倍出,既有馳騁沙場、縱橫捭闔的將軍,如衛青、霍去病;也有風華絕代,得幸帝王的佳人,如漢武皇后衛子夫;也不乏運籌朝堂的權謀之臣,如為「昭宣」二帝輔政的霍光。

其中衛青為府上騎奴。衛子夫為府上歌女。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為婢女,其父霍中孺曾事奉於府上。霍光為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兄弟。衛青、衛子夫、衛少兒為同母異父的兄妹。衛青父親鄭氏,隨母姓。值得一提的是,衛子夫之姐衛君孺嫁於漢武帝寵臣公孫賀。

衛子夫劇照

綜上所述,平陽公主的府邸如同一個「鳳凰窩」,飛出多隻「金鳳凰」。而這些金鳳凰都成了漢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說平陽公主是一位在潛移默化間影響西漢歷史的女人也不為過。如此一來,在亮明「寡婦」的身份之後,我們不僅不能替衛青叫委屈,而且還得為他感到榮幸。

關於衛青為何會娶平陽公主,其中的原因很複雜,總結如下:

門當戶對,近水樓臺先得月

衛青本就是平陽公主的一名騎奴,常隨公主鞍前馬後,出遊狩獵,小心侍奉。在姐姐衛子夫受寵之後,他也漸漸受到漢武帝的重用。職位由建章監提升為侍中、太中大夫等。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第一次派兵出徵匈奴,四路大軍只有衛青取得龍城之戰的勝利。此後,衛青又先後取得河南之戰、兩齣定襄之戰、漠北之戰等重大戰役的勝利。

特別是在河南之戰時(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已經將衛青委任為三軍主將。出高闕之戰後(前124年),封大將軍,節制各部,三子衛亢、衛不疑、衛登均被封侯。而當時衛不疑、衛登不過襁褓之嬰。出定襄之戰後,受大司馬、大將軍,綜合食邑達到兩萬餘戶。

由於史料記載不詳,多推測衛青迎娶平陽公主是在漠北之戰的三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116年。當時儘管漢武帝暫時停止了對匈奴的戰爭,但是衛青的聲望正是炟赫昭昭,如日中天的時候。所以,此時衛青和平陽公主的婚姻才顯「門當戶對」。不過,綜合衛青同漢武帝的關係,也有近水樓臺的便利。

衛青被動接受

衛青的性格低調、內斂,他不會主動的「攀龍附鳳」,更何況,當時他已經有了美滿的家庭生活。所以在娶平陽公主事件中,更多的是漢武帝的主觀意願,而不是衛青賞心悅目,躍躍欲試,主動為之。

漢武帝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替姐姐著想,顯然只有「漢朝第一將」才配施她這份「幸福」。另一方面就是用平陽公主這枚棋子來鉗制外戚勢力。放眼當時漢朝,衛氏外戚佔據了「半壁江山」,所以漢武帝不可能不為之忌憚。而最好的防範措施莫過於安插宗室人進去,以起到監督或震懾的作用。

衛青與平陽公主劇照

從年齡上講,平陽公主大衛青十多歲,雙方成親的時候,衛青不過三十出頭,而平陽公主差不多年近五十。所以,如果在這樣的婚姻當中去談論愛情,顯然有些勉強。要知道,以當時衛青的身份及地位,什麼樣的妙齡女子得不到,為何會去撿一位「飽經風霜」的黃臉婆呢?

但是衛青一不能駁漢武帝的面子,二必需對平陽公主笑臉相迎,否則就是不識抬舉。所以,實質上講,衛青娶平陽公,只能算是「啞巴吃黃連」,被動接受。

漢武帝劇照

總之,衛青娶平陽公主就是一段漢武帝刻意安排下的典型的政治婚姻。而在強勢的漢武帝面前,衛青、平陽公主及芸芸眾生都不過是一枚棋子,被擺到什麼地方就是什麼地方。表面上,衛青位高權重,炙手可熱,實際上他事事恭順於漢武帝。為了消除漢武帝對他的忌憚,他一不招攬門客,二不越權行事,甚至就連他權力處置範圍內的事情都會交由漢武帝定奪。

而即便衛青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侍奉於漢武帝身邊,但漢武帝依然防備他的權勢過重。因為,畢竟衛青是整個外戚集團的領軍人物。所以,自漠北之戰結束,春秋鼎盛之年的衛青便成了一大「閒人」。此後,諸如南越、西羌、衛滿等等外戰均看不到衛青的身影。由此可見,衛青娶平陽公主,表面上是往臉上貼金,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到頭來,如同往家裡供奉了一隻「老虎」。

感謝朋友們閱讀、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衛青迎娶二婚「寡婦」平陽公主,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玄機?
    所以我們看漢武帝劉徹將自己已經二婚的姐姐嫁給衛青,那也是見怪不怪了。漢武帝的姐姐被漢景帝賜封號為平陽公主。他們兩個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妹,從小關係就十分要好。在劉徹成為皇帝之後,平陽公主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成為了大漢的長公主。可是平陽公主的命卻十分不好。他前後嫁了兩個男人,卻都在她之前死去了。平陽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平陽侯曹壽。
  • 平陽公主先後三個丈夫,為何選擇與衛青合葬?
    「三婚而嫁」的平陽公主,與最後一任丈夫衛青合葬,於情於理都最合適不過。有道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皇帝的姐姐同樣也是不愁嫁不出去,即便是個三婚的寡婦,照樣十分搶手,這不,漢武帝劉徹的姐姐平陽公主,不僅風風光光的嫁了出去,還嫁給當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
  • 大將軍衛青,明知她是二婚寡婦克夫命,娶年近40的平陽公主報恩?
    大將軍衛青娶的寡婦,能是非同尋常的寡婦?即便是寡婦,即便是三婚,也並非一般人能夠得到的女人,平陽公主與衛青的結合,並非簡單的政治利益交換,也包含了大將軍衛青,那段並不光鮮亮麗的奮鬥史,同時也包含一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兩人算不了青梅竹馬,甚至是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認為並不可能的主僕關係,但是大將軍衛青做到了,娶了那個少年時期仰慕的尊貴女人,只可惜如願以償後,兩人終究還是錯付了……一個女人的黃金年齡段,也不過就區區
  • 衛青的兒子皆非平陽公主所生,在其離世後,兒子們的結局是怎樣?
    古代皇族,對功臣向來都是信任就聯姻,雖然漢武帝十分寵愛衛子夫,但是強強聯合總沒錯,於是對於衛青,漢武帝也是準備行此事。因此便有了後來衛青與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聯姻之事。雖然說衛青三子都不是平陽公主所生,但是平陽公主本身也有過兩次婚姻,其中還與前夫育有一子曹襄,這個曹襄,也是漢武朝重要的將領之一,跟隨過衛青打戰。
  • 靠這三個女人,衛青從奴隸一路做到大將軍,名垂青史
    西漢的女人們都是會來事的主,呂后、竇太后、王太后如此,平陽公主一樣沒有忘了女人幹政的傳統美德。想當年,館陶公主就是通過給自己的弟弟漢景帝送美女,將手伸進了後宮的權謀鬥爭之中,扶持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坐上了太子妃的位置,並最終成為漢武帝的陳皇后,館陶公主也從漢武帝的姑姑變成了丈母娘!
  • 為什麼新編初中歷史教科書要刪除衛青、霍去病等人?你怎麼看?
    最新出版的現在正在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課本中刪除衛青、霍去病等人抗擊匈奴的歷史內容。經過持續數天的醞釀,網友對這樣的修訂提出了種種質疑,今天教育部有關部門終於給出了最新回應,將在明年使用的高中課本中補充衛青、霍去病的歷史。
  • 巫蠱之禍後,劉徹有過後悔嗎,為何不讓衛子夫與他合葬?
    劉徹是西漢時期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原本不是皇帝人選,只因為母親王皇后和姑姑館陶公主做了一個交易,然後劉徹便成為了皇帝,但是代價就是娶姑姑的女兒陳阿嬌。婚後,由於姑姑館陶公主對自己上位的幫助,所以劉徹將陳阿嬌立為了皇后,而陳阿嬌不僅不知道感覺,反而十分傲嬌刁蠻,並且愛吃醋,這讓劉徹很是頭疼。
  • 大唐奇才女子,巾幗英雄不只花木蘭,大唐平陽公主!
    其中,平陽公主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女兒,同樣也是古代女子的典範。一說起公主,大家自然而然會聯想到,雍容華貴,金枝玉葉,膚如凝脂,輕聲慢語,含著金鑰匙出生起,理應備受百般呵護。平陽公主是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李世民的親妹妹。她的地位非常尊榮,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為了推翻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她毅然放棄了安逸舒適的生活,跟男人們一樣拿起了刀槍,耍起了棍棒,馳騁沙場,成為名垂千史的巾幗英雄。
  • 她是張若昀後媽,三婚再嫁前夫,如今53歲被寵成公主
    她是張若昀後媽,三婚再嫁前夫,如今53歲被寵成公主娛樂圈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特別是在感情上更是讓人捉摸不透,那些看似恩愛的情侶或者夫妻,轉眼之間就有可能成為陌生人,像範冰冰和李晨,王寶強和馬蓉,都是曾經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只可惜如今都成為路人,實在令人唏噓,但娛樂圈也有一些離婚或者分手後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愧疚之情嗎?
    漢武帝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皇帝,衛子夫是史上難得的好皇后,而他們之間卻以悲劇收場,漢武帝對衛子夫的死,是否會有憐憫後悔之心呢?初見武帝衛子夫出身卑微,她的母親是平陽侯家中的奴僕,衛子夫因容貌姣好被收入平陽侯家中學習歌舞。公元前139年上巳節,已經登基稱帝的漢武帝劉徹前去祭祀祖先,在回宮的路上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去看看自己的大姐平陽公主。
  • 千古一後衛子夫,漢武帝最愛的女人,為何最後選擇自殺?
    更何況,衛子夫的兒子劉據被立為太子的情況下,衛子夫已經半隻腳踏進了鬼門關,只因為衛家出了幾個人物,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都出自衛家,所以不太好下手而已。最是無情帝王家,漢武帝劉徹最愛的只有他自己而已,為繼承皇位上演了「金屋藏嬌」,一舉博得陳阿嬌母親館陶長公主劉嫖的信任,劉嫖全力支持劉徹當上了皇帝,結果怎麼樣?
  • 賞給衛青霍去病七十多萬斤黃金而不是黃銅 漢武帝哪來那麼多錢?
    為了公平起見,咱們只引用《史記》等正史中的記載,就能夠知道衛青得到的到底是黃金還是黃銅了。其實《史記·平準書》中說的很明白:「漢遣大將將六將軍,軍十餘萬,擊右賢王,獲首虜萬五千級。明年,大將軍將六將軍仍再出擊胡,得首虜萬九千級。捕斬首虜之士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這裡明明白白說的是黃金。
  • 漢朝民族英雄痛擊匈奴騎兵,墓地卻垃圾遍布,大小便隨處可見,令人深思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而忘記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英雄,忘記了英雄對歷史作出的貢獻,這與忘記歷史的行徑有何二般?在漢朝初期曾有這樣一位民族英雄,領導漢朝軍隊屢次重挫犯邊的匈奴部眾,保衛了漢朝江山人民,從而避免像漢高祖曾遭遇過的那樣被包圍,社稷瀕於危險的窘境。可能大家都已經猜到了,他就是漢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
  • 為何「衛星鍋」被禁止安裝,究竟能看到什麼?專家道出其中玄機
    專家道出其中玄機。相信很多八零九零後應該都聽說過「衛星鍋」,曾經「衛星鍋」在農村非常流行,當時的農村科技不夠發達,而「衛星鍋」可以滿足民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但是到今天,「衛星鍋」的數量明顯減少,我國也明令禁止使用「衛星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衛星鍋」到底能看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