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外來物種,南方人從小吃到大,改名想打通北方市場,卻賣不動

2021-01-09 村上農民

不少外來植物,人們在取名字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特色,讓人們一下子就知道它是外來物種,比如番茄,也叫西紅柿,一個番字就代表了它是外來的一個物種。再比如番荔枝,是為了和我國本地的荔枝之間進行區分。有一些植物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會進行一些改名,導致了不少物種的名字變得異常的紊亂,讓不熟悉它的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本想通過改名讓人們重新認識它,卻沒任何的效果。這外來物種,南方人從小吃到大,改名想打通北方市場,卻賣不動。

這就是番石榴,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果實,因為它的外形和我國的石榴有點相似,人們為了區分它們,就把這種外來物種叫做番石榴。不過它們之間只是外形相似,其它是一點聯繫都沒有。番石榴引入到我國之後,在我國的華南地區被廣泛的栽種,最北可以到達四川的西南部一帶,不僅有種植的,還有野生的在野外分布,荒山、丘陵地帶都非常適合它的生長。

在南方地區,番石榴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果實,果實不大,但很遠就可以聞到它的香味,尤其是在8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可以吃的東西不多,而番石榴這種果實就是那個年代的小夥伴們常吃的果實,幾乎每個村都有好多番石榴,青色的外皮下卻是比較誘人的果肉,紅囊、白囊,看著非常有食慾。在南方人看來,這種番石榴一定要在早晨趁著露水的時候採摘下來直接吃,又軟又綿,一旦到了午後採摘,口感就會變差一些,要是採摘下來放到第二天的話,就會有一股雞屎一樣的味道,回味無窮。不少南方的網友表示,這種番石榴是從小吃到大的一種果實,對於番石榴,情懷會更多一些。

但很多人發現番石榴只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比較的流行,在北方地區不少人根本就沒聽說過這種果實。然而這些年,南方的番石榴卻是大量的種植,一些地區甚至還出現了滯銷的情況,價格也低至3毛錢一斤都還要砍價的程度。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人們就想起了改名的方式,因為之前不少果實改名之後,銷路確實是打開了,所以把番石榴改成臺灣地區的叫法,叫做芭樂,看似一個非常非常洋氣的名字。本想通過改名打通北方市場,然而實際情況卻還是賣不動,反而遭遇到了一些人的吐槽,說是不好吃,這是為何呢?

首先,番石榴的保質期是非常長,採摘下來2周左右都是可以食用的,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到手的番石榴切開後發現可以食用的部分太少了,除掉中間的一點籽,就只有一點點果肉了,性價比不高,再加上聞著比較香,但吃起來甜度卻不夠。

其次,番石榴這種果實要是連籽一起吃的話,稍微吃多一些,就會有便秘的情況出現,不僅起不到水果的好處,反而帶來了壞處。

最後,在北方芭樂這種果實的價格也比較貴,一斤起碼10元以上,剛剛進入北方市場的時候,人們往往是衝著它的名字購買的,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價格和它的可適用性之間毫無對比可言。

所以即使改名之後,在北方地區還是賣不動。本想改名打通市場,卻還是遭遇了市場的嫌棄,可能這是芭樂這種水果本身就有一些缺陷導致的。

相關焦點

  • 蟑螂是家裡的「入侵物種」嗎?南方蟑螂和北方蟑螂有什麼不一樣?
    試想,其實常見的入侵物種主要是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東西在高科技城市並不常見,所以給人的距離非常遠。但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因為有一個物種,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它都特別活躍,生活在每一個角落。是「蟑螂」。很多人一說起蟑螂就聞風喪膽。畢竟蟑螂特別可怕,特別噁心。
  • 南方這「便宜」水果火了!爛到遍地沒人吃,在北方卻賣80元一斤
    昨天小七下班的時候,發現街邊上還有很多賣水果的攤位,當時過去後,發現越來越多好吃的水果了,價格都還挺便宜的,當時小七就看到一位大媽汗流浹背的,就過去照顧了一下生意,買了兩個火龍果,發現花了我20多元,當時覺得水果好貴呀,有點吃不起了;其實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多吃水果,不僅含有大量的水分
  • 曾是我國南方特產,被引入印度泛濫成災,想賣給我國被網友拒絕
    外來物種入侵是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由於這些外來物種在新的環境下沒有天敵,很容易泛濫成災,還會影響本土的生態系統,甚至造成本土某些物種的滅絕。比如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的鯉魚,為了解決外來物種入侵,兩國都花了不少錢,結果是,錢沒少花,問題依舊沒能解決,甚至澳大利亞引進狐狸來消滅野兔,造成狐狸泛濫成災,成為大家的笑柄。為此,各國在引進外來物種的時候都非常小心,儘可能的不讓這些外來物種踏入本土。
  • 南方北方誰更愛亂吃?奧運冠軍勞麗詩:北方人愛吃稀奇古怪昆蟲
    喝早茶一般是兩種人,一種人是老人,一種人是閒人,當然了,我算是前者」。勞麗詩在幽默了一把後,看到一位網名為「天津蕭卓」的網友評論說:「可是廣東人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什麼都吃,確實讓北方人受不了」後,勞麗詩則反駁說:「這一點不能認同,北方夜市烤串的大部分食材(例如各種稀奇古怪的昆蟲)我們都不吃的」。
  • 家裡蟑螂都是「入侵物種」?比起北方,其實南方蟑螂更受人們喜歡
    入侵物種不管如何,很多人都覺得它們特別的遙遠,特別是一些城市裡頭的人,更是有這種想法。試想,其實常見的入侵物種主要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清道夫等等,這些東西在高新發展的城市裡頭,並不常見,所以也就讓給人一種很遙遠的距離。
  • 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北方人:到了南方要吃兩份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最近很多網友紛紛列出了南方和北方各種差異。例如南方冬天室內冷死,北方冬天室內熱死。南方冬天不囤貨,北方冬天要提前囤貨還有北方的菜量和南方的菜量簡直沒法比等等。
  • 在零下40度到北方趕集,是怎樣一種體驗?南方人直呼:太壯觀了
    中國的南北跨度大,再加上每個地區的地形和氣候原因差距大,就算到了冬季,很多地區的場景卻大不相同,如果是廣東南部的城市,或許很多人還在穿短袖,而在北方一到了冬季,溫度甚至下降到零下十幾度,甚至有些城市達到了零下三十度,估計很多南方人聽了都感覺一哆嗦。
  • 記者暗訪鄭州寵物市場 另類動物種類繁多不少外來物種
    這些小倉鼠,大的售價10元一隻,小的5元一隻。  另外多家寵物鳥店,有種黑色的鳥,張著大嘴,看上去有點嚇人。  店家介紹,這叫鷯哥,價位從幾百元到千餘元不等。有店家透露,便宜的是野生的,而貴的是經過人馴化的。之所以張大嘴,不是要咬人,而是它太熱。  還有的店在賣松鼠,50元一隻。
  • 北方和南方的差異比較大,那南方水果哪些水果北方人沒有見過?
    中國的水果種類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南方的水果,品種特別多,小編是北方人,平時常見的水果無非就是蘋果、香蕉、火龍果之類的,北方和南方的差異比較大,吃到的水果也各不相同。喜歡吃水果的人一定會了解到,有些水果只能在南方生長,而如果北方人喜歡吃這些水果只能從網上買,而且口味還不一定正宗。
  • 97個外來物種侵湖南年損百億 食人鯧公開叫賣
    記者 李丹 實習生 李際 攝  廣西柳州河裡的一條食人鯧,無意「咬」動了國人對外來物種的敏感神經,但在這場草草收場的釣魚懸賞鬧劇背後的是,十年來,國內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的防範,一直是處於被動境地,屢屢在釀成生態悲劇後「補牢」。  本報調查發現,食人鯧只是冰山一角,僅湖南省發現的並統計的已經造成損失的外來物種就高達97種,年均損失逾百億元,生態全面告急!
  • 大口黑鱸是「外來物種」不能再作為路亞對象魚了嗎?
    外來物種黑鱸如今在我們市場上最常見的淡水「鱸魚」並不是我們國家的本土物種,而是來自美國的大口黑鱸,它在中國是不折不扣的外來物種。鱸魚肉質不錯,沒有什麼骨頭,價格也比同類產品便宜很多,是日常吃魚不錯的選擇。
  • 又到一年吃蟹時:體內長滿寄生蟲的螃蟹竟是「外來物種」?還有死蟹瞬間變活蟹!
    最近小編在重溫經典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第一集裡小雨就把媽媽買的螃蟹當成了外來物種——加利福尼亞大蜘蛛國慶將至也正是螃蟹銷售火爆的時候咱們買螃蟹的時候可得注意了注水螃蟹、防偽蟹扣作假等等這些都是新聞爆料過的但是你造嗎你還真有可能買到這樣的螃蟹外來物種
  •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3種被吃到靠人工繁殖,3種連廣東人都不敢吃!
    有些外來物種的入侵,可以導致重大的生態系統被破壞,一個毫不起眼的本地物種,一旦放到其他國家,則可能釀成大災。我國是被外來物種入侵最為嚴峻的國度之一,但同時也是對付外來物種最為輕鬆的一個國度,如果問起處置外來物種的方法,只有一個——吃!有些已被吃到只能靠人工繁殖,但也有幾種就連愛吃野味的廣東人也不敢吃。
  • 傳統老面饅頭的做法,北方小夥伴從小吃到大,零失敗的做法要收藏
    北方小夥伴喜歡吃饅頭, 跟南方小夥伴吃飯必吃米飯是一樣的情感,我國南北的農業產業結構不一樣,南方溼潤多雨,平均溫度高,田地多以水田為主,這種環境適合水稻的生長,北方地區平均溫度偏低,降水較少,田地多以旱地為主,這種環境適合小麥的種植,種植結構直接影響到南北的飲食習慣,南方的飲食多以米飯為主
  • 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
    導讀: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對於外來物種的防範,一直以來都是要嚴加防範的,來往物種入侵對於當地的資源環境
  • 農村1外來物種,果實長2米似蛇體,價值高吃過的人卻不多
    導語:農村1外來物種,果實長2米似蛇體,價值高吃過的人卻不多。在農村,大部分的人都以種植為生,不管是地理,還是房屋前後,只要有空地的地方,都被種滿了各種果樹或是蔬菜,種植的東西中,除了我們自己本土有的,還有一些是外來物種。
  • 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草果是什麼?為啥30元一斤很暢銷
    #萬象大會#導讀:它本來上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很多覺得它就是北方的特產,您知道草果是什麼嗎?為啥30元一斤在市場上還很暢銷呢?農村就是一座寶庫,這寶庫裡啥都有,有暖暖的鄉情,熱情互助的左鄰右舍;地裡還有吃不完的蔬菜,家裡還存放著純天然的瓜果,以及吃不完的糧食……而山上,則有數不清的野果,很多野果的價值非同凡響,只是一些農民還搞不清楚它們具體有什麼用。
  • 他是一種入侵生物,對農業生產有害,有些人在市場上賣,為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生物鏈斷裂的例子並不多見,但是外來物種卻破壞生物鏈的行為讓人們意識到沒有天敵的有機體的危害,如水葫蘆、空心蓮子草和清道夫都是很好的例子。我們還討論一個外星物種,他是一種入侵生物,對農業生產有害,有些人在市場上賣卻,為什麼?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
  • 從小吃到大的野果,如今卻被告知「有毒」,到底能不能吃?
    導讀:從小吃到大的3種野果,如今卻被告知「有毒」,到底能不能吃?文/農夫也瘋狂唯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也!其中有一些在過去不受歡迎,迫不得已才吃的食物,如今卻也受到追捧了,甚至還成為了「新寵」。不過,在幾十年前,可吃的食物就要少之又少了。吃野果、摘野菜這是常有的事情,可以說農村長大的70後、80後,在童年都吃過不少的野果、野菜,有一些甚至是從小就吃到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