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

2020-12-08 搜狐網
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

NEWS.SOHU.COM  2003年05月14日11:22  人民網-環球時報

  雖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非典元兇———冠狀病毒變種是由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的,但專家發現,它與禽類的冠狀病毒最接近。另外,據報導,廣東省最早感染非典的人多是在市場裡宰殺野生動物的商販或是餐館的廚師。專家們發出警告說,近年來濫捕濫殺、肆意食用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等現象,將會使原本只存在於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侵入到人群之中。人類千百年來養成的胡吃海喝的飲食習慣已經給自身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別的不說,愛滋病、伊波拉病這兩大正在肆虐的惡魔就被證明與人類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雖然科學家們至今還沒能找到伊波拉和愛滋病病毒的來源,但比較認同的推論是人吃靈長類動物而造成病毒的傳播。這無疑給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以「能吃」和「善吃」著稱於世的中國人敲了一記警鐘。「吃在中國」,「善吃」始終是中國人引以為榮的飲食文化內容,近些年流傳各地的俗語「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地上跑的除了板凳不吃」就是一個鮮明的寫照。這種肆無忌憚的「食野」、「食生」行為,一方面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使很多地方生態失衡,環境惡化。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有重味道、重營養而輕衛生、輕檢疫的傳統,也無疑為飲食的安全性留下了隱患。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人類長期以來奉行的是自我中心主義:人為天地之尊,萬物為我所用。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科學技術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在繁榮和輝煌的成就面前,人的開拓欲望空前高漲,一種無所不能、無所畏懼的自大與傲慢油然而生。我們總認為,為滿足人類的需要而進行的各種經濟行為都是合理的,也是合乎道德的。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人以技術為武器,以徵服者自居。這些思想和價值觀已經滲入現代文明的血脈中,左右了人類的行為,改變了我們對大自然原有的情感和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本不缺少理性、和諧的自然觀。莊子哲學和禪宗就是這種主張天人合一的自然倫理思想的代表。莊子主張「天人契合」,中國禪宗主張主體與客體合一,人與自然合一。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先哲提出的忠告被「人定勝天」、「戰天鬥地」、「喝令三山五嶽開道」等豪言壯語代替。沒有對理性自然觀的承繼和傳揚,自然也就沒有了對自然界哪怕一絲一毫的敬畏,缺少敬畏行為自然也就肆無忌憚了。於是,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採和使用,對野生動物的濫捕濫殺、肆意食用,對自然的任意改造和變動就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廣泛。兩個世紀前,恩格斯就在《自然辯證法》中告誡我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而今天,我們依然在交學費。此次非典毒魔的盛行只是自然的一個報復,一個警告。比非典病毒更加兇猛和猖獗的還不知還有多少,懸在我們頭上的遠不止非典這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有成千上萬的「非典型性毒魔」尚未出籠。這才是「人與自然」的真相。現實迫使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誠如2001年世界環境日主題「世間萬物,生命之網」所揭示的那樣,大自然中的萬物構成了地球上互相關聯的生命之網。人類來自於大自然,只是生命之網中的一個結點。一旦生態鏈條斷裂了,生命之網支離破碎了,人類將無法生存。人類屬於大地,而大地不屬於人類。人與自然萬物唇齒相依,息息相關。資深環保作家、第一代環保活動家唐錫陽先生曾經這樣寫道:「人類要謙虛一些、慎重一些、節制一些,……倡導生態文明的關鍵是我們要尊重歷史,尊重自然,尊重現實,擺正『人』在大自然中的正確位置。『人』字現在寫得太大了,應該寫小些,小些,更小些,把『人』寫在應有的位置上。」▲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難道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
    ,大自然對人類進行的警告。,不斷繁衍,生長擴大,就這樣「佔領」了大片的冰川,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隨著人類不斷到達地球的各個角落,它們也曾被帶到地球上別的地方。而且藻類本身對人類是不造成什麼威脅的,只是這種藻類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數量過多,可能會造成冰川的融化,影響自然環境。
  • 2020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
    2020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動物對人類的報復已經開始了!大家好我是殷殷,很高興大家能看到我的作品。歡迎轉載跟分享,喜歡我就關注我吧!人類對動物的殺戮,幾乎按照秒來計算。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把動物關在籠子裡;今年春節,動物成功地把幾十億人關進了籠子,更是帶走了上千條鮮活的人命。世界一切,皆是因果報應。只怕這些,只是動物對人類報復的一小部分,給人類提個醒。
  • 幸福來敲門丨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但人類卻離不開大自然
    >但人類卻離不開大自然·讓幸福流動·大自然已經存在了45億年,遠遠超過人類存在的歷史。人類一直依賴大自然的存在而存在,後來,人們漸漸索取無度、肆意破壞,慢慢地被貪婪蒙住了眼睛。如此依賴於大自然的人類,卻未曾真正走近她,從未認真聆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在說話》又到了【幸福來敲門】欄目時間!「大自然在說話」是國際性非盈利環保機構——保護國際基金會發起的系列公益影片項目。
  •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以「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為宣傳口號的「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項目由國際性非盈利環保機構——保護國際基金會發起。該系列公益影片項目在美國發布時便獲得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演員及公眾的持續關注與支持,中文版配音陣容亦是十分耀眼,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濮存昕、湯唯分別為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紅木、花發聲,通過他們的聲音,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所知、所見、所感。更重要的是,傾聽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建議。
  • 《後天》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生物都是渺小的存在,我們曾以為人類這個物種是世界的主宰,其實不然 ,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吾等生於斯,長於斯,且均依仗於斯。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 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 唐山地震前大自然曾有警告 老鼠倉皇大逃亡(圖)
    唐山大地震,這似乎是一場無法預料、無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確實警告過。《唐山大地震——30周年紀念版》全景式記錄了當時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種種表現,追溯了地震前後撲朔迷離的事實與現象,反思了人類在現代化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終極問題。
  • 探測結果已出爐,多國科學家警告,大自然已經開始反噬
    這一次科學家們探尋回來,直接表示很有可能北極會向我們人類發出嚴重的警告,如果伴隨著這樣的環境發展下去況且動不動就是高溫天氣這一系列的怪現象,都在預示著我們人類在對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沒有保護好自然。現在大自然已經發威了,對於人類開始報復了,如果我們人類再不及時收手,再不進行一系列的回覆,很有可能我們唯一的生存家園就要毀在我們人類的手上。 對於這樣的探測結果,我們自然而然要重視起來,各個國家也應該積極的行動起來,呼籲環境保護。
  • 大自然的懲罰仍在繼續?科學家警告:21世紀全球海岸線將重新定義
    另外,相關研究人員警告,海平面的上升如今還在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而繼續上升,即使海平面上升幅度很小,沿海洪災的發生頻率也會成比例增加。若按照最壞情況預估,到本世紀末,全球將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研究人員警告稱,海平面上升將從根本上重新定義21世紀的海岸線。
  • 大災大難降臨前的離奇徵兆,這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後的預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災難來臨之時,大自然或多或少都會提醒人類。當然,當它真的來了以後,一切就為時已晚。由此可見,每當大自然要對人類進行懲戒之時都會對人類發出警告。
  •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我們是最後一代能拯救大自然的人類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我們是最後一代能拯救大自然的人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稱,在汙染加劇、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全球野生生物數量在短短40年時間內下降了60%,導致了一場令人震驚的危機。據悉,有研究人員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製品數量將超過魚類。
  • 霍金為什麼警告人類離開地球?看後大吃一驚
    霍金老爺子生前雖然行動不便也無法說話,但是他還是對人類未來的生存危機表示了擔憂。他希望人類最好在200年能夠成功殖民外太空,人類不要把自己命運全部押在地球上。 霍金所說的人類最好能夠在200年內離開地球殖民外太空,並不意味著地球將會在200年內毀滅。而是出於對地球資源的日益緊張和人類自私、貪婪的本性的考慮。
  • 14歲印度神童預言成真,這是自然界的警告,還是因為人類的貪婪?
    一個地球上有將近75億人口,地球就像一個不負重壓的載體一樣,一邊被人類摧殘,一邊還要哺育大自然的生靈。當我們聽到這個印度男孩的預言時,我想很多人除了驚訝,肯定還會充滿著對未知的驚恐!但是,不知有多少人想過?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再去驚恐,是不是有點兒自欺欺人了?
  • 人類大腦開始退化?科學家警告:全球變暖或導致人類認知能力下降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當全球變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僅會對地球的環境氣候產生影響,還會可能損害人類的思考能力。對此,科學家警告稱:到本世紀末,地球空間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類認知能力的下降,甚至於大腦的退化。
  • 【大自然的饋贈】人類的創意,源於大自然的靈感
    作者:寶寶知道 秋天的雛菊都說,大自然是最出色的設計師,它造化了世間萬物,讓他們彼此依賴又彼此不侵犯,就這樣和平永恆地存在,而人類卻是最聰明的建造者,你看,不管大自然賦予什麼,沒有賦予什麼,他們都能通過自己聰明的腦袋將一個個創意呈現出來,讓人嘆為觀止。
  • 唐山大地震前後發生靈異事件,大自然警告人類提前預知
    這似乎是一場無法預料、無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確實警告過。正是這些大自然的警告,使得那些於災難發生之後重新搜集起它們的地震學者們毛骨悚然並陷入深思。《唐山大地震——30周年紀念版》全景式記錄了當時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種種表現,追溯了地震前後撲朔迷離的事實與現象,反思了人類在現代化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終極問題。
  • 必看生命紀錄片單|病毒是大自然的自保,而人類還在喊冤
    我國的先民們認為,世間萬物,無論人類動物,花草石木還是山川河流皆有靈魂。 時至今日,我們許多的後人,卻將「萬物有靈」拋之腦後,對自然萬物毫無敬畏之心,眼前的「肺炎疫情」便是自然給我們的一次嚴重警告。自然是人類生存最初的教材,且始終是人類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要想豐富生長,那就必須得了解自然,感知自然魅力,從心底生出對自然的敬佩之心。
  • 阿爾卑斯山傳出一個信號,科學家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有人說:在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在災難面前,人類是卑微的。的確,人與自然本就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人類既要接受大自然的反饋,更要認真敬畏自然,安分守己。多年以來,大自然已經受不了人類不加節制的工業化進程,接連敲響警鐘,武漢疫情、澳洲山火、東非蝗災……,我們真的應該做出改變了!
  • 北極熊崽崽因為好奇咬塑料——全球生態對人類的警告
    可是,在這張充滿稚嫩童趣的照片背後,響起的卻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塑料汙染問題已經尖銳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照片的拍攝者詹斯·維克斯特倫,現年30歲,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特群島上,他看到了這溫馨卻又殘忍的一幕,並用照相機記錄了下來。他表示:「在北極出現這種場景是十分具有毀滅性的。
  • 亞馬遜失火三周 |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人類需要大自然!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 人類怎樣才能阻止正在上演的大自然崩潰?
    近日,科學家警告稱,地球100萬種生物可能會滅絕消失,其歸咎於我們人類行為過失,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沒有哪個人能對地球環境遭受破壞負責任,或許一些石油公司高管可以免職,但是我們的集體行為已將自然界推向了崩潰邊緣。當然,這是一則壞消息,但是當前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努力,阻止地球環境惡化,沒有什麼是註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