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已成下一個十年的風口,受各方高度重視,包括電視廣播、IPTV、OTT視頻(BAT、各大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監控視頻以及手機等。在監控攝像領域,清晰度已然成為了眾多消費者和承包商們在選擇設備時要考慮的重要參數。
然而很多消費者甚至承包商們在購買了超高清器材後應用發現反而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甚至某些地方還不如原來的器材。更是有很多消費者向幫尼菌抱怨買的4K攝像頭出現了畫面卡頓等現象,白白浪費了錢。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幫尼菌就帶你走進超高清攝像機,帶你看看應用超高清攝像機,到底該看些什麼?
了解參數
想要購買超高清攝像機,就要先要了解超高清攝像機的參數規格。下面我們用某龍頭企業的一款智能攝像機參數來說明。
從規格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款解析度為2560X1440的攝像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流規格的2K攝像機。那麼首先我們要普及一個概念,什麼是解析度,什麼又是2K?
首先就是解析度,解析度指的是單位長度中所表達或截取的像素數目。我們通常所說的攝像機的解析度指的是圖像解析度,表示每英寸圖像內的像素點數,單位是像素每英寸(PPI)。圖像解析度越高,像素的點密度越高,圖像越清晰。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解析度越大,圖像越清晰。
而2K指的是解析度解析度的具體標準,即解析度在2048X1080之上。從參數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標準的2K解析度攝像機。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在賣家反饋裡留言說夜間的清晰度仍然較低,看不清遠處的人臉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解析度不能完全代表畫面的清晰度。
從畫面角度來看,一個攝像機的捕捉畫面清晰與否,要看的除了解析度,還有鏡頭性能、CCD尺寸、信噪比、白平衡、快門速度、通訊接口、儲存速率等等因素。任何一個因素的參數都可能影響到整體輸出的視頻質量。
而之所以反饋畫面不清晰,原因很可能是多個方面的,以這款攝像機為例,它的攝像頭像素為400W,但它的拍攝效果在經過多次存儲以後數據難免丟失,且播放視頻的顯示器不是2k顯示器,因此在這些條件綜合下無光或者低光照的條件下看不清遠處的事物是正常的。
而且攝像機是擁有它自己的監控範圍的,在這款攝像機的監控範圍內,在光照正常的條件下是可以做到超高清視頻的捕捉和拍攝,所以無論是從定義還是從實際應用來看,這款攝像機屬於超高清攝像機。
那麼有的消費者就是很執拗:「我就是要最清楚的,我要保障這塊區域我用眼就可以一覽無餘。」怎麼辦呢?也有辦法,那就是看清晰度。
攝像機的清晰度一般不作為攝像機的具體參數作為展示,但它一般都會展示在攝像機的產品彩頁的第一頁。而清晰度通俗的來講就是人用肉眼可見能夠感知的清晰程度。
舉例來說:一款2K解析度的攝像頭拍出來的視頻,你並不能感受到2000多個像素點,但你可以感受到它是清晰還是不清晰,這就是清晰度。
從清晰度分類來看,攝像機的清晰度決定了其檔次。現在市面上絕大部分產品具備了500線以上的清晰水平,部分960H方案的產品則已達到了700線的水平。數字攝像機則多以像素等級表現其能達到的清晰度水平。
如130萬像素、200萬像素,大致可對應700TVL和1000TVL。但個別商家也會存在虛標或以偏概全的情況。如有的模擬攝像機會標水平解析度540TVL,但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後面還有行小字中心清晰度。這就是說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這款攝像機很可能會出現畫面模糊的情況。
所以明白了嗎?不論是2K還是4K,都只是畫面輸出的解析度,實際肉眼能夠捕捉到的信息還要結合攝像機的其他參數因素綜合決定。所以購買監控設備之前一定要仔細考量各種參數,別買了4K攝像頭再向商家抱怨拍出的效果不理想,那就太尷尬了。
應用場景比較
此外,4k攝像機並未普及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應用場景的問題。目前攝像頭的主要監控需求為捕捉12米內的細節。
而2k攝像機已經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一需求,儘管在局部點位可能無法達到4MP的需求,但可以將攝像機轉移到其他位置,在某些特殊點位選擇4k攝像機即可。
有需求4k攝像機的地方嗎?當然有,那就是需要大場景監控的區域。比如火車站站前廣場、廣場監控、森林防火等。但這些場景在安防應用場景中僅佔一小部分,在一般的樓宇辦公、家庭監控、智慧小區的建設過程中,一款2k攝像機就能滿足用戶絕大部分需求。
圖示照片為4K攝像機捕捉照片,可迅速幫助消防人員確定火源
此外,4k攝像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弊端,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就是後端配套的空缺。雖然現在不少安防廠商都已經推出了4K產品,但是多數還是前端攝像機系列,後端的存儲以及顯示環節的產品則不多。
但是要實現4K,不是解決了前端就可以,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需要前後端匹配起來,提供整體端到端產品級解決方案。
以4K監視器為例,雖說現在市場中4K 電視已經大量出現,但是在安防行業,顯示設備通常使用的是液晶監視器,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支持4K超高清的監視器還是很少。
其次就是低照度下的成像問題,目前國內安防對於夜視的需求日益增多。而4k攝像機的成像在低照度下略顯遜色。
這是由於同樣靶面大小的晶片,像素越高,感光性能就會越差,4K攝像機的低照度效果普遍低於同等規格的1080P攝像機,但現在需要24小時監控的場景越來越多,對攝像機的低照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是4K攝像機的一大痛點。
4K攝像機在低照度下的成像效果是其軟肋
正如這幾年被吹的天花亂墜的AI一樣,投資者們不再關心你的AI到底能做到什麼,而關心能落地多少功能。對於以解決客戶需求的安防行業來說,4K攝像機的泛用性是否滿足了客戶,成為了影響4K攝像機應用的一大因素。
除此之外,在成本方面,4k同樣有著不小的劣勢。
難以忽視的成本之殤
成本難關其實是擺在4K攝像機應用的最難一道關。
以鏡頭為例,4K攝像機配套的鏡頭至少需要達到800W以上的解像力,才能充分呈現4K的效果,但是目前,真正達到800W以上解像力的鏡頭不多且成本較高,適合安防應用的、支持變焦的機芯鏡頭更是少之又少。
鏡頭、傳感器、晶片……4K攝像機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此外,4K攝像機需求的網絡成本和存儲成本也較高,需要後端安防硬碟和專業的網絡條件支持,這都造成了如今整套4K攝像機解決方案價格的居高不下。而4k攝像機的價格劣勢也暴露無疑。
不過隨著5G的來臨和技術的進步未來4K攝像機必然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希望購買4K的用戶,目前市面上能提供4K產品與方案的選擇很多,需儘量選擇品牌廠商的方案,雖然價格會稍微高點,但可避免出現使用壽命短、攝像機不穩定等情況。
同時,大部分攝像機為了節省帶寬與存儲空間,會採取以低於全幀速率進行4K視頻拍攝,但這並不影響正常使用,因為更多用戶僅對每個圖像的細節更感興趣。
從發展趨勢來安,4K攝像機的普及依然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但也是安防攝像機發展的必然之路。
部分參考來源:安防知識網、百度百科、個人圖書館
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