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槍機到雙目攝像機,再到如今的複眼攝像機。同手機市場一樣,監控攝像機也在經歷攝像頭增殖。一時間,似乎誰家攝像機上的鏡頭多,誰的攝像頭就越高端。
然而安防市場同手機市場不同,手機作為智能時代的剛需,其品質、銷量、攝像質量都有著極大的需求,因此即使價格稍高,也會有人為此買帳。安防市場相比之下則顯得寸土寸金,客戶對於設備性價比和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都要遠大於對單一設備的需求。
因此我們很難單純地從設備性能上來判定多複眼攝像機在市場上的表現,要從設備在解決方案中承擔的角色和總體性價比來評判它的優劣。而在智能化需求不斷擴大的當下,多攝合一攝像機的市場表現到底如何,值得我們每個人關注。
對此幫尼菌採訪了小元感知(北京)的工作人員,了解了複眼攝像機整個的發展情況和市場表現。
註:小元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領先的計算光學成像領域的高科技企業,是複眼高清視頻技術、產品及垂直應用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我國多家機場安防、大型活動、鳥巢等重要項目和設施中,是複眼攝像機和超高清視頻感知的權威企業。
複眼成本幾何?
從成本上來看,複眼攝像機由於其鏡頭是普通單目攝像機的數倍,因此成本方面也是水漲船高。按照應用市場分類,目前複眼攝像機的落地場景還集中在中高端的解決方案中,因此價格不菲。
據了解,一臺複眼攝像機的價格根據鏡頭數量和搭載功能的不同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價格較低的在十萬以內,價格高的根據解決方案需求的不同可能會有很大的上浮空間。
但是對於需求方來說,複眼攝像機的成本反而一點都不高。
比如在車站等公共場所,要進行1000平米的高清監控覆蓋,傳統槍機可能需要10個以上,但複眼攝像機只要一臺就可以滿足場景內的全部需求,所以從成本上來看,複眼攝像機的應用成本反而更低。
應用場景的嚴苛需求保證了複眼攝像機超高的性價比
所以根據解決方案的不同,複眼攝像機的降本增效功能也會有很明顯的區別,比如你只用來家用,那麼其成本無疑很高,但你若將複眼攝像機用於高規格的安防項目中,那麼它的降本增效功能,也會發揮到極致。
從產品的應用場景來看,複眼攝像機無疑還存在著很大的市場下沉空間,聚焦於中高端的應用場景無疑給這項技術打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不過隨著去年海康華為紛紛宣布將大力布局複眼攝像機,這項技術未來勢必將會應用到更多的場景中。
那麼複眼攝像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在中高端場景中複眼攝像機扮演者怎樣的角色,從目前的來看,複眼攝像機能在中高端監控場景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複眼攝像機的技術優勢
根據小元感知工作人員介紹,通常市面上的複眼攝像機都是相機的橫向或縱向拼接,雖然也能夠實現360°的全景監控,但在清晰度和視場角方面還有很多不足。
而小元感知採用的是MxN相機陣列,可以隨解決方案的不同變更相機的數量,並同時滿足攝像頭在寬、遠、清需求,熟悉監控攝像機的安防從業者都知道,想要同時兼顧這三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複眼攝像機通過陣列式的攝像頭拼接,用一機來完成多臺傳統攝像機分工協作才能實現的功能。
從具體表現來看,複眼攝像機在落地場景中能夠體現出以下幾項技術優勢。
1. 解析度幾何倍數提升
在高端場景需求中,對於監控清晰度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而複眼攝像機通過多目同時工作,可以實現億級像素需求,目前已經多多款億級像素攝像機運用於機場和軍方等大型項目中,為客戶提供市面上最清晰的監控畫面。
2. 視場角不再受到限制
視場角對於傳統安防設備來說一直都是個極難權衡的指標。視場角大,那麼視野的寬度就會變大,死角會變少,但同時也會限制監控覆蓋的距離。而視場角小則監控的距離遠,但範圍小。
這就好像是狙擊手步槍上的狙擊鏡,想要進行遠距離狙擊,就必須限制狙擊手的觀測範圍,所以這個問題對於監控來說一直都是難以平衡的問題。
而複眼攝像機通過陣列排布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既看得遠,又看得寬,就好比狙擊手旁邊的觀測遠,通過望遠鏡幫助狙擊手更好的找到和觀測目標。而複眼攝像機則克服了傳統攝像機中的視場角問題。
3. 寬、遠、清可達傳統攝像機的千倍。
在此基礎上,複眼攝像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達到傳統攝像機的寬、遠、清的千倍以上,極大的提高了機器的利用效率,僅用一臺機器便可以覆蓋極大範圍內的所有監控需求。
同時,複眼攝像機也克服了高清帶來的幀數降低,在傳統攝像領域,億級像素的監控採集視頻輸出後大概是1-2幀每秒,而複眼攝像機能夠達到25幀,滿足極高清情況下的監控需求。這對於大型安保項目、機場、軍事設施等敏感區域來說,是滿足需求的必要設備。
一臺複眼攝像機可以完成幾十到百米以上的超高清視頻監控任務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複眼攝像機在實際應用當中有著極大的可塑性,滿足高端項目智能嚴苛的需求。
然而從複眼攝像機部署的場景來看,我們發現目前複眼攝像機仍然聚焦於中高端的場景,很難同主流設備在通用場景下進行競爭,不過小元感知的工作人員告訴幫尼菌,近兩年來,複眼攝像機的市場已經進入了快速下沉時期,複眼攝像機將參與到更多場景的競爭當中。
市場下沉帶來發展機遇
其實複眼技術自誕生以來,同安防行業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磨合時期,早在2012-2014年,華為海康等企業就開始學習和布局複眼技術,只是由於技術難度和成本問題一直進展緩慢,直到近兩年來才迎來了技術性突破,進而推出了一系列產品。
從去年安博會華為、海康發布複眼攝像機來看,隨著物聯網、5G技術等外界條件的提升,複眼攝像機正迎來市場快速下沉的時期。
小元感知的工作人員對此也表示贊同,根據解決方案需求的不同和複眼技術的發展,複眼攝像機的成本正在逐漸降低,這也為產品市場下沉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市場下沉是複眼攝像機的必然趨勢
正如同當年雙目攝像機開始逐漸取代單目一樣,未來複眼攝像機也將迎來技術和市場快速下沉的時期,屆時也將有更多企業加入到複眼技術這條賽道上來。
而小元感知作為國內複眼技術的頭部企業,自然也歡迎有更多競爭夥伴來共同開拓市場,只有市場有更多玩家湧入,整個技術才能更好地回饋到安防行業,市場才會更大更活泛。
隨著安防頭部企業紛紛開始布局,再加上物聯網技術的推波助瀾,整個複眼技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下沉時期。
而我們也可以期待,未來在生活中看到更多場景應用複眼攝像機這種超高清設備,畢竟對於畫質的追求,無論是手機還是安防,都是殊途同歸。
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