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基於昆蟲眼睛結構設計一款複眼相機

2020-11-24 科教臺

  騰訊科學(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受蜜蜂和蒼蠅複眼結構的啟發,最新設計一種「複眼」數位相機。這款相機半球狀排列著180個顯微透鏡,使其具有160度的視野,能夠同時聚焦物體的不同深度。人類眼睛和所有相機都是使用單個透鏡聚焦光線至一個光敏組織或者材料物質上,這種排列能夠製造高解析度圖像,但是複眼卻能提供與眾不同的優勢,它可以產生全景視角,呈現顯著的深度感官。

  科學家基於昆蟲複眼結構最新研製一種「複眼相機」

  這種獨特的相機半球狀排列著180個顯微透鏡,使其具有160度的視野

  複眼相機是由伊利諾伊大學的約翰-羅傑斯(John Rogers)和同事設計的,詳細的內容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它將潛在用於研製監控攝像機或者外科手術內窺鏡。

  羅傑斯說:「這款複眼相機的解析度相當於火蟻或者樹皮甲蟲,這種專業的成像系統可用於一些特殊行業以及科學研究領域。」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亞歷山大-博爾斯特(Alexander Borst)和喬納斯-普雷特(Johannes Plett)指出,這種相機能夠為微型飛行器提供視覺能力,我們的主要應用是災區營救。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手掌大小的微型飛行器裝配著複眼式相機能夠飛行在倒塌的建築物上空,配備的其它傳感器能夠掃描環境中的煙霧、放射性物質,以及被困在瓦礫之中的遇難者。

  他們強調稱,工程師設計的未來微型飛行器需要考慮如何將飛行器與真實的昆蟲區分開來,避免人們錯認為昆蟲在空中拍打下來。 [責任編輯:quarkqiao]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根據生物複眼研製出仿生180度視角相機
    研究人員仿造昆蟲的眼睛製造出了新型透鏡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工程師通過可伸縮電子元件製造出了一臺複眼相機550倍之後的效果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根據昆蟲眼睛的特性設計出了一款配備「蟲眼」透鏡的相機。
  • 仿生複眼相機(圖)-中新網
    >)     每個透鏡配有各自單獨的光電二極體,就像是昆蟲複眼中的一個個「小眼睛」,擁有各自的鏡頭、錐體和感光器官。
  • 拍攝昆蟲複眼需天時地利
    昆蟲頭的前方兩側那一對大而突出的眼睛叫做複眼,是它們的主要視覺器官。與其他動物的眼睛結構完全不同,複眼是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睛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不同昆蟲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有所不同,如蒼蠅的複眼由300至6000個小眼組成,而蜻蜓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則高達1萬至2.8萬個。這種數量上的區別從本文昆蟲複眼的圖片上大致可以看出。
  •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有昆蟲眼睛結構的超薄相機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學家宣布開發出一種超薄相機,該相機使用蟲眼結構進行高解析度成像。該相機採用獨特的視覺結構,可模擬昆蟲的眼睛,與任何商用相機相比,其鏡片輪廓更薄,視角更廣。
  • KAIST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具有昆蟲眼睛結構的超薄相機
    【來源:cnBeta.COM】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學家宣布開發出一種超薄相機,該相機使用蟲眼結構進行高解析度成像。該相機採用獨特的視覺結構,可模擬昆蟲的眼睛,與任何商用相機相比,其鏡片輪廓更薄,視角更廣。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視覺 蒼蠅比你反應快,或因看世界的...
    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製了新型仿生複眼視覺系統,通過對複眼結構及探測方法等多個層面的模擬,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目標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目標軌跡,其複眼結構基於光能分布的目標空間定位方法,能在極短時間內感知物體迫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美國光學學會對其進行了專題報導。
  • 讓「昆蟲複眼」成導航新寵
    大連理工大學技術新發明獲國家獎昆蟲複眼具有導航和定位能力的奧秘在哪裡?
  • 科學家模仿昆蟲複眼研製新型太陽能電池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美國科學家模仿昆蟲複眼的構造,設計出一種牢固耐用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克服了鈣鈦礦材料脆弱易損壞的缺點。  實驗表明,新型電池能在溫度85攝氏度、相對溼度85%的環境裡連續運作六個星期,仍保持著較高的發電效率。
  • 生物奇觀:神奇的昆蟲複眼!
    昆蟲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員,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龐大的昆蟲家族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它們的「複眼」就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之一。
  • 三葉蟲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科學家揭開複眼之謎,複眼猶如計算機
    ,幾乎所有動物都擁有這樣的器官,大至藍鯨的眼睛,小至昆蟲的眼睛,都是它們獲得外界環境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如果說哪一類動物的眼睛最為獨特,那應該就是昆蟲的複眼了。從表面上看昆蟲擁有一對與面部不成比例的大眼睛,放大了看我們會發現這雙大眼睛是由密密麻麻的「小眼睛」組成。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想探索昆蟲的複眼結構是如何起源的,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根據報導,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論文似乎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 科學家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可使景深極大化
    新華倫敦5月1日電(記者劉石磊)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西安交通大學受昆蟲眼睛啟發研人造複眼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視覺能力
    受昆蟲眼睛啟發,研究人員研發出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以及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據外媒報導,受昆蟲眼睛啟發,研究人員研發出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以及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 美科學家發明人工「昆蟲眼」
    新華網洛杉磯4月29日電(記者陳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宣布,他們發明了外觀和功能上都與昆蟲複眼一樣的人造「昆蟲眼」。科學家說,這一仿生學成果可望廣泛應用在化工、醫療、軍事等領域中。昆蟲的眼睛是由成千上萬個微小的獨立感光單位組成的,被稱為複眼。這些複眼排列成半球形,各自通過獨立的神經與感光細胞相連。
  • 中國科學家研發人造複眼可助力自動駕駛
    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 為了讓人們早日用上自動駕駛汽車,科學家們也是操碎了心日前,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並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汽車要想順利上路,離不開各種傳感器,尤其是視覺感知的高性能機器的輔助。如果能夠把人眼複製到汽車上,當然最完美不過。但是,要想複製人類視覺,目前還需要很長時間。科學家於是從昆蟲的複眼開始進行探索。
  • 受昆蟲複眼啟發:研究人員製造了一款僅2毫米厚的超薄攝像頭
    (原標題:受昆蟲複眼啟發:研究人員製造了一款僅2毫米厚的超薄攝像頭)
  • 科學家最新研製機械複眼 具備全景視覺效果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的視力非常好,但是如果你希望獲得全景圖像,或者實時跟蹤移動目標,昆蟲的複眼則是最佳選擇。複眼不僅能夠看到任何方向的物體,而且圖像很少發生扭曲,同時,昆蟲身體較小,可以擠進狹小的空間進行勘測。
  • 韓國開發出可拍攝160度超廣角的昆蟲眼相機
    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GIST)發布消息稱,該校信息機電工學系宋英民博士開發出了模擬昆蟲眼睛的超廣角數位相機。    報導指出,該款相機擁有180個橡膠材質的鏡頭,具有像彈簧一樣能夠伸展的形象傳感器,整體呈半球形狀。相機能夠像昆蟲的眼睛一樣,可以清晰拍攝位於任意位置(-80度~80度)和距離的影像。預計該相機將被用於無人飛行器(MAVs)或超小型光學內窺鏡。    報導說,螞蟻、蜻蜓等昆蟲的複眼由數百乃至數萬個單眼組成,不用轉頭便能看到四面八方的情況。
  • 國際團隊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視頻:複眼的秘密
    人類的眼睛是典型的相機型眼,用一個單鏡頭(眼珠)將圖像聚焦到光敏感的視網膜上。相機型眼的動物通過不同方式來調節其晶體,以看清不同距離的目標。雖然科學家早就知道相機型眼的每個部分的功能,但要製造一個功能全面的人造眼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人眼只有一雙瞳孔,昆蟲卻有千百個「瞳孔」,它眼中的世界什麼樣
    不了解昆蟲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複眼是什麼東西,它其實就是昆蟲的眼睛。只是它和我們人類等哺乳動物的眼睛很不一樣,我們人類的眼睛都是一雙瞳孔(每隻眼睛有一個),但是昆蟲的眼睛往往會有千百個「瞳孔」,所以昆蟲的眼睛才被叫做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