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濤 邱宇明
馬拉威是位於非洲大陸東南部的內陸國家,國家積貧積弱,基礎設施落後,電力匱乏,水利不興,交通不利,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本文通過對馬拉威的能源電力、水務、交通、礦業領域的現狀分析,探討在馬拉威進行市場開發的挑戰與機遇,並提出市場開發策略。
國家概況
馬拉威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南部,北接坦尚尼亞,西鄰尚比亞,東臨莫三比克,是非洲內陸國家,在其東部有非洲第三大湖馬拉威湖,有「非洲溫暖之心」的美譽。國家總面積為11.8萬平方公裡,其中水域2.4萬平方公裡,地域南北狹長,人口眾多(約1756萬)。國家基礎設施落後,電力匱乏,水利不興,交通不利,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馬拉威在政治上實行多黨制和總統內閣制,總統同時任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由全國大選產生,每屆任期五年,可以連任一屆。經濟上為傳統農業國家,全國有超過85%的人口從事農業,主要種植菸草、棉花、玉米等,是聯合國確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外部援助。菸草是國家外匯的主要來源,佔外匯收入70%以上。近年來,馬拉威經濟發展緩慢,GDP總量在60億美元左右波動。
馬拉威2007年12月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終止與中國臺灣保持了41年的外交關係,目前中馬兩國關係發展良好,雙邊經貿額在不斷攀升,中馬友誼在不斷深化。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馬拉威總統率高規格團隊參加,獲習近平主席的接見與會談,習主席承諾對馬拉威援助的系列舉措,將進一步加強兩國的友好合作,促進馬拉威經濟發展。
市場現狀
馬拉威基礎設施薄弱,主要是因為國家電力裝機不足且電力結構不合理;水利設施缺乏,投入不足;交通設施雖然需求旺盛,但投入不足,市場低迷;部分礦業資源相對豐富,但是因基礎設施薄弱,開採成本較高。
能源電力領域
馬拉威電力緊缺且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全國實際裝機僅有375.1MW(不考慮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全國用電人數僅佔11%,農村地區不到4%。
其次,電力結構相對單一,全國裝機96%為水電,而且大部分水電站相對較老,近年來隨著維護管理不善,旱季時電站實際出力僅有200MW左右,而實際需求是400MW。
第三,電源點分布不合理,馬拉威的主要電站均集中建在南部的希雷河上,中部和北部基本沒有電源點,電力全靠線路輸送,增加了電力損失和調度難度。
當前,電力緊缺依然是制約馬拉威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將愈演愈烈。根據美國千年挑戰公司對馬拉威的能源需求評估,預計在2020年電力需求最少430MW,2030年需要860MW。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馬拉威將大力開發能源項目,同時從周邊國家購電,以改善國內的缺電狀況。依據馬拉威的能源資源現狀,預計新的主要能源開發方向是開發水電、煤電、光伏和建設連接周邊國家的輸電線路。
1.水電站
馬拉威水電資源較為豐富,探明可開發量為1200MW,尤其是南部馬拉威湖的唯一出口河希雷河,上遊有馬拉威湖調控,流量充足,沿河落差達380多米,可開發多個優質水電站項目,如Mpatamanga水電站(300MW)。
2.燃煤電站
馬拉威境內沒有天然氣資源,但是北部有煤炭資源,東南邊的莫三比克也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可以作為燃煤電站燃料的來源,因此合理開發燃煤電站也是馬拉威電力發展的一個選擇。
3.太陽能光伏電站
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其正在被世界各國廣泛利用。馬拉威太陽能資源豐富,水平面太陽總輻射值在2200kVh/m2左右,可以開發太陽能電站。但是馬拉威國家電網太弱,開發時需合理規劃裝機容量和開發模式,如開發帶儲能的太陽能光伏電站。
4.輸電線路
馬拉威周邊的尚比亞、莫三比克電力資源豐富,馬拉威正計劃實施建設跨國輸電線路,以便從尚比亞和莫三比克購電。同時馬拉威輸電公司於2018年開始調高電價,籌集資金,升級國內的輸電線路。隨著南部非洲國家的發展,南部非洲電力池也將逐漸建設完善,馬拉威南北、東西走向的跨國輸電網絡也將逐步實施。
水務領域
馬拉威雖然水資源豐富,但是分布不均,水資源主要集中在馬拉威湖及其下遊的希雷河流域,其他區域缺水比較嚴重,尤其在旱季,內陸湖泊甚至乾涸。
馬拉威城鎮人口有15%,主要分布在首都利隆圭、最大的商業城市布蘭太爾(南部)以及北部首府姆祖祖。目前這些城市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缺水,如利隆圭城市供水水源卡穆祖大壩因年久淤積嚴重,庫容已經嚴重不足,城市一些區域經常出現停水現象,且預計未來10年城市需水量將翻倍上漲,因此急需找到新的水源。
在廣袤的農村地區,目前的供水方式是打井取水,但是近10年來馬拉威地下水位在不斷下降,部分區域近30%的水井已經枯竭,在旱季時,一些河流斷流,內陸小湖泊甚至發生乾涸,人民生活、生產用水緊缺,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的發展。
當前,馬拉威政府正在有計劃地實施一些水利項目,可以預見2019年大選之後,馬拉威新一屆政府將繼續實施系列的水利工程項目,提高各個城市的供水能力,保證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同時也將建設系列水利灌溉設施,提升農業灌溉能力,促進經濟發展。
公共運輸領域
馬拉威是內陸國家,國際國內交通靠公路、鐵路和航空,以公路為主。
馬拉威公路網聯通周邊尚比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總長約2.5萬公裡,但是只有4000公裡左右是瀝青路面,無高速公路。境內的南北交通大動脈M1公路也只是單行道,且部分路段路肩剝蝕嚴重,交通事故頻發,急需修復升級。
馬拉威鐵路總長約800公裡,連接尚比亞與莫三比克,但近年來隨著運量不足,基本處於廢棄狀態。2013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投資11億美元修復、新建連接莫三比克的鐵路180多公裡,改善了馬拉威到莫三比克納卡拉港的鐵路狀況。
馬拉威有四座民用機場,其中首都的Kamuzu機場和布蘭太爾的Chileka機場為國際機場,但規模均較小,設施落後,不能滿足馬拉威發展旅遊業的需求。目前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提供資金為Kamuzu機場升級。
馬拉威交通運輸部對馬拉威未來20年的交通發展有一個總體規劃,該規劃要投入91.5億美元,發展馬拉威的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的立體化交通。
礦業領域
馬拉威有稀土、鈾、鈦、鋁、煤等20多種礦產資源,雖然礦產資源總量不多,但部分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如稀土,探明總量為3000萬噸,居非洲之首,可開採30年;鈦礦砂15億噸。
目前馬拉威的礦業開發總體規模較小,市場不發達,但隨著國家的發展和國際市場需求的增加,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挑戰與機遇
一、挑戰
馬拉威國家窮困,貧困率達515.%,基礎設施缺乏,市場開發面臨眾多的挑戰。
1.國家外匯緊缺,政府財政緊張
馬拉威長期外匯短缺,2018年馬拉威外匯儲備在7.5億美元-9.0億美元之間徘徊。政府財政能力弱,債務繁重,2019年3月國家債務達45億多美元,超過GDP總量的60%,政府沒有較大的財政能力來支持國內的經濟發展及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2.基礎設施缺乏,投資意願不強
馬拉威基礎設施非常缺乏,國家缺電、缺水嚴重,交通不利,這導致很多外來投資者望而卻步,投資意願不強,或觀望、等待馬拉威的進一步發展。
3.政府政策搖擺,辦事效率低下
馬拉威政府對於外資的投資政策搖擺,變化較大,一方面想吸引外資進入馬拉威市場,一方面對於外來資金又多方制約。同時政府辦事效率低下,項目推進時,環節較多,速度緩慢,嚴重影響外部資金進入馬拉威的積極性。
4.嚴重依靠援助,反受制約
馬拉威政府由於財政能力不足,每年均需要世行、非發行等金融機構的援助,用於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幫助馬拉威經濟的發展。馬拉威在享受援助的同時,也受到他們一些影響和金融政策的制約,如對世行資金的偏好和對主權借款的限制。
二、機遇
馬拉威國家發展百業待興,在面臨眾多挑戰的同時,也有自身發展的一些機遇。
1.國家政局穩定,治安良好
馬拉威自1994年結束一黨執政,實行多黨執政以來,國家政局一直長期保持穩定,歷屆國家大選、政府換屆,均和平渡過,沒有發生流血衝突。馬拉威禁止私人擁有槍枝,國家治安良好,搶劫等刑事案件發生率相對較低。
2.人力資源豐富,人口紅利大
馬拉威人口眾多,2018年人口普查顯示人口總數為1750萬,人口密度大,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低廉,當前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為2.5萬克瓦查/月(約35$/月),有巨大的人口紅利。
3.民風淳樸,社會和諧
馬拉威有「非洲溫暖之心」的美譽,人民民風淳樸,待人友善,熱情好客。國家民主制度健全,社會發展和諧。
4.百業待興,市場潛力大
馬拉威國家發展百業待興,當前國家的電力、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均十分滯後,其制約國家發展的趨勢亦越來越顯著。馬拉威政府、民眾也意識到急需改變現狀,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馬拉威基礎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市場潛力巨大。
市場開發策略初探
馬拉威市場開發有機遇也有挑戰,有困難也有期待,我們市場開發需要深入分析馬拉威的內外環境,因勢利導,合理布局,有序拓展,先謀生存,再謀發展。
1.分析局勢,順勢而行
理性分析馬拉威國內市場環境,研究其與周邊國家、邦交國家、多邊金融結構等的合作關係,根據國家發展規劃與需求,挑選重點項目,順勢而行。
2.合理布局,擴展業務
隨著中國「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馬拉威,同時隨著西方等其他外資企業的回歸和本土企業的逐漸崛起,馬拉威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市場開發需有所側重,應根據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合理地進行市場布局,有序地拓展市場業務,不能盲目開發市場,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3.長期堅守,生存發展
馬拉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是一個不發達的市場,國家發展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馬拉威的市場開發需要做好長期堅守的準備,先謀求生存,再謀求發展。
4.創新思維,大膽開拓
隨著海外市場發展的變遷,項目開發模式也在不斷地改變,傳統的EPC等項目越來越少,越來越多是投資、建設、運營的相互組合,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創新思維,開拓思路,大膽地開發,才能順應潮流,跟上市場的步伐。
5.合法經營,良好履約
市場開發亦是經營活動,要合法合規,遵守中國、馬拉威的法律法規,以及國際慣例和行業規範,誠實守信,不弄虛作假。同時也要做好項目履約,良好的項目履約是市場開發的前提,也是公司能力和形象的縮影。
6.緊跟中國外交政策
中國是非洲重要的合作夥伴,每年對非洲的投資、貿易額巨大,對非洲的發展有巨大的拉動作用。中國也是馬拉威的重要邦交國家,中國對馬拉威的投資、貿易額在馬拉威的經濟發展中佔重要比重,因此我們的市場開發需密切關注中國政府對馬拉威的經濟政策,以及銀行金融機構、中國信保等的市場政策,有的放矢。
結論
首先,馬拉威國家窮困,人口眾多,財政能力薄弱,經濟不發達,基礎設施匱乏,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整體不發達。
其次,馬拉威目前電力緊缺、水利不興、交通不利,百業待興,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同時又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巨大的人口紅利等良好的外部條件,基礎設施市場潛力巨大。
第三,馬拉威的市場開發,需合理分析其內外部環境條件,合理布局,有序拓展業務,創新思維,順應市場,大膽營銷,同時要考慮到其基礎薄弱,做好長期堅守發展的準備。
(作者單位: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