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馬拉威的中國醫生

2021-01-21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4月10日下午,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學術報告廳,一場特殊的交流活動正在進行。醫院攜手中國三亞公共外交研究院與12國開展「一帶一路」抗疫遠程交流會,包括施秉銀院長在內的專家教授,向「一帶一路」國家的兄弟姐妹們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的寶貴經驗。遠在馬拉威的一附院麻醉手術部醫生周榮勝也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組織、學習COVID-19最新預防、診斷、治療的最新進展,並為當地醫院提供技術支持,是當下國際疫情快速蔓延時期,中國援非醫生新的職責和使命。

作為中國援馬拉威第七批醫療隊隊員,2019年5月,周榮勝正式開始了他的援外工作。在卡姆祖中心醫院的11個月,周榮勝指導和獨立完成手術麻醉700餘例,危急重症患者150餘例,無一例因麻醉死亡;參加麻醉病人搶救,指導並參與病人搶救和心肺復甦20餘例;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積極開展神經阻滯、中心靜脈穿刺、纖維支氣管鏡等新醫療新技術。除了麻醉的日常工作,周榮勝還承擔著麻醉機的檢測和維護,利用有限的麻醉藥品做好麻醉,規範椎管內麻醉的消毒等等工作。

由於馬拉威醫院和醫生緊缺,疾病早期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時醫治,許多患者到疾病晚期才會入院治療。2019年7月18日,一名44歲女性,因「盆腔巨大腫物」擬在全麻下行盆腔腫物切除術。但因患者術前一般狀況很差:肺功能很差(氧飽和度85%),合併重度貧血,心電圖提示頻發室早。如若採用插管全麻,患者極有可能因心肺功能差和醫療設施簡陋而出現術後脫機拔管困難。經過多方面的評估,並與手術醫生溝通,周榮勝選擇了腰麻聯合喉罩麻醉。在他的精細麻醉操作和管理下,麻醉穿刺和誘導順利而平穩,術中循環平穩,手術關腹時患者甦醒並自行拔出喉罩。手術醫生震驚了,那種環境中本應很困難的手術麻醉,在中國麻醉醫生的手下,做得如此順利,如此平穩,外科醫生當場稱讚「Perfect,Chinese Professor」。

經過幾次令所有人嘆服的合作後,「Chinese Professor」、「Professor Zhou」就成了周榮勝的代號,現在只要到手術室裡,大家都會這麼親切的稱呼他。馬拉威是曾經的英國殖民地和現在的大英國協國家,醫院裡還保留著濃厚的「英屬」氛圍。在卡姆祖中心醫院醫生們的眼裡,只有來自歐美的醫生才會被稱為Professor,周榮勝能得到這個稱號實屬難得。

「他們叫我Professor,作為中國人,我確實感到很驕傲,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周榮勝說。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席捲中國大地,跨越了半個地球的周榮勝始終心繫祖國的安危,關注著疫情的發展,關心著醫院的動態,恨不得立刻回國,奔赴前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榮勝的愛人薛小紅是醫院血液淨化科的一名護士,疫情期間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從未因家裡事請過假,更沒有向科室提出特殊照顧。「兩個孩子還小,白天由家裡老人帶,晚上小紅還要輔導孩子上網課學習,十分辛苦。」周榮勝時刻牽掛著愛人、孩子及父母。作為科室骨幹,薛小紅曾多次表示:「疫情期間,大家排班都難,不能給我搞特殊。」

麻醉手術部王強主任、蓋毅文書記以及張琳娟護士長看望周榮勝家屬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而境外疫情呈暴發增長態勢,持續蔓延。馬拉威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醫療物資極度匱乏,基本上靠別的國家捐贈。周榮勝所在的醫院手術室,平時上班醫用口罩都無法正常供應,時不時醫生上班沒有口罩戴,現在疫情期間,醫院更是捉襟見肘,當地醫生發一隻口罩管用好幾天。由於疫情嚴重,又沒有防護物資,醫院醫生和護士很多都停止工作了。

據悉,目前馬拉威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有33例,死亡3例,治癒3例。但由於當地治療條件落後,檢測能力有限,很有可能現有病例數遠大於公布的確診數。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身處國外的周榮勝感覺很不自在,周圍常有歧視和異樣的眼光。現在中國不僅本土疫情控制有力,同時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國際社會提供支持和幫助,彰顯了大國擔當。過去的異樣眼光也變成了豎起的大拇指,這一切讓周榮勝倍感自豪。

4月23日,在周榮勝的組織聯繫下,一附院與蘇丹、馬拉威和剛果(布)以視頻連線的形式開展抗疫遠程交流會,分享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治療方面的經驗做法。在馬拉威,周榮勝會向當地醫生講解中國防控新冠疫情的措施,並向科室介紹新冠肺炎患者麻醉注意事項,以及麻醉後手術室及麻醉設備的消毒。除此之外,他還參與向大使館和華人華僑培訓和諮詢新冠肺炎相關知識。

「現在國內疫情穩定了,我們的心也放下了。看到醫院在疫情期間為祖國做出的貢獻,做為一名一附院人,深感自豪。為祖國在這麼短的時間把疫情控制住,我為之驕傲。」麻醉手術部王強主任和蓋毅文支部書記幾乎每天都要和周榮勝連線,詢問他的情況,知其所難,感同身受,提供最大的關懷和幫助。雖然目前非洲疫情狀況並不十分嚴峻,但當地醫療條件較差,人們防控意識淡薄,一旦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果必然嚴重,援助非洲抗疫,十分必要。在給周榮勝的信中,科室向他提出了兩點建議和希望:1、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同時,注重自身的防護和安全;2、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不要氣餒、不要放棄,祖國和醫院永遠是堅強的後盾。

受疫情的影響,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的醫生已經陸續撤回本國。目前只有中國醫療隊在馬拉威堅守,而麻醉科就剩下周榮勝一位國際醫生了。為了表示決心,全體醫療隊員都籤署了決心書,絕不退縮,保證堅守好這塊陣地。馬拉威目前已經封城,按照大使館和國家衛健委的要求,全體隊員在駐地隔離,不準外出,封城前,醫療隊已準備了近一個月的物資。

因為疫情,周榮勝回國的日期推遲了,交大一附院大家庭的溫暖始終是周榮勝堅持下去的動力。「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精神將在非洲大地始終閃耀。

祝願戰友平安健康,盼望英雄早日凱旋!

編 輯:朱爾曼

責任編輯:龐  亮

往期精彩回顧

相關焦點

  • 中國援非醫生:我們在馬拉威過年
    第5批中國(陝西)援馬拉威醫療隊隊員 西安市兒童醫院 兒科醫生 劉小乖  今年過年我們會在馬拉威度過一個難忘的春節。 為了向遠道而來的家屬表示歡迎,醫療隊的成員們都陪同劉小乖前往機場。第5批中國(陝西)援馬拉威醫療隊隊員 西安市兒童醫院 兒科醫生 劉小乖
  • 馬拉威市場開發淺析
    近年來,馬拉威經濟發展緩慢,GDP總量在60億美元左右波動。馬拉威2007年12月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終止與中國臺灣保持了41年的外交關係,目前中馬兩國關係發展良好,雙邊經貿額在不斷攀升,中馬友誼在不斷深化。
  • 馬拉威和它的中國商人 破繭017
    他們不懂外語,教育水平較低,沒有市場調研,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壟斷馬拉威的市場。首都利隆圭中國人開的店夠多了,吳老闆就沿利隆圭周邊的鎮子走,碰到了這個人比較集中,又沒有中國人開店的地方,就落了腳。從馬拉威的第二大城市布蘭太爾出發往東北,走三十多公裡的柏油路,再走二十多公裡的土路,在山間會看到一個比較雄偉的建築,大門很大,有中國古寺廟的風格,進入大門的建築上面書寫:大雄寶殿,寶殿供奉著釋伽牟尼,一些和尚在做著法事。這也許是馬拉威唯一一座佛教建築。
  • 馬拉威舉行總統選舉
    南部非洲國家馬拉威23日舉行總統選舉。
  • 法媒:7名中國人在馬拉威被判刑 走私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等野生...
    中國小康網7月22日訊 老馬 馬拉威法院今天宣布,判處非法持有象牙、犀牛角及穿山甲鱗片的7名中國人與2名馬拉威人最多11年徒刑。法新社報導,這9名罪犯隸屬非洲南部最活耀的野生生物走私集團。2019年3月,馬拉威警方與野生動物管理局採取連串突襲行動,逮捕9名中國人及4名馬拉威人。這個集團的領袖林勻華(Yunhua Lin,音譯)在3個月後落網。馬拉威首都裡朗威的法院今天宣布14位被捕者中9人的判決結果。
  • 在馬拉威湖見到的慈鯛,怎麼都這麼兇?
    這三個湖泊,鑲嵌在非洲原始大陸上,它們分別是:馬拉威湖慈鯛、坦幹伊克湖慈鯛、維多利亞湖慈鯛。圖片來源丨Pixabay馬拉威湖出現在3000萬年前,當時非洲板塊跟印度洋板塊拉伸,在張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馬拉威湖。經過歷史的錘鍊與風沙的洗禮,這座湖慢慢孕育出越來越多的生命,慈鯛只是它的冰山一角。
  • 菲律賓馬拉威市仍有IS殘餘勢力 負隅頑抗已起內訌
    戰後馬拉威市(資料圖) 菲律賓南部一度被恐怖分子佔據的馬拉威市雖已被宣布解放,但有媒體2日引述菲軍方官員報告稱,仍有多達39名IS殘餘武裝分子躲在馬拉威市的斷垣殘壁之中。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17日宣布,歷經五個月反恐作戰的菲南部城市馬拉威「已經從恐怖分子手中解放」。10月23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沙納宣布,菲政府部隊清剿了菲南部城市馬拉威最後一批恐怖分子,馬拉威持續了5個月之久的戰事結束。馬拉威自5月23日爆發反恐戰事,戰鬥持續了5個月之久。
  • 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造成了馬拉威湖的魚類數量下降
    7月15日,據外媒報導,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造成了馬拉威湖的魚類數量下降。但是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造成了馬拉威湖的魚類數量下降。氣候變化森加社區領袖約翰·懷特說,「越來越大的大風和暴雨使湖邊的漁民生活更加困難。
  • 馬拉威反恐戰最後時刻的瘋狂:42名極端分子集體自殺
    菲律賓政府上周宣布菲軍解放該市,但仍有數十名恐怖份子留守當地,進行最後抵抗。菲律國防部長洛倫扎納表示,軍方23日在馬拉威市南部一棟建築物發現最後一群武裝分子的遺體,不排除是集體自殺。 2名菲軍消息人士表示,軍方在攻進馬拉威一棟2層樓廢棄建築物後,發現建築物內有42具極端分子的屍體。
  • 非洲馬拉威的狩獵旅行,你想不想看看它們?
    在馬拉威,這樣的時刻並不罕見。這並沒有使他們不那麼特別,但它是訪問非洲新興明星之一的確切原因。正在討論的獅子,一隻成年的阿爾法雄獅,在馬拉威南部的陛下國家公園裡野生漫步。從薩法裡斯的姆庫盧馬德茲旅社開夜車,我們突然看見他沿著平行於道路的灌木叢走著。護林員的聚光燈染成了紅色,以免驚嚇他,但我毫不懷疑,他已經意識到我們的存在,並確保我們沒有在他的草坪上,做任何不當的事情。
  • 江西一鄉村醫生堅守疫區根治血吸蟲病37年(圖)
    陳凡經上門為病人複診  鄉村醫生為信念堅守孤島37年  可能很多人會被南磯山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候鳥所吸引,但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南磯鄉在歷史上因血吸蟲病泛濫被稱為「瘟神島」。昨日,記者來到了南磯鄉,不是為了舉世聞名的候鳥,而是為了採訪一個醫生,一個在此地呆了37年,救助了近千名血吸蟲病人的醫生。
  • 馬拉威湖慈鯛,種類繁多,通常分為兩大類
    馬拉威湖慈鯛種類繁多,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巖棲類的羅卜那族群(Mbuna)。Mbuna是當地的土語,意思是生活在湖邊巖石的魚類族群。巖棲類以巖礁上附生的青苔為食,領域意識極強,混養難度高,但體色十分鮮麗豐富,身材矮小健壯,體質上適應力很強,飼養,發色和繁殖都相對容易。
  • 人民的好醫生李雲華:24年堅守南安麻風病康復點
    人民的好醫生李雲華—— 24年堅守麻風病康復點李雲華常常與麻風病人談心交流1994年初,20歲的廣西小夥李雲華剛從衛校畢業不久,一次隨親戚到南安看望一位朋友,聽聞南安麻風病人康復點正缺駐村醫生,他決定去試一試。
  • 肇醫故事|三口之家,兩個醫生,「忙的二次方」要如何堅守~
    在醫生這個行業裡,有個詞兒叫「雙醫家庭」。組成一個「雙醫家庭」,更是需要雙倍的勇氣,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和犧牲。三口之家,兩個醫生,這可不是「忙×2」,而是「忙的二次方」。但兩口子說,正是幹了這行,才更知道,什麼是「家」!近期,健康肇慶與大家一起走近肇慶「雙醫家庭」,分享他們堅守與難以堅守的故事!
  • 中國地震人:永遠堅守著那份初心
    中國地震人:永遠堅守著那份初心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1930年,中國地震觀測的先驅者李善邦先生來到北京鷲峰山,建立了北京鷲峰地震臺,這是中國第一個使用近現代科學方法觀測地震的地震臺。
  • 45次核試驗任務,52年堅守羅布泊,離世前因為1張照片感動中國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核試驗爆炸力學測試專業領軍人物。從1964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1996年中國進行的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他參與了中國全部45次核試驗!醫生告訴他,這種病雖然存活率比較低,但經過積極的手術化療,生命是可以延續的。林俊德認為手術化療耗費的時間過長,會影響人的意識,將對工作產生影響。他拒絕了醫生的提議,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轉入西安唐都醫院。
  • 2020年「最美醫生」候選人名單出爐!
    每年數次到藏區手把手指導當地醫生開展手術,同時進行包蟲病防治同質化、規範化培訓,幫扶當地醫院建設專業化醫療團隊,培養技術人才。建立包蟲病治療基金,給經濟拮据的患者提供補貼。被評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2018年11月月度人物。王錦萍,女,1963年9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衛生所醫生。
  • ...堅守一線抗擊疫情——淄博市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務科主任...
    春節假期人手少,他就主動放棄春節休假,每天堅守在醫院一線,及時協調處理髮熱門診各類問題,只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各項防控工作。   他,是急診科主任,發熱門診就是戰場,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在他的帶領下,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堅守發熱門診各個工作崗位,24小時值班值守,共同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 宋偉宏:科學的成功需要堅守和努力
    新華網:多年來您一直在推動中國與加拿大關於教育、科技領域的雙邊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在這方面您和您的團隊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宋偉宏:在我們團隊的努力下,2005年,加拿大衛生研究院(由加拿大聯邦政府資助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科研經費資助機構)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雙方籤署了為期5年的健康科學支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