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醫生李雲華:24年堅守南安麻風病康復點

2020-11-21 東南網

人民的好醫生李雲華—— 24年堅守麻風病康復點

李雲華常常與麻風病人談心交流

1994年初,20歲的廣西小夥李雲華剛從衛校畢業不久,一次隨親戚到南安看望一位朋友,聽聞南安麻風病人康復點正缺駐村醫生,他決定去試一試。沒想到這麼一試,他便在康復點安了家,以麻風病人為伴,默默駐守了24年。他不僅幫助病人治療、康復,還照顧病人生活上的方方面面。24年間,因無法放心病人,他只回過廣西老家7次。同時,附近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也來找他看病,他早已成為周邊村民心裡最貼心的醫生。

全面貼心照料 病人把他當親人

南安市柳城街道上都村麻風村是福建省唯一的麻風病康復點。前年一個冬天的夜晚,冬雨攜寒風撞擊著病房的窗玻璃。迷迷糊糊中,老潘聽到窗外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響。他起身穿好衣服,撐傘走到屋外,赫然看到70多歲患有精神疾病的胡阿婆竟爬到樹下,淋著雨瑟瑟發抖。他一驚,立即回屋裡撥打李雲華的電話。很快,李雲華冒雨趕來。兩人一邊勸一邊「搬」,將胡阿婆送到屋內。

說起這段往事,老潘記憶猶新。老潘早在李雲華入駐康復點前,便是這裡的一名病人。他口中的閩南語「李啊」、「李先」,是病人們對李雲華的「愛稱」。老潘告訴記者,「病人腿腳不方便,李啊會幫著買東西。對我們來說,他就是親人。」

麻風病後遺症大多會導致畸殘,有的手指不全,有的肢體潰爛流膿……因此打針、傷口衝洗、換藥等,是李雲華的日常工作。一些麻風病人被家屬遺棄,他還會幫助他們解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困難。

去年,胡阿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1958年進入康復點後,她一直生活在這裡,沒有成家,只有一名遠房親戚偶爾來看一看。到了後期,老人雙腿無法行走,在床上躺了一整年,全是李雲華在照顧,換衣、擦身、清洗、餵飯……直到老人去世,他又幫忙辦了後事。

「他甚至買了理髮工具,幫病人理髮,關心病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南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戴藝鋒說,李醫生在康復點所做的一切,已遠超一名醫生的職責。

相關焦點

  • 馬玉華:20年堅持 做好麻風病人的拯救者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麻風病,一種讓人敬而遠之的疾病,麻風病患者往往肢體殘缺,皮膚潰爛。馬玉華卻奮不顧身的衝了上去,堅守在麻風病治療的前線,付出青春與汗水,成為疾控戰線上的第一人,麻風病區的守望者。   馬玉華是麻風病的探索者。大學畢業時,她對於麻風病,有的只是老師上課時的輕描淡寫。但面對,這種不熟悉的病例,她沒有放棄,沒有退縮,而是不斷探索、不斷鑽研,虛心的向前輩們學習。
  • 美國麻風病預算削減—新聞—科學網
    在美國,犰狳可能傳播麻風病。
  • 麻風病防治科普知識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1、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已流行了2000多年,它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多菌型麻風尚可侵及深部組織和內臟器官,晚期麻風病常可導致肢體畸殘,喪失勞動力。    2、麻風病的傳播途徑?    (1)直接接觸傳染為主。
  • 走遍全國500多個麻風村南京好醫生獲「國際甘地獎」 | 現代快報
    行醫40年,他帶領的中國麻風病手術醫療隊走遍了中國500多個麻風村,為麻風病畸殘者開展康復手術近3.6萬例,其中他親自做了1萬多例。他就是設在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麻風病防治專家張國成教授。
  • 最古老的疾病:麻風病細菌存在一千萬年
    每一年全球都有幾十萬例麻風病,它會攻擊受害者的皮膚和神經。如果不治療,可能導致殘疾甚至死亡。近日科學家們表示,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麻風病奴役人類的時間遠比聖經上描述該疾病的故事要古老的多。這種疾病可能是人類感染的最古老的疾病,追溯到幾百萬年前。
  • 神秘麻風病威脅黑猩猩
    2017年,她在幾內亞比索坎坦赫斯國家公園拍攝的照片顯示,幾隻黑猩猩臉上有可怕的傷痕。於是,Hockings給野生動物獸醫Fabian Leendertz發了郵件。「我從未在黑猩猩身上見過這種情況。」在德國柏林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工作的Leendertz寫道。幾個月後,Leendertz在非洲象牙海岸的研究基地也看到了一張類似的照片。這是同一種疾病嗎?
  • 堅守馬拉威的中國醫生
    遠在馬拉威的一附院麻醉手術部醫生周榮勝也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組織、學習COVID-19最新預防、診斷、治療的最新進展,並為當地醫院提供技術支持,是當下國際疫情快速蔓延時期,中國援非醫生新的職責和使命。作為中國援馬拉威第七批醫療隊隊員,2019年5月,周榮勝正式開始了他的援外工作。
  • 「他們只是比正常人多了一個叫HIV的病毒」 訪百位愛滋病患者醫生
    在江蘇常州,有這麼一位女醫生,23年來,每天與愛滋病、麻風病患者打交道,堅守在愛滋病、麻風病防治一線,她是今年國家麻風防治行業最高獎項——「馬海德獎」獲得者,是上百位愛滋病患者的「樹洞」醫生,她說:「在我眼中,愛滋病患者只是比正常人多了一個叫HIV的病毒。」12月1日前夕,記者專訪江蘇好醫生、常州常武太湖醫院社會防制科主治醫師丁陳麗。12月是結交 「恐艾症」患者的季節。
  • 神秘麻風病,正在威脅黑猩猩
    2017年,她在幾內亞比索坎坦赫斯國家公園拍攝的照片顯示,幾隻黑猩猩臉上有可怕的傷痕。於是,Hockings給野生動物獸醫Fabian Leendertz發了郵件。「我從未在黑猩猩身上見過這種情況。」在德國柏林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工作的Leendertz寫道。幾個月後,Leendertz在非洲象牙海岸的研究基地也看到了一張類似的照片。這是同一種疾病嗎?
  • 談麻風病色變,沒有科學道理
    韓璐琛   在北京召開的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上有數據顯示,1949年至2015年,中國累計登記麻風患者約51萬,累計治癒者近40萬例。新療法的問世,讓麻風病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低傳染性疾病,隔離制也逐漸被廢。  近三十年來,由於政府的重視、關懷以及科學的進步,該病已成為可防可治的疾病。2004 年,中央財政將麻風病防治納入了公共衛生專項,各級政府也給予了穩定的資金投入,目前我國對麻風病的診斷和治療實行免費。為了鼓勵發現麻風病患者,各級政府實行報病獎勵,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 棲霞的這些醫生,好暖
    「一個月,四次手術,這期間遭了這麼些罪,多虧了棲霞市人民醫院骨外二科這些好的醫生護士們林阿姨的家人為骨外二科團隊送來錦旗四次手術,植皮全部成活家住棲霞市區的林阿姨今年57歲,三個月前,一場車禍使她的左腿受到碾挫,被緊急送往棲霞市人民醫院救治
  • 江西一鄉村醫生堅守疫區根治血吸蟲病37年(圖)
    陳凡經上門為病人複診  鄉村醫生為信念堅守孤島37年  可能很多人會被南磯山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候鳥所吸引,但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南磯鄉在歷史上因血吸蟲病泛濫被稱為「瘟神島」。昨日,記者來到了南磯鄉,不是為了舉世聞名的候鳥,而是為了採訪一個醫生,一個在此地呆了37年,救助了近千名血吸蟲病人的醫生。
  • 永安南安商會換屆,洪梅黃書森連任會長
    12月6日,福建永安市南安商會第四屆一次會員大會暨第四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在永安市燕江國際大酒店舉行。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理監事會領導班子,南安洪梅人黃書森連任會長,潘鋒華擔任秘書長,蘇永利擔任監事長。永安市領導範純文、陳偉,南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躍達參加就職典禮。
  • 廊坊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科長陳雲:「輕傷」不下火線,生日堅守崗位
    廊坊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科長陳云:「輕傷」不下火線,生日堅守崗位河北新聞網1月14日訊(河北日報記者解麗達 通訊員董大吉)「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今天是廊坊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三院」)檢驗科科長陳雲40周歲的生日。
  • 對於麻風病你了解多少?
    麻風桿菌是由挪威學者韓森於1874年首先發現,所以麻風病也叫韓森氏病。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是唯一的已知傳染源。請您注意對皮膚和周圍神經檢查,可疑時請轉有關專科醫生協助診斷。 C.神經損傷主要見於周圍神經幹,表現為皮膚的感覺障礙和受損神經所支配的肌肉變的軟弱無力。周圍神經損害後的併發症:如手足麻木、無汗,晚期可出現皸裂、潰瘍,甚至骨和組織吸收。以上表現可相互重疊和交叉,一般病期越短,神經損害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防畸殘有重要意義。
  • 紮根麻風村15年的「中國好人」董淑猛病了 仍想建一個麻風病「博物...
    現年40歲的董淑猛在大學畢業後,告別條件優越的城市生活,和女友徐娜一起扎進大山深處的麻風病防治專科醫院——開平市玲瓏醫院。15年來,他無怨無悔,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麻風病防治事業。這裡是當地麻風病患者隔離治療和康復的地方,幾乎與世隔絕。玲瓏醫院始建於1957年。10多年前,如果提到麻風村,很多人總要「退避三舍」,玲瓏新村就這樣漸漸被「遺忘」了。 然而,2004年7月,畢業於揚州大學醫學院的董淑猛走進了玲瓏新村,而同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的女友徐娜也落戶這裡。
  • 認真做好麻風病防治工作
    □記者 魏然 報導  本報安丘訊 1月10日,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前夕,副省長王隨蓮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濰坊安丘市走訪慰問麻風病康復者和醫護人員。
  • 剛剛,南安迎來新年第一場霧凇!
    今天早上 南安出現霧凇了! 「記得2016年下雪,也有過類似的場景,再早就是40年前了,樹枝被壓斷,石頭都結冰了。」54歲的村幹部陳玉釵告訴記者,這樣的場景並不多見,他也就見過兩次這樣的場景。 他告訴記者,昨天中午就開始下起了毛毛雨,昨天晚上11點多還在下。「霧凇是早上村支書9點多上山時候看到的,當時面積更大,現在霧凇已經開始在融化了。」
  • 肇醫故事|三口之家,兩個醫生,「忙的二次方」要如何堅守~
    在醫生這個行業裡,有個詞兒叫「雙醫家庭」。組成一個「雙醫家庭」,更是需要雙倍的勇氣,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和犧牲。三口之家,兩個醫生,這可不是「忙×2」,而是「忙的二次方」。但兩口子說,正是幹了這行,才更知道,什麼是「家」!近期,健康肇慶與大家一起走近肇慶「雙醫家庭」,分享他們堅守與難以堅守的故事!
  • 美科學家發現麻風病為犰狳首次傳染給人類
    2011-04-28 14:34:03 | 來源:中新網   據外電報導,長期以來麻風病被學界認為只在人類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