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醫故事|三口之家,兩個醫生,「忙的二次方」要如何堅守~

2021-01-13 健康肇慶

在醫生這個行業裡,有個詞兒叫「雙醫家庭」。組成一個「雙醫家庭」,更是需要雙倍的勇氣,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和犧牲。三口之家,兩個醫生,這可不是「忙×2」,而是「忙的二次方」。但兩口子說,正是幹了這行,才更知道,什麼是「家」!

近期,健康肇慶與大家一起走近肇慶「雙醫家庭」,分享他們堅守與難以堅守的故事!


今天,

我們將走近第一組「雙醫家庭」,

連銀城、陳少麗夫妻

(陳少麗來自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連銀城來自高要區人民醫院)

他們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故事呢~~

陳少麗的父親是一名赤腳醫生,受到父親的影響,加上自己小時候體弱多病,從小時候起,陳少麗的就一直嚮往成為一名醫生,希望能救助病人


陳少麗回憶,

「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我填報的所有志願都是和醫科有關。但是報考醫科的做法卻遭到了父親的反對,父親擔心醫生這個行業太苦,女孩子難以承受。不過父親的反對並沒有動搖我的選擇,因為這是我的理想。」


作為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少麗主要負責照看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患者發病隱蔽,病情變化快,醫生需要用心關注每一位患者。


在陳少麗的眼中,救治病人不僅需要用心,更要用愛給病人治病▼▼

2011年的一天,一名嬰兒在產房剛出生就被診斷為重度窒息,並出現了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情況,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立刻轉送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陳少麗和當時負責救治的醫生顧不上休息,施搶邊實救邊轉運,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嬰兒儘管脫離危險,但仍需特別關注病情的變化。


前後一個多月,陳少麗和監護室的醫生密切觀察病情、研究制定治療方案,最終該患兒順利康復。


陳少麗說到:

「孩子4歲時回來看病,我一眼就認出他了。看到他健康成長的樣子,感覺特別欣慰,也特別能理解作為一名醫生的意義。」


陳少麗從事兒科醫生工作,工作時間異常繁忙,而同是醫生的丈夫連銀城也一樣。結婚10年來,對夫妻倆來說,家像是旅館,聚少離多的日子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2014年,肇慶市首批衛生援僵工作隊需要抽調兒科醫生支援新疆圖木舒克市四十九團醫院。面對這個能外出援助的機會,陳少麗心中便有了想法。

▲援疆期間,陳少麗協助當地產科實施了第一例順產分娩手術。


可是身處「雙醫家庭」,彼時的女兒才兩歲多,讓陳少麗既放不下,也擔心丈夫的不支持。懷著嘗試的心態,陳少麗與丈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想不到的是,丈夫連銀城對此很是支持,唯一擔心的是妻子的健康

▲援疆期間,陳少麗協助當地產科實施了第一例剖宮產手術。


對於丈夫的理解和支持,陳少麗甚是感激,也正是有了丈夫幫助,陳少麗可以無憂的投身援疆的工作。

從2014年10月開始,陳少麗參與首批衛生援疆工作隊進駐當地醫院八個月,積極投身當地醫院的各項建設,成功協助當地產科開展了第一例剖腹產手術,重點幫助當地產科、新生兒科醫療技術的提高,並初步培養了臨床醫生人才,援建工作成效明顯。

▲肇慶市首批衛生援僵工作隊

 

陳少麗回憶說:

「2015年6月,在結束了援疆工作後,我回到家。剛見到女兒的那一幕很是難忘,在看到自己後,女兒飛奔過來把自己緊緊的抱住,問到'媽媽,你能不能不要再離開了',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為了補償孩子,陳少麗利用休假好好陪伴孩子,但是陳少麗知道,永遠也彌補不了自己的缺失。


除了女兒,讓這對雙醫夫妻感覺最慚愧的,是雙方的父母。2014年4月到6月,連銀城擔任總住院醫師期間,需要一直在醫院值守,常常不能回家。對此,父親每天不辭勞苦,來回兩次送上飯菜,為的是讓女婿吃上住家飯。


陳少麗說,

「父母和家人對我們非常理解,這讓我們能更加專注於事業。因為知道兒女的工作繁忙,父母需要看病時,都不敢打擾我們,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事後才知道,在做子女和父母角色上,我們都做得很不稱職。」

因為長時間的聚少離多,連銀城和陳少麗更加珍惜與家人一起相處的時間,陳少麗向記者透露:

「希望能利用公休假好好陪伴父母和孩子,能一起一次回家鄉走親訪友,看望長輩。」

記者手記:

在肇慶,像連銀城和陳少麗這樣的「雙醫家庭」不在少數,醫生的身份讓他們責任重大,工作繁忙,但難以兼顧家庭的角色。面對這種情況,更多的醫務工作者選擇的犧牲小我而堅守崗位。也正是有了這樣甘於奉獻的家庭,群眾的醫療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西江網全媒體記者:岑永龍

編輯 健康肇慶

相關焦點

  • 【警察故事】以熒熒之光堅守藏藍初心
    【警察故事】以熒熒之光堅守藏藍初心 2020-03-3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家三口同一天出院!他們說:「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今年春節前,孩子的爺爺奶奶途經武漢來探親,結果老老少少三代五口人全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昨天,陽陽小家三口人從佑安醫院出院了。「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醫院,相信醫生,新冠肺炎一定能治好,抗擊疫情一定會勝利!」陽陽說。探親!
  • 一元三次方程的故事
    以此為序曲引出了我們要講述的關於三次方程求解的故事。故事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是一位大學教授,名字叫費羅(Scipione del Ferro, 1465-1526)。他在帕西奧利作出悲觀結論不久,大約在1500年左右,得到了 x³+mx=n 這樣一類缺項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在求解三次方程的道路上,這是一個不小的成功。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他並沒有馬上發表自己的成果以廣為傳播自己的成功。
  • 忙得沒空結婚了!90後「警護」戀人推遲婚期堅守防控第一線
    甘兆豐心裡本來也要說的話,未婚妻先說了出來,他為兩個人的相互理解,心有靈犀而感到激動,趕緊回復了未婚妻。一個是警察,一個是護士,如果沒有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對甜蜜的90後戀人將於正月十六日舉行婚禮,這個春節應該忙著籌辦婚禮。但在疫情面前,他們不退,毅然推遲婚期,投入到防控一線中,堅守著自己的職責。
  • 一家三口全是「大白」 已經十幾天沒見過面
    一家三口都是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大白」,一個在核酸檢測點,一個在集中隔離點,一個在公路查驗點,互相已經十幾天沒見過面。趁著中午休息的間隙,廉洪斌給妻子打了個電話,借著手機視頻互道一句問候,傳遞一聲叮囑,被細心的同事偷偷拍了下來。廉洪斌在防疫點攙扶老人。
  • 影視作品要有家國情懷和輸送正能量
    「舍小家為大家」家國情懷,是一種愛國愛家並擁有報國熱情的態度與行為,是影視作品進行展現與表現的正向精神能量,會積極引領社會大眾真善美愛國情懷。向凱理解自己的愛國題材作品為「以文報國」。他鄭重強調,嶽飛在背後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他要在胸口刻四個字「國之重任」。
  • 三口之家8年環球航行 逐夢之旅體現「愛」的真諦
    三口之家8年環球航行 逐夢之旅體現「愛」的真諦 2015-07-29 23:07: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節日期間堅守崗位——我的春節故事和你不一樣
    在大家匆匆收拾行李踏上回家旅途時,在大家圍坐一起共享年夜飯時,在大家走親訪友時……有這樣一群人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了更多家庭的團聚、平安,讓城市秩序井然,讓更多的人安心過年。他們是醫生,是護士,是公交車司機,是武警官兵,是環衛工人,是交警……他們犧牲了小家,幸福了武義這個「大家」。  超市員工  每天要走四萬步  「您好,食用油專櫃在哪個地方?」
  • 堅守馬拉威的中國醫生
    經過多方面的評估,並與手術醫生溝通,周榮勝選擇了腰麻聯合喉罩麻醉。在他的精細麻醉操作和管理下,麻醉穿刺和誘導順利而平穩,術中循環平穩,手術關腹時患者甦醒並自行拔出喉罩。手術醫生震驚了,那種環境中本應很困難的手術麻醉,在中國麻醉醫生的手下,做得如此順利,如此平穩,外科醫生當場稱讚「Perfect,Chinese Professor」。
  • 誰都有秘密:講述了情場高手秀鉉同時周旋在三姐妹之間的故事!
    可在美英馬上要舉行的婚禮上,修賢久不露面,珍英去找修賢,她忍受不住欲望的折磨,在地板上與修賢熱烈的纏綿…… 三姐妹每個人都與修賢有了不同尋常的關係,那美英的婚禮是否能如期進行,而她們要將這各自的秘密隱藏多久呢?電影描述了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之間發生的四角戀情,不尋常之處在於這三個女人是有著血緣關係的親姊妹。從內容來 看,似乎有違背倫理之嫌,讓人感到難以接受。
  • 西非馬裡進入國家衛生緊急狀態,浙二兩位援非女醫生堅守「抗疫」第...
    但是,我們是中國醫生、浙二醫生,無論身在何處,都應盡到自己的天職,不辜負選擇這份職業的初心,不辜負醫院悉心的栽培,也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待!」翁燕說,沒有誰天生是英雄,但此刻,她們選擇勇敢面對。馬裡醫院,是該國最大的三家國立醫院之一。平時,該院的發熱門診,主要排查的就是瘧疾、伊波拉、愛滋病等傳染病。而醫療隊也主動擔負起華人患者的接診治療。針對華人設置的全科門診,平時就設在醫療隊住宿地的一樓。
  • 塔裡木油田的採氣人:堅守「死亡之海」,沒時間感受荒涼
    物探隊員們要在方圓13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鑽探21000口19米深的鑽井,每口井周邊布置35萬個檢波器和串起這些檢波器的大小電纜,布置的點位越精細,探測資料就越詳細。「不管是什麼地形,每40米打一口井,哪怕是山頂上,也要上去打井。」王中傑說。在石油行業,物探處在產業鏈的最前端,是第一道工序。物探隊被稱為尋找油氣的「先頭部隊」。沒有路的地方,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 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戰役英雄譜》
    不僅僅是尹典,「兩山」維保團隊的每一個成員背後,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  「你太年輕了,這份工作很危險,你別上。」在維保團隊裡,中建三局二公司的郭童才23歲,曾聽到無數人如此勸阻,他卻倔強地選擇留守:「就是因為我年輕,才要上!」但到了父母那裡,這個熱血小夥卻說不出口自己的選擇。
  • 愛的二次方
    護士阿姨抱著生病住院的患兒,給予如同「媽媽」般的愛身懷六甲的年輕護士媽媽,依然堅守在臨床工作的一線護士阿姨在細心地給寶貝做中醫閃罐治療,要趕快好起來哦!這是寶貝熬藥的地方,可要仔細擦乾淨了咳嗽有痰不易咳出的寶寶們,要勤拍背,多喝水
  • 神奇的三次法則~在故事中的應用
    最近網上瘋傳一種成功約會「三次定律」,說:如果你成功約會女人兩次,第三次就可以上床了。當然,這有一種娛樂的成份;但也佐證「三」在人類思維中的一種神奇意義。二「三」在人類的文學領域,也有一種神奇的自然力量。如果你留心結構——不管是經典的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還是電視上放映的小成本電影——你會發現三這個數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 8歲女孩被竹葉青蛇連咬三口 醫生開十條口放血
    信息 8歲女孩被竹葉青蛇連咬三口 醫生開十條口放血 201638 來源:多彩貴州網 參與互動    7月9日,貴陽百花湖鄉一名8歲女孩進自家菜園採摘黃瓜解渴,被一條毒蛇連咬三口
  • 暖暖熱流 離不開他們默默的堅守
    採訪動機  一年一度的供暖季來臨,全市數萬名基層供暖人員以時為令,開啟「白加黑」工作模式,冒著嚴寒奔波在大街小巷、換熱站、居民家中,用敬業與堅守為廣大市民送去暖暖熱流。11月19日,記者跟隨華電大經街片區工作人員、85後張碩,體驗他們緊張而繁忙的日常巡查、檢修入戶等工作。
  • 棲霞的這些醫生,好暖
    四次手術,植皮全部成活家住棲霞市區的林阿姨今年57歲,三個月前,一場車禍使她的左腿受到碾挫,被緊急送往棲霞市人民醫院救治。邢亞楠醫生說。植皮手術恢復期長,需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分次進行。針對林阿姨的情況,一個月時間,引流、清創、植皮,4次手術,最終在骨外二科所有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林阿姨腿上的植皮全部成活,如今已經可以自由活動,康復出院。
  • 小區二次供水如何確保規範安全
    會前,海南省政協和三亞市政協部分委員受邀組成履職工作小組,聯合相關國有企業,深入10個小區開展調研,充分聽取了各利益方訴求,確定將「有序推進小區二次供水,確保居民用水安全」列為市屬國有企業協商民主議事會議第一次協商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