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風病預算削減—新聞—科學網

2020-11-21 科學網

在美國,犰狳可能傳播麻風病。圖片來源:GREG MCCORMICK

在歷史上,麻風病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災難,目前仍影響著一小部分美國人,但該國國會決定適度削減每年的麻風病醫療和研究預算。專家表示這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美國大約有3300位麻風病患者,這種疾病會損傷神經和眼睛,使皮膚變色,如果不治療,還會造成毀容。雖然抗生素可以清除麻風桿菌,但美國臨床醫生通常很難診斷這種罕見的、令人困惑的疾病。因此,患者有時無法得到正確的診斷和護理,直到他們開始遭受癱瘓、失明和塌鼻子的折磨。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20萬人仍在遭受這種疾病的折磨,其中新病例大部分出現在巴西和印度,美國每年新增確診病例不到200例。一些病例被認為是南部各州自然感染了麻風桿菌的犰狳傳播的。但這種疾病從犰狳到人類的確切傳播途徑尚不清楚,可能與接觸動物或被糞便及尿液汙染的土壤有關。

美國長期以來設有國家漢森疾病計劃,是基於美國大陸和波多黎各的16家診所建立的一個網絡,致力於治療麻風病。這些診所定期將病人樣本送往該疾病計劃的研究部門。這個由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局(HRSA)管理的疾病計劃已經維持了若干年,每年的預算為1520萬美元。而新的國會預算將把其經費減少到1370萬美元,降幅為10%。而在總統唐納德•川普提出的預算中,該計劃經費將面臨23%的削減。

由於已經預期到將會有大幅度的經費削減,1月1日,HRSA就已關閉了6個州的診所。在美國大陸,僅剩下加州、紐約州、德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設有漢森麻風病診所。「這樣一來,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的醫生都沒有專業知識。而且當收縮經費時,研究範圍也會縮小。」該疾病計劃前負責人、病理學家David Scollard說。

雖然10%的削減看起來微不足道,但該疾病計劃研究部門負責人、微生物學家Richard Truman指出,這可能會影響研究,因為長期以來,病人護理一直是該項目的重點。他說,經費削減「十分意外」,並警告說,這變化可能會威脅到世界唯一一個麻風病犰狳實驗室。(張章)

更多閱讀

《科學》相關文章(英文)

 

相關焦點

  • 川普要求國會削減274億美元預算,民主黨議員:缺德
    當地時間1月14日,川普致信參眾兩院領導層,要求國會削減73項、高達274億美元的預算開支,其中還包括用於支持全球疫苗接種的資金。雖然川普的計劃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但他的舉動還是招來民主黨議員的怒斥:「你還能想到比這更缺德(immoral)的事嗎?」
  • 神秘麻風病威脅黑猩猩
    現在,兩位研究人員發布的一篇預印本研究給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這兩個西非黑猩猩都患有麻風病,但這種疾病在野生黑猩猩中從未有過記載。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菌株似乎沒有關聯,不太可能來自與人類的接觸。這一發現可能揭示麻風病在野外的未知來源,以及一種神秘疾病的新線索。
  • 神秘麻風病,正在威脅黑猩猩
    這一發現可能揭示麻風病在野外的未知來源,以及一種神秘疾病的新線索。麻風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人們幾乎不知道它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傳播的。這種疾病曾折磨著全球數百萬人。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家、麻風病專家Charlotte Avanzi說,麻風病研究面臨的困難也讓人們缺乏興趣。
  • 疫情之下,博物館設法自救—新聞—科學網
    因為無法對外開放、接待參觀者以及提供活動場地,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收入暴跌了60%。5月,該機構已開始削減員工規模,另有250人被遣散。加州科學院則宣布將對40%的職工進行休假或裁員處理。一些博物館原本有望通過新開設施增加收yi入,現在計劃也已落空。 得益於來自政府的支持,一些博物館躲過了財政危機,比如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 美科學家發現麻風病為犰狳首次傳染給人類
    2011-04-28 14:34:03 | 來源:中新網   據外電報導,長期以來麻風病被學界認為只在人類間傳播
  • 最古老的疾病:麻風病細菌存在一千萬年
    每一年全球都有幾十萬例麻風病,它會攻擊受害者的皮膚和神經。如果不治療,可能導致殘疾甚至死亡。近日科學家們表示,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麻風病奴役人類的時間遠比聖經上描述該疾病的故事要古老的多。這種疾病可能是人類感染的最古老的疾病,追溯到幾百萬年前。
  • 美頁巖油公司削減2019年投資
    中國石化報2019年01月11日訊 隨著油價跌至50美元/桶的「生死線」附近,擔心石油市場過剩會進一步加劇和油價會長期疲軟,美國主要頁巖油公司開始收緊鑽探計劃,削減幾周前剛剛確定的2019年投資預算。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孟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我有幸見過一些早年辦《科學報》老人修改稿件的筆跡,也記得改革開放初期一些《科學報》報導內容。如今我在科學網博客寫博文,十年有餘。感謝科學網,讓我們有個科學界華人交流的平臺。希望報社越來越好,科學常新,文圖出彩,人氣爆棚。
  • 認真做好麻風病防治工作
    □記者 魏然 報導  本報安丘訊 1月10日,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前夕,副省長王隨蓮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濰坊安丘市走訪慰問麻風病康復者和醫護人員。
  • 談麻風病色變,沒有科學道理
    密切接觸活動性麻風病患者時,應戴口罩,接觸後要及時洗手。平時應注意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治理,勤打掃,常通風,加強鍛鍊,增強營養,以此來提高機體抵抗力。這些舉措可以有效降低患麻風病的風險。  五、麻風在中國  麻風病在我國流行已有2000多年歷史。
  • 雄鷹展翅飛 漫遊價更高—新聞—科學網
    由於伊朗的信息傳輸價格是哈薩克斯坦的3倍多,導致這些猛禽花光了全年的預算。   俄羅斯猛禽研究與保護網絡的科學家利用眾籌平臺為其「買單」。他們籌集到1000多美元,足夠支付這些費用,並將其中一部分用於未來的研究。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科學網作為以網絡社區為基礎構建起面向全球華人科學家的網絡新媒體,利用網絡平臺優勢,2012年3月8日第一時間網絡同步直播中微子實驗結果新聞發布會>;並於3月14日在網際網路上率先推出在線訪談《聚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邀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科學網知名博主曹俊、邢志忠兩位老師同廣大網友交流。
  • 川普首份預算現身 2018年國防支出達6千億美元
    川普稱,制定政府預算是實現「美國優先」的重要方式。「美國優先」的預算必須將美國人的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因為沒有安全就沒有繁榮。  重建美國的軍事實力,是預算的核心。  根據這份預算綱要,2018財年美國聯邦政府可自由裁量支出總額約為1.065萬億美元。其中,國防支出為6030億美元,非國防支出為4620億美元。
  • 麻風病康復者、智障人士在我身邊起舞
    智障人士、麻風病康復者和普通人一同起舞,無分你我。■陽光社區記者 邢曉雯/文 孟祝斌/圖「TA跳舞多好看,壓根不像是特殊人士」昨日下午,在正佳廣場的四樓中庭,一場載歌載舞的活動秀引來遊客們駐足。記者走近發現,這並非常見的賣場促銷活動,而是由特殊人群組成的大舞臺。
  • 美國大幅增加AI、量子科技投資,生物醫學預算縮水嚴重
    2017年,川普籤署增加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資金法案,將 NASA 2018年的財政預算提高到了195億美元,以期2023年美國人能夠登上火星,成為全球率先登陸火星的先行者。儘管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研發投入國家,但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很有可能會迎頭趕上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發投入最大的國家。 與此同時,有美國研究者擔心,增加人工智慧和量子技術領域的預算,可能會壓縮其他領域的預算。儘管美國國會拒絕川普政府削減研發經費的預案,但川普政府依舊 「我行我素」,讓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經費大幅上漲。
  • 赫斯(HES.US)2020年資本支出預算削減近27%,宣布10億美元貸款協議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赫斯(HES.US)於今日宣布,修訂後的2020年資本支出預算為22億美元,較此前30億美元的預算減少了26.6%。並表示已與摩根大通籤訂了一份新的10億美元3年期貸款協議。
  • 研究揭示美國新冠病毒複製特性—新聞—科學網
    接種後3天vero單分子層圖像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並描述了其基因組序列和複製特性。 美國第一例患者於1月20日被華盛頓州和美國疾控中心確診。研究人員從該患者鼻咽(NP)和口咽(OP)標本中分離出病毒,並對病毒序列、複製特性和細胞培養向性進行了表徵。 研究人員於1月22日將陽性標本重新製作和冷凍,然後接種到細胞培養皿中。2天後,研究人員觀察到細胞病變效應(CPE),並在3天後收集到病毒裂解液。他們還觀察了冠狀病毒的形態和形態發生特徵。
  • 能拿到中國十多倍的預算,NASA要幹什麼?先上月球再去火星
    美東時間11日下午,NASA舉行重要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預算提案。預算有多少?2020年預算:210.2億美元。比2018年預計的195.9億,多出14億。但比2019年最終預算215億,減少了4.8億美元。
  • 麻風病防治科普知識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1、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已流行了2000多年,它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多菌型麻風尚可侵及深部組織和內臟器官,晚期麻風病常可導致肢體畸殘,喪失勞動力。    2、麻風病的傳播途徑?    (1)直接接觸傳染為主。
  • 胡江平、戴希當選2018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新聞—科學網
    2018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增選結果近日揭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胡江平研究員與前物理所研究員戴希(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