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接種後2天,VeroE6細胞就產生了明顯的斑塊,相比之下,Vero CCL81產生的斑塊較少。
接種後3天vero單分子層圖像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並描述了其基因組序列和複製特性。(bioRxiv論文未經同行評議。)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為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提供參考試劑。公共衛生界也需要病毒裂解物作為診斷參考,而研究界需要病毒分離物測試抗病毒化合物、開發新疫苗和進行基礎研究。
美國第一例患者於1月20日被華盛頓州和美國疾控中心確診。研究人員從該患者鼻咽(NP)和口咽(OP)標本中分離出病毒,並對病毒序列、複製特性和細胞培養向性進行了表徵。
研究人員於1月22日將陽性標本重新製作和冷凍,然後接種到細胞培養皿中。2天後,研究人員觀察到細胞病變效應(CPE),並在3天後收集到病毒裂解液。他們還觀察了冠狀病毒的形態和形態發生特徵。
此外,研究人員測序了從第一代OP和NP標本中分離出的病毒,結果顯示完全匹配。並且,研究人員在沒有胰蛋白酶的情況下傳代了這種病毒。而且,新冠病毒在Vero CCL81細胞和Vero E6細胞中複製到高滴度。
研究人員在VeroE6細胞(另一種恆河猴胎兒腎臟細胞系)上產生了第四代新冠病毒。RNA測序顯示,其與原始序列相比無核苷酸突變。SARS-CoV和MERS-CoV也分別在VeroE6和Vero CCL81細胞上生長良好。經過一系列的稀釋感染後,研究人員還發現新冠病毒在兩種Vero細胞中都有複製,然而,VeroE6細胞的病毒滴度略高於Vero CCL81。
研究人員已將病毒分離物存入兩個病毒試劑庫,BEI資源和世界新興病毒和蟲媒病毒參考中心,以便公眾衛生和研究界能夠廣泛獲得該病毒及相關信息。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1/2020.03.02.972935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