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基於非典的後續研究,一化合物可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2020-12-04 國防時報熱點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證實,一種名叫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夠起到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的作用。科學家宣稱,將繼續致力於該化合物的研究,因為它已經被證明有成為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據悉,參與此次研究的科學家主要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該大學參與了此次研究的高級研究員卡拉揚尼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模擬藉助了一臺超級計算機,具體分析了α-酮醯胺13b化合物在和新冠病毒對抗時所起的效果。卡拉揚尼斯表示,從此次模擬的結果可以看出,α-酮醯胺13b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進而能夠有效阻止病毒複製,並且在該模擬試驗進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抑制作用保持穩定。

據了解,新冠病毒的主蛋白酶在新冠病毒的複製和轉錄過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而此前多家科研機構都致力於把阻斷新冠病毒主蛋白酶複製作為研製藥物的突破點。此前,《科學》雜誌上也刊登了類似的報告,把新冠病毒的主蛋白酶當做靶點的情況下,有兩種化合物也具備開發成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卡拉揚尼斯還介紹說,α-酮醯胺13b化合物的前身是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科學家於非典後研製的α-酮醯胺類廣普抗病毒化合物,該化合物是較早以主蛋白酶為靶點所製成的化合物。通過此前的多次細胞實驗,已經證明α-酮醯胺13b化合物確實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這給未來研製新冠病毒治療藥物指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家機構宣稱已發現可抑制新冠病毒的化合物或者藥物,但是事實證明很多都是空穴來風,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此次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新發現由於有非典時期研製的化合物做基礎,所以可信度相對更高。

作者:阿霽

相關焦點

  • 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雪梨6月22日電(記者郭陽)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日前通過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名為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化合物具有發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高級研究員湯姆·卡拉揚尼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分析了α-酮醯胺13b對抗新冠病毒的效果。模擬結果顯示,這一化合物能與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位點緊密結合,由此可以抑制主蛋白酶活性,進而阻斷病毒複製,在長時間的模擬中這種結合依然穩定。
  • 澳科學家計算機模擬結果:一種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日前通過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名為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化合物具有發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高級研究員湯姆·卡拉揚尼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分析了α-酮醯胺13b對抗新冠病毒的效果。
  • 新冠病毒的「弱點」終於找到了!這種物質可有效阻止病毒複製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日前報告,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弱點」,有助於加快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資料圖 方非 攝法蘭克福大學14日發表公報說,科研人員最近開發出的一種質譜分析法可分析細胞內蛋白質情況。
  • 美媒:研究表明一種口服藥可在動物體內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北京4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4月7日報導稱,美國科學家6日報告稱對動物的試驗表明,一種口服藥物能夠阻止新冠病毒在體內複製
  • 德國科學家解碼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結構,它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起著...
    新華社華盛頓3月22日電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刊登德國研究人員的論文說,他們解碼了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的三維結構,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一種能阻斷該蛋白酶功能的化合物,有望用於研發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系列化合物對這種蛋白酶的作用,結果發現代號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斷該蛋白酶的功能。研究人員還用小鼠測試了該化合物,小鼠未顯示任何不良反應。研究人員說,有可能在這種化合物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相關藥物有可能用於直接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給藥。
  • 美研製出新疫苗成功阻止非典病毒在鼠體內複製
    新華網華盛頓3月31日電 (記者毛磊) 美國研究人員31日報告說,他們新開發出的一種疫苗在實驗中有效地阻止了非典病毒在鼠體內複製。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1日正式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內貝爾博士領導的小組,以編碼非典病毒表面一種外殼蛋白的DNA片段為基礎開發出這種疫苗。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
  • 非典與新冠病毒的區別
    非典的潛伏期1~16天,常見為3~5天。起病急,傳染性強,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可有畏寒,體溫常超過38℃,呈不規則熱或弛張熱,稽留熱等,熱程多為1~2周;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瀉。主要症狀是水樣大便、發熱、嘔吐,每天排稀便10餘次,嚴重者甚至出現血水樣便,極少數情況下也引起神經系統症候群。
  • 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加速患者好轉!
    2020年8月5日,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團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及南京市第二醫院易永祥等,在Cell Discovery雜誌發表論文,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湯劑中的miRNA可通過飲用被人體有效吸收,並在體內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 多頭並進、老藥新用,新冠特效藥問世還有多遠
    搜尋潛在靶點研發特異性抗病毒藥物,首先要基於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自身複製以及致病等多個環節的關鍵機制來篩選和設計藥物靶點。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文輝日前向記者介紹,已知新冠藥物靶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靶向新冠病毒本身;另一類靶向宿主也就是人體。
  • 西媒:美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新弱點
    刺突蛋白如同一種可勾住宿主細胞的鉤子,能夠識別即將攻擊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進而穿透並感染細胞。因此,如果刺突蛋白被阻斷,例如被抗體阻斷,就可以防止病毒進入細胞。除此之外,新冠病毒還依賴於一系列複雜的蛋白質來形成其包膜,或者複製和組織其遺傳物質。
  • 西媒:美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新弱點
    因此,如果刺突蛋白被阻斷,例如被抗體阻斷,就可以防止病毒進入細胞。除此之外,新冠病毒還依賴於一系列複雜的蛋白質來形成其包膜,或者複製和組織其遺傳物質。因此要達到避免受到冠狀病毒侵襲的目的,研究人員還可以從更多切入口尋找合適的治療手段。
  • 研究揭示美國新冠病毒複製特性—新聞—科學網
    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並描述了其基因組序列和複製特性。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為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提供參考試劑。公共衛生界也需要病毒裂解物作為診斷參考,而研究界需要病毒分離物測試抗病毒化合物、開發新疫苗和進行基礎研究。 美國第一例患者於1月20日被華盛頓州和美國疾控中心確診。研究人員從該患者鼻咽(NP)和口咽(OP)標本中分離出病毒,並對病毒序列、複製特性和細胞培養向性進行了表徵。
  • 迷惑新冠病毒,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出新冠病毒蛋白抑制劑
    近期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以三聚體形態存在,因此研究人員設想構建一個ACE2三聚體蛋白是不是有可能和刺突蛋白三聚體實現3對3或者至少2對2的結合? 隨後,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了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結構並做了一系列的設計改造嘗試,他們得到了一個三聚體蛋白T-ACE2,此T-ACE2蛋白可以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親和力達到KDpan> 雖然刺突蛋白本身以三聚體形式存在,但是在沒有受體結合的時候,三聚體中的三個單體結構是不同的,三聚體裡最多只有一個單體處於開放結構可與受體結合。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前述文章稱,這類含金屬藥物在動物測試中證明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並能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由於有關藥物針對其他病症已通過臨床審批,有望為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前述文章介紹,金屬化合物早已被發現可用作抗菌劑,但鮮見與其抗病毒性質相關的研究。
  •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逃離」細胞途徑:溶酶體是關鍵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網10月28日最新消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退出細胞的生物途徑,即病毒可通過溶酶體從受感染的細胞中分離出來。更好地了解這一途徑可能為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提供重要研究視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28日的《細胞》期刊。此前,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病毒進入細胞並感染細胞,在逃離之前利用細胞的蛋白質進行自我複製。然而,研究人員對病毒到底是如何離開細胞的了解有限。
  • 一種傳統發酵彝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體外研究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中藥如蓮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水等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而,急需發現能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本研究對解本10號(一種傳統彝藥發酵技術生產的發酵液)的抗新冠活性進行研究。體外研究結果表明,解本10號能顯著抑制SARS-CoV-2的複製,半數有效濃度EC50為稀釋到發酵液的769.1倍,選擇指數高達42.68。
  • FDA批准2個緊急通道:首款新冠病毒1小時檢測&吸入式一氧化氮...
    《Science》:德國研究人員解碼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3D結構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種單鏈RNA正鏈包膜乙型冠狀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的另兩種冠狀病毒類似的是,SARS-CoV-2的基因組編碼為非結構蛋白、結構蛋白和輔助蛋白。
  • 貓類冠狀病毒的治療藥物 竟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在前期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中的主要蛋白酶(Mpro,又稱為3CLpro)是一個重要的潛在藥物靶標,其能夠將病毒RNA進入人體後被翻譯而成的多聚蛋白切割成更小的蛋白,對抑制病毒的複製至關重要。
  • 研究:漱口水能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
    漱口水能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英國卡迪夫大學的一項最新初步研究顯示,含有至少0.07%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的非處方漱口水,在實驗室環境下能夠在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研究人員指出,這一「令人鼓舞的跡象」可能會使漱口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防疫的重要補充。漱口水能消滅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