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證實,一種名叫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夠起到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的作用。科學家宣稱,將繼續致力於該化合物的研究,因為它已經被證明有成為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據悉,參與此次研究的科學家主要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該大學參與了此次研究的高級研究員卡拉揚尼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模擬藉助了一臺超級計算機,具體分析了α-酮醯胺13b化合物在和新冠病毒對抗時所起的效果。卡拉揚尼斯表示,從此次模擬的結果可以看出,α-酮醯胺13b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進而能夠有效阻止病毒複製,並且在該模擬試驗進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抑制作用保持穩定。
據了解,新冠病毒的主蛋白酶在新冠病毒的複製和轉錄過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而此前多家科研機構都致力於把阻斷新冠病毒主蛋白酶複製作為研製藥物的突破點。此前,《科學》雜誌上也刊登了類似的報告,把新冠病毒的主蛋白酶當做靶點的情況下,有兩種化合物也具備開發成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卡拉揚尼斯還介紹說,α-酮醯胺13b化合物的前身是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科學家於非典後研製的α-酮醯胺類廣普抗病毒化合物,該化合物是較早以主蛋白酶為靶點所製成的化合物。通過此前的多次細胞實驗,已經證明α-酮醯胺13b化合物確實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這給未來研製新冠病毒治療藥物指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家機構宣稱已發現可抑制新冠病毒的化合物或者藥物,但是事實證明很多都是空穴來風,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此次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新發現由於有非典時期研製的化合物做基礎,所以可信度相對更高。
作者:阿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