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2021-01-09 澎湃新聞

10月12日,香港大學官網發文稱,由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和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有望成為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前述文章稱,這類含金屬藥物在動物測試中證明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並能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由於有關藥物針對其他病症已通過臨床審批,有望為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

前述文章介紹,金屬化合物早已被發現可用作抗菌劑,但鮮見與其抗病毒性質相關的研究。研究團隊新冠病毒其中一個主要蛋白質——病毒解旋酶,當中含有起著關鍵作用的鋅離子,而金屬藥物透過獨特的金屬置換機制,能不可逆轉地剝奪這些鋅離子,令病毒解旋酶失去活性,從而抑制新冠病毒的繁衍複製。

團隊對一系列金屬藥物和相關化合物進行篩選後,發現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前述藥物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中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病毒數目),具備潛力臨床應用作為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重要的是,與接受瑞德西韋治療和賦形劑(非藥物)的組別對照比較,接受RBC治療受感染動物的新型冠狀病毒載量明顯降低近100倍,且主要炎症因子和趨一化因子的釋放也得到顯著抑制。

團隊通過機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中的解旋酶為RBC及其相關的含鉍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靶標。RBC通過獨特的金屬置換機制不可逆轉地剝奪新冠解旋酶中的起關鍵作用的鋅離子,並進而形成鉍結合解旋酶,從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RBC及其相關的含鉍化合物對新冠病毒解旋酶ATPase (IC50±0.69M)和DNA解旋(IC50=0.70 M)活性均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

前述文章還稱,研究團隊的發現突出了病毒解旋酶可作為藥物治療的潛在靶標以及含鉍藥物或其他相關金屬藥物用於臨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巨大潛力,為科學家研究其他抗藥性病毒藥物打開了研究之門。未來,採用諸如RBC、地塞米松、幹擾素β-1b的聯合用藥(雞尾酒療法)等現有抗新冠病毒活性藥物,在經過系統性地評估後有望成為治療甚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療法。

前述研究成果已於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並已申請美國專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香港科學家發現:低價抗潰瘍藥雷尼替丁枸櫞酸鉍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我國的研究人員在治療新冠肺炎的時候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在患有胃潰瘍的新冠患者中經濟條件較差的人,比其他富裕的人治療效果更好,後來研究發現,前者經常服用一種低價的抑制胃酸、抗潰瘍的老藥法莫替丁,而後者經濟條件較好 並未使用過這這類藥。
  • 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香港大學Nature子刊: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註: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港大新聞 [1]有研究顯示,瑞德西韋這種原先針對伊波拉病毒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有療效,是治療新冠感染的有力候選藥物。然而,瑞德西韋的供應全球性短缺,價格相對高昂,以及對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缺乏顯著的臨床效力等幾個關鍵因素,嚴重限制了它的進一步臨床應用。其他一系列正在進行測試的抗病毒藥物的臨床效力也有待驗證。因此,迫切需要更廣泛地評估臨床獲批藥物,以尋找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策略。
  • 美媒:研究表明一種口服藥可在動物體內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報導內容摘編如下:   美國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一報告稱,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冠狀病毒在試管中的人類肺細胞裡進行自我複製的過程中,一種口服藥物可對該冠狀病毒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該藥物在老鼠體內可持續多日對其他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還可使肺功能得到改善。
  • 港大教授介紹新發現:含金屬鉍藥物或可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香港大學表示,港大化學和微生物學者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臨床常用的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具備潛力作為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專訪該藥物的研究者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孫紅哲教授,請他介紹該藥物如何針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治療。
  • 清華大學等團隊研究發現抗新冠病毒潛在藥物分子
    記者 | 界面健康3月31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在線發表了一項名為Orthogonal genome-wide
  • 華理武大攻關發現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對比試驗體外抑制活性更強
    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並驗證了宿主細胞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病毒複製和調節免疫兩種途徑,發揮廣譜抗病毒藥效,發現老藥來氟米特(Leflunomide)和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可滿足目前新冠病毒肺炎臨床急需。
  • Nature:大規模篩選發現21種現有抗新冠病毒藥物!
    截至2020年7月27日,全球已確診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過1625萬,死亡總數超過64萬。僅在不考慮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的情況下,開發針對性的疫苗需要12到18個月,而從頭開發並批准新型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保守估計可能需要超過10年。因此重新篩選測試已經過臨床評估的藥物以治療COVID-19成為目前可行有效的策略之一。
  • 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2020-08-08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種傳統發酵彝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體外研究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中藥如蓮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水等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而,急需發現能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本研究對解本10號(一種傳統彝藥發酵技術生產的發酵液)的抗新冠活性進行研究。體外研究結果表明,解本10號能顯著抑制SARS-CoV-2的複製,半數有效濃度EC50為稀釋到發酵液的769.1倍,選擇指數高達42.68。
  • 抗瘧疾老藥氯喹:體外實驗顯示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其表示,體外實驗顯示磷酸氯喹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目前正在北京、廣東等十多家醫院開展臨床研究,累計入組患者超過100例。近期,湖南省也將啟動磷酸氯喹的多中心臨床試驗,臨床結果初步顯示,磷酸氯喹對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診療效果。」正如張新民所說,磷酸氯喹是一種上市多年的抗瘧疾藥物。要追溯它的歷史,可以從奎寧說起。
  • 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了解下抗病毒藥物就別再信了
    謠言:傳聞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闢謠:繼雙黃連之後,中草藥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的說法開始流傳,我們就來了解下抗病毒藥物和雞屎藤。病毒與抗病毒藥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種,寄生於宿主細胞內,依賴宿主細胞代謝系統進行增殖複製。
  • 新發現!基於非典的後續研究,一化合物可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證實,一種名叫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夠起到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的作用。科學家宣稱,將繼續致力於該化合物的研究,因為它已經被證明有成為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近日,《Nature》雜誌對中國正在開展的新冠病毒(SARS-CoV-2)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了報導關注。報導指出,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註冊表數量每天都在增長,目前還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醫生們也急於幫助患者,但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並設置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比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等),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
  • 抗擊疫情 | 新突破!華理與武大團隊聯合發現強效抗新冠病毒候選...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並驗證了宿主細胞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病毒複製和調節免疫兩種途徑發揮廣譜抗病毒藥效,發現了老藥來氟米特(Leflunomide)和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可滿足目前新冠肺炎臨床急需,同時,新設計的候選藥物S312和S416也有望開發成為抗RNA病毒的特效新藥,為將來冠狀病毒及其他急性RNA病毒的感染性疾病防控戰做好候選藥物的儲備
  • 中國攻關聯盟解析新冠「要害」,篩選出多種病毒抑制小分子
    該研究揭示了2.1Å新冠病毒Mpro(又稱3CLpro)與 N3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質的三維空間結構。他們還分析探討了多種藥物發現策略,該研究為迅速開發具有臨床潛力的抗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攻關團隊確定了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強效抑制劑N3。
  • 【學術前沿】李洪林/徐可團隊發現靶向宿主DHODH的強效抗新冠病毒...
    coronavirus SARS-CoV-2」,報導了靶向宿主細胞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病毒基因組複製和調節免疫兩種途徑發揮廣譜抗病毒藥效,且所設計的兩個新型DHODH抑制劑S312和S416在細胞水平表現出高效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其中S416是目前已報導的體外抑制活性最強的抗新冠病毒候選新藥。
  • 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加速患者好轉!
    2020年8月5日,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團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及南京市第二醫院易永祥等,在Cell Discovery雜誌發表論文,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湯劑中的miRNA可通過飲用被人體有效吸收,並在體內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 計算模擬加速靶向DHODH抗新冠病毒藥物發現
    前面有大量計算相關研究,但都很少有實驗驗證的案例,華東理工大學李洪林團隊和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可合作,通過虛擬篩選發現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效的廣譜抗病毒獲選藥物,成為CADD加速藥物發現的成功案例。
  • 新冠病毒的「弱點」終於找到了!這種物質可有效阻止病毒複製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日前報告,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弱點」,有助於加快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資料圖 方非 攝法蘭克福大學14日發表公報說,科研人員最近開發出的一種質譜分析法可分析細胞內蛋白質情況。
  • 兩款新冠病毒藥物「舊藥新用」?專家:臨床實驗已安排
    李蘭娟院士指出,對多種抗病毒藥物篩選之後,發現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而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種藥物,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她建議將阿比多爾、達蘆那韋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