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2020-11-11 X一MOL資訊

香港大學Nature子刊: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註: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港大新聞 [1]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範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已作廣泛臨床應用的含金屬抗菌藥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圖1. 研究團隊(左起):王素玉女士、王潤銘博士、孫紅哲教授、袁國勇教授、袁碩峰博士和陳福和醫生


這類含金屬藥物在動物測試中,證明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並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由於有關藥物針對其他病症已通過臨床審批,有望為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此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已於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並已申請美國專利。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興的冠狀病毒,自2019年12月迄今,已在全球造成超過4,000 萬確診病例,其中更有逾100萬死亡病例。基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尚未大規模推廣,開發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可能是預防或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引起感染的一種有效途徑,而重新對目前可用的藥物進行快速甄別和篩選是尋找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藥物最為直接且實際的策略。有研究顯示,瑞德西韋這種原先針對伊波拉病毒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有療效,是治療新冠感染的有力候選藥物。然而,瑞德西韋的供應全球性短缺,價格相對高昂,以及對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缺乏顯著的臨床效力等幾個關鍵因素,嚴重限制了它的進一步臨床應用。其他一系列正在進行測試的抗病毒藥物的臨床效力也有待驗證。因此,迫切需要更廣泛地評估臨床獲批藥物,以尋找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策略。


金屬化合物早已被發現可用作抗菌劑,但鮮見與其抗病毒性質相關的研究。香港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新冠病毒其中一個主要蛋白質——病毒解旋酶,其中含有起著關鍵作用的鋅離子,而金屬藥物透過獨特的金屬置換機制,能不可逆地剝奪這些鋅離子,令病毒解旋酶失去活性,從而抑制新冠病毒的繁衍複製。


該團隊對一系列金屬藥物和相關化合物進行篩選後,發現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中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病毒數目),具備潛力臨床應用作為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體外實驗證實,RBC能顯著降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細胞中(VeroE6)的病毒量超過1,000倍以上,並表現出低細胞毒性,選擇指數(毒性安全指標,指標越高越安全)高達975,而瑞德西韋在細胞層面的選擇指數僅為129,這意味RBC在有效作用濃度(調節使用量的彈性)和細胞毒性之間的窗口非常大,安全度十分高。RBC在金色敘利亞倉鼠的感染模型中,證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減少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病毒載量,同時也能緩解與病毒相關的肺炎等炎症。

圖2. (a)RBC具有對新型冠狀病毒解旋酶的ATPase以及雙鏈DNA解旋活性的抑制作用,(b)RBC中的鉍能有效置換出鋅結合病毒解旋酶中的鋅離子,(c)RBC能在細胞水平上保護受新冠病毒感染的Vero E6細胞,(d-f)RBC能在倉鼠的病毒感染模型中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d)複製量和(e)滴度。(f)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炎症因子和趨化因子在接受RBC治療後得到顯著抑制(g-j)新冠病毒N蛋白在(g)假手術組、(h)賦形劑組、(i)瑞德西韋組和(j)RBC組的相對含量。


重要的是,與接受賦形劑(非藥物)的組別對照比較,接受RBC治療受感染動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部載量明顯降低近100倍,且主要炎症因子和趨一化因子的釋放也得到顯著的抑制。


該團隊通過機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中的解旋酶為RBC及其相關的含鉍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靶標。RBC通過獨特的金屬置換機制不可逆轉地剝奪新冠解旋酶中的起關鍵作用的鋅離子,並進而形成鉍結合解旋酶,從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RBC及其相關的含鉍化合物對新冠病毒解旋酶ATPase(IC50 = 0.69 µM)和DNA解旋(IC50 =0.70 µM)活性均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

鉍結合新型冠狀病毒鋅指結構域擬定結構,為研發有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潛在藥物展開新的一頁


他們的發現,突出了病毒解旋酶可作為藥物治療的潛在靶標以及含鉍藥物或其他相關金屬藥物用於臨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巨大潛力,為科學家研究其他抗藥性病毒藥物打開了研究之門。在可見的未來,採用現有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藥物,諸如RBC、地塞米松、幹擾素β-1b的聯合用藥(雞尾酒療法),在經過系統性地評估之後有望成為治療甚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療法。


Metallodrug 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 suppresses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relieves virus-associated pneumonia in Syrian hamsters

Shuofeng Yuan, Runming Wang, Jasper Fuk-Woo Chan, Anna Jinxia Zhang, Tianfan Cheng, Kenn Ka-Heng Chik, Zi-Wei Ye, Suyu Wang, Andrew Chak-Yiu Lee, Lijian Jin, Hongyan Li, Dong-Yan Jin, Kwok-Yung Yuen, Hongzhe Sun

Nat. Microbiol., 2020, 5, 1439–1448, DOI: 10.1038/s41564-020-00802-x


導師介紹

孫紅哲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9626


1. 學校官網報導:

港大化學和微生物學者研究發現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21739.html

相關焦點

  • ——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我們正採取多項行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性,但還需要加大投入,持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同樣面臨著原有抗菌藥物有效性下降的現狀,急需開發新型抗菌藥物來對抗耐藥菌。為什麼迫切需要新型抗菌藥物?王明貴教授:目前常用的抗菌藥物有β-內醯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糖肽類、噁唑烷酮類、四環素類、磺胺類等,還有林可黴素類、醯胺醇類等。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10月12日,香港大學官網發文稱,由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和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有望成為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 360°詳細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本應該是紅紅火火過春節的日子,我們的神經卻被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繃著。據政府權威機構發布,截至1月22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25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來自湖北省)。
  • 奧司他韋對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效嗎?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鄧後亮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疫情,給人們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有人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且它們的臨床症狀相似,可不可以服用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奧司他韋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呢?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發布
    通知稱,為進一步指導全國科學規範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  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 闢謠手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謠言大匯總
    謠言七:含薑片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姜可以預防病毒,更沒有證據證明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目前的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所以,即便薑片有用,含在嘴裡也不能阻礙感染。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新型冠狀病毒防治用「藥」快速問答 安醫大藥劑專家答疑解惑
    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聯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臨床藥師幫您整理、梳理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治中涉及的那些藥,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用藥誤區。一、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治療?目前尚無特異性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也並非束手無策。
  • 針對新型肺炎患者,霧化吸入治療建議來了!
    故冠狀病毒感染的機械通氣患者的霧化應首選MDI。但MDI劑型單一,部分藥物沒有MDI劑型,此時需要選擇SVN方式進行霧化。 1 普通氧療 基於現有的數據,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醫院僅需接受普通氧療即可。
  • ...Nature子刊評述文章介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藥物選擇
    不幸的是,尚無批准用於治療人類冠狀病毒的藥物或疫苗。可以設想幾種方法來控制或阻止新出現的2019-nCoV感染,包括疫苗、單克隆抗體、基於寡核苷酸的療法、肽、幹擾素療法和小分子藥物。但是,新的幹預措施可能需要數月至數年的開發時間。
  • 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
    ,我們組織專家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附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2020年1月27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2019 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 武漢同濟醫院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解說】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闢謠:達蘆那韋、水蜈蚣顆粒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闢謠:達蘆那韋、水蜈蚣顆粒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騰訊醫典  作者:  2020-02-10 鑑定一 達蘆那韋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始研發!抗愛滋病藥物可試用新型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始研發!抗愛滋病藥物可試用新型肺炎 2020-01-26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話北大團隊:咳嗽藥水沐舒坦或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1月25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的王月丹和初明團隊宣布,在了解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功能性受體後,採用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藥靶篩選系統,重點針對2674種已上市藥物以及1500種中藥提取物進行了藥物篩選,發現多種潛在藥物有望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其中包含了常用藥物沐舒坦等。
  • 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
    截至 1 月 22 日 19 時 20 分,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 473 例,疑似 137 例,治癒 25 例,死亡 9 例。據悉,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近日向各地衛健委下發《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以下為丁香園整理方案原文,供大家參考。
  • [老年醫學學術園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驗室生物安全與檢測技術指南-百問與百答(三)
    解答:疑似病例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且發病7天後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IgM和IgG仍為陰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診斷。 問題56:疑似及確診病例在哪種醫療機構治療?有條件者可行細胞因子檢測;及時給予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導管、面罩給氧和經鼻高流量氧療,有條件可採用氫氧混合吸入氣 H2/O2:66.6%/33.3%)治療;抗病毒治療:療程不超過10天,對於孕產婦患者的治療應考慮妊娠周數,儘可能選擇對胎兒影響較小的藥物,以及是否終止妊娠後再進行治療等問題,並知情告知(第六版無關於孕產婦的建議);抗菌藥物治療: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之一)
    主要針對公眾的常見疑問,力求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科普、預防、科學闢謠」三個方面介紹相關防控知識,為大家釋疑解惑。 【科普篇】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屬於套式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是一類具有囊膜、基因組為線性單股正鏈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
  • 港大教授介紹新發現:含金屬鉍藥物或可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香港大學表示,港大化學和微生物學者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臨床常用的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具備潛力作為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專訪該藥物的研究者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孫紅哲教授,請他介紹該藥物如何針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治療。
  • 新型抗侵襲性真菌感染藥物研究進展
    作者:劉sir近年來,由侵襲性真菌感染而導致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但是抗侵襲性真菌感染的新藥研發卻十分緩慢,臨床上安全有效的品種也不多,主要是唑類、多烯類以及棘白菌素類三種。現有的藥物種類明顯不足,並且受到真菌耐藥性和毒副作用等因素的制約,因此,新型抗真菌藥物的研發需求越來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