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授介紹新發現:含金屬鉍藥物或可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2020-11-27 每日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香港大學表示,港大化學和微生物學者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臨床常用的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具備潛力作為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專訪該藥物的研究者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孫紅哲教授,請他介紹該藥物如何針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治療。

據了解,通過動物測試發現,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病毒數目),並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

孫紅哲教授介紹稱,在動物實驗中,研究團隊讓金色敘利亞倉鼠感染,模擬人得新冠病症的情況。研究發現,RBC可以非常容易且準確地打破新冠病毒中解旋酶的功能,抑制掉解旋功能之後,新冠病毒就可以被消滅。

他詳細介紹了這種含有金屬鉍的藥物抑制新冠病毒的方式:「這個藥物我們認為它針對的靶點是新冠病毒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酶,中文叫解旋酶。在病毒感染的過程中,解旋酶的核酸要複製雙螺旋,還要解旋,就像一團毛線一樣,結成疙瘩以後,要給它拉開,那麼解旋酶它就能把它一個一個非常規整地拉開。我們用解旋酶的好處就是它無論怎麼變異,它的解旋功能沒辦法改掉,它一定會使得 DNA雙螺旋變成單螺旋,變成單螺旋之後才開始複製,接下來進行等等下遊的工作。如果說解旋功能失去的話,這個病毒會失去繁殖能力,因而死掉。」

與此同時,孫紅哲教授認為,就目前的研究來說,仍需更多的動物實驗去進一步驗證一些細節。

孫紅哲教授具體說明:「比如說,給藥的時間,給藥的方式、在使用藥物的情況下,藥代的動力學是怎麼樣,它在組織裡邊的分布,以及一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它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等等,這些我們都在做。儘管這個藥已經用於治療這種細菌的感染20多年了,沒有什麼副作用,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要非常仔細認真地去做這方面的研究。」

© 照片 : 香港大學孫紅哲教授供圖

據了解,通過動物測試發現,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病毒數目),並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

目前被公眾所熟知的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是瑞德西韋。據路透社報導,RBC能顯著降低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動物細胞中的病毒量超過1,000倍以上,並表現出低細胞毒性,選擇指數(毒性安全指標,指標越高越安全)高達975,而瑞德西韋在細胞層面的選擇指數僅為129,這意味RBC在有效作用濃度(調節使用量的彈性)和細胞毒性之間的窗口非常大,安全度十分高。

孫紅哲教授說:「跟美國的瑞德西韋直接對比,我們(RBC)的指標基本上至少跟它一致,甚至有些比它還好一點。我們在選擇指數方面比它要高出了7倍到8倍,如果未來臨床應用的話,從安全性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優勢。而且這不是一個新藥物,它已經在臨床上用了將近20年了,關於它的安全性,沒有什么正常使用時的副作用報導。」

據了解,該項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科學雜誌《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並已申請美國專利。

相關焦點

  • 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香港大學Nature子刊: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註: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港大新聞 [1]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範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已作廣泛臨床應用的含金屬抗菌藥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10月12日,香港大學官網發文稱,由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和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有望成為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 香港科學家發現:低價抗潰瘍藥雷尼替丁枸櫞酸鉍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我國的研究人員在治療新冠肺炎的時候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在患有胃潰瘍的新冠患者中經濟條件較差的人,比其他富裕的人治療效果更好,後來研究發現,前者經常服用一種低價的抑制胃酸、抗潰瘍的老藥法莫替丁,而後者經濟條件較好 並未使用過這這類藥。
  • 香港大學發現有效對抗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新華社香港6月15日電(記者 張雅詩)香港大學15日宣布,該校微生物學專家利用病毒基因和蛋白研發出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藥物。 據港大微生物學研究團隊介紹,目前抗流感病毒的藥物效果有限,而且容易產生耐藥性。
  • 港大醫學院發現全新DNA修復網絡 以作為癌症藥物新標靶
    雖然,當中不少的DNA修復蛋白,已被開發為癌症生物標記和藥物標靶。然而,其中最為重要、專門負責保護DNA當中基因編碼區的機制,至今仍有待發掘。基因編碼區雖然僅佔整體DNA的百分之五,但卻記錄了人體各個細胞所需的蛋白質製造藍本,對細胞運作尤其重要。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解構了一組全新的DNA修復網絡,為癌症治療和管理開拓新方向。
  • 港大醫學院發現全新DNA修復網絡,可作為抗癌藥物新標靶
    近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解構了一組全新的DNA修復網絡,為癌症治療和管理開拓新方向。任何可引致遺傳編碼變異的事件,均有機會對生物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人體基因改變可以隨時間累積,最終可能引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估計,隨著人口老化,至2030年,癌症新發病例將增加百分之四十。癌症作為香港的頭號殺手,反映現時對癌症風險評估缺乏足夠認知,以及現有癌症治療的成效有限。
  • 【中國科學報】西安交大成功製備含鉍紫精衍生物
    在施加電壓或光照條件下,可經歷兩步可逆的單電子氧化還原並伴隨著明顯的顏色變化。同時,紫精類化合物還能有效參與金屬離子的配位,因而其在電致變色、主客體識別、超分子自組裝、太陽能轉換和儲能材料等領域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但是,也因其共軛程度較低、能隙過大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此類材料在太陽能轉化和儲能相關光電領域中的應用。
  • 「催化可塑性」賦予金屬鉍新用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燃料
    > 金屬鉍科技日報華盛頓5月30日電,美國德拉瓦大學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催化》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發現了金屬鉍的一種全新特性
  • 【小金屬峰會】有機鉍化合物行業發展歷程、現狀及發展前景__上海...
    1952年,維蒂希(Wittig) 和克勞斯(Clauss)首次合成了四芳基、五芳基鉍化合物,此後 製備了大量的Bi」和Bi…有機化合物,並開拓了它們許多新的應用。日本學者鈴木(Suzuki)教授等在2002年出版了<<Organobismuth Chemistry>>,系統收集了鉍化學多年的研究成果,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較為詳細介紹有機鉍化學研究成果的英文專著。
  • 以色列發現兩種有效抵抗新冠病毒藥物,顯著降低病毒複製能力
    據當地媒體報導,以色列生物學研究所(IIBR)的科學家日前表示,兩種用於治療高雪氏病(Gaucher's disease)的藥物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並有可能在未來冠狀病毒暴發時作為廣譜抗病毒治療藥物。科學家發現,用於治療該疾病的藥物會產生可能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糖鞘脂分子,它是細胞膜生物活性成分。實驗中,他們檢查了藥物Cerdelga和Venglustat,結果顯示這兩種藥對新冠病毒和其他潛在病毒均有效。
  • Diabetes:新一代藥物坎格列淨或可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
    圖片摘自:www.medscape.com2016年7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刊登於國際雜誌Diabete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曾經被批准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一代藥物,在不需要與二甲雙胍結合使用時或許會更加有效;這三種名為坎格列淨(canagliflozin)、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和依帕列淨(Empagliflozin)的可以抑制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SGLT2)的新一代藥物在過去兩年裡,在歐洲和美國被批准用於作用2型糖尿病的新型療法。
  • 姜世勃教授:新冠病毒疫苗能否研發成功,取決於病毒
    姜世勃教授表示,目前免疫佐劑在新冠疫苗中獲得非常高的重視,因為它可以增強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降低其使用量,從而使更多人得到疫苗接種。在藥物研究方面,EK1C4脂多肽是高效廣譜的抗冠狀病毒多肽,將來有望能以鼻腔噴霧或者吸入劑的形式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SARS-CoV、MERS-CoV感染,也可以預防和治療將來新發與再現的SARS相關病毒(SARSr-CoV)的感染,這是非常廣譜的。
  • 西安交大成功製備含鉍紫精衍生物—論文—科學網
    在施加電壓或光照條件下,可經歷兩步可逆的單電子氧化還原並伴隨著明顯的顏色變化。同時,紫精類化合物還能有效參與金屬離子的配位,因而其在電致變色、主客體識別、超分子自組裝、太陽能轉換和儲能材料等領域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但是,也因其共軛程度較低、能隙過大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此類材料在太陽能轉化和儲能相關光電領域中的應用。
  • 鉍-有美麗彩虹結晶體的金屬
    鉍(Bismuth)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Bi,它的原子序數是83,是有銀白色光澤的金屬。鉍的化學性質與砷及銻類似。鉍是最反磁性(又稱抗磁性)的金屬,亦是除汞以外有最低熱導率的金屬。鉍還擁有最高的霍爾係數 ,它具有較高的電阻 。
  • 澳研究稱一種藥物可能有潛力治療新冠
    澳研究稱一種藥物可能有潛力治療新冠新華社坎培拉11月4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南澳大利亞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義大利同行發現,一種β受體阻滯劑有助於抑制肺癌擴散,也可能有潛力治療新冠。南澳大利亞大學從事癌症研究的尼馬爾·魯賓遜介紹,他們與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個團隊合作,通過動物實驗發現,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有助於抑制肺癌擴散,而肺癌的炎症與新冠病毒引發的炎症有相似之處。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可氣溶膠傳播,18位院士落戶烏鎮,北郵-華為學院...
    《自然》刊發港大研究:金倉鼠實驗提示新冠可氣溶膠傳播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誌最新刊發了香港大學團隊的研究顯示:在金倉鼠動物模型實驗中,新冠病毒是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的。動物模型試驗證明:新冠病毒能通過直接接觸以及氣溶膠從被感染金倉鼠有效地傳播到幼稚金倉鼠。
  • 【鍾南山:治療新冠肺炎比較有效的藥物目前看有兩個】日內澎拜新聞...
    2020-04-14 20:07:17來源:FX168 【鍾南山:治療新冠肺炎比較有效的藥物目前看有兩個】日內澎拜新聞報導,在疫情開始階段,美國吉利德公司研發的瑞德西韋,當時認為瑞德西韋有效,但做得不夠。
  • 以色列研發「雞尾酒」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2020-10-20 10:18:3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找到應對新冠病毒的「雞尾酒」抗體藥物,它既可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又可以幫助高危人群和抗疫前線人員預防感染。未來數月中,他們將對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Emma Chou • 2020-05-18 15:54:59 來源:前瞻網 E4050G0
  • 海外報導檢測治療新冠病毒過程中的新發現 病毒最新情況(圖)
    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已經傳到全球七八十個國家,確診人數突破十萬。  作為最早的疫情地區,China在抗擊新冠病毒疾病中不斷有些新發現,比如:Peking臨床病例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攻擊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女性的潛伏期可能會比男性長,此外,使用機器人治療傳染病也得到開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