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2020-08-08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8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在線發表了由南京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南京中醫藥大學團隊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題為「Absorbed plant MIR2911 in honeysuckle decoction inhibits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accelerates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of infected patients」()。

研究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湯劑中的miRNA可通過飲用被人體有效吸收,並在體內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加速新冠患者轉陰,表明金銀花湯劑治療可能會極大地幫助治癒新冠患者並阻止COVID-19大流行。

該研究通訊作者為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辰宇、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副研究員張磊砢,以及南京市第二醫院院長、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易永祥。

張辰宇此前的研究表明,在金銀花湯劑(HD)中富集的植物microRNA MIR2911,可以通過與mRNA結合併阻斷蛋白翻譯,直接靶向甲型流感病毒(IAV),包括H1N1、H5N1和H7N9亞型。口服金銀花湯劑可預防IAV感染,減少H5N1小鼠死亡。隨後的研究還表明,除了IAVs之外,MIR2911還可以直接抑制多種病毒的複製。攝入之後,這些microRNAs自我組裝到外泌體,然後分泌到循環系統中,並進入靶組織或特定細胞,包括肝、肺、脾、胰腺和T細胞。

研究團隊指出,鑑於MIR2911 (GGCCGGGGGACGGACUGGGA)獨特的GC較多的核苷酸組成,在他們分析了SARS-CoV-2的基因組序列後,認為該病毒基因組很可能包含MIR2911結合位點,MIR2911可以直接抑制SARS-CoV-2複製。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即評估了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MIR2911對SARS-CoV-2複製的抑制作用,並對金銀花湯劑在COVID-19患者中的療效進行了臨床研究。

首先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團隊預測在SARS-CoV-2基因組中有179個假設的MIR2911結合位點。隨用通過螢光素酶實驗確認了其中28個結合位點,廣泛分布在新冠病毒基因組中,這表明MIR2911或能抑制幾乎所有SARS-CoV-2蛋白的翻譯。

為評估MIR2911對SARS-CoV-2複製的直接影響,研究團隊進行了體外細胞培養實驗。結果顯示,在新冠病毒感染24小時後,濃度為13.2 pM的細胞外泌體MIR2911抑制了93%的病毒複製(4.09×10^9-2.87×10^8拷貝/毫升),表明可吸收的MIR2911直接並充分抑制了SARS-CoV-2的複製。

接下來,研究評估了在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MIR2911對SARS-CoV-2複製的抑制作用。因為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MIR2911是通過循環系統中的外泌體傳遞到肺部的,因此研究團隊用了志願者血清進行體外細胞實驗。結果強烈表明,服用金銀花湯劑的志願者可以充分吸收MIR2911,並且吸收的MIR2911可以顯著阻止SARS-CoV-2的複製。

為評估金銀花湯劑中MIR2911對COVID-19患者的抗病毒作用,研究團隊還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該研究納入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第二醫院接受常規抗病毒治療的75例中度COVID-19患者。將患者在抗病毒治療基礎上加用MIR2911治療(MIR2911+,6人)或中藥合劑(MIR2911-,69人),以第一次治療後第7天的轉陰率為主要終點。

結果顯示,在治療第7天,MIR2911+組的轉陰率為83.3%,相比之下,MIR2911-組的轉陰率為26.1%,表明轉陰率顯著提高。患者治療後到核酸檢測呈陰性的時間也表現樂觀,MIR2911+組和MIR2911-組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4天和12天。

研究團隊總結道,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植物MIR2911抑制了SARS-CoV-2的複製,並加速了感染患者的轉陰。金銀花湯劑治療可能極大地幫助治癒感染患者,阻止COVID-19的大流行。

原標題:《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加速患者好轉!
    2020年8月5日,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團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及南京市第二醫院易永祥等,在Cell Discovery雜誌發表論文,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湯劑中的miRNA可通過飲用被人體有效吸收,並在體內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 美媒:研究表明一種口服藥可在動物體內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報導內容摘編如下:   美國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一報告稱,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冠狀病毒在試管中的人類肺細胞裡進行自我複製的過程中,一種口服藥物可對該冠狀病毒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該藥物在老鼠體內可持續多日對其他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還可使肺功能得到改善。
  • 致敬|江山平教授團隊:磷酸氯喹老藥新用,縮短新冠肺炎轉陰時間
    磷酸氯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熱詞。在國家公布的治療新冠肺炎藥品目錄裡面,它是縮短患者病毒轉陰時間的一個有效藥物。但很少人知道,首個提出使用「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正是一位廣東醫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江山平教授。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前述文章稱,這類含金屬藥物在動物測試中證明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並能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由於有關藥物針對其他病症已通過臨床審批,有望為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前述文章介紹,金屬化合物早已被發現可用作抗菌劑,但鮮見與其抗病毒性質相關的研究。
  • 鍾南山團隊:連花清瘟有抑制新冠病毒細胞複製的作用
    文章顯示,連花清瘟能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細胞中的複製,從而發揮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連花清瘟能夠顯著抑制SARS-CoV-2在Vero E6細胞中的複製,並明顯降低促炎細胞因子(TNF-α,IL-6,CCL-2/MCP-1和CXCL-10/IP-10)的表達水平。
  • 甘草苷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北大團隊披露重磅研究成果
    甘草苷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複製,這是北大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數抗病毒藥物開發主要集中在阻斷病毒受體或抑制病毒蛋白酶,增強宿主的抗病毒卻很少被考慮。病毒是寄生生物,必須依賴宿主複製,靶向宿主的藥物不僅可有效抑制病毒核酸的快速複製,還能對抗病毒耐藥性突變,因此靶向宿主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是該團隊的研發目標。
  • 「神藥」金銀花助力抗擊新冠肺炎
    目前很多研究顯示其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HIV病毒、人類皰疹病毒和日本腦炎病毒的活性[1-4],木犀草素還可以通過抑制人類弗林蛋白酶(Furin)來抑制登革熱病毒的感染複製[8]木犀草素也可能具有抗新冠病毒的活性,華中科技大學同濟藥學院李華教授、瀋陽藥科大學無涯創新學院陳麗霞教授和軍事醫學研究院李行舟研究員等合作發表在《藥學學報》英文版的文章「Analysis
  • 李蘭娟團隊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複製和感染能力發生顯著變化
    李蘭娟院士團隊從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鑑定到11個SARS-CoV-2病毒株,發現鑑定出的突變會直接影響新冠病毒的滴度和感染能力,差異最多可達1500倍。該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表明新冠病毒的自然突變會嚴重影響病毒的複製和感染能力,並影響感染者的病情嚴重性。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張辰宇團隊闡明食物miRNA被胃吸收的分子機制
    發現一種在金銀花中豐富的植物miRNA——MIR2911,可直接靶向包括H1N1、H5N1和H7N9在內的甲型流感病毒(IAV),飲用金銀花湯劑可以抑制病毒複製,預防IAV感染,並減少H5N1誘導的小鼠死亡。
  • 李蘭娟團隊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複製和感染能力發生顯著變化
    這11個突變病毒株來自中國新冠疫情早期的11名患者(2020年1月22日--2020年2月4日)。這11名患者中,有5人在武漢工作或去過武漢,有5人與居住在武漢的人有密切接觸,剩餘的1人是接觸了其他新冠患者。根據他們的流行病學歷史,這11位患者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冠患者。他們的年齡為4個月至71歲。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中國首次證明臨床有效據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2020年4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導,陸軍軍醫大學(中國第三軍醫大學)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體內的抗體,只有極少數能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的結合,他們從中鑑定出兩種可完全阻斷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新冠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 新冠病毒在時刻突變,複製和感染能力顯著變化並導致患者病情差異
    而在人腎癌細胞293T中,這些新冠病毒株無法有效複製。這些結果表明,在人類細胞中,這些不同新冠病毒株的複製能力有顯著差異。 接下來,研究團隊發現這些不同新冠病毒株對人類細胞的感染能力有所不同。
  • 中藥之光,鍾南山團隊重大發現,連花清瘟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近日,鍾南山院士團隊發文,中藥連花清瘟可以在體外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那麼,連花清瘟是否真的有效呢?還需要臨床研究來進一步證實。該研究採用瑞德西韋作為陽性對照,研究連花清瘟在體外對於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與瑞德西韋類似,連花清瘟也可以在體外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連花清瘟的半抑制濃度(IC50)為411.2μg/ml,瑞德西韋的IC50為0.651μM。如下圖所示,左邊的曲線為連花清瘟(LH)抑制新冠病毒的效果,隨著濃度增加,抑制率也增加。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近日,《Nature》雜誌對中國正在開展的新冠病毒(SARS-CoV-2)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了報導關注。報導指出,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註冊表數量每天都在增長,目前還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醫生們也急於幫助患者,但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並設置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比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等),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
  • 華人公司稱發現4天100%抑制新冠病毒的抗體,解藥還是忽悠?
    Sorrento宣布發現一種中和抗體,4天可100%抑制新冠病毒。如果是真的,這將是全人類的解藥。但這只是體外試驗,萬裡長徵第一步,距離研發成功上市使用,還有動物試驗、臨床試驗。FDA前審評員說:篩出抗體,不難。難的是把抗體大規模生產,臨床證明安全有效。
  • 中國攻關聯盟解析新冠「要害」,篩選出多種病毒抑制小分子
    新冠疫情在中國尚處於爬坡期的1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曾宣布:由蔣華良院士和饒子和院士領銜、20餘個課題組參與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抗新冠病毒感染聯合應急攻關團隊篩選出了30種具備治療潛力的藥物。
  • 鍾南山團隊中藥治療新冠研究在主流醫學雜誌發表
    (原標題: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medicine雜誌)為找尋和驗證哪些中藥對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鍾南山院士團隊對四十餘種中成藥和中藥方劑進行篩選,這些研究(包括病毒抑制試驗)為臨床試驗研究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宅在家裡玩科學 ●___今天讓我們來聽聽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高級老師、同時也是咱們全國高級科技輔導員——和淵老師給咱們講講有關新冠病毒的知識。當時,從武漢返回美國的35歲華裔男性作為美國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病情不斷惡化,出於「同情性用藥」的目的,治療團隊在該患者入院後的第七天使用了靜脈注射瑞得西韋。(注意:「同情性用藥」Compassionate use 指的是在患者重病、無已經獲批准的藥物可用、主治醫生評估用藥可能獲益,且藥企同意提供藥物的前提下,對患者使用還未獲得批准的藥物。)
  • 一種傳統發酵彝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體外研究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中藥如蓮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水等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而,急需發現能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本研究對解本10號(一種傳統彝藥發酵技術生產的發酵液)的抗新冠活性進行研究。體外研究結果表明,解本10號能顯著抑制SARS-CoV-2的複製,半數有效濃度EC50為稀釋到發酵液的769.1倍,選擇指數高達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