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新冠病毒藥物「舊藥新用」?專家:臨床實驗已安排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隨著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的不斷深入,相關治療藥物方面再次傳來好消息,而這次直接來自疫區中心——武漢。

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

李蘭娟院士指出,對多種抗病毒藥物篩選之後,發現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而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種藥物,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她建議將阿比多爾、達蘆那韋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中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MAH總監、醫藥研發及併購專家張超2月5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款藥物雖然結構不同,但都是通過阻斷病毒的複製和擴增來達到抗病毒的效果,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李蘭娟院士團隊成員、浙江援鄂重症救治組領隊、浙大一院副院長陳作兵提醒,「這兩種藥為處方藥,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他還介紹,現在這兩種藥物已經在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下一步計劃用這兩種藥物替代其他效果欠佳的藥物。

官方公布兩款有效藥物

據時代財經了解,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種藥物均是處方藥,此前已經在抗病毒方面「服役」多年。

資料顯示,阿比朵爾是前蘇聯藥物化學研究中心研製的非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於1993年在俄羅斯首次上市,主要治療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廣譜抗病毒的特性。過去幾年,不少研究顯示阿比朵爾在體外模型中對SARS -CoV(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以及ME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2019年,阿比朵爾首次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和納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抗病毒流感臨床推薦使用藥物名單。

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的背景下,李蘭娟團隊在體外細胞實驗中發現: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

另一款達蘆那韋則是一種用於愛滋病預防和治療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它是一種HIV-1蛋白酶抑制劑,選擇性抑制病毒感染細胞中HIV編碼的Gag-Pol多蛋白的裂解,從而阻止成熟的感染性病毒顆粒的形成。由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研發,2018年7月23日已在中國正式獲批上市。

在研究中,李蘭娟團隊的體外細胞實驗發現: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達蘆那韋

值得一提的是,HIV病毒也屬於RNA病毒,和2019-nCoV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酶有類似性。在病毒進入人體後,都需要依靠宿主細胞的RNA聚合酶來實現自身的轉錄的和複製。這也是此前抗愛滋病藥物就被證明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療效的原因。

體外細胞試驗遭質疑

隨著兩款「老藥」短期內被宣布為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治療的「重大研究成果」,不少人對其僅完成體外細胞實驗的結果提出了質疑。

而在此之前,引發輿論廣泛質疑的雙黃連口服液,也是在僅完成體外細胞實驗的情況下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布的「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後,遭到了全民瘋搶。

北京恆和醫院院長周生來2月5日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直言,「『舊藥新用』依然需要用大量的臨床數據說話。」

一直密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進展的疫苗與科學領域專家陶黎納在2月5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也表示,從科學的嚴謹性來講,一款藥物僅完成體外細胞實驗是遠遠不夠的。他強調,「從原理上來講,(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這兩款抗病毒藥物可能對部分病毒是有效的,只是在臨床上表現上效果到底如何還需進一步的驗證。」

據時代財經了解,體外實驗與最終應用於人體的臨床試驗往往結果差異很大,一般新藥研發中100個早期化合物可以看到體外效果,但最終能夠順利通過的寥寥無幾。

根據正常的藥物研發流程來看,一個新藥大致需要經過體外實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1、2、3期間)多個階段。而阿比朵爾與達蘆那韋作為已國內獲批上市藥物,在當前特殊情況下,後續適應症拓展至少需要開展3期臨床試驗才能最終得出是否有效的結論。

對此,從事醫藥研究多年的張超表示,一款治療性藥物的篩查通常要進行「海量」的篩選,而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治療藥物的篩選需要從全世界上千種抗病毒的藥物中選取,工作量可想而知。「在藥物需求如此迫切的情況下,做體外細胞實驗的篩選是最簡便最快捷的方式。加之阿比朵爾與達蘆那韋都是早已上市的藥物,其安全性已經有所保障。」

但張超同時指出,臨床試驗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只是基於目前特殊時期,相關實驗的審批會進一步加快。據他透露,目前達蘆那韋已經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申請了第三期臨床,應該很快會入組啟動。

利好多家上市企業

隨著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被官方列入了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名單,這兩款此前鮮為人知的兩款藥物也一時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張超表示,「這兩款藥物都不是一線用藥,但由於在篩查中發現其對新冠病毒有抑制效果,在進一步擴大適應症的情況下,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國家藥監局官方網站信息顯示,目前共有6家企業生產鹽酸阿比朵爾。分別為鹽酸阿比朵爾片(石藥歐意、江蘇吳中醫藥)、鹽酸阿比朵爾顆粒(江蘇漣水製藥)、鹽酸阿比朵爾膠囊(石家莊四藥)以及鹽酸阿比朵爾分散片(海南先聲藥業)。除此之外,石家莊中碩製藥及江蘇吳中醫藥還有鹽酸阿比朵爾的原料藥生產。達蘆那韋則僅由西安楊森生產,商品名為普澤力。

圖片來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石藥集團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該公司一直在加緊生產鹽酸阿比朵爾片。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開始後,包括武漢,北京、上海、重慶、山西等,很多省市衛健委已將鹽酸阿比朵爾片列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首批藥品儲備清單」,在臨床上大量使用。為保障供應,石藥集團的生產線一直未停,春節期間都在加班加點生產。

另外,海南先聲藥業也對外透露,該公司正加緊阿比朵爾的生產,全力保證藥品產量、質量,已向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等27個省、市、自治區共計300家醫院發去阿比朵爾分散片。

相關焦點

  • 舊藥新用:法匹拉韋獲或加速新冠肺炎清除
    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藥物專班組長張新民表示,法匹拉韋(法維拉韋)的安全性好、療效明確、藥品可及;日前,「法匹拉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2000029600)」結果出爐,提示法匹拉韋可能通過加快病毒清除,達到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展的療效,進一步證實了法匹拉韋的治療功效。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舊藥新用自治絕症,這位科學家如今又幫新冠患者找藥
    據悉,迄今為止,法伊根鮑姆博士的團隊已經研究了14000多篇關於如何治療新冠感染者的論文,他們的貢獻對全球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正緊鑼密鼓研究著新冠病毒的科學家都產生了影響。他介紹說:「這其實就是解剖一種疾病的過程,尋找可以重新使用的藥物,然後追蹤它們是如何工作的,進行臨床試驗,這正是我們所做的。這種方式幫助我活到了。」成功抑制體內細胞因子風暴的經歷讓法伊根鮑姆在這方面有了獨特的見解,而細胞因子風暴正是新冠肺炎的致命因素之一。他告訴紅星新聞,自己能活下來,就是因為舊藥新用,「而現在我們希望用同樣的方法來幫助解決新冠肺炎的治療。」
  • 【自然論文鎖定新冠重症相關基因 將指引「舊藥新用」】12月11日...
    【自然論文鎖定新冠重症相關基因 將指引「舊藥新用」】12月11日, 英國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重症醫學專業學術顧問肯尼思·貝利教授領導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鎖定了與新冠重症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該研究還指出了幾種具有「舊藥新用」潛力治療新冠重症患者的藥物。
  • 又一老藥新用!7項國內外臨床試驗關注溴已新對抗新冠病毒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能有效防治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包括瑞德西韋、阿比朵爾、洛匹那韋等。但時至今日,國內外仍然沒有找到任何一種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上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基本以支持療法或對症療法為主。隨著新冠疫情繼續肆虐,業內專家更加關注能否在經典老藥中尋找到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思路?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近日,《Nature》雜誌對中國正在開展的新冠病毒(SARS-CoV-2)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了報導關注。報導指出,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註冊表數量每天都在增長,目前還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醫生們也急於幫助患者,但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並設置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比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等),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開展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實驗,是臨床前研究最重要的實驗,主要是通過觀察猴子的病理變化、病毒載量變化驗證抗體藥物的有效性,只有完成這個實驗才能進入臨床試驗。」史瑞介紹。目前,這一具有重大臨床應用前景的中和抗體藥物已申請發明專利並進入產業化快速發展通道,已經製備了可供Ⅰ、Ⅱ期臨床試驗用的抗體藥物。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BI 767551(DZIF-10c)是一款強效的抗新冠病毒(SARS-CoV-2)抗體,在臨床前研究中已展示出具有前景的中和病毒的特性1 / 2a期臨床試驗將通過靜脈輸注和吸入給藥,評估BI 767551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徵與抗病毒活性。
  • 高校研製的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等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3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指出,高校兩院院士在全國院士總數中佔比超過40%;另外,高校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勝利。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文章指出,遴選出的中和抗體有治療和短期預防兩大應用。目前,謝曉亮團隊及其合作者正積極推進臨床實驗,對成藥充滿信心。
  • 全球10 支新冠疫苗已進入臨床 III 期
    國藥集團:數十萬人緊急接種更為大家所熟知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以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同步研製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性疫苗,目前正在阿聯、巴林、埃及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臨床三期試驗,接種人數超過5萬人,兩款疫苗的生產工廠已經完成建設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近日對媒體表示,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新冠疫苗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這是中國第五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該消息還稱,這款疫苗已經被運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幾位中國專家也已到位,他們將負責監測志願者並培訓烏茲別克斯坦醫生。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 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  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近日對媒體表示,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新冠疫苗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這是中國第五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  該消息還稱,這款疫苗已經被運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幾位中國專家也已到位,他們將負責監測志願者並培訓烏茲別克斯坦醫生。
  • 多頭並進、老藥新用,新冠特效藥問世還有多遠
    搜尋潛在靶點研發特異性抗病毒藥物,首先要基於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自身複製以及致病等多個環節的關鍵機制來篩選和設計藥物靶點。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文輝日前向記者介紹,已知新冠藥物靶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靶向新冠病毒本身;另一類靶向宿主也就是人體。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儘管一些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人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控制疾病的方法。其中,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和抗體,就是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治療方案之一。 和鉑醫藥(Harbour BioMed)是最早與世界各地合作夥伴發現阻斷新冠病毒感染抗體的公司之一。
  • 全球非藥物阻斷新冠病毒產品露德潤動物實驗取得驚人成果
    簡要: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全球醫藥科技行業幾乎接近90%力量都加入對抗新冠病毒的研究,這是全球歷史罕見的幾乎集中所有力量對抗一個病毒的案例。然而即使如此,目前進展依然緩慢,全球疫情大爆發趨勢依然沒有減緩,截至到6月19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8498914,其中死亡病例450267例,在逐步接近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
  • 自然子刊探討新冠治療方案:老藥新用潛力如何?附藥物清單
    此外,2019-nCoV、SARS和MERS病毒酶的藥物結合「口袋」可能具有保守性。因此,文章認為將已有的MERS和SARS病毒抑制劑「老藥新用」是合理的,可能用於治療2019-nCoV。它能有效抑制伊波拉病毒、黃熱病病毒、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諾如病毒(norovirus)、和腸病毒(enterovirus)。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體外實驗中,它對非洲綠猴腎細胞(Vero E6 cells)中的2019-nCoV具有活性。目前,這款藥的抗病毒療法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相關機構正在全球範圍內招募2019-nCoV患者。
  • 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美國公司藥物「瑞得西韋」抗新冠病毒專利!
    圖註:武漢病毒研究所首頁上的文章有關「瑞得西韋」這款藥物的基本科普知識,請看我們昨天發表的文章《抗擊新冠,瑞德西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5日晚間的《新聞1+1》欄目中,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在回答白巖松的問題時也表示,「瑞得西韋」在一款非常有希望的抗新冠病毒藥物,正在抓緊做臨床測試。
  • 免疫學專家:病例銳減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在全球範圍內,一場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競賽早已激烈展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同一天,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下稱「康希諾」)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也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進入I期臨床試驗,目前首批接種了該疫苗的志願者已經結束了14天隔離期。對於重組新冠疫苗研發團隊而言,I期安全性試驗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將走向何方?是否會像當年SARS疫苗研發一樣因病毒忽然消失而告終?
  • 加速推進抗新冠病毒適應症開發 傑華生物蛋白質新藥臨床研究登上...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張敏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造成巨大衝擊。在此背景下,新冠藥物研發備受關注。傑華生物董秘許春濤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國際感染病雜誌》是抗感染類領域的權威期刊,樂復能(Novaferon)論文發表,標誌著其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及療效得到國際認可,與樂復能已獲批抗B肝病毒治療等結合起來,意味著樂復能在臨床上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為開發樂復能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適應症奠定了基礎,具有裡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