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張輝教授團隊針對新冠病毒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目前團隊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臨床批件。相關研究11月25日發表於《免疫》。

「這款納米顆粒疫苗在小鼠體內誘導的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全球第一,在恆河猴動物體內誘導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世界第三。」張輝團隊研究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他指出,鐵蛋白納米新冠疫苗同樣可以作為一種有潛力的新冠疫苗。

「儘管各個實驗室在檢測手段和實驗靈敏度上均有所不同,但依然可以反映出該納米顆粒疫苗的高效價。」張輝表示,與以往技術路線非常成熟的滅活疫苗、減毒疫苗和腺病毒疫苗不同的是,其團隊研發的納米顆粒疫苗是多抗原重組蛋白疫苗,可以實現在單個納米疫苗表面同時展示24個相同或不同的新冠病毒抗原。

研究人員對經過納米顆粒疫苗免疫過的人源化鼠模型上進行了野生型新冠病毒的呼吸道感染,發現未經免疫的小鼠肺部損傷嚴重,病毒複製迅速,並且部分小鼠在感染3天後相繼死亡。而經過納米顆粒疫苗免疫過的小鼠健康狀況良好,肺部無損傷,在包括肺的11個臟器組織中均檢測不到殘留病毒。可見,納米顆粒疫苗誘導的中和抗體可以顯著地抵禦機體免遭新冠病毒感染。

據張輝介紹,該納米顆粒疫苗具有比較高的安全性。實驗結果表明納米顆粒疫苗沒有引起小鼠其他臟器器官損傷等副作用,團隊同時檢測了小鼠誘導產生的抗體是否可能引起抗體依賴的感染增強作用(ADE),結果發現,納米顆粒疫苗誘導的抗體均無ADE作用。

「團隊研發歷程極為艱辛,在3個月內先後試錯161次,最終才在動物身上驗證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次能夠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我們倍感欣慰。加強抗疫和疫苗研發,才是消除公共衛生安全威脅的治本之策。」張輝如是說。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和中國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0.11.015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團隊研究開發新型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通訊員 吳立堅)近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教授張輝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 中山大學發布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研發成果
    中山大學26日晚間通報,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北京時間11月25日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中新網)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
  • 張輝團隊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儘管我國已經全面控制了新冠疫情的大面積傳播,然而仍有一些輸入性病例和零星本土病例偶現。開發強效地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成為了當前疫情防控的當務之急。目前全世界有261款備選疫苗處於研發當中,其中有58款處於臨床驗證階段。在COVID-19爆發初期,新冠疫苗研發多集中於技術路線相對成熟的滅活疫苗、核酸疫苗和腺病毒疫苗。
  • 中山大學張輝團隊開發新冠病毒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Ferritin)二十四聚體,開發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研究概述目前全世界已經開發了多種應對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疫苗,這些疫苗均通過獨特的方式誘導了一定的免疫反應。為提供更多強力有效的備用疫苗,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團隊基於自組裝的幽門螺旋桿菌鐵蛋白(Ferritin)二十四聚體,開發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 新冠疫苗新成果!中山大學團隊開發新型納米顆粒疫苗,可顯著增強保護性免疫響應
    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張輝團隊發表論文插圖文章稱,這款納米顆粒疫苗在小鼠體內誘導的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全球第一
  • 新冠疫苗新成果:中大張輝團隊開發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教授張輝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 中山大學發布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研發成果|北京2021年美術類統考...
    28面對新冠疫情,各國做法不同,抗疫效果也大相逕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上海已取代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樞紐。目前世界上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
  • 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中山大學張輝團隊發現納米顆粒偶聯 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
    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文章稱,這款納米顆粒疫苗在小鼠體內誘導的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全球第一,在恆河猴動物體內誘導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世界第三。儘管各個實驗室在檢測手段和實驗靈敏度上均有所不同,但依然可以反映出該納米顆粒疫苗的高效價。
  • 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中山大學張輝團隊發現納米顆粒偶聯 可以顯著...
    張輝團隊發表論文插圖(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1月27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吳立堅)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
  • 研究揭示美國新冠病毒複製特性—新聞—科學網
    接種後3天vero單分子層圖像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為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提供參考試劑。公共衛生界也需要病毒裂解物作為診斷參考,而研究界需要病毒分離物測試抗病毒化合物、開發新疫苗和進行基礎研究。 美國第一例患者於1月20日被華盛頓州和美國疾控中心確診。研究人員從該患者鼻咽(NP)和口咽(OP)標本中分離出病毒,並對病毒序列、複製特性和細胞培養向性進行了表徵。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mRNA疫苗技術始於1989年,是人工製備的一段可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經過啟動子、密碼子等優化,可作為疫苗使用,激活體液和細胞免疫。隨著納米載體技術的發展,將mRNA疫苗包裹入納米顆粒中,可獲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提高疫苗穩定性,增加免疫途徑(如靜脈注射)。
  • 用納米海綿「吸走」新冠病毒
    「吸走」新冠病毒,讓它們的感染能力下降90%!具體來看,科學家們這次在納米顆粒的外邊,套上了來自人類肺上皮細胞的細胞膜,或是巨噬細胞的細胞膜。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細胞膜上,也帶有原本屬於這些細胞的各種蛋白受體(包括與新冠病毒結合的受體)。也就是說,在新冠病毒看起來,這些納米顆粒長得和正常細胞幾乎一模一樣,難以區分。因此,只要提供大量納米顆粒,就可以把細胞周圍的新冠病毒給「吸走」,納米海綿的名稱也正是如此而來。
  • 病毒在變異,新冠疫苗出現可怕的ADE效應咋辦?
    ,有效的辦法非常少,而新冠疫苗,被賦予了攻克病毒的終極使命。騰訊新聞聯合騰訊醫典推出《新冠疫苗科普系列》,和大家聊聊新冠疫苗那些事兒,歡迎大家文末留言評論,告訴我們關於新冠疫苗你想說的話。 其中,中國疫苗「天團」表現不俗,目前國藥中生、科興生物研發的滅活病毒疫苗已進入Ⅲ期臨床階段,而其他國家如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聯合開發的非複製病毒載體疫苗(最近曾因嚴重副反應暫停臨床試驗)、美國Moderna公司與美國國家過敏及傳染性疾病研究院NIAID團隊聯合開發的RNA疫苗,也在Ⅲ期試驗。 新冠疫苗到底有多少種?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2019-10-19 10:50:05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國解析豬瘟病毒】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
  • 最新研究:病毒變異後,mRNA新冠核酸疫苗有效!
    從基因上,我們看到病毒不斷變異,這被稱為分子流行病學追蹤。但在免疫學上,變化沒那麼快。也就是說,現有疫苗是能對付新冠病毒變異株的。」1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邵一鳴告訴「央視新聞」。 近日,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稱,針對攜帶N501Y位點突變的變異株,mRNA新冠核酸疫苗BNT162b2仍然有效。
  • 外媒: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秘密成分》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使用同樣革命性技術的兩種突破性疫苗在防止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這兩種疫苗設計方法的不同影響了二者的增產速度和分發方式。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USAMRDC指揮官塔利準指出,美軍研發機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努力推動新冠感染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美軍科學家正在協助支持美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這一全球衛生挑戰。美軍科研人員從二十多個疫苗原型中篩選出在臨床前研究中最有希望引起抗體反應的候選疫苗。
  • RNA疫苗或成新冠疫情終結者?|rna|新冠疫苗|滅活疫苗|疫苗
    RNA疫苗的實際產能與預期可能會有偏差。撰文 | 汪汪11月9日,美國輝瑞(Pfizer)公司發布消息,稱其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對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受試者有效,且有效性超過90%。
  •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點擊播放 GIF 0.1M戳藍色字「預防界」關注我們喲中山大學張輝研究小組發現,基於SARS-CoV-2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和七肽重複序列(HR)的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通過將自組裝的24聚鐵蛋白與SARS-CoV-2突刺(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和/或七肽重複(HR)亞基共價綴合,研究人員開發了納米顆粒疫苗。與單體疫苗相比,納米顆粒疫苗引發了更強大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應答。接種了RBD和/或RBD-HR納米顆粒的RBD和RBD-HR納米顆粒接種的hACE2轉基因小鼠在SARS-CoV-2攻擊後肺中的病毒載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