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內醫用核磁共振系統發展狀況

2021-01-09 健康界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簡稱MRI、核磁共振及磁共振)被一些人稱為「能量影像師」,如今已經廣泛應用在醫療領域用於疾病的診斷。本文基於火石創造的醫療器械繫統提供的部分數據,對核磁共振的器械狀況進行淺析。

醫用核磁共振檢查是將人體置於均勻磁場當中,通過物理辦法讓人體質子發生共振,再收集不同組織發出的能量信號,經過計算機處理,獲得任意方向、角度解剖病變的圖像,能夠更早、更準確地得出醫學影像診斷,廣泛應用於全身系統,具有其它醫療設備難以比擬的優勢。

1.對中樞神經系統如後顱窩小腦及顱頸聯合區的病變特別敏感。

2.對脊髓、脊柱、神經的損傷、炎症、腫瘤等比CT具有明顯優勢。

3.對四肢、關節病變、如:膝關節半月板、韌帶和軟骨的損傷、MRI為最佳檢查方法。

4.對軟組織、肝臟和盆腔等病變比CT優越。

5.乳腺癌診斷準確率最高。

6.MR動脈斑塊成像及MR功能成像最具優勢。

從全球範圍來講,MRI的市場長期被西門子、GE和飛利浦這三大巨頭壟斷,2015年全球MRI市場規模為36.5億美元,這三家公司的市場佔有率的總和就達到了80%。

就國內而言,由於在技術上,國產高端磁共振設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仍然存在明顯差距,進口品牌仍然佔據了我國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7成。

而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臨床實用型1.5T超導磁共振設備,與國外同檔次產品的技術水平相當,能夠滿足大中型醫院的日常診斷需求。目前國產的超導磁共振整機廠家有東軟、朗潤、聯影、奧泰、安科、萬東等,其中只有聯影用的是自研磁體。

數據顯示,從2011到2015年,我國1.5T磁共振設備年銷量從408臺增加到771臺,年複合增長率為13.6%,而3.0T磁共振設備年銷量由146臺增加到228臺,年複合增長率為9.3%,主要用戶限於科研機構和大型醫院。

另外,我國每百萬人口磁共振設備擁有量從3.3臺增加到了6.6臺,但是作為第一人口大國,這樣的數量仍然遠遠小於日韓等鄰國,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磁共振市場的巨大潛力。

根據火石創造的醫療器械繫統提供的數據,在醫療磁共振成像設備(MRI)這一大類中,

從2015年3月新奧博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永磁開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成為本類第一個獲批上市的磁共振設備以來,到如今我國已有31家公司涉及相關業務,目前已經138個產品獲得了批准。

其中,IPO公司有兩家,分別是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華潤萬東醫療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他們旗下的產品分別有2個和8個。

近年來醫療器械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十三五」中國家為醫療器械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尤其是在磁共振等高端產品這一我國相對欠缺的領域,希望能夠有更大的突破和創新,實現國產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國際化。

2011年提出的「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就重點支持超導MRI產品;2013年提出的發展高性能醫學診療設備專項也支持了超導磁共振系統;2016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重點開發超導磁體在內的關鍵部件,研製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MRI)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磁共振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同時也是依賴資源並且技術含量高的行業,根據marketsand的數據預測,到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1.9億美元,反觀國內,MRI市場的投入和成果也是值得期待的。

總結:我國磁共振的市場潛力是巨大,隨著政策的扶持和技術的進步,加上我國具有稀土資源豐富的優勢,國產磁共振將會漸漸崛起,逐步實現進口產品的替代。

文 | 趙成龍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核磁共振(MRI)設備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核磁共振(MRI)是上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全新影像檢查技術,是繼CT後影像行業的又一大進步,被譽為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皇冠上的明珠。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現階段我國MRI應用已較為成熟。1.5T為各品牌競爭的主要戰場,其作為高場強磁共振設備,可完成血管造影、神經病學、心臟病學檢查等多種臨床應用,尤其適用於前列腺疾病、腦膜炎、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定性分析和治療規劃。
  • 固體核磁共振:第N感「看」世界
    【科學人說科學】固體核磁共振:第N感「看」世界   主講人:孔學謙 浙大化學系研究員 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   讓我們把日曆調到2050年,展望一下未來人的生活:如果一個人感到身體不適,他只需掏出一個手機大小的儀器對自己快速掃描一番,人體器官影像、血液生化指標、新陳代謝狀況等全面的醫學信息便一目了然
  • 紐邁科技:國產低場核磁共振的「旗手」——訪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
    這些年來,紐邁科技始終專注於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及相關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究、專心於低場核磁共振科學儀器國產化事業發展。紐邁科技自主研發的低場核磁共振儀器已獲得多項專利,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而且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 中國MRI(核磁共振成像裝置)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
    《中國MRI(核磁共振成像裝置)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MRI(核磁共振成像裝置)行業企業準確把握MRI(核磁共振成像裝置)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核磁共振或將進入「100%無液氦時代」
    據統計, 核磁共振成像儀佔了全球氦氣用量的 20% , 是氦氣用量最大的行業。全球各大磁共振生產廠家與研究性機構都在不遺餘力的研發無液氦超導磁共振系統。近日召開的第28屆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上,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首臺1.5T大孔徑全身成像無液氦超導磁體面世,該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了對液氦的依賴,顛覆了傳統設計思路,為全球首創,中國製造,開創了醫學影像產業的全新局面。
  • 陽普醫療:進一步豐富公司醫用口罩規格
    陽普醫療子公司陽普醫療(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陽普」)收到了由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是「醫用防護口罩(無菌型)」;並完成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的變更登記,增加一項生產產品「醫用外科口罩」。
  • 「低場核磁共振儀器近幾年異軍突起」
    ,肖立志教授表示:「目前,全球核磁共振儀器及耗材市場規模上百億美金,其中佔份額比較高的產品有液體高分辨核磁波譜儀、固體核磁波譜儀、醫用核磁成像儀,而多孔介質核磁分析儀、井下油氣核磁探測儀、地表資源核磁探測儀等低場核磁共振儀器近幾年則異軍突起。」
  • 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發展與現狀…
    找化工醫藥原料,用化學加搜索 導讀 提到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腦海裡會直接出現一系列名詞:H譜、C譜、超導磁體、液氦等等。不過這些都是核磁共振的應用和必要條件,技術原理又是什麼?
  •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附報告目錄) 1、生物醫用材料已經成為新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醫用材料是用於和生命系統結合,以診斷、治療、康復和預防,以及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材料。
  • 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
    文/圖 碩寬最近一些年,中國加速引進核磁共振掃描儀,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2020年,我國超導核磁共振掃描儀保有量達到10713臺。不少人認為,核磁共振比CT清楚,是診斷疾病的「神器」,到醫院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做核磁共振。本文就談談核磁共振究竟是怎麼回事。
  • 基於嵌入式技術的LED顯示屏控制系統淺析
    打開APP 基於嵌入式技術的LED顯示屏控制系統淺析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30 17:23:00 嵌入式系統廣義上認為是一個由系統硬體與系統軟體有機組成並且具有高可靠性和實時性的可控系統
  • 淺析數據中心發展的四個階段
    淺析數據中心發展的四個階段 淺析數據中心發展的四個階段 2012-07-26 09:28:39  來源:CIO時代網搶沙發 2012-07-26 09:28:39  來源:CIO時代網 摘要:數據中心是信息系統的核心,主要功能是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
  • 中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三、淺析快遞市場為包裝設備業帶來機遇    四、淺析國內軟包裝設備業的持續發展  第二節 2016-2020年中國包裝機械市場發展綜述    一、中國包裝機械市場發展的特點    二、中國包裝機械消費全球排名五    三、國內包裝機械市場發展的熱點分析    四、大幅面印刷包裝設備市場走俏的原因    五、包裝機械市場競爭激烈的主要原因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朝輝:核磁共振發展已進入良性循環之中
    1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朝輝來到了金壇區第四中學,作《操控原子核自旋,探索生命奧秘——有趣的核磁共振波譜學》主題報告,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同學們講述核磁共振波譜學的奧秘。葉朝輝圍繞怎麼操控原子核自旋?(什麼是核磁共振NMR?)、五個諾貝爾獎:三個裡程碑式的發展歷程、NMR在生命科學中能做什麼?好玩的腦功能成像研究等方面展開分享。
  • 鍵凱科技:填補國內高質量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領域空白
    公司是國內外為數不多能進行高純度和低分散度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活性衍生物工業化生產的公司之一,填補了國內長期缺乏規模化生產高質量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這一空白,是全球市場的主要新興參與者。  公司掌握了較為全面的產品庫,目前常規產品目錄中有600餘種產品,在聚乙二醇材料領域擁有明顯的優勢。
  • 和遠氣體:近期醫用氧供應量增加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和遠氣體(002971)2月4日晚間公告稱,醫用氧氣只是公司提供的多種產品品種之一,近期醫用氧供應量的增加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針對近期媒體報導、市場傳聞、熱點概念情況,和遠氣體表示,因武漢及全國各地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湖北省各地多家醫院醫用氧氣需求大增,公司及公司各分子公司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確保了全省各地大小醫院的醫用氧氣的安全供應,及時應對和解決了武漢金銀潭醫院、黃岡大別山醫院等重點醫院對醫用氧氣的大幅增加難題,同時也積極參與並成為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醫用氧氣無償提供和保供單位之一。
  • 中國首臺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研發成功背後
    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成像設備之一,在全球僅有四臺。在風景迤邐的懷柔雁棲湖畔,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科研樓裡,就陳列著一臺完全由中國科學院自主研發的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
  • 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邁向高端型3.0T
    □記者 張 蓓 通訊員 沈振江 丁雅寧 報導 本報濰坊訊 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8月18日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成為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從通用型1.5T邁向高端型3.0T的標杆,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 裡其樂攜手中山醫院內鏡團隊 打造出真正的醫用真空系統
    蜚聲中外的「中山內鏡」,從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一支內鏡起步,逐步發展到擁有國內最先進設備、年內鏡診療人數最多、開展診療項目齊全的醫療機構之一。裡其樂(Elmo Rietschle)在與中山醫院合作的十多年間,通過不斷努力和突破,打造出符合現代環保要求的真正的醫用真空系統,其不僅可按醫院的特定要求配置各種規格的真空泵,而且結構緊湊、真空度穩定、可靠性高、噪音低、無水汙染。
  • 醫用氣體管道系統的設計
    醫療氣體管線供給系統是一個現代化醫院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醫用氧氣系統、負壓吸引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笑氣(N2O)、氮氣系統及二氧化碳系統和中心工作站等。通過醫療氣體中心管道系統工程的公道設計,使醫院能以較低的投資獲得一個功效強大的供氣系統,確保醫院的醫療系統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