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眼——起初就是這樣

2021-01-15 創造科學



所有陸生脊椎動物(如貓、狗等)都有簡單的眼睛,而有視力的昆蟲以及其他一些生物的眼睛卻擁有特殊複雜的結構,稱為「複眼」。



複眼由小眼(Ommatidia)組成,小眼是一個細小的獨立感光結構,由角膜、晶狀體及感光細胞組成,能夠分辨光暗及顏色,但無法有效成像。昆蟲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它的數目、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中差別很大,雄性介殼蟲的複眼僅由數個圓形的小眼組成。複眼視覺所看到的影像其實是由眾多小眼所提供的信息組成。

▲ 昆蟲的複眼。請注意,複眼由數百或更多單獨的小眼組成,在某些方面,這些眼睛比人眼更複雜。1

許多昆蟲,包括蒼蠅和蜜蜂,在它們的兩隻複眼中都有大約4000個小眼。複眼可以探測到天空的偏振光,這種能力可以幫助昆蟲進行導航。複眼對運動也非常敏感,特別適合飛行的昆蟲。2、3


化石記錄顯示,最早的複眼的每一個細節都和現在的複眼一模一樣且同樣複雜。化石記錄中最古老的眼睛,如三葉蟲的複眼,也是充分發育且非常複雜的。人們意識到在化石底層(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動物之一)的三葉蟲已經是十分複雜的生命體,三葉蟲下面的地層卻沒有發現其祖先化石,即沒有任何進化的證據!來自南澳大利亞 Emu Bay Shale的一個標本,其莖上有複眼。每隻眼睛大約直徑2-3釐米,其上有大約16000個六邊形的小眼,而家蠅只有約4000個小眼。到今天雖然已經發掘出近2塊化石,但在各種門類的動物中都沒有發現任何複眼「進化」的祖先或中間過渡形態的化石。


進化論從一開始到今日都嚴重缺乏進化過程的中間過渡形態化石的支持證據,正如達爾文自己在《物種起源》一書中第十章說,「地質學的確沒有揭發任何這種微細漸進的連鎖;這大概是反對自然選擇學說的最明顯的和最重要的異議」。

 

這意味著複眼不是進化而來的,而是起初就被奇妙地創造的。

能聽的耳,能看的眼,兩樣都是耶和華所造。——箴言20:12

1. Mitchell, L., Mutchmor, J. and W. Dolphin,W., Zoology, Benjamin Cummings, Menlo Park, CA, p. 279, 1988.。

2. Olberg, R.M., Parallel encoding of direction ofwind, head, abdomen and visual pattern movement, by single inter neurons in thedragonfly AnaxJunius, J.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Sensory Neural and BehavioralPhysiology 142(1):27–42, 1981. 

3. Hardie R.C., Properties of photo receptors R-7and R-8 in dorsal marginal ommatidia in the compound eyes of Musca-Domesticaand CalliphoraErythrocephala, J.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Sensory Neural andBehavioral Physiology 154(2):157–166, 1984

4. creation.com/compound-eye-fossils



「版權聲明」

本文經轉載於《創造》,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擁有複眼的動物有哪些?複眼對它們有何意義?
    關於擁有複眼的動物有哪些?複眼對他們有何意義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問養蜂人最好,因為蜜蜂的眼睛就是單複眼結構。
  • 三葉蟲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科學家揭開複眼之謎,複眼猶如計算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眼睛是形成視覺最重要的器官,幾乎所有動物都擁有這樣的器官但如果說哪一類動物的眼睛最為獨特,那應該就是昆蟲的複眼了。從表面上看昆蟲擁有一對與面部不成比例的大眼睛,放大了看我們會發現這雙大眼睛是由密密麻麻的「小眼睛」組成。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想探索昆蟲的複眼結構是如何起源的,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根據報導,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論文似乎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 拍攝昆蟲複眼需天時地利
    昆蟲頭的前方兩側那一對大而突出的眼睛叫做複眼,是它們的主要視覺器官。與其他動物的眼睛結構完全不同,複眼是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睛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不同昆蟲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有所不同,如蒼蠅的複眼由300至6000個小眼組成,而蜻蜓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則高達1萬至2.8萬個。這種數量上的區別從本文昆蟲複眼的圖片上大致可以看出。
  • 視頻:複眼的秘密
    科學家正在向自然界中發現的另一種眼睛―――複眼進軍。複眼是無脊椎動物中的甲殼類、昆蟲類和其他一些節肢動物頭的兩側各有1隻能感受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的視覺器官。蜘蛛是沒有複眼的,取而代之,它卻有很多眼睛,一般的蜘蛛有8個眼,但亦有6、4、2個眼睛的蜘蛛,個別屬種甚至沒有眼。
  • 生物奇觀:神奇的昆蟲複眼!
    龐大的昆蟲家族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它們的「複眼」就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之一。昆蟲的眼與人類的不同,它分為單眼與複眼兩類:單眼位於頭部中央,通常有三個,部分種類完全退化或缺少12個。它的功能只能辨別光線的明暗與物體的遠近,是複眼的輔助器官。
  • 超大視角與景深 複眼照相機研發成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仿生複眼相機(圖)-中新網
    來源:澳門日報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本月一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吿稱,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淺析複眼攝像機成本及市場潛力
    註:小元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領先的計算光學成像領域的高科技企業,是複眼高清視頻技術、產品及垂直應用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我國多家機場安防、大型活動、鳥巢等重要項目和設施中,是複眼攝像機和超高清視頻感知的權威企業。複眼成本幾何?從成本上來看,複眼攝像機由於其鏡頭是普通單目攝像機的數倍,因此成本方面也是水漲船高。
  • 捕獵必備利器——螳螂的複眼
    螳螂能準確捕食,是因為它的一對複眼和一套完整的跟蹤瞄準系統。這個系統能迅速測出飛掠眼前的小昆蟲的來去方向、速度和距離。螳螂和絕大多數昆蟲一樣有一對複眼,昆蟲複眼一般都有很大的球面,因此視野非常廣闊。昆蟲的複眼都是由幾個到幾千個小眼組成,分布在頭兩側,多數為橢圓形或者長圓形,每個小眼都具有角膜、晶錐、感杆束、色素細胞和基膜。角膜和晶錐構成了複眼的屈光器,主要是起到透光、保護感受器和屈光的作用。感杆束和色素細胞可以隨著光強的變化而變化,起到調節光量的作用,同時具有視覺定向功能。基膜是連接小眼和視神經的部分,起到了增加視神經感受性和支撐小眼的作用。
  • 一部攝像機發揮30臺槍機功能——複眼成像系統如何做到?
    賈偉 :拓展一點來講,人類以及哺乳類動物類的眼睛叫單目,也就是說只有一個瞳孔和一個視網膜組成;而蜻蜓、蒼蠅等昆蟲類的眼睛就是複眼,它裡面有成千上萬的小眼睛。複眼特點是看得更寬、光譜更寬。這種結構上的不同,造就了單目和複眼本質上的差距。
  • 複眼相機實現無限景深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稱,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黃永剛說,複眼有非常大的視角和景深,對運動物體的感應也十分靈敏。
  • 國際團隊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讓「昆蟲複眼」成導航新寵
    大連理工大學技術新發明獲國家獎昆蟲複眼具有導航和定位能力的奧秘在哪裡?
  • 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 手機想要替代單反也只有這三種方案試試看了,複眼攝像技術
    這個原理 並不新鮮,在航天界許多遠行的深空探測器配置的照相機就是這樣分割拍攝然後再合成後發送給地球的,我們才能獲得如此高清的星河等宇宙天體照片(不一定是直接拍可見光照片,也是轉換而來的)3:採用複眼技術,近景遠超單反(遠景提升不大)首先看蜻蜓的複眼是怎樣的?就是一隻眼睛包含成千上萬顆小眼睛。這種組合式眼睛就相當於一個相對固定的CRT景物收集器。也就是說,CRT的掃描的每個點,蜻蜓都由由一顆微小的單眼來完成取景。
  • 中國科學家研發人造複眼可助力自動駕駛
    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日前,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並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汽車要想順利上路,離不開各種傳感器,尤其是視覺感知的高性能機器的輔助。如果能夠把人眼複製到汽車上,當然最完美不過。但是,要想複製人類視覺,目前還需要很長時間。科學家於是從昆蟲的複眼開始進行探索。
  • 日產借鑑「蜜蜂」複眼原理 研發防撞技術
    近日網通社了解到日產正在借鑑「蜜蜂」等昆蟲的複眼原理,研發防撞技術,同時其將成為未來日產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蜜蜂等昆蟲的複眼相對於單眼來說,是由多個小眼組成,並且均有角膜、視網膜細胞等構成,形成一個獨立的感光單位,從而相比單眼來說能提供更為廣闊的實現,並能有效計算出自身與所觀察物體的方位
  • 科學家最新研製機械複眼 具備全景視覺效果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的視力非常好,但是如果你希望獲得全景圖像,或者實時跟蹤移動目標,昆蟲的複眼則是最佳選擇。複眼不僅能夠看到任何方向的物體,而且圖像很少發生扭曲,同時,昆蟲身體較小,可以擠進狹小的空間進行勘測。
  • 【圖刊】兩會表情——「複眼」看兩會
    【圖刊】兩會表情——「複眼」看兩會 (12/12)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3月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一處玻璃屏風上映射出類似「複眼」的視覺效果。
  • 小米手機部總裁曾學忠科普複眼分布式相機
    集微網11月11日消息,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在今天下午發表長文科普複眼分布式相機。圖片來源:微博曾學忠稱複眼這一詞取自生物界,很多生物擁有複眼,相比人眼可以看的更遠距離,更廣視角,更豐富的顏色,更快的感知速度,人類對於複眼的研究中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