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在目前看來還略顯前瞻,事實上時下多款車型上所應用的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以及自動泊車等功能,均為無人駕駛系統提供技術保障。近日網通社了解到日產正在借鑑「蜜蜂」等昆蟲的複眼原理,研發防撞技術,同時其將成為未來日產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
蜜蜂等昆蟲的複眼相對於單眼來說,是由多個小眼組成,並且均有角膜、視網膜細胞等構成,形成一個獨立的感光單位,從而相比單眼來說能提供更為廣闊的實現,並能有效計算出自身與所觀察物體的方位、距離。豐田最新研發的防撞技術,正是運用了這一原理,通過複眼多視角的變化,利用雷射檢測物體及障礙物位置。目前該項技術已在EPORO機器人上率先使用這一技術並進行測試,從而為未來搭載到自動駕駛車輛上提供經驗。
仿生學技術目前已在軍事、家具、建築等領域大量應用,但汽車領域還僅將該技術應用在外觀設計方面,不過此次日產新「複眼」技術的推出,則讓該品牌相比其它競爭對手而言擁有更多經驗,同時除該技術外,日產也利用魚群的行動方式,開發出了可使汽車主動避免相互接觸併集中行駛的技術。
隨著上述兩項技術的逐漸成熟,其已開始在日產旗下的聆風電動車上進行裝載實驗,從而進一步節約產品研發周期,並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而作為全球首款量產的純電動車聆風也有望成為未來日產將要量產的首款無人駕駛車型。
除日產正在聆風車型上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外,作為未來汽車主要研發的科技之一,目前還有9大廠商正在進行該領域的研發,其中包括了奔馳、寶馬、沃爾沃和雷克薩斯這樣的傳統汽車廠商,並且我國自主企業上汽也在進行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此外作為電子領域巨頭的谷歌,也在「插足」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根據日產所公布的消息,對於雷達傳感器、攝像頭及雷射引導系統等關於無人駕駛系統的重點技術,已基本完成研發,同時日產汽車執行副總裁安迪·帕爾默(Andy Palmer)對於該系列車型的推出時間曾表示:「日產承諾,將於2020年推出多款價格適中、節能、能完全自動化行駛的汽車。」(網通社 2013年9月4日 北京報導)
相關文章閱讀:
《日產長軸天籟年底上市 採用英菲尼迪引擎》
http://auto.news18a.com/news/storys_33264.html
《日產C級車秋季上市 競爭奧迪A6L/寶馬5系》
http://auto.news18a.com/news/storys_31187.html
《日產新逍客加長推7座 9月12日亮相(圖)》
http://auto.news18a.com/news/storys_3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