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車訊Top10 | 中國科學家研發人造複眼可助力自動駕駛

2020-11-24 易車網

大年初六,六六大順,祝大家在未來的一周裡面,日進鬥金,財源滾滾。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本周車訊吧!


中國科學家研發人造複眼可助力自動駕駛

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並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自動駕駛汽車要想順利上路,離不開各種傳感器,尤其是視覺感知的高性能機器的輔助。如果能夠把人眼複製到汽車上,當然最完美不過。但是,要想複製人類視覺,目前還需要很長時間。科學家於是從昆蟲的複眼開始進行探索。昆蟲複眼的優勢包括對光敏感以及可以探測移動的物體等等,這得益於昆蟲的眼睛由成千上萬的單眼組成,而且每一個單眼都可感受到光線。因此,技術人員基於昆蟲的生物學特徵研發出了人造複眼。


法蘭西元素加身 Chiron特別版車型官圖

超級跑車製造商布加迪日前發布了ChironSport 110 ans Bugatti特別版的官圖,以此來紀念其第一款車型推出至今110周年。

Chiron Sport 110 ans Bugatti特別版車型採用了源自於法國國旗藍色的Le Bleu-Blanc-Rouge亞光塗裝,外後視鏡以及後擾流板中都融入了法國國旗元素。新車採用了亞光黑色合金輪圈,配合亮藍色的剎車卡鉗。油箱蓋為鋁製材料,採用磨砂和拋光處理,同樣融入專屬的標識和法國國旗元素。


本田與寧德時代籤電池採購大單

本田將與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寧德時代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為本田電動車研發電池。並且本田將於7年內向寧德時代購入總計56GWh容量電池,裝配該電池的車型將銷往全球。

據了解,本田於2016年的官方計劃中提到,到2030年實現車型銷量的65%為混動車型及純電動車型。這次與寧德時代的長期合作,被看做是本田落實這一計劃的重要一步。據了解,作為本次合作的第一步,寧德時代將在日本宇都宮設立一個專門的辦事處。


瑞典接受嚴寒考驗 曝寶馬iNEXT原型車

寶馬將iNEXT原型車帶到了瑞典的冬季測試中心進行極端嚴寒環境測試,以驗證底盤和懸架的表現。iNEXT是寶馬即將推出的三款純電動車型之一(另外兩款為iX3和i4),在去年,該車的概念版本以特殊的方式在全球進行了巡迴展示。

寶馬提供了幾張正在接受冬季測試的iNEXT原型車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出原型車經過了十分嚴密的偽裝,很難看出在概念車型上出現的特色設計,整體造型接近傳統的SUV車型。


日內瓦車展首發 奧迪新款TT RS官圖發布

奧迪官方發布了TT RS中期改款車型的官圖。在3月5日開幕的2019日內瓦車展上,新車將正式亮相。價格方面,新款TT RS在歐洲市場的起售價為6.77萬歐元,敞篷版為7.05萬歐元。

新款TT RS的外觀變化主要發生在包圍部分。在前臉處,新車保持了現有的六邊形中網和寬幅飾條,更大的變化為前包圍兩側的大尺寸進氣口,其造型更加複雜、立體,融入亮光黑色飾條後,氣勢更加突出。


Honeywell與Pipistrel合作研發飛行汽車

我們從Honeywell(霍尼韋爾)官方獲悉,該公司已與Pipistrel籤訂協議,旨在研發航空技術,製造定位未來城市空中移動出行的飛行汽車。

Honeywell公司將會把航空電子系統、導航系統、飛行控制系統、網聯繫統等技術應用到Pipistrel公司的飛行汽車當中,旨在為飛行汽車的自動駕駛控制提供一定的支持。在該項目中,Honeywell將利用在綜合化航電系統、飛行控制系統等方面的寶貴經驗,將其與Pipistrel公司先進輕型飛行器設計及研發經驗相結合。有消息稱,雙方計劃在2019年末推出飛行汽車的原型車並提供技術演示。


加速電動化發展 特斯拉共享專利技術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一篇博客日誌中宣布,特斯拉將毫無保留地開放所有電動汽車的專利,共同維護並支持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應對環境變化,解決能源危機等問題。

除此之外,他也表示,特斯拉將不會針對任何善意使用其技術的人提起專利訴訟,並相信將開源理念應用於其專利將會加強而不是削弱特斯拉的地位,這包括吸引優秀工程師的能力。


豐田停止新86項目 新斯巴魯BRZ繼續開發

豐田將停止與斯巴魯合作開發新一代豐田86車型,甚至有媒體猜測新一代斯巴魯BRZ也會胎死腹中,不過根據最新的信息表明,斯巴魯正在單獨開發新一代BRZ。

斯巴魯的發言人明確表示:「我們正在推進新一代斯巴魯BRZ,不過目前沒有進一步的細節。」新車將於2021年左右正式發布,同時將繼續採用縱置後驅平臺,並配備水平對置發動機。


德國公司聯手博世推太陽能電動車量產

德國創新公司Sono Motors於近日宣布,公司將與博世展開合作,博世將為Sono Motors的太陽能電動車Sion提供中央控制單元及基於軟體的智能網聯方案。二者聯手將更好地推動太陽能電動車Sion量產。

Sono Motors在2017年發布了太陽能電動車Sion,車輛配置一套35kWh的電池組,續航裡程可以達到250公裡,而太陽能系統每天可以為車輛補充30公裡的續航。同時車輛電機可以提供120千瓦的最大功率,以及290N·m的最大扭矩。Sono Motors也在2018年公布了Sion的售價,價格為1.6萬歐元(約12.58萬元人民幣)起,但當用戶購買車輛後還需要為電池組支付額外的月租費。

Sion的數據可與雲端實現網絡互連,該類數據將由博世的網聯控制單元(connectivity control unit,CCU)及博世汽車雲套件(Bosch Automotive Cloud Suite)管控,後者還可為電動車充電、eCall自動緊急呼叫功能等數字移動出行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2月9日發布 豐田GR Supra新概念車預告

豐田將在大阪正式發布GR Supra Performance Line Concept TRD概念車,新車或為今後發布的高性能車型——GRMN Supra外觀的一次預覽。

由於豐田御用改裝TRD的加入,我們預計新車將擁有全新的一套外觀套件,同時根據GR Supra Performance Line Concept TRD概念車的預告圖來看,新車將在車尾增加全新的固定式擾流板,不過其造型可能並非真正Supra車迷們所期待的類似上一代Supra的優雅造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研發人造複眼可助力自動駕駛
    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 為了讓人們早日用上自動駕駛汽車
  • 受昆蟲眼啟發研人造複眼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視覺能力
    複眼,西安交大自動駕駛,人造複眼自動駕駛汽車視覺,昆蟲複眼自動駕駛,汽車新技術" title="黑科技,前瞻技術,西安交大人造複眼,西安交大自動駕駛,人造複眼自動駕駛汽車視覺,昆蟲複眼自動駕駛,汽車新技術"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width
  • 西安交通大學受昆蟲眼睛啟發研人造複眼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視覺能力
    受昆蟲眼睛啟發,研究人員研發出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以及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據外媒報導,受昆蟲眼睛啟發,研究人員研發出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以及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 日產借鑑「蜜蜂」複眼原理 研發防撞技術
    近日網通社了解到日產正在借鑑「蜜蜂」等昆蟲的複眼原理,研發防撞技術,同時其將成為未來日產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豐田最新研發的防撞技術,正是運用了這一原理,通過複眼多視角的變化,利用雷射檢測物體及障礙物位置。目前該項技術已在EPORO機器人上率先使用這一技術並進行測試,從而為未來搭載到自動駕駛車輛上提供經驗。
  • 天大研發新型昆蟲仿生複眼 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
    原標題:天大研發新型昆蟲仿生複眼 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 昆蟲因其複眼視覺系統的發達而但是,昆蟲複眼快速感知物體運動軌跡的機理學界尚不明確。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
  • 超大視角與景深 複眼照相機研發成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以色列公司研發熱感攝像頭 助力自動駕駛汽車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路透社9月12日報導,以色列初創企業AdaSky在11日宣布研發出一款遠紅外(FIR)熱感攝像頭。該攝像頭使用計算機視覺算法來檢測行人、動物和物體的熱量,可以幫助解決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一些棘手問題。
  • Uber 關閉自動駕駛「卡車」項目,全心投入「汽車」自動駕駛研發
    7月31日消息,Uber 對外正式宣布關閉「自動駕駛卡車」項目,將會把技術重心轉移到「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上,同時 Uber 表示關閉「自動駕駛卡車」項目的決定不會影響到 Uber 貨運項目,Uber 貨運是一個貨車派單應用平臺,類似中國的「58速運」和「貨拉拉」。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國內首創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 獲自動駕駛...
    這是在中科院體系內及廣東省高校與科研機構中獲得的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自動駕駛團隊供圖)「獲得公開道路測試牌照後,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按計劃在深圳市交委劃定的19個市內公開區域中進行智能網聯汽車公開道路測試」,深圳先進院汽車電子中心主任李慧雲研究員表示。
  • 科學家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可使景深極大化
    新華倫敦5月1日電(記者劉石磊)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Velodyne與福特Otosan合作,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打開APP Velodyne與福特Otosan合作,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20-12-03 10:33:00
  • 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軟體與服務是騰訊自動駕駛業務的核心...
    峰會主要聚焦「自動駕駛的量產時代、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的共演之路、新型的車內交互探索」三大主題,數十位來自高校、主機廠、Tier 1、科技公司的嘉賓與與會者共同探討了智能駕駛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在考慮當下技術條件的時候,要去看應用場景,哪些更適合落地,就更關注哪些點。騰訊做自動駕駛,是想更多助力這個產業,給產業提供更大的幫助。總結起來,自動駕駛大概分幾個落地場景,一個是乘用車自動駕駛,一個是礦山、港口、物流等特定應用場景,未來最大的也許是無人駕駛計程車,Waymo 以及國內很多公司都在做這樣的場景測試和驗證。
  • 日產自動駕駛汽車將部署NASA技術 讓人類遠程駕駛自動駕駛汽車
    核心提示: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承認,真正的L5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無法實現的
  •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原標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偏振光攝像頭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現在,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Harvard John A.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SEAS)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非常緊湊、便攜的攝像頭,能夠在單張照片中顯示偏振光。
  • 沒有這些「硬核」,自動駕駛只能是空中樓閣
    導言:2020年4月,長沙,百度上線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上海,高德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項目;2020年6月,廣州,高德攜手WeRide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運營服務;上海,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上線;成都高新區,百度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自動駕駛正逐漸從未來「駛入」現實,讓人對自動駕駛的未來更多了幾分遐想。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三菱電機為自動駕駛研發MEMS雷射雷達 ●美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新款氣壓傳感器 ●Elmos推3D ToF成像儀可進行物體探測 ●TrianGraphics用HERE生成3D道路模型
  • 產品至上,天隼自動駕駛的生存之道
    「當前無人駕駛商業化路徑並不明朗,對於相關高校及研究所來說,自動駕駛汽車對其是『剛需』」。殷開爽將自動駕駛汽車比作「生產工具」,在學校及科研院所有其切實可行的實際用途。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落地並不成熟,現階段沒有形成可靠的產品框架,且相關法規也存在諸多空白。在殷開爽看來,瞄準研發自動駕駛場地車整車方案是當下自動駕駛企業的生存之道,這也成為業界普遍共識。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超小型3D圖像傳感器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的一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矽光學相控陣(OPA)晶片,該晶片可用在三維圖像傳感器的核心部件。三維圖像傳感器可向二維圖像(如照片)添加距離信息,將其識別為三維圖像。
  • 生物奇觀:神奇的昆蟲複眼!
    龐大的昆蟲家族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它們的「複眼」就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之一。昆蟲的眼與人類的不同,它分為單眼與複眼兩類:單眼位於頭部中央,通常有三個,部分種類完全退化或缺少12個。它的功能只能辨別光線的明暗與物體的遠近,是複眼的輔助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