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國內首創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 獲自動駕駛...

2021-01-08 央廣網

央廣網深圳1月5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刁雯蕙)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該院汽車電子中心自動駕駛團隊近期通過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聯席會議的專家綜合評審,並於5日獲得了由深圳市交通警察大隊頒發的深圳市乘用車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這是在中科院體系內及廣東省高校與科研機構中獲得的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自動駕駛團隊供圖)

「獲得公開道路測試牌照後,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按計劃在深圳市交委劃定的19個市內公開區域中進行智能網聯汽車公開道路測試」,深圳先進院汽車電子中心主任李慧雲研究員表示。

據了解,針對當前自動駕駛測試方法中的不足,團隊在開發測試的過程中並行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用於精準模擬真實的駕駛環境及數據收集。目前該系統可完成一周累計測試裡程達100公裡的複雜場景測試,系統功能至少迭代一次。「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由動力在環測試臺架和自動駕駛數據收集分析系統組成。在真實測試過程中,臺架模擬的準確性保證了自動駕駛系統數據的真實性,而自動駕駛系統數據的真實性又提高了臺架數學物理模型對真實環境模擬的準確度。兩套系統緊密配合,可大幅提高自動駕駛系統測試效率。」李慧雲表示。

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自動駕駛團隊供圖)

把道路「搬」進實驗室 讓自動駕駛「跑」起來

2016年,深圳先進院汽車電子中心團隊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進行了感知、決策、規劃、控制、線控底盤等關鍵技術模塊的自主研發。在開發測試的過程中,針對當前自動駕駛測試方法中的不足,團隊提出自主研發臺架測試系統的計劃,於2018年推出第一套臺架測試系統。

傳統的測試方法中,自動駕駛車輛通過在真實道路環境中,持續地對各類場景進行反覆和連續測試,基於測試數據,尤其針對可能導致事故的場景數據,對自動駕駛系統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然而該類重要場景發生機率過低,數據難以收集;另一方面,現有的模擬測試方法中,除了進行功能性測試外,缺乏路面實際響應,道路測試極端場景情況再現困難,這是制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在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測試過程中,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系統集成測試時需要進行的場地測試,由於場地、資金和任務周期的限制,長時間的道路測試周期長、效率低。」李慧雲表示,團隊自主研發的動力在環測試臺架,能夠將不同天氣、路況下的路面摩擦、風阻、坡阻等不同工況,用測功機簡單方便地再現,通過採用帶路面負載模擬的整車在環實驗臺,能夠避免虛擬仿真中車輛運動學或動力學模型失真帶來的問題,使測試結果更接近真實路測結果。

「與實際道路的測試方法不同,我們現在把道路『搬』進了實驗室,讓自動駕駛車輛『跑』起來」, 深圳先進院汽車電子中心黨少博表示,臺架能夠加速研發迭代,助力代替進口測試設備,降低自動駕駛車企及第三方測試場的測試成本與測試場建設成本。

據了解,團隊研發的測試臺架以《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規程》為參照標準,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臺架測試系統的測試場景,保證其能滿足各地標準。

深圳先進院汽車電子中心自動駕駛團隊(自動駕駛團隊供圖)

數據回溯,讓測試結果更精準

自動駕駛車輛在實驗室「跑」起來的同時,如何在眾多數據中快速提取有效的場景進行復現,抓出千分之一的錯誤,找到系統運行的失效邊界,對驗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以及系統的可靠性尤為重要。

對此,團隊自行搭建了一套自動駕駛系統數據採集分析系統,該系統由自動駕駛的實時狀態存儲系統和數據離線處理系統組成,既能保證自動駕駛狀態數據的準確全面記錄,又能豐富臺架測試的場景庫元素。

「與傳統車企關注車輛的電氣和機械性能不同,我們的數據採集和分析側重於自動駕駛感知決策,規劃控制等核心算法的測試與優化。」黨少博表示,自動駕駛系統數據採集分析系統能夠快速分析路測中的關鍵場景,及自動駕駛狀態故障,同時,結合動力在環測試臺架對自動駕駛感知控制算法進行快速地測試與升級。

據了解,該數據系統已經進行了傳感器數據處理、場景建模、場景提取、場景重生成等核心模塊的開發、部署和性能測試,目前已經升級到第三個大的版本。

2020年7月,團隊的自動駕駛方案在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完成了10個項目共計36個場景、120次測試,並順利完成測試車輛整體運行穩定性的1000公裡道路測試階段;2020年8月,團隊向深圳市政府提交「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申請,並通過了專家評審會;2020年12月,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聯席會議聯合審核團隊的申請,下發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通知書,並獲得深圳市交通警察大隊頒發的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下一步,團隊將依然圍繞自動駕駛技術,虛擬仿真測試技術,動力在環測試臺架,以及車聯網組成的技術框架,進一步提高核心算法的效能,同時與多方展開合作,建立基於測試臺架的測試標準和流程,推動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目前,團隊已完成相關技術孵化,成立了測試公司,專注於提供智能網聯汽車的測試臺架裝備的系統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獲中科院內首個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1月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汽車電子中心自動駕駛團隊公布,團隊近期通過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聯席會議的專家綜合評審,並於今日獲得了由深圳市交通警察大隊頒發的深圳市乘用車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這是在中科院體系內,及廣東省高校與科研機構中獲得的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建立國標、行標、團標相互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是引領和規範現階段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5月,工信部發布《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在自動駕駛方面,將加快自動駕駛相關標準制定、有序推進汽車信息安全標準制定作為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內容;在智能輔助方面,繼續穩步推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標準制定,完成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等標準制定,全面開展自動駕駛相關標準研製。
  • 國際自動駕駛巨頭亮相深圳EVAC 2019
    深圳2019年11月8日 /美通社/ -- 由博聞創意主辦的深圳國際未來汽車及技術展(EVAC 2019)將於2019年12月19-21日盛大開幕。汽車人覺得自動駕駛已走過幾十年的奮進時光,然而,自谷歌2009年正式向大眾公開自動駕駛項目以來,才剛過去十年。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公司通過中海庭成功獲得國家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的甲級測繪資質,上汽成為國內首家獲此資質的汽車集團,車用高精度電子地圖數據生成平臺加快建設。截至2018年末,上汽智能駕駛汽車樣車測試總裡程超過11萬公裡,在開放道路的測試裡程已超過8000公裡。上汽集團與知名企業合作的自動駕駛已經取得突破。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建立國標、行標、團標相互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是引領和規範現階段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5月,工信部發布《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在自動駕駛方面,將加快自動駕駛相關標準制定、有序推進汽車信息安全標準制定作為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內容;在智能輔助方面,繼續穩步推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標準制定,完成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等標準制定,全面開展自動駕駛相關標準研製。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在電話會上,王凱透露了理想在自動駕駛上的具體計劃:2021年將發布全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等功能;2022年,L4級自動駕駛將應用於理想全新的自動駕駛產品上;L3級別以下的自動駕駛,理想不會單獨收取費用。如在國外,戴姆勒和寶馬就於今年3月籤署了諒解備忘錄,以推動輔助駕駛、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和達到SAE L4級的停車功能,並在自動駕駛領域共同分擔財務和工程研發方面的費用,7月雙方再度聯手,並計劃將合作關係擴大到城市區域以及市中心的高度自動化。8月,奧迪也宣布加入該聯盟,共同開發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同樣的,公認的自動駕駛龍頭Waymo也是燒錢大戶。
  • 產品至上,天隼自動駕駛的生存之道
    「當前無人駕駛商業化路徑並不明朗,對於相關高校及研究所來說,自動駕駛汽車對其是『剛需』」。殷開爽將自動駕駛汽車比作「生產工具」,在學校及科研院所有其切實可行的實際用途。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落地並不成熟,現階段沒有形成可靠的產品框架,且相關法規也存在諸多空白。在殷開爽看來,瞄準研發自動駕駛場地車整車方案是當下自動駕駛企業的生存之道,這也成為業界普遍共識。
  • 中科院王飛躍:自動駕駛早期以虛擬測試為主,也有「馬糞」難題
    中科院王飛躍:自動駕駛早期以虛擬測試為主,也有「馬糞」難題 高工智能汽車 發表於 2018-07-04 08:51:03 19世紀末的倫敦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 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試乘火爆 專家判斷智能科技進入大眾感知階段
    對我國而言,抓住變革契機,發揮好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等獨特優勢,推動汽車產業在新的賽道上實現躍升式發展,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無人駕駛汽車是人工智慧、先進機器視覺系統、傳感器、即時通信系統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疊加應用的綜合體,是公認的顛覆性創新產品。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和普及,不僅對汽車產業自身影響重大,還將對交通系統、能源系統、城市形態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汽車社會都帶來深刻持久的改變。
  • 「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自動駕駛公交駛向千億藍海市場
    在相繼獲得廣州、上海、武漢等多地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後,深蘭也拿到了全球首張商用牌照,並在前不久中標中國實力最強的公交集團之一——上海久事,這將極大地加快熊貓智能公交的商業化落地速度。在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企業中,如果說小車看百度,那麼,大車請看深蘭。「 Life is AI 」。
  • 豐田將在歐洲道路上測試雷克薩斯LS自動駕駛系統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豐田將在歐洲的公共道路上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  豐田將啟動一個項目,將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街頭試用其自行開發的系統。在接下來的13個月裡,一輛雷克薩斯LS將在布魯塞爾的固定路線上完成循環測試。  測試中使用的雷克薩斯LS是一款常規系列量產車型,將在普通、開闊的道路上行駛。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高精度地圖方向,聯營子公司武漢中海庭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稀缺的,由車廠主導、技術廠商參與的高精度地圖圖商,公司也是定位和測繪行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方向,公司在研的車規級高精度導航產品已進入多家汽車製造企業的測試階段,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規模化產品應用方向走出了關鍵一步。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本·周·目·錄 國內動態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 ●榮威斑馬系統升級針對疫情推出八大關懷 ●奇瑞雄獅科技獲2億融資加速汽車智能化
  • 廣州駛入自動駕駛新賽道
    除了物聯網企業外,廣州的汽車產業還與5G、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前沿技術攜手,海格通信、泰鬥微電子、京信通信等一批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上下遊企業,將自動駕駛產業鏈覆蓋通信晶片、設備與終端、整車製造、高精度定位等多個領域。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前言:高精地圖的發展與自動駕駛汽車緊密相關,自從自動駕駛汽車開始上路公開測試以來,高精地圖產業就應勢而生並飛速發展。相對於以往的導航地圖,高精地圖是專為自動駕駛而生的,其服務的對象並非人類駕駛員,而是自動駕駛汽車。對於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而言,高精地圖是必備選項。
  • 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軟體與服務是騰訊自動駕駛業務的核心...
    我們在考慮當下技術條件的時候,要去看應用場景,哪些更適合落地,就更關注哪些點。騰訊做自動駕駛,是想更多助力這個產業,給產業提供更大的幫助。總結起來,自動駕駛大概分幾個落地場景,一個是乘用車自動駕駛,一個是礦山、港口、物流等特定應用場景,未來最大的也許是無人駕駛計程車,Waymo 以及國內很多公司都在做這樣的場景測試和驗證。
  • 清華蘇州汽車研究院董漢:測試與驗證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必要條件
    時至今日,自動駕駛從L0到L5,從駕駛輔助ADAS到高級別的完全無人駕駛,把人們對於未來駕駛體驗的幻想一次次刷新。論壇現場,董漢深入淺出從歷史聊到未來發展趨勢,就汽車行業通過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方式,由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以及新的商業模式驅動發展自動駕駛體驗,創造智能網聯汽車,從而引領交通系統技術變革進行了宏觀分析,帶領與會嘉賓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動駕駛的意義。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本周熱點AUTO--REVIEW11月3日,國內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宣布,與中國一汽於2020年10月份達成一致,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據了解,小馬智行此前基於一汽解放的J7線控平臺商用車打造了全棧式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這款自動駕駛商用車將在近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展示。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仿真系統 可模擬十億英裡測試
    網易汽車3月29日報導 人工智慧計算公司英偉達日前宣布,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Drive Constellation,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可在超現實環境中處理數十億英裡的虛擬駕駛裡程,模擬邊緣案例並重新創建難以在真實道路上進行徹底測試的條件的能力。第一臺伺服器運行英偉達DRIVE Sim軟體,用以模擬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如攝像頭、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提供逼真的攝像頭捕捉和數據,以準確地模擬真實道路上駕駛的情況。
  • 能放手、會併線,寶馬「自動駕駛」是怎樣的體驗?
    寶馬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的穩定讓人印象深刻,一來是環境、路況、國人的駕駛習慣它都能應對自如、沒有無故退出,二來加減速、轉向等動作比你自己開的水平高,車內的安心感也是一種穩定。反過來說,這套系統不僅功能先進,極高的成熟度更是它的亮點。硬體鋪路,細數這一身科技點想打造一套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傳感器硬體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