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公司研發熱感攝像頭 助力自動駕駛汽車

2020-11-29 央廣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路透社9月12日報導,以色列初創企業AdaSky在11日宣布研發出一款遠紅外(FIR)熱感攝像頭。該攝像頭使用計算機視覺算法來檢測行人、動物和物體的熱量,可以幫助解決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一些棘手問題。

AdaSky指出,在夜晚、霧天及雨天等情況下,該公司的熱感攝像頭的功能要比傳統攝像頭強大得多。

近年來,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們一直在對前置攝像頭、雷達以及雷射雷達進行試驗,這些裝置各有所長,相互配合。但是AdaSky首席技術官Eyal Madar表示,汽車製造商們開始意識到這些裝置都還不夠,他們需要一種新的傳感器來幫助他們處理邊緣情況。

Madar稱熱感攝像頭是一項成熟技術,最初是為了軍用研發,現在該技術僅聚焦於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他透露,該技術量產後可能只需數百美元,在過去的四五年裡,這項技術的價格在逐漸下降,也更易獲得,所以自動駕駛汽車採取該技術也將成為可能。

(實習編譯:陳露露 審稿:劉洋)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初創公司研發熱感攝像頭 區分行人和物體
    蓋世汽車訊 當地時間9月11日,以色列初創公司AdaSky宣布已研發出一款遠紅外線熱感攝像頭,該款攝像頭可採用計算機視覺算法識別路上的人員或物體。該公司認為,通過識別行人、動物以及物體的溫度,其研發的攝像頭能夠解決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棘手問題。
  • FLIR為Veoneer提供熱感技術 助力L4自動駕駛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菲力爾公司(FLIR Systems, Inc.)宣布,其基於Boson®的熱感技術已被Tier1汽車供應商Veoneer採用,用於L4自動駕駛汽車生產。
  • 專注以色列自動駕駛汽車業務 英特爾矽谷裁減「數十名」自動駕駛...
    (圖片來源:路透社)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據說為了精簡運營,英特爾在位於帕洛阿爾託(Palo Alto)的矽谷創新中心(Silicon Valley Innovation Center)裁減了「數十名」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人員。
  • 以色列初創公司研發廉價短波紅外攝像頭
    據外媒報導,日前,一家名為TriEye的以色列自動駕駛初創企業製作了一個短波紅外線(SWIR)攝像頭,該設備成本較為低廉,適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並且有望大大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 Uber事故後,熱感應攝像頭會成為自動駕駛新標配麼?
    熱感應攝像頭突破人類肉眼極限,成為行車利器,提高了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係數上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Uber的自動駕駛車發生了一起致命事故或許這個雷射雷達有盲區,或者是汽車的雷達不能夠斷定赫茲伯格為路人,也或者是該車的軟體未能讀取剎車或轉彎的指令。不管原因何在,這場事關生死的事故讓人們的關注點集中在如何讓自動駕駛更安全上來。一個叫做菲力爾(Flir)的公司發掘出一個新的機會: 為自動駕駛車輛配備熱感應攝像頭設備。
  • 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再升一級:熱成像儀將提供更好的夜視功能
    熱成像公司 FLIR 和以色列初創公司 Adasky 正在研發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型熱傳感器,這種熱傳感器通過識別行人、動物以及周圍環境發出的熱量,形成物體輪廓圖像,進而幫助司機發現行駛過程中的危險。
  • 日產自動駕駛汽車將部署NASA技術 讓人類遠程駕駛自動駕駛汽車
    核心提示: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承認,真正的L5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無法實現的
  • 日產公司研製出地球首款自動駕駛椅子,懶人或殘障人士的代步神器
    自動駕駛椅子所應用到的技術名為ProPilot,由日產汽車公司與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Mobileye聯合開發,其初衷是在擁堵的道路上,走走停停的操作讓司機非常容易犯困,如果能開發一種輔助駕駛系統代替司機進行這些繁瑣的操作,哪怕不具備完全的自動駕駛功能,對市場營銷也非常有利。
  • 以色列Mobileye的輔助駕駛產品將在2018年量產
    今年3月13日,英特爾宣布以每股63.54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以色列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公司 Mobileye,總價達153億美元,比Mobileye的市值高出35%,是以色列技術公司有史以來最高金額的一筆收購交易
  • 特斯拉不贊成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汽車怎麼辦?
    傳感器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決定了未來自動駕駛(AD)的進展快慢,這話並不過分。沒有傳感器,自動駕駛汽車就不可能實現。傳感器可以使汽車看到和感知道路上的一切,並收集安全駕駛所需的信息,通過中央處理器為汽車控制裝置發送適當的指令,如轉向、加速和制動;聯網傳感器收集的實際路徑、交通堵塞和道路障礙物信息,可以在聯網汽車之間共享;地圖信息的處理和分析可以構建從A點到B點的路線。
  •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偏振光攝像頭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彩色印片法徹底改變了攝像頭以及人類對周圍世界的看法和體驗。但是現在,有一種新的方法能夠讓人類和攝像頭了解偏振光世界。偏振光就是光振動的方向,人眼無法看見,但是某些品種的蝦和昆蟲卻可以看見,而且其能夠提供大量與之交互的物體的信息。目前,能夠看到偏振光的攝像頭用於檢測材料應力,增強對比度以實現物體檢測,以及分析材料表面質量,如凹痕或劃痕。
  • Uber 關閉自動駕駛「卡車」項目,全心投入「汽車」自動駕駛研發
    7月31日消息,Uber 對外正式宣布關閉「自動駕駛卡車」項目,將會把技術重心轉移到「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上,同時 Uber 表示關閉「自動駕駛卡車」項目的決定不會影響到 Uber 貨運項目,Uber 貨運是一個貨車派單應用平臺,類似中國的「58速運」和「貨拉拉」。
  • 沒有這些「硬核」,自動駕駛只能是空中樓閣
    汽車要實現自動駕駛首先要看得見、看得清、看得遠,更要看得懂。環境感知系統通過各種傳感器去搜集汽車周邊信息,常用的傳感器包括了攝像頭、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而由於每一種傳感器都各具優缺點,傳感器融合技術成為當下環境感知的手段。
  • 遠紅外線傳感器對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有何影響?
    ■ 遠紅外線技術(FIR)是完全駕駛車輛的感知方案有一款新的傳感器採用了遠紅外線技術,可解決其他傳感器所遺留下的可靠性及感知問題,該技術旨在為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提供輔助。基於FIR技術的攝像頭採用了遠紅外線光波,可被用於探查目標物間自然散發的熱量差異(熱輻射,thermal radiation),並將該數據轉換為圖像。遠紅外線攝像頭還能獲得目標物或材料的溫度,獲得目標物的輻射率(emissivity),判定其散熱的能效。
  • 現代汽車揭秘研發進展:ADAS、自動駕駛、V2X和未來出行的現狀和創新
    UM JAEYONG 就職於現代汽車集團南洋研究所,他從 ADAS、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三方面對智能駕駛的未來以及現代正在進行的相關工作做了具體展望與介紹,雷鋒網·新智駕將其內容整理如下,並做了不改變原意的調整,以下為演講全文:汽車行業出現了很多變化,包括傳感器技術,行業間的併購、戰略聯盟,尤其是自動駕駛,相關新聞層出不窮。這些都將改變汽車的生態,值得我們期待。
  • 【深度】詳解自動駕駛汽車三大主流傳感器主要功能
    導讀 近幾年,自動駕駛無疑已經成為科技圈和汽車圈的熱點話題,谷歌、百度、蘋果及Uber等科技公司以及特斯拉、奧迪、奔馳、寶馬等主流汽車廠商紛紛投入自動駕駛領域。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但攝像頭的二維圖像相比三維信息 更難挖掘,需要設計更強大的算法、大量數據的積累和更長期的研發投入。在 L4 級自動 駕駛傳感器選型上,純視覺解決方案會存在精度、穩定性和視野等方面的局限性(如表 4), 無法滿足高級自動駕駛對於傳感器的性能要求。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套件漲價2000美元●特斯拉從FSD測試車隊收集海量數據●創企Optimotive研發小型自動駕駛車●Motional合作Via在美推自動駕駛計程車●麥格納流媒體後視鏡將於2022年問世●耐世特推出高輸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VerizonConnect推駕駛員行車記錄儀●ArgoAI
  • 自動駕駛的視覺密碼丨科技說
    1999年,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計算機系教授Amnon Shashua決定開始創業,項目聽起來很直接:用一顆攝像頭來完成車輛周邊的障礙物檢測。從工作原理來看,這項技術可以簡單理解成為汽車裝上眼睛,因此Shashua將其稱為「EyeQ」。誰也沒想到,20年之後的現在,Shashua和他的Mobileye將「EyeQ」一詞成功由醫學領域泛化至汽車領域。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百度作為國內唯一具備自動駕駛車、路、雲、圖全棧能力的公司,入選該項目的單一採購供應商。為實現成為「移動出行公司」的目標,豐田打算使用區塊鏈技術來開發一種使用戶可以更開放、更安全地與豐田公司及其服務建立聯繫的環境,並進一步與更多外部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豐田表示,該項目將對車企和用戶開放共同的資料庫,每個人都可以在資料庫中安全地寫入和共享數據,這些數據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和駕駛記錄數據,以及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的用戶們的使用數據等,以此實現的應用包括為自動駕駛汽車行業保險定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