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眼相機實現無限景深

2020-11-24 光明數字報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稱,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黃永剛說,複眼有非常大的視角和景深,對運動物體的感應也十分靈敏。他們受此啟發研製出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由一組彈性微型透鏡陣列和一組可變形的矽基光電感應陣列組成,分別布置在彈性薄膜基底的兩側,其中每個微型透鏡和光感元件構成一個「小眼」。

    黃永剛說,這兩個陣列都在平面上製造並組裝起來,然後經由彈性變形轉換成近乎完整的半球形狀(160度),上面集成了180個小眼,與火蟻和樹皮甲蟲複眼中的小眼數相近。這一特性使新相機實現了視角和景深的極大化。

    參與研究的浙江大學副教授呂朝鋒說,所謂「同位」,指彈性薄膜基底在液壓調控下變形成任意曲率的球面時,微型透鏡和光感元件都能保持高度對應性,從而確保複眼照相機不會發生軸外像差,即由於折射球面存在球面像差和像面彎曲,衍生出實際像與理想像的偏差。

    均據新華社

    圖片為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超大視角與景深 複眼照相機研發成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科學家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可使景深極大化
    新華倫敦5月1日電(記者劉石磊)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仿生複眼相機(圖)-中新網
    來源:澳門日報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本月一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吿稱,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國際團隊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告別數位相機,蜻蜓式複眼攝影讓你闖入大片?
    簡單說吧,數位相機的動態即時成像能力的像素最高以百萬計,而陣列計算智能相機的像素以億計算,最高可以達十億像素;普通數位相機只有一個焦點,而陣列計算相機有幾十到幾百個焦點…… 現有的數位相機,只有一個畫面,而陣列計算攝影可採用環繞多個鏡頭將360度畫面同時攝下,眼前、眼後,左邊、右邊,統統一併攝入,首次實現全視角和全景深新一代視頻效果。
  • 小米手機部總裁曾學忠科普複眼分布式相機
    集微網11月11日消息,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在今天下午發表長文科普複眼分布式相機。相機是手機必不可少的部件了,loT設備的多年發展,擁有「視覺」的設備也越來越多,其他擁有攝像頭的電子設備更是數不勝數,這些設備都是分布式的結點把你的這些不同能力,不同角度的「視覺"設備歸到一起,就是小米複眼分布式相機生態系統要做的事情,這些不同能力的設備歸集到一起,配合手機這個核心,就可以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處理。
  • 拍攝昆蟲複眼需天時地利
    昆蟲頭的前方兩側那一對大而突出的眼睛叫做複眼,是它們的主要視覺器官。與其他動物的眼睛結構完全不同,複眼是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睛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不同昆蟲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有所不同,如蒼蠅的複眼由300至6000個小眼組成,而蜻蜓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則高達1萬至2.8萬個。這種數量上的區別從本文昆蟲複眼的圖片上大致可以看出。
  • 科學家基於昆蟲眼睛結構設計一款複眼相機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受蜜蜂和蒼蠅複眼結構的啟發,最新設計一種「複眼」數位相機。這款相機半球狀排列著180個顯微透鏡,使其具有160度的視野,能夠同時聚焦物體的不同深度。
  • 科學家根據生物複眼研製出仿生180度視角相機
    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工程師通過可伸縮電子元件製造出了一臺複眼相機一隻蛾蟲眼睛放大550倍之後的效果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根據昆蟲眼睛的特性設計出了一款配備「蟲眼」透鏡的相機  據報導,該相機的鏡頭曲面上嵌有許多獨立的微型透鏡,這與蜻蜓、蜜蜂的眼睛結構類似。該相機的優點在於能夠捕捉到180度範圍的清晰圖像,傳統相機根本不可能實現這一特點。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所開發的複眼相機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長遠益處,該相機在監管設備以及醫用內診鏡檢查工具上有著極大的應用前景。
  • 淺析複眼攝像機成本及市場潛力
    從產品的應用場景來看,複眼攝像機無疑還存在著很大的市場下沉空間,聚焦於中高端的應用場景無疑給這項技術打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不過隨著去年海康華為紛紛宣布將大力布局複眼攝像機,這項技術未來勢必將會應用到更多的場景中。那麼複眼攝像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在中高端場景中複眼攝像機扮演者怎樣的角色,從目前的來看,複眼攝像機能在中高端監控場景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億級像素複眼攝像機讓你看的更寬、更遠、更清
    受蜜蜂和蒼蠅複眼結構的啟發,諸多公司利用複眼成像技術研發出了複眼攝像機,複眼成像技術相比於傳統的單眼成像技術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複眼相機能夠實現超高解析度的成像,幾千萬到幾億甚至幾十億像素的解析度都可以達到!在超低照度,超寬視場角等大場景(機場、港口、邊境、要地)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複眼攝像機。
  • 中科院光電所在多焦點仿生複眼光學元件設計和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中科院光電所在多焦點仿生複眼光學元件設計和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 帶你認識彌散圓,深層次解析光圈、焦距、物距對照片景深的影響
    光圈是鏡頭內的一個用來控制進入相機的光束粗細的裝置。仔細觀察你的相機鏡頭,透過鏡片往裡看,你將會看到一個由多個葉片組成的裝置,這個裝置就是光圈。組成光圈的葉片可以自由的收縮,以此達到控制光線通過鏡頭的光束粗細的作用。
  • 手機想要替代單反也只有這三種方案試試看了,複眼攝像技術
    這裡從民科角度來思考手機實現媲美單反功能,首先必須找出手機與單反構造不同之處找出真正的瓶頸在哪裡。如果把立體的景色換成一幅平面圖,只有大直徑鏡頭才可以更好地還原景深的圖像細節,才能更好的分便各像素點的色彩信息(說到這裡就是很多人總覺得單反拍的畫質好,但就是不能具體說出哪裡好的原因,因為層次表達越豐富就越接近現場。單反只是拿來做虛化就太浪費了)。而手機攝像頭由於鏡頭直徑限制,如果想要達到單反的畫質也是可以的,就是減少景物的取景有效面積,相當於專注於一個小範圍。
  • 學會景深控制三要素,輕鬆拍出攝影大片
    簡單來說,就是攝影創作首先要具備觀察和看的能力,在你還沒有購買專業相機,或者對相機還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不妨先跟著我,先從理論知識學起,這對你以後是否能夠成為攝影師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有一個英國攝影師他進到到熱帶雨林裡面去拍攝,把相機架好了之後,但是他去忙別的事,離開相機了,這個時候來了一群猩猩,猩猩拿起相機,亂按,按到快門後發現,還有咔嚓、咔嚓的響聲,一口氣拍了好幾百張照片,等攝影師回來一看,裡面全是猩猩玩的自拍照片。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從這些照片裡面挑出來的。
  • 單眼相機基礎知識1:光圈、F值、景深三者是什麼關係?
    使用單眼相機攝影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光圈對相片效果的影響。在放寬或收窄光圈後,會如何改變圖像的最終效果?在本文中,我們會透過幾個例子研究不同光圈對景深的影響,並了解f值的概念。當f值改變時,不但進入相機的光量會隨之而改變,影像的對焦範圍大小亦會改變。f值越低,對焦範圍越小。相反,f值越高,對焦範圍便越大,成像效果則越清晰。使用最小f值時,便會達到「最大光圈」,這時能進入鏡頭的光線也會最多,這也能獲得最明顯(「最濃厚」)的淺景深效果。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光圈、快門、感光度ISO
    學攝影,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相機。單眼相機的確很複雜,不過只要弄懂了單反的基礎知識就不難了。在這些基礎知識裡,我們先要弄明白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景深是什麼,這幾大要素的結合才會形成我們最終拍攝出的照片,也就是最基礎的曝光原理。
  • 了解相機成像與眼睛看東西的異同,表現攝影作品就能得心應手
    從原理上來說,相機成像與眼睛看東西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透鏡來成像,成像的原理如下圖(圖一),圖一演示蠟燭通過一個結構簡單的鏡頭成像的實況。我們的眼睛就相當於鏡頭,眼睛的晶狀體就相當於鏡頭中的鏡片,圖中成像的投影壁就相當於眼睛的視網膜,在相機中就是傳感器(膠片相機是膠片)。
  • 生物奇觀:神奇的昆蟲複眼!
    龐大的昆蟲家族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它們的「複眼」就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之一。昆蟲的眼與人類的不同,它分為單眼與複眼兩類:單眼位於頭部中央,通常有三個,部分種類完全退化或缺少12個。它的功能只能辨別光線的明暗與物體的遠近,是複眼的輔助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