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Asiaone網站11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新冠疫苗——東南亞準備好相信它們了嗎?8月中旬,當法德利來到家鄉印度尼西亞萬隆的一所醫學院時,他的內心忐忑不安。這名「摩的」司機是去參加北京科興生物(Sinovac)的新冠疫苗後期臨床試驗。32歲的法德利是從親戚那裡知道試驗的消息的。他想做志願者,是因為日常工作中要接觸到很多人。「我想保護自己,幫助政府。我受到疫情的很大影響。我沒法自己創業,因為我沒錢,工作機會少,光是吃飽飯就很難了。」
印尼成為北京向東南亞鄰國保證中國——而不是西方國家——應該是向他們提供有效、可信賴首選疫苗的關鍵。
目前,全球11種處於臨床試驗最後階段的候選疫苗中,中國佔了4種。中國還宣布將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為確保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特別是對貧困國家的公平分配而發起的COVAX計劃。
北京目前正協商在菲律賓啟動最後階段的疫苗試驗,同時承諾進入馬來西亞和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等湄公河流域國家。
但是,雖然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該地區提升軟實力的機會很多,但風險也不小。印尼國立巴查查蘭大學國際關係學講師德古·萊查夏說:「如果(萬隆的)臨床試驗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中國就可與其他亞洲或非洲國家進行醫療合作,為更多國家提供疫苗。但如果試驗失敗,中國的軟實力在印尼就會大受影響。」
到目前為止,在萬隆的試驗進展順利。科興生物已將其疫苗授權給印尼國有製藥公司Bio Farma。這兩家公司希望年底前共同提供300萬劑疫苗,明年提供2.6億劑。由於每人必須接種兩針,這將覆蓋印尼一半左右的人口。
除了科興生物,印尼還獲得了中國疫苗生產商康希諾(CanSino)和國藥集團的承諾。但雅加達選擇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他們還與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和美國諾瓦克斯公司籤署了生產疫苗的意向書。
而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9月表示,他更傾向於從中國和俄羅斯購買疫苗,因為西方國家「要求預付款」。菲律賓正在評估科興生物在該國進行試驗的申請。菲科技部長德拉佩尼亞說,這些試驗可能在11月下旬開始。
柬埔寨一直對中國疫苗持比較歡迎的態度,並表示將接受世界衛生組織批准的任何中國疫苗。柬埔寨合作與和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索文達·珀說:「柬埔寨人民現在似乎更信任中國產品,相信中國處理好疫情的能力。因此,中國的疫苗應該和西方的疫苗一樣好,甚至比西方的疫苗更好。」
美國蘭德公司高級政策研究員、流行病學專家傑尼弗·布伊博士說:「中國的疫苗面向的是國內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當地民眾是否接受中國疫苗,要看國內政治因素。」
對於志願者法德利和其他想要恢復正常生活的印尼人來說,中國疫苗是他們目前最大的希望。印尼計劃大規模生產本國疫苗,但預計要到2022年才能實現。因此,法德利放下了殘存的疑慮。他說:「起初我猶豫過,但做了一些研究後,我丟掉了消極的想法,因為這種疫苗很可能是有效的。中國做事敏銳,對疫情的處理是恰當的。」(作者雷斯蒂·沃羅·尤尼亞,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