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何是東南亞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2020-12-02 澎湃新聞

2015年是新加坡獨立50周年,也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25周年。新加坡是東協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雖然建交時間晚,但是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與中國老一輩領導人的交往並不少,也不晚。

新加坡的外交不拘泥於形式,務實而講求原則——一切以國家利益至上。中新建交曲折歷史背後所透露出的正是新加坡外交的現實主義。

一頭猛虎、三隻狼狗:新加坡建國之初的外交困境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1961年,在新加坡總人口中,華族佔75.2%,馬來族佔14%,印度族佔8.4%,其他種族佔2.4%,這樣的結構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如何處理好內部的族群關係,同時又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這是新加坡建國之初需要謹慎處理好的問題。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時,李光耀曾掩面大哭。因為新加坡乃彈丸之地,沒有自然資源,甚至沒有水源,兵力空虛,國力不足,與馬來人分家,馬來西亞不會讓它好過。南面又有印尼覬覦它,有人形象地把新加坡所處的地緣環境比做「一頭猛虎(印度尼西亞) 和三隻狼狗(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 ,而新加坡只是一隻小貓」。正如李光耀所說,獨立後的新加坡是國際海洋中的一條小魚,在印尼、馬來西亞夾縫中求生存。

東協十國地圖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中國國內「文化大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東南亞國家都懼怕本國內部有共產主義背景的黨派與中國關係緊密,同時又因為華人華僑問題,對華人華僑的打壓愈演愈烈。而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這無疑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惕與戒備,特別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它們視新加坡為「第三個中國」。當時,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強國,來自這兩國的武力威脅和國內少數族裔所施加的壓力,使新加坡的國家安全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20世紀60至70年代,馬來西亞一直推行馬來人優先的政策,維護馬來人在政治、經濟和文教方面的特權,壓制排斥華人。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的原因之一,就是馬華種族之間矛盾突出。而在新加坡周邊的其他國家,印度尼西亞蘇加諾政府把印尼公民分為原住民和非原住民,頒布了一系列維護原住民經濟、政治利益的法令,將華人的產業和華人善於從事的零售業重新掌握到政府手中。1965年「九三〇」事件後,以蘇哈託為首的軍人集團大規模迫害華僑,監禁和殺害了數以萬計的華僑,反華排華浪潮高漲。菲律賓則嚴厲限制華僑入籍和中國移民入境。越南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強迫華僑入籍,1978年公開排華,大規模驅趕華僑,造成幾十萬華僑難民。泰國針對華僑發動所謂的經濟總攻勢,通過各種立法限制華僑經濟活動;柬埔寨和寮國也曾一度追隨越南採取限制華僑華人的政策。

20世紀70年代末,被越南當局驅趕的難僑。

做東南亞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面對如此嚴峻的地緣政治格局和外交生態環境,新加坡在處理內政、外交事務時,格外地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首先要平衡好國內族群的關係。為獲得國內各個族群的支持,構建穩定的國內局勢,新加坡首先要做的是安撫好馬來人,通過立法保障馬來人的諸多權利,馬來語被確定為官方語言,國歌用馬來語演唱,國旗也具有伊斯蘭的特徵。第一任國家元首優素福是一名馬來人,政府內閣成員也有多名馬來人。

其次要跟周邊國家搞好關係,並得到大國的庇護。這就意味著,新加坡必須妥協於外部環境,以另外一種「一邊倒」的形式同鄰國和周邊國家搞好關係,從而贏得一個穩定的環境來建設自己的國家。新加坡曾是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選擇加入大英國協,國防安全由英國駐軍提供保護。在對外政策上,新加坡鮮明地反對共產主義,由此而快速融入到西方資本主義世界。

新加坡獨立之初,中國領導人就提出希望與之建立外交關係。但是,當時中國受到了西方的封鎖,再加上意識形態的不同,李光耀選擇在政治上迴避中國。新加坡聲稱,要做東南亞最後一個跟中國建交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中國打開了外交新局面,中新關係開啟了「偉人模式」。這一時期李光耀開始與新中國的領導人們互訪,為中新建交夯實了政治基礎。

1975年3月,應中國邀請,新加坡外長拉賈拉南訪華,出於對新加坡外交策略的尊重,周恩來總理並沒有提及建交一事,而拉賈拉南主動轉達了李光耀的意見,表示新加坡不能走在鄰國前面,新加坡要等到泰國、印尼與中國建交或復交後才能與中國正式建交。

偉人外交:李光耀對華的「親近」與「不親近」

新加坡外交務實而講求原則,在李光耀第一次訪華時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1976年5月,李光耀第一次訪華。83歲高齡的毛澤東抱恙會見了李光耀,時任中國政府總理的華國鋒與其進行了三輪會談。李光耀明確表示,中國是亞洲的大國,新加坡不可能,也不會反對中國,中國越強大,對新加坡越有利。新加坡與中國有共同的歷史文化與傳統,許多觀點也很相似,只是建交的時機還不成熟,但要努力發展經貿合作關係。

1976年5月12日,首次訪華的李光耀與已經83歲的毛澤東會晤。

新加坡領導人的首次訪華,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在訪華之前,李光耀就做足了功課,並沒有因為訪問祖籍國土就對中國表現出過度的親近。李光耀在所有官方場合都說英語,籤名也用英文,以此向世界顯示「新加坡不是第三個中國」。後來,來華訪問的歷任新加坡總理都用英文與中國領導人交流,這也成了一個傳統。這次訪華還有一個小插曲,在中國贈送給李光耀的禮物中有一本書,書中有1962年中印戰爭的內容,考慮到新加坡國內的印度族群,李光耀把書還給了中國。

1978年,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對尚未建交的新加坡進行了首次訪問。據中國駐新加坡第一任大使張青回憶,鄧小平時任政府第一副總理,新加坡在接待中給予了高規格的禮遇。這次訪問中,李光耀向鄧小平詳細介紹了新加坡獨立之後的發展進程和經濟策略。經濟學家吳慶瑞作為副總理陪同鄧小平實地考察了新加坡裕廊鎮工業園區、港口、居民區。回國後,鄧小平即在當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

1978年11月,鄧小平出訪新加坡,李光耀在機場歡迎。

20世紀80年代初,中新建交暫緩而經貿先行,先後籤訂了8項經貿協定,1980年6月兩國達成協議,互設商務代表處,工作人員享受外交特權,可以辦理籤證業務。商務代表處設立後,兩國增進了商貿合作,友誼也得到了發展。

談判僅僅三個月,中新即實現建交

20世紀80年代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關係不斷改善。1989年2月,印尼總統蘇哈託在東京參加日本天皇葬禮,與中國外長錢其琛會面,透露了希望恢復兩國關係的信息,年底,雙方在雅加達進行了復交談判,翌年,雙方籤署了聯合聲明,復交成功。這也成為了啟動中國與新加坡的建交談判的一個信號。

1990年7月3日外交部長錢其琛和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阿里·阿拉塔斯在北京籤署兩國政府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公報。

1990年7月,李鵬總理訪問印尼,籤署復交協議後,順訪新加坡。李光耀表示,「今年底我將卸任總理一職,希望今年10月訪華,會見中國新一任領導人。我衷心希望在此之前,無論如何也要完成兩國建交的歷史使命。」經過兩國的共同努力,中新建交談判在很短的幾個月內高效完成。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外長錢其琛與黃根成在聯合國總部籤署了建交聯合公報,宣布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李光耀終於在其總理任期的最後時刻,實現了這一重要的歷史任務。

李光耀在其總理任期的最後時刻實現了中新建交。

中新兩國如此高調地開展建交活動,其背景也十分耐人尋味。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在國際社會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抵制,反而是周邊國家,如孟加拉國、印尼、新加坡等在各方面給予了中國支持。1989年11月,孟加拉國抵制住了西方的壓力,邀請李鵬總理訪問;印尼也在1989年按照中印尼復交時間表,籤署了有關的復交協議文件;新加坡則一反建國之初向西方國家「一邊倒」的模式,與中國建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建交國有多少個 同中國建交國家名單順序時間表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題:180個建交國,一個中國原則的生動映照  新華社記者林昊  當地時間9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兼外長馬茂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里巴斯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即日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 索羅門群島之後,澳洲還有哪些國家未與中國建交?
    9月21曰,索羅門群島正式和中國建交,成為與中國建交的第11個澳洲國家和準國家。澳洲即大洋洲,包含大大小小14個國家,2個準國家,8個地區。詳細名單包括國家:澳大利亞、庫克群島、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紐西蘭、紐埃、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湯加、萬那杜、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準國家:庫克群島、紐埃;地區:北馬裡亞納(美)、關島(美)、新喀裡多尼亞(法)、託克勞(新)、法屬玻里尼西亞、瓦利斯和富圖納(法)、皮特凱恩群島(英)、美屬薩摩亞。
  • 新加坡的反思與抉擇:與母文化割裂,建立新的國家認同與民族歸屬
    新加坡,一個對於中國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它是世界上除中國之外,第二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華語是官方語言,同時也使用簡體漢字。看起來新加坡無疑就是我們的一個海外親戚。但同時,新加坡的繁華與發達,以及非常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疑惑,這真是一個華人的國家嗎?
  • 亞洲「最窮」的國家,國民幸福感卻爆滿,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在亞洲,中國從自古以來就深深地影響著周邊國家,中國歷史悠久,在隋唐朝時期就有著「四海稱臣,萬國來朝」的盛世,科技、文化、人口等方面全都領先世界。一直到了清朝時期,我們才被其他國家超越並帶來恥辱,但是建國以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正在慢慢崛起,重登屬於中華民族的榮耀。近幾年可以明顯感覺到中國國際地位的大幅度提升,很多國家都會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
  • 亞洲唯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曾屬中國領土,卻渴望和中國做朋友
    目前與中國沒有建交的國家,一般是因為臺灣問題,比如薩爾瓦多、海地這些小國家,但這個國家卻是唯一不是因為臺灣問題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不丹自古便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在元朝時期甚至歸屬中國管轄,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在其它朝代也是中國的附屬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然而直到今天,不丹這個鄰國也未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 原創|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為什麼中南美洲國家不再相信美國忽悠了!
    今天最大的新聞莫過於中國與薩爾瓦多建交了!
  • 48個亞洲國家,唯獨這個國家沒和中國建交,竟還是中國「鄰居」
    新中國成立之後就有許多國家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和中國建交,然而非洲卻有這麼一個國家,不丹,卻沒有和中國建交。不丹成為了48個亞洲國家中,唯獨沒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是中國「鄰居」,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竟和兩國都沒有建交。
  • 新加坡,佔地面積最小,卻是一個發展迅速又富裕的國家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新加坡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新加坡的佔地面積非常小,可以說新加坡整個國家的佔地面積還沒有我們中國重慶市的佔地面積大。新加坡是一個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他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這個國家的經濟模式也被稱為國家資本主義,他是和紐約,倫敦,香港,並稱為四大金融中心,新加坡現在這麼繁華,所以肯定是吸引很多的遊客,下面小編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新加坡的景點。
  • 亞洲最幸福的國家,曾是我國的一部分,至今未跟聯合國五常建交
    不丹,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坡的一個內陸小國,面積僅為3.8萬平方千米,和我國寶島差不多,人口僅為78萬。不丹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算不上富裕,卻被評為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位於亞洲榜首。不過,不丹是唯一一個尚未與我國建交的鄰國。
  • 網際網路公司Sea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東南亞「騰訊」向網際網路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公布計劃,擬發放多達五個虛擬銀行牌照,以提高競爭和創新,該機構擬在6月宣布中標方。就在新加坡銀行業推進對科技公司開放之前,香港也邁出了相似的腳步,螞蟻金服及騰訊等其他中國公司的子公司獲得了牌照。螞蟻金服也已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
  • 有7個國家分布於3大洲,不與美國建交,而與中國建交
    1991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949年10月6日,中國與其建交,美國與之處於不正常狀態。2.伊朗,位於西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伊朗在1971年8月16日與中國建交,在1979年革命後與美國斷交。3.敘利亞,位於西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1956年8月1日,敘利亞與中國建交。敘利亞在1946年與美國建交,美國在2012年12月與阿薩德政府斷交。
  • 新加坡是怎樣的國家?了解之後,你還想去新加坡嗎?
    新加坡全年溼熱,一年四季氣溫無明顯變化,每年平均溫度在23-35度之間, 12月份可謂是獅城一年中最冷的一個月,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3-24度左右。新加坡降雨充足,也常有雷暴,年均降雨量在2,075毫米左右,每年11月到1月10日為降水最多的雨季,吹東北風。
  • 亞洲唯一沒跟中國建交的國家,面積比海南島還小,曾是中國版圖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秉承著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則,跟世界多個國家建立友好的關係,像擁有中國巴鐵之稱的巴基斯坦,為中國提供眾多軍事技術的烏克蘭等等。不過人無完人,中國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亞洲地區仍然有一個國家至今都未跟中國建交,也是亞洲唯一一個沒有跟中國建立外交的國家。
  • 深度揭秘東南亞11個國家,最值得買房投資的竟是......
    然後,安全,幾個主流國家比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政局都很穩定。最後,有前景,隨著產業轉移的推進,東南亞正成為開發中的寶庫。但東南亞包含的國家也不少——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等11個國家。這11個國家中,哪裡有坑?哪裡的有賺頭、適合投資?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東南亞中關注度最高的7個國家。
  • 新加坡前外長:亞洲國家沒有哪個想與中國為敵
    (原標題:新加坡前外長:亞洲國沒有哪個想與中國為敵,美國或許是朋友,但中國不能是敵人美中關係因中日島嶼之爭而日益緊張。
  • 東南亞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發展得好嗎
    印度尼西亞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達2.6億,除此之外,印尼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2019年其GDP達到11191億美元,和墨西哥的體量不分上下。這裡還擁有眾多旅遊資源,被叫做「天堂之島」的峇里島便位於印度尼西亞。
  • 東南亞最牛的國家,人民會講四五種語言,旅遊業發達
    說到出國旅遊,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東南亞,尤其是新馬泰。這三個國家的旅遊線路發展較早,服務業發展較好。在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它的面積比重慶市,小得多,但它是亞洲最繁榮的大都市之一。雖然新加坡位於東南亞,但它實際上是一個移民國家。中國人的比例超過70%。70%的中國人還包括廣東人、福建, 潮州,人和其他省份的移民。語言系統本來就很複雜。在新加坡大力宣傳華語,之前,許多人習慣說方言。華語普及後,當地人仍然會時不時地說一兩句方言。華語語音、方言語音和英文語音同時出現在一個句子中是正常的。
  • CLPS新加坡子公司整合,助力東南亞業務新發展
    ,統一划入CLPS新加坡事業部。整合後,CLPS新加坡事業部的業績增長將超過200%,同時交付效率將有大幅度提升。預計未來幾年,伴隨著東南亞地區金融科技服務的旺盛需求,CLPS新加坡事業部的業績將實現兩位數百分比增長。CLPS於 2018 年8月及 2019 年9月先後收購 2 家新加坡 IT 服務公司 Infogain Pte. Ltd.
  • 東南亞10國中,為何卻有三個穆斯林國家?什麼時候形成的?
    【歷史】從古代歷史來看,中華文明影響東方幾千年,尤其是臨近中國的區域,如東亞、東南亞更是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到現在都是如此。現在東南亞的泰國、緬甸、越南、寮國等那古代都是我國千年的藩屬國,因此,主要成為佛教和儒學影響區域。但是在東南亞為何還有三個穆斯林國家呢?
  • 薩爾瓦多相信與中國建交是正確選擇
    晚些時候,他又在推特上發帖稱,許多反對者試圖攻擊我們與中國達成的協議,聲稱這是一個債務陷阱。布克爾表示,他的對手根本不知道無償援助佔多大部分,而貸款又佔多大部分。2018年8月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後,薩爾瓦多開始收到發展所需的各類東西,而這些在臺北那裡始終未能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