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流浪地球》持續刷爆我的朋友圈。然而,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時間到電影院一睹這部劃時代作品的芳容。但是,劇情我早已了如指掌了。
感謝豆瓣,是你用評分告訴我這是一部好電影,否則我可能不會太關注;
感謝新浪、搜狐、網易、百度的小編,是你們用持續的爆款文章,讓我對這部電影的內容有了大概了解;
感謝微信2833名好友,是你們在朋友圈接二連三地寫下觀後感,讓我腦補了很多電影細節;
感謝信息的不對稱,天南地北朋友承前繼後的更貼,讓我定位了諸多電影碎片的先後順序;
感謝小樂老師的電子書,讓我在上班下班的閒暇時間過了把癮;
感謝公眾號樂師在線推送的中科院院士《手繪流浪地球》,讓我在崇拜之餘,對於這部電影有了一些理性的認識。
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這20天我看到的「截圖+文字」基本上可以拼湊出一副電影來了,這簡直就像是少年時代看連環畫的情景。我還有必要去電影院嗎?
我想如果看,或許我也有可能會選擇看一部盜版片子吧! 因為碰巧前天在一個群裡剛好看到了《流浪地球》的播放連結,初步點開試了一下,竟發現然還是高清無碼的!
那麼我到底是看還是不看呢?這是一個問題,說實話我很矛盾。
如果不看的話,我鐵定也不會去電影院看了,有點小遺憾;如果看的話,我就成為了郭帆、吳京團隊要打擊的對象了,這就鐵定欠郭帆、吳京一張電影票了。
怎麼辦呢?似乎這個問題,可以拆分為兩個很嚴肅的問題?
問題1:該不該盜版?
問題2:到底要不要看盜版電影
問題1的答案是確定的,肯定不應該盜版,這是有違背版權法的,應該禁止! 那麼問題2呢?到底要不要看盜版電影呢?
這個問題還是不好回答,那麼我們把問題2再次分解為兩個問題吧!
問題3 你曾經看過盜版電影嗎?
這個答案是確定的,當然看過,而且看過不止一部!
問題4 你支持看盜版電影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應該是不太支持,有時候似乎可以看。
現在繼續做整體分析:
看盜版電影的行為肯定是不太對的,往小了說這是對知識的不尊重,往大了說這是對智慧財產權法的輕蔑。歐美發達國家,早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產權保護體系,基本上人人都能遵守。
但是,請注意,這裡用詞是「基本上」。也就是說,仍然有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去獲取盜版資源。觀看盜版電影這早已經是全球通病,而且盜版現象也不是影視文化產業的個例,各行各業都存在盜版現象。比如,蘋果公司與微軟公司之間就存在互為盜版(剽竊)的現象。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盜版現象可能更為普遍一點,而且似乎在任何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盜版的階段。就以我們中國為例,二、三十年前可謂是盜版橫行。不僅僅是影視行業,幾乎各行各業均是如此。
不要忘了盜版還有一個近義詞叫「山寨」,而山寨是有進步意義的。山寨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指的是學習借鑑的過程,山寨和創新之間可能僅有一步之遙。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不斷盜版、不斷山寨、不斷模仿,中國製造才能夠完成技術的原始積累,為現在邁向創新、走向中國智造奠定基礎。
盜版、山寨在某種程度上往往是技術條件落後的國家,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後的生產能力之間的差距而採取的不正當技術手段。
曾幾何時,盜版為我們每位國民可謂謀足了福利。你看我們小時候玩著盜版的玩具,看著盜版的vcd電影光碟、錄像帶,甚至地方縣市的電視臺、廣播電臺也在偷偷播放三塊錢買來的影視劇。後來,我們逐步用上了「山寨」的MP3、MP4、MP5,電腦上也裝著破解版的作業系統;我們聽著不需要付版權費的歌曲,在網際網路上肆意下載著影視劇,甚至對於槍版電影也樂此不疲。
不能否認,這是網際網路粗獷發展帶來的一個福利期,大部分的70、80、90後們,都充分享受了這項福利。我敢篤定,哪怕是現在當紅的一線明星、企業精英、知名律師、知名法學專家也不能例外。
所以,說到底盜版曾經創造了很大便利,我們都欠盜版一句謝謝。
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盜版對於原創作品、原創作者來說,也並非百害而無一利。很多明星、作家之所以能夠走紅,多半有盜版的功勞在裡面。為什麼我們總會說欠周星馳、周潤發一張電影票呢?還不是因為我們一路走來,是看著他們的盜版電影長大的呢!但是,也正是因為盜版光碟,他們才能夠真正的紅遍大江南北,家喻戶曉。
可是,為什麼現在的我們連看個盜版電影,都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拷打自己的靈魂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的思維認識變了,而是因為經濟基礎變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嘛,我們的思維認識不得不跟著調整,而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感到糾結。
當然,得到這樣的結論並非僅僅是因為套用公式,而是客觀現實正是如此。你看,我們國家的GDP已經躍居了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也接近9000美元,我們的經濟基礎確實已經足夠夯實了。硬體發展了,總得要求軟體能夠配套趕上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所謂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特定的地位需要特定的行頭去搭配,也只有搭配特定的行頭,才能更好的利用特定地位的資源,從而謀求更好的發展。
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盜版、山寨這個曾經助推中國經濟騰飛的引擎,現在已經開始制約經濟結構的升級。如果我國不能徹底調整經濟的段位,仍然發展以盜版、山寨、抄襲、模仿為主要特徵的中國製造的話,國家經濟必然不會再健康有序的發展了,而且盜版、山寨橫行的經濟業態同經濟大國的地位是不匹配的。
此外,我們必須承認,經過了持續40年的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民的版權意識、品牌意識已經開始甦醒,國民確實也有了一定的支付能力。很大一部分國民也願意為優質的內容、靠譜的資源、優秀的用戶體驗埋單。
同時在產業界,知識付費在最近五年也已經快速興起,並且很快成為業界共識。再加上西方國家也一再拿智慧財產權保護說事,有關智慧財產權的糾紛也在一直不斷上演。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打擊盜版山寨現象也就合情合理了。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充分享受過「盜版」福利的國民來說,要想真正去面對這種由於福利消失所帶來的心理落差,以及知識付費成本壓力,必然會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調整與適應的過程。
同時,我們不要忘記了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這個客觀現實。地處北上廣深的工薪階層,尚且會為了是否看盜版電影而浮想聯翩,更何況三、四、五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的普通民眾。
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當前大城市工薪階層及普通民眾的糾結歷程,若干年之後都會在三、四、五線城市及及廣大農村的普通民眾身上重新浮現一遍。這就是發展規律,我們無法改變。
前陣子看了一個數字,說2018年我國農村順利脫貧人口1386萬。按照《流浪地球》均價100元一張的電影票來計算,這些脫貧人口的潛在票房就是13.86億元,這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巨大的票房價值了,如果有了這部分票房的話,《流浪地球》的票房躍居榜首指日可待了。
但是,我們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儘管這1386萬人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卻不太可能會走進電影院,因為100元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也正是十九大所確定的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既然是主要矛盾,我們就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應該在發展中去解決發展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流浪地球》團隊大可不必在票房上糾結了,也不要去過於強調打擊盜版這個行動,更不能動輒就進行道德綁架。盜版現象與打擊盜版共存,這是客觀現實,我們必須正視。如果非得為了製造票房神話,而挖空心思去打擊盜版,總會給人一種過河拆橋的感覺。
此外,既然要和戰狼II公平比拼票房,那就得在同一個社會環境下進行比拼嘛,這樣才有對比意義。而且,在同一競爭環境下的勝出的票房冠軍,才更有地位。
說了這麼多,有經濟實力、有時間的朋友還是趁著周末去電影院看看吧,這部電影真的很不錯!另外,即便看了盜版電影,也不要有太多不安與心理包袱,你的每次刷屏其實也是對中國電影最好的支持。
最後,再次呼籲:請給國人一點信心,請給國人一點時間。請相信知識終究會得到尊重,勞動終究會得到回報,用不了十年,盜版現象肯定會得到整體改善。
再次代表觀看盜版電影的這批人向吳京團隊致歉~預祝《流浪地球》票房早日問鼎~
最後做個小調研吧
近期熱文
2019北影藝考素顏美女帥哥
【佳片推薦】一場鬧劇三條人命沒了!
【佳片推薦】《這個保安有點彪》:彪悍的保安咔咔就是幹,硬核的喜劇全程無尿點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娛奇非凡